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快穿之黑心女配又在学习强国 > 第221章 年代世界里的垫脚石女配(28)

杨蓁回首都没多久,杨刚就因为故意杀人罪关进了海市监狱。

林朝胜和有夫之妇乱搞男女关系,被开除,而叶芳琴端着的铁饭碗也没了。

倒是周玲因为一直以来优异的工作表现升职了,现在是调度主任,也不用跟车了。

叶芳琴还没出院,就和警察嚷嚷着要和杨刚离婚,如果不让她离婚,她就去登报,去上面告状。

警察向杨刚转达了叶芳琴的意思,杨刚沉默了几秒钟,同意了。

犹记得,当年周玲发现他和叶芳琴关系的时候,说了一句:你现在对我的种种,又岂知道将来不会一一报应在你身上。

那时候他嗤之以鼻,甚至觉得周玲这样的泼妇根本不理解他们的爱情。

可这报应来的,比他当年对周玲的迅猛多了。

……

-------------------

又一年端午,杨娜申请公派留学成功,下个月就要远赴M国,周玲特意请了假,来跟两个孩子见面。

杨娜年前去西北的时候,给妈和妹妹买了不少东西,今天一股脑全都带来了。

“你们知道吗?我今天见到谢丞柏了,在我们学校后面摆摊卖衣服,只要钱,不要票。”杨娜一脸八卦的说道。

周玲和杨蓁都不关注谢家人的事,现下一听都有些震惊,“我记得谢丞柏不是在工商局吗?怎么会来首都卖衣服,难不成也被开了?”周玲问道。

杨蓁的记忆里,原身上辈子到死,谢丞柏都在工商局,职位还不低。

“我也不知道,但我看得真真切切的,就是谢丞柏,我们学校买他衣服的小姑娘可不少呢!”

说到这,杨娜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悄悄跟你们说,我们学校好几个小姑娘喜欢他呢。”

……

母女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都没注意到饭店外面,向彤盯着她们看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吃过饭,杨蓁和杨娜去火车站送周玲。

回到首都大学门口,杨蓁塞了钱给杨娜,叮嘱道:“去国外,要胆大心细,但千万不能做伤害国家的事情,钱不够,随时给我打电话。”

握着还沾着妹妹体温的钱,杨娜眼圈一下就红了,“我知道了,你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我三四年就回来了。”

“我会的,要是谈恋爱的话,一定要把人品放在首位。”

杨娜拍了杨蓁脑门一下,“知道了知道了,小管家婆。”

“过几天我们机子要实验,我来不及送你了,一路平安!”

杨娜伸手抱住了杨蓁:“嗯,蓁蓁保重!我回来的时候,一定记得来接我。”

……

--------------------

一个月后,战-9液压系统模拟实验开始。

液压系统对于战斗机的影响,一方面是可靠性,一方面是性能,但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两者相互矛盾。

杨蓁这次模拟,还发现了液压系统另一个特性,那就是脆弱!

比如长期振动导致的管道破裂泄露,密封圈等密封件失效,害液压油杂质堵塞泵、阀等等,都可能导致飞机机械故障。

攥着实验结果,杨蓁和沈万州团队都有些沉默!

