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 锦鲤小皇后 > 第32章 东陵李家

锦鲤小皇后 第32章 东陵李家

作者:故筝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7-02 11:54:49 来源:书海阁

第三十二章

因有虎贲军把守杨宅, 孟家兄妹不好再多留, 便带着一干下人先行离去了。李家两个姑娘缩在屋檐之下,瞧着虎贲军心底发怵,但又实在舍不得走。

终于,有个小宫女出来, 打开了门,让她们进去。

那小宫女四下张望一番,瞧见虎贲军的身影, 心肝也是一颤, 赶紧扭头也进去了。

“春纱姐姐。”小宫女快步走了进去。

厅里摆了一张桌案,案上摆满了食物, 春纱正在服侍杨幺儿用饭, 见她脸色煞白, 行路匆匆, 便立刻问:“出什么事了?”

“不知何故, 宅邸来了许多人, 像是, 像是禁军。”那小宫女自是没见过这等阵仗的, 说话都是颤抖的。

闻言,春纱的手一抖。

她低头, 正对上杨幺儿澄澈的双眸, 春纱顿时从中感受到了力量, 她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春纱舒出一口气, 道:“先去安置了李家两个姑娘, 让她们等上一会儿,姑娘还在用饭呢。”

小宫女们都以春纱为主心骨,见她不露慌忙之色,倒也镇定了不少。

但等她们一走,春纱便叫来了小全子一块儿商量。

小全子比她机灵,他道:“这说不准是件好事。姑娘身份贵重,有禁军护在左右,也正可见皇上的看重啊。”

春纱开口,还待说什么,便见李家拨来的管家快步走过来,在门槛外先是一拜,而后才开口道:“门外来了御医,说是奉命来为姑娘看诊的。”

杨幺儿身上的红疹已经消了些,但春纱仍旧不放心,便亲自出去迎了那位御医。

御医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为杨幺儿看完诊,便匆匆提着药箱走了,像是宫里头有什么人急等着复命一般。

杨幺儿喝完了碗里最后的一口粥。

李家姑娘这时候跨进厅内,笑道:“今日诗会还未散呢,姑娘还要去玩儿吗?”

待走近了,她们便见到了不戴帷帽的杨幺儿,二人皆是一震,然后才注意到了杨幺儿的手腕、脖颈,上头全是细小的红点。

春纱道:“姑娘起疹子了,见不得风,今日不出门了。”

“这样也好,也好。我们便陪着姑娘玩吧?姑娘爱玩什么?”李家的大姑娘李香蝶出声问。

这倒是难住春纱了。

平时姑娘不声不响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到了她的手里,她都能把玩上一天,位置都不会挪一步。可眼下总是不适合这样玩的。

李家的二姑娘李宁燕凑近了杨幺儿,问:“姑娘玩珠子吗?牌呢?牌玩不玩?”

杨幺儿往后退了退,从袖中掏出了一支笔,拍在了桌案上。

春纱见状哭笑不得,这不是用饭前,姑娘用来写字的那支笔么?怎么给藏袖子里了?有这样舍不得放下吗?

恐怕那袖子里都已经沾上墨迹了。

“写字。”杨幺儿说。

李家两个姑娘见状一呆,讪讪道:“原来姑娘喜欢写字读书,我们却是不擅长的。”待说完,她们看向杨幺儿的目光,都有了两分崇敬。

杨幺儿全然不知。

她只是惦念着,得练的,不然会忘的,回去忘了怎么办。

“那,那就不打搅了,待晚些,我们再来陪姑娘。”李家这对姐妹怕了读书写字,连忙说完,就走了。

待她们回到家,正巧李天吉也回来了。

她们便将虎贲军把守一事说给李天吉听了,李天吉听完叹道:“太后行事随性,但也不该随性到这等地步。如今虎贲军都动作了,岂不正是大臣们在提防她吗?”

他又问这两个侄女:“今日杨姑娘过得可开心?”

“当是开心的罢。”她们说完,想了想,又补充道:“今日我们碰上孟家的了。”

“孟家的?他们去作什么?”

“兴许是去赔礼道歉的,孟泓都去了,还抬了礼物去。”李宁燕道。

李天吉闻言冷笑:“这孟家不愿与咱们结亲,瞧不上咱们。这会儿怎么反倒学起咱们来了。赔礼道歉也罢,孟泓亲自前往,又携了重礼,说不是去讨好新后的,谁信?”

李家两个姑娘登时心下一凛。

“万不能叫别人抢了先去。”李天吉想了想,道:“我们李家有自己的画舫,若是那杨姑娘喜欢,你们改日再陪着去画舫上玩一整天。带两个厨子去,烹鱼蟹、赏秋菊,她定会喜欢。”

李家一家人聚在一块儿,絮絮叨叨地商量了半天怎么讨好杨幺儿。

这厢养心殿内,也方才提到了杨幺儿。

御医从地上起来,道:“……杨姑娘的情况便是如此了,并无大碍。”

萧弋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转而叫来赵公公问:“传令下去,也不必拘着她,等她身上的疹子好了,就让她自由出府玩耍去。”

赵公公点头。

萧弋低声哼笑:“真是个聪明姑娘。”

既去了外头,都还记着拿笔练字呢。

又怎好再拘着她?

左右也没剩下多少时日,总要回宫来的。赵公公应声正要退下,萧弋却突地又叫住了他,道:“萧光和之流,便该拦着不让接近姑娘四周了。”

赵公公愣了下,随即声音响亮地应道:“是!皇上!”

