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 锦鲤小皇后 > 第九十六章

锦鲤小皇后 第九十六章

作者:故筝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7-02 11:54:49 来源:书海阁

第九十六章

大火映亮了半边天。

木木翰将此地当做他们的游乐之所, 自然不会如何心疼, 眼见不敌晋军,便干脆放下大火,想要令晋军只顾着救火,便顾不上去追他们。

萧弋带着大晋的骑兵, 将木木翰人追入绝境。

他面上漠然,不见丝毫慌乱焦灼之色。

木木翰族人少,久未与大晋打仗, 便也就忘了大晋一支军队里, 士兵何其多也?

晋阳军那些没被皇上点到的士兵,这时候便也不甘落后, 在刀剑声中、拼杀声中, 终于也激起了一腔的热血。

萧成钧便当即点了他们去灭火。

有其余晋阳军善后, 龙虎营同萧成钧所率的定军便冲在了前。

曾将惠帝打退, 从此再不敢生亲征心思的乌力罕, 此时仓皇地披着盔甲, 骑马向前逃。

萧弋望着他的背影, 淡淡与萧成钧道:“木木翰的马倒是好马……”

萧成钧道:“所以方才有出了好骑兵!”

萧弋不再出声, 他突然勒住了缰绳,从马背上挂着的箭袋里, 抽出了三支长箭, 箭头铁铸, 尖锐锋利。

萧成钧和无数士兵, 都不自觉地朝皇上的方向瞧了一眼。

他们这才发觉, 原来皇上一直都带着一弯大弓。

一切不过是刹那间的事。

三支箭一并搭于弓弦上,看似削瘦的身躯,在陡然间爆发出了极大的力道。他的眉眼一沉,将弓弦拉到了极致。

眉眼间的锋锐和冷厉相融,他微眯起眼,狭长凤眼泄出点点光华。

不见分毫吃力之色。

“咻——”

那是破空声。

“噗嗤——”

那是乌力罕被三支箭牢牢钉住的声音,他身下的马儿已经因为惊吓飞速向前窜去,但他自个儿却留在了面前的那根木桩子上。

他嘶声怒吼,随即便没了声息。

那三支箭,两支钉住了他的肩,一支从他的后颈横贯而过,想必是将整个喉咙都撕开了一个大洞。

血汨汨而下,很快汇集成一滩的血水。

三两个木木翰士兵都吓得一头从马上栽倒下来。

大晋士兵先是一个哆嗦,但随即便被一股力气充盈了四肢,他们高喝一声:“皇上威武!”稍作一顿,便再度打马上前:“杀!杀了木木翰士兵!夺回越城!”

“夺回越城!”

众人高喊着口号,更得到鼓舞,齐齐打马从乌力罕的尸首边跑过,追向剩下逃窜的木木翰士兵。

打仗,讲究士气。

先帝优柔,不够魄力,旁人说如何,他抗拒几回最后总要顺从,一来二去,莫说打仗,便是要抓军心、立威望都是万万不够。

萧弋不畏死。

身后大晋数万士兵便更不畏死。

如此一鼓作气,方才胜利!

木木翰的骑兵被冲作散沙,大晋士兵以人多势众,轻易将他们绞杀于包围圈中。

刀光起,血光落。

这一仗,打了足足两个时辰。

越城大火已经熄灭,只是难免烧去小半房屋,一眼望去,一边完好,一边是乌黑残垣,还有几分悲怆之感。

他们押解着俘虏,望着面前的房屋、城墙,一边忍不住流泪,一边又忍不住哈哈大笑。

凡是当了兵的,又有几个不想建功立业的?

大晋疏于军务,他们这些士兵方才也养得一日比一日生疏、懒散,幸而今日唤起了骨子里的勇猛,方才叫他们觉得,先前受的那些轻视侮辱,都洗干净了。

尤其龙虎营,蛰伏四十余年,方才再有今日,又如何能叫人不喜极而泣哈哈大笑呢?

“皇上。”萧成钧来到萧弋身后:“那些俘虏……”

“先审问,待问出有效的讯息后,便杀了罢。”

“都杀?”

“一个不留。”

萧弋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比任何人都要坚定他所要做的事。

他不会做第二个惠帝。

他要让朝臣,让大晋士兵,让他国的君王都知晓,他是敢杀之人,与其日后徐徐图之,不若一战便众人心生敬畏惶恐!

萧成钧拜道:“臣遵命!”

说罢,他也并不劝说,返身便下了令。

军中有专门负责审讯的士兵,待问完一个,便会拖出去杀死一个。剩下的人,只当是因为前头的人不肯说真话,才遭了这样的劫难,待后头的进了帐篷,便个个都张嘴抖落得飞快,恨不能将大王胡思勒爱同哪个小妾睡觉,都倒个干干净净。

至此,越城内留下的木木翰人都被杀尽。

越城仅存的大晋子民,畏畏缩缩地来到街道上,怔怔盯着木木翰人的尸首良久,似是花了很久的功夫,才敢确认他们真的死了,随后才上前踩踏、殴打、辱骂,他们并不大哭出声,只默默流泪。好似这些年里,已经耗干了眼泪。

萧弋骑马缓缓走出来,众人都抬头朝他望去。

从他召集龙虎营,下令攻城,到他骑马追击在乌力罕身后,再到那惊艳又狠绝的三支飞箭,已经足够叫军队上下,对皇上心服口服,满心激荡,恨不能立即为皇上抛头颅洒热血了。因而这时候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便都充满了敬服与激动的情绪。

萧弋道:“丹州当年被夺三城,其一越城,另外还有象城、保城。本是我大晋国土,叫他们霸占数年,如今便该拿回来,再问木木翰收取十分利才是。”

众人方才打了胜仗,正是激动之时,闻言便纷纷道:“拿回丹州三城!”