毫无疑问他们研发的液压系统,就算放在整个国际上都是最先进的,可他却是个瓷娃娃。

战斗机本质还是要为战场服务,在那种高压下,任何一点微小瑕疵都足以带来毁灭性问题。

杨蓁不想就这么放弃,抱着所有的资料将自己关了起来,而晏清书将模拟液压系统的机子拆装了不知道多少遍,试图寻找到解决之法。

沈万州有国外学习的经历,当年还随外交部参观过M国战斗机,现在研究遇到困境,打了不知道多少电话去请教。

可是,态度好的敷衍你一两句,态度不好的,直接让沈万州不要痴心妄想了,他们这么落后的国家,根本研究不出什么战斗机。

就算研究出来,那也不叫研究,而是叫复刻和抄袭。

沈万州气得头晕眼花,住进了医院。

积劳成疾,医生一定让沈万州好好休息,不然命都没了。

杨蓁前些年因为农改场操劳,小小年纪就有白头发,政策变好之后,周玲和谭老师每天变着法给杨蓁做好吃的,白发少了很多。

可自从沈万州住院后,杨蓁头上的白发,比之前更多了。

晏清书看着杨蓁,心里说不出的滋味,这好像这就是他选择机械专业想达到的状态。

几天的时间,杨蓁的休息室里,已经堆满了图纸和零件。

不得已,军方让人在旁边,给杨蓁收拾出一间新房间,让她可以安心休息。

就连食堂的大师傅,做菜都没以前敷衍了。

杨蓁自然也感知到了周围变化,她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一直在死磕如何降低预期故障率。

【大人,其实你心里明白,但凡是机械,都会有了故障,就算再高的文明,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杨蓁是在吃饭的时候,听见小五这话的,脑子好像瞬间清明过来。是她魔障了!

这段时间,她时常想起,在羌国的时候,无数士兵因为武器不够锋利,不够强硬,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

现在能参与战机的研究,她就想研究出,战斗力最高,故障率最低的战斗机。

可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们追求完美,可也只能无限靠近完美。

“我知道了,谢谢你,小五,是我走极端了。”

【大人,能为你效劳,是小的荣幸。】

看着大人这段时间的状态,小五比谁都担心。

杨蓁这几天一直没什么胃口,晚上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饿。

大师傅今天见杨蓁第一个冲进食堂,还愣了一下。

接着就端出一小盆肉末蒸蛋,他记得这小姑娘爱吃这个。

……

沈万州出院到基地的当天,杨蓁抱着一大摞厚厚的图纸,召集大家开会。

就目前液压系统高故障率的问题,给出了好几个解决方案。

“要追求液压系统的高性能,又必须让液压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但又功率特别大,这往往需要运行在更苛刻的状态才能达到,工作压力更高,就更容易使液压系统出现故障。

战机发挥液压系统最大功率的时候其实并不多,只在极限机动飞行时才有,根据我的计算,采用两级变压泵,不仅减少了燃油消耗,还提升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维护性,有效降低故障率……”

随着杨蓁的解释,整个会议室,只剩下杨蓁的声音,和工程师用笔计算的沙沙声。

连续五天,除了睡觉,大家都泡在会议室,杨蓁算法其实还有些不足,沈万州等人又加入了几个控制变量,重新演算了好几遍。

最终得出结论,这几个方案中,两级变压泵确实是最为合适的。

方案敲定之后,就是进车间,制作变压系统模拟机。

七月初的时候,搭载两级变压泵的液压系统进行规范性测试。

多数情况下,模拟机运行在19MPa标准下,高机动飞行状态下自动在30MPa压力运行。

这标志着,此次实验测试成功。

众人的欢呼声,在这一刻覆盖了整个基地。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翻过了一座山,还有更高的一座山。

而眼下摆在众人面前的,还有战机强烈震动冲击实验。

杨蓁回科大参加完考试,就马不停蹄飞奔回来。

年底的时候,采用随机振动谱的强烈震动冲击试验再度成功。

这标志着整个液压系统研发完成,能够完全适应各种战场需求。

之后,便是武器火控系统的研究,为了极端环境测试更加方便,096基地搬到了西北。

……

杨蓁大四这一年,战-9测试机实验成功,瞬间震惊海内外。

谁能想到,科技这么落后的国家,竟然能研发出这么先进的战斗机?

绝对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个消息,放眼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能超越M国。

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上面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任何人、机构、团体,报道战-9相关的内容。

向彤站在社长办公室,一脸不服气,“社长,为了报道战-9战斗机,我还托了关系打听相关数据,怎么就毙了我的稿子?”

社长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面对向彤的质问,当即火了,“你是不是没看我给你的文件?”