萧弋待在室内,也就只获得了那么一会儿的宁静。没多久,小太监隔着一道帘子,躬身道:“皇上,李少师大人求见。”

皇上遇刺,永安宫被围。

捱到如今,这李家人倒是终于来了。

李家老太爷年纪不小,已有七十好几。他早早便告老辞官,如今头上只挂虚衔。先帝在时,便尊他为从一品少师。

李家来历不小,据传数百年前起,李家便是当时的皇亲,而后历经几朝,都是不可撼动的大家族。

这李家又与旁的高门世家不同,他李家从上一代人起,便开了族学,纳无数学子。又大推孔孟之道,要求族人必要有文人风骨。

李家只唯一败笔。

生了个姑娘,进宫做了淑妃,后来做了太后,却是被教成了又蠢又坏的女人。

但也没法子了。

李家人过去丑,且是又矮又丑。为护家风,上一代的先祖们又不许底下的子孙娶面容姣好的女子,而只许娶没有颜色,但贤良淑德的小脚女人。好不容易,李家才出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姑娘,自然没得选择,也只能让这么个蠢人进宫做皇妃了。

打这个姑娘入宫做了淑妃,李家才渐渐有了转变,开始求娶美丽与贤名并重的女子,到了现下这一代李家生出来的姑娘,倒是个个都清丽可人,又满腹诗书气,实在难得。

一转眼,东陵李家女,已然成了别人家争相求娶的对象。

萧弋脑中飞快地过了一遍,对这位李家老太爷的印象。

先帝在时,李老太爷曾赴先帝寿宴。

宴上,他斥责了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当年的淑妃、如今的太后,斥其铺张奢靡,还主动请皇上降她位分。

那日后,单纯的先帝更宠爱淑妃,也更倚重李老太爷。

在先帝眼中,淑妃是唯一一个心思单纯、毫无心机之人,而李老太爷连自己的女儿都斥责,说明该是真正清明忠直的人物。只是他至死大抵也没想明白,他都如此倚重李老太爷了,为何这位忠直的大臣,依旧未能为他拿回朝政大权,还叫他坐在皇帝位置上,却仍然被朝臣勋贵们欺凌呢?

萧弋在心底下了定语。

这李家,不过是一群会做戏的,撕了表面那层皮,内里比太后还要不如。

“请少师进来。”萧弋压下眼底阴郁之色,启唇道。

“是。”

这边李老太爷来求见。

那边李家如今的大夫人,满面肃色,领着女儿缓步朝永安宫行去。

只是到了宫门外,却叫虎贲军拦下了。

李大夫人脸色都不曾变一下,似乎半点也不遗憾。她颔首道:“臣妇便先去求见皇上。”

说罢,她就领着身边的妙龄女子,干脆掉了头,往养心殿去了。

虎贲军的守卫,原还以为她们要纠缠一番,谁晓得走得这样痛快,那还特地到永安宫来一趟做什么?就为了确认进不进得去吗?

这厢李老太爷正在大声斥骂太后。

“应朝萧太后好华仪而性无检束,驭左右大臣、掌天下之权……”

“先汉吕氏,斩后妃、屠臣子、鸠杀膝下皇子,违背常理、丧灭人性。”

“后宫之主无德,必是宫廷祸起,朝野乱政……今日太后护佑不住皇上,又背毒害皇上的嫌疑,可见是她往日行事刻薄……”

“若非如此,又怎会将皇上陷入这样的境地?”

“虽她已尊为太后,但到底是我李家教女无方!”

“太后乃是皇上的母亲,便该当起母亲之责……”

他这番话,倒还真是往太后脸上贴金了。

以太后的心性手段,要想做到这等地步,那还得先换个脑子才成。

李老太爷正趁兴表演的时候,萧弋打断了他:“啊,此事怎会与太后有干系呢?”

李老太爷噎了噎。

心说,这不是你们怀疑的吗。

但李老太爷自然不会说这样的话,他只是满面愧色,道:“未能行到母亲之责,又未能尽太后的威仪规矩,这便是她的干系,我李家上下的干系了。”

到底不过是做戏,李老太爷今日的愤慨所言,连他往日一半水平也及不上。

若当真悲愤不耻于太后所作所为,便该引经据典,再结合祖宗礼法,将这帽子死死扣在太后的头上,叫她真受罚了……

如今这番话说出口来,不过是李老太爷心下明晰,他嘴上骂一骂,还能接着占他的清名,而太后却不是说废便能废的,他再如何将太后与前朝萧太后、吕氏相比,太后这个位置依旧稳当得很呢。

困围永安宫乃阳谋。

但凡条件不足,那些朝臣都不会使这等法子。要废太后,还远着呢。

说话间,刘嬷嬷来了,她候在屏风外,道:“皇上,少师府上的大夫人携李家的四姑娘,欲往永安宫去拜见太后。因入不得永安宫,如今便到养心殿来了。”

萧弋听罢,眸光微冷,只是有帘子遮挡,外头的人才瞧不见。

原来今日李老太爷来拜见、请罪,是有着两重目的的。

一则表李家之态,撇清关系,以求保住太后。

二则……

柳家衰落,宅子都叫李天吉买下给杨幺儿作杨宅了。这李家四姑娘的亲事还和柳家公子拴在一起呢。这是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