“拿回丹州三城!”

“休整一日,明日赶往象城。”

“是!”士兵们齐声应道。

这一回,他们面上只有无穷无尽的喜色和冲劲儿。

众人将原先的城主府收拾出来,勉强让皇上住了进去。

他们目送着皇上踏进门内,几个士兵忍不住揉了揉眼。咦,可是他们看花了眼?怎么觉着,觉着皇上披着银盔甲的腰间,像是悬挂了只粉紫颜色的绣囊?

他们再揉了揉眼,面前的门已经合上了。

当,当是看错了罢?

皇上又怎么会将这样的玩意儿佩在腰间?

这厢萧弋在屋中坐下,环顾四周,微微皱起眉道:“仍觉得这屋子里,透着木木翰人身上的一股臭气?”

赵公公笑道:“奴婢唤两个人进来再洒扫一遍。”

“不必,备下热水食物便是。”

“是,奴婢这就去。”

赵公公返身出门,又顺手将门合上。

门内,萧弋这才微微低下头,取下腰间悬挂的绣囊,摩挲一阵,倒是又挂了回去。

到底是幺儿的东西,总不好弄丢了。

还是挂在腰间,方才稳妥。

边城。

日上三竿,杨幺儿脑中隐隐约约记得好似有什么事,她勉力撑开眼皮。

床边的莲桂立即惊醒过来,躬着身子轻抚杨幺儿的背,道:“娘娘,尚早呢,再睡一会儿。”

叫她这样一讲,好似困意又浮了上来,杨幺儿合上沉重的眼皮,便又接着睡了过去。

小院儿外。

萧光和领着腾骧卫,在院门外来回转悠。

他一夜没敢睡,现下便顶着两个乌青的眼眶,瞧着甚是滑稽,哪里还有皇城贵公子的模样?

他一颗心都悬紧了,时刻攥紧着腰边的剑柄,生怕有歹人趁虚而入。

正想着的时候,只听得一阵脚步声近了。

他抬头一瞧:“董参将。”

“萧公子。”董参将冲他笑了笑:“萧公子怎么守在娘娘的居所?”

萧光和硬邦邦地道:“奉皇上令。”

董参将抿了抿唇,便只巴巴说了一句:“皇上原来还记着钦天监那一卦,将娘娘带来了边城。只是……”他顿了顿,皱起眉道:“这此去越城,不知吉凶,只怕该将娘娘一并带上才是。”

萧光和狐疑地瞧了瞧他:“参将欲如何?”

“臣留守边城,心下始终难安,牵挂皇上安危。便忍不住来了这里,想请教娘娘可有良策,若是实在不成,不如将娘娘送到越城……”

萧光和攥紧了剑柄,顿时有了底气,于是厉喝道:“皇上早已吩咐好的事,岂轮得到你来擅自更改做主?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院内。

杨幺儿又慢吞吞地撑开了眼皮,不仅如此,她还缓缓坐了起来。

莲桂忙扶住她,道:“娘娘?”

杨幺儿看向她:“皇上?”

“皇上在议事呢娘娘。”

杨幺儿极其缓慢地摇了下头,像是还未睡醒,因而有些迟钝,她抿了下唇,道:“他去战场了。”

莲桂一颗心猛地一跳,她面上却还是笑道:“娘娘怎么这样说?”

“梦见了。”杨幺儿掀开了被子,面上显露出一丝茫然,道:“一个人,同他说话。”

莲桂抿了抿唇,现下便也是想到了当初钦天监那一卦。皇宫中,最信卦象的是赵公公,其次是刘嬷嬷。她原本是不大信的,可心底总难免惦记着。

莲桂想了想,便大着胆子问:“说了什么?”

“说……你当死的。”杨幺儿说罢,又学着梦中的口吻,道了一句:“你当死的。”这一遍却说不出的森寒味道,好似真将梦中那人活灵活现学出来了。

莲桂张着嘴,半晌道:“……娘娘。”唤完这一声,她便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正巧此时院外声音更大了。

杨幺儿眨了下眼:“外头……”

莲桂想了想,唤来春纱,二人一并服侍着杨幺儿换了衣裳,梳起发髻,然后便一左一右,伴着她软绵绵地走了出去。

董参将骤然听见脚步声近,本能抬头望去。

太阳当空,日光烈烈,落在面庞上,却更衬得漂亮脱俗,如沐神光。

他一滞,讷讷道:“臣……臣拜见皇后娘娘,臣欲送娘娘往越城去与皇上汇合,娘娘……”

杨幺儿略作停顿,似是认真思考过了一般:“好。”

另一厢,越城。

萧弋推门而出。

千总等与萧成钧一并等候在了院中。

他们抬头一瞧,便见阳光底下,与银色盔甲相衬的,还真是一个粉紫色绣囊!一瞧便是女儿家用的东西!

与带着锐气与煞气的盔甲凑在一处,有些格格不入。

可若是多瞧两眼,又好似变得和谐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