“上面已经不允许报道和战-9任何相关的内容,眼下境内外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地盯着战-9,都在抢分夺秒拿到战机的核心数据,你还敢报道,你要是想死,别拉上我们。”

向彤确实没仔细看社长给的文件,联想起这些天,还有人跟她打听战-9的消息,向彤当即吓出一身冷汗。

“对不起,社长,我几天忙着找资料,就没来得及看文件,我立刻终止这个报道。”

社长摆摆手,示意向彤离开。

一天天,跟个棒槌一样。

……

另一边,杨蓁和晏清书又开始了联合收割机的研究。

这个机子拖了四年之久,都没研究出来,两人心里都憋得慌。

前几天,一拖厂厂长还打电话问杨蓁,毕业了,什么时候回去?

可杨蓁和晏清书的档案早在两年前,就被基地调走了,至少未来十年他们都要待在研究基地。

跟厂长聊了很久,杨蓁才知道,这些年农业改革,小家庭式的农业生产变成当下主流,履带式拖拉机因为体积大,价格贵卖不出去,拖拉机车间已经好久没开工了。

杨蓁拉着晏清书,立马把轮胎式拖拉机的图纸给画出来。

正好基地有废旧材料,几个工程师觉得有意思,样机都做出来了。

在基地附近的生产队实验了之后,一些小问题小毛病也修正了过来。

一拖厂厂长知道这个消息后,带着周凯文等工程师马不停蹄来到了西北。

轮胎式拖拉机,比履带式拖拉机体积小,重量轻,作业率高,驾乘也舒适,一拖厂厂长带着图纸和样机回去,立马开动生产。为了适配轮胎式拖拉机,杨蓁和晏清书重新修改了联合收割机的图纸。

一早,沈万州端着一盘咸菜包子,拎着水壶来找杨蓁他们。

“你们这个收割机能收割大豆吗?”

听到沈万州这么问,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当然可以,不然为什么叫联合收割机?”

“现在能用吗?”

杨蓁:“多半是能的,不过我们还没试验。”

沈万州对这两个答案非常满意,放下包子,拎着水壶走了。

晏清书也不管手还脏着,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还不忘塞一个给杨蓁。

基地现在休假,杨蓁和晏清书自从‘跨界’研究农机之后,就时常被当成猴围观,早就习惯了。

所以,两人都以为沈万州今早是来看热闹。

可谁知道,第二天一早,杨蓁和晏清书,连同他们的机器,图纸全部被打包送到了南州。

“南州是大豆主要产区,可自九月底,南州就连绵不断地下雨,你们此行的任务就是帮助乡亲们完成抢收。南州还有一大片大豆试验田,粮食是国之根本,你们务必圆满完成任务,等你们回来,正好准备战-9试飞。”

沈万州的话,在杨蓁脑海里循环了好几遍,好嘛,他们现在就是革命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军机落地南州,杨蓁和晏清书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做一大片大豆种植田。

一眼看过去,望不到头,田间劳作的人,看着只有指甲盖大小。

海市农改场和这比起来,那简直就跟自留地一样。

“走吧,去车间弄机子,一拖厂的拖拉机应该已经到了。”杨蓁说道。

有南州各个机械单位的全力配合,十天时间,四十多台联合收割机下生产线,被送到了田里。

加上杨蓁在内,一百多名拖拉机好手,等天一放晴,就开足马力,全力抢收。

按理来说,下雨天不应该收割大豆,容易给大豆带来“泥花脸”,尤其是小粒大豆,会直接影响大豆干物质产量,并会造成湿闷发霉。

可南州的雨一直不停,气象观测站说,未来十多天可能还会有暴雨。

为了防止暴雨成灾,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杨蓁看着这些沾着水汽的大豆,又想到了烘干机,这个倒是不难。

好巧不巧,晏清书也跟杨蓁想到一块去了。

杨蓁让小五摘抄出空间里的资料,两人不负众望,研究出来了。

隔天,晏清书就带着人,在大豆试验田那边,搭建了烘风干燥房。

这下,乡亲们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