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快穿之黑心女配又在学习强国 > 第232章 福运女主她丈夫的作死前妻(8)

张居知说不出话来,浑身软弱无力,只能任由人倒挂起来,像是猪被放血一样。

‘噗嗤’穿着华服的女子,拔出他喉咙处的三棱刺,然后用一条绢帛松松裹住张居知喉咙。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血迸溅的到处都是,还能让张居知看着自己是如何一点一点走向死亡的。

“张大人,二十年了,该为小南村的百姓偿命了。”

听到小南村三个字,张居知瞪大了眼睛,充血的眼珠子像是要掉下来一样。

穿着华服的女子,换了身衣服,端着茶盘走出房间。

……

杨蓁睡得迷迷糊糊的,大门被敲得震天响。

“杨小姐,在吗?”

听着急促的呼喊声,杨蓁起身去开门,见是大理寺的衙差,问道:“发生何事了?”

“杨小姐,顺天府府尹张居知大人在环采阁被人杀了,陆大人让我请您过去。”

又死人了?

“你等下,我背个箱子。”

杨蓁到环采阁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都是衙差,大理寺、顺天府的人看来是基本都到了。

进入房间,地上早就汇集了一大滩血,张居知整个人被倒掉在房梁上,喉咙处还有一股血注顺着绢帛淌下来。

因为失血的缘故,张居知整张脸白的吓人,眼球肿胀,惊恐圆睁。

杨蓁拿出随身的纸和笔,把张居知这个姿势画下来,“可以把人放下来了。”

人放下之后,杨蓁解开张居知脖子上血哒哒的绢帛,按压了一下伤口,说道:“伤口深,创面齐整,皮肉外翻,生前伤,但不足以致命,死者皮肤会呈现出灰白色,口唇粘膜、眼睑结膜以及十指甲床发白,眼球周围的皮肤松弛,眼睑下垂,身上没有其他伤痕,初步估计是失血过多死亡。”

陆知勉看了一眼喉咙处的伤口,问杨蓁:“这个伤口和苏同身上的很像。”

“看创面像是三棱刺,从伤口长度来看,有点像军用的!”

陆知勉:“军用?”

杨蓁点点头,继续说道:“最早的时候,三棱刺是屠夫用来给牲畜放血的。后来,因为三棱刺刺入力度和穿透力不错,加上棱刃上的血槽,能够轻易地贯穿敌人的军甲和身体,且伤口极难愈合,百年前在军中十分盛行,只是军用的三棱刺要比屠夫用的更加细长。

虽然三棱刺在某些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功能单一,有刺杀能力而缺乏劈砍功能,现在军中使用这种武器的并不多。”

“原来是这样,苏同后腰的伤口也是这种武器造成的,不知道这两个案子会不会有关联?”

杨蓁端起桌子上酒杯,用银针探了探,又闻了闻,才说道:“这两个案子,应该是有关联的,这酒里,也含有乌头。”

说完,杨蓁走到屏风后面,空气里隐隐有一股苍术的味道,这是她第二次闻到了。

昨天晚上闻到的时候,她一直以为凶手是从停尸房出来,染上了她点苍术香丸,现在看来并不是。

古琴上放着一杯茶,看样子没有动过。

杨蓁把屋子里各个角落都画在纸上,才带着张居知的尸体回大理寺,陆知勉和顺天府的人留下来盘问环采阁的人。

……

巳时过半,陆知勉带着衙差,押着几个可疑的人回来。

杨蓁把张居知尸检结果递给他,“张居知确实是失血过多死亡,身体里的乌头毒很少,凶手多半只是想让他全身无力,无法反抗,这和凶案现场没有打斗痕迹也相互佐证。”

“除此之外,张居知脖子上的绢帛,和牵引苏同尸体孔明灯上的绢帛应该是同一块料子。”

陆知勉:“苏同是顺天府的仵作,张居知是顺天府的人,凶手手段这么残忍,会不会跟以前的案子有关系?”

两人正说着的时候,守门衙差匆匆跑进来,“大人,天香阁老板陈纯义来报官,说是他父亲陈朝盛和弟弟陈纯礼失踪了。”

“失踪了?前面带路。”

杨蓁也跟上陆知勉步伐,陈纯义好像是陈纯仁的二弟,之前杨蓁听他提起过一嘴,做玉石生意的。

说起这陈家,那真是财神爷罩着,一家老小,不管谁做生意,都是红红火火的。

关键是,陈家还是出了名的积善之家,哪里有个灾祸,打仗什么的,那银子是哗哗的送出去。

陈纯义一见到陆知勉,扑通跪在地上,“大人,我父亲和幼弟已经失踪数日了,遍寻不到,求大人援手啊!”

陆知勉让人把陈纯义扶起来,仔细问过陈家父子何时何地失踪,失踪前意欲往何处。

“大人,家父和幼弟是半月前,去山陵收购蚕丝的,每隔一个月都会往返一次,寻常半个月便能回来,可眼下都二十多天了,人也没到。

我派人去山陵打听,说是父亲和弟弟十日前就启程了,派出去的人一路返回,也未曾经见到父亲。这才来报官!”

陆知勉翻出地图,大都到山陵也就三天的路程,且这一路上都是官道,商旅行人也多,算是相当安全的一条路了。“你父亲和弟弟身边应该跟着随从,也不见了?”

陈纯义点头,家里人也正是因此才更担心。

要是遇到绑匪,好歹会放个把人回来通风报信,索要财物。

“父亲此番要押送货物回来,身边除了护卫,还跟着镖局,可镖局的人也没回来。”

陆知勉:“本官这就给沿途官府驿站发文书,让他们寻找。”

“是,谢过陆大人。”

杨蓁上前一步,喊住了陈纯义,“你家中可有你父亲和弟弟的画像?要是没有,我现在给你画一幅,方便寻找。”

陈纯义仔细回想了一番,“家中没有画像,弟弟倒是有一幅,可那是很多年前的了。劳烦您了!”

杨蓁走到书录的位置,铺开纸,提笔作画,“你说你弟弟的样子,画得哪里不对,你及时跟我说。”

“是!”

陆知勉站在杨蓁背后,眼睛都亮了,这杨蓁太厉害了吧,光凭三言两语就把人给画了出来?

杨蓁不知晓陆知勉惊奇,看着画像上逐渐成型的样貌,心里惊涛骇浪。

“这里,我弟弟左边眉毛上挑,他左右眉毛不对称。”

修修改改之后,杨蓁平复心神,拿过一旁的白纸,重新画了一张。

陈纯义也被杨蓁的画技给震惊了,“这,太像了!”

就算是照着本人画,也不一定画的这么像啊。

面对陈纯义欣赏的目光,杨蓁抿了抿嘴,继续给陈朝盛画像。

画好之后,陆知勉让衙差找大理寺的画师,去临摹,方便寻人。

等陈纯义离开后,陆知勉一脸严肃地看向杨蓁:“你是发现了什么吗?”

杨蓁:“那具剥皮的尸,不是苏同,是陈纯礼。”

陆知勉有些反应不过来,什么叫不是苏同。

“陆大人,你随我来。”

两人来到停尸房,杨蓁掀开无皮男尸的身上盖着的白布,然后拿出陈纯礼的画像,解释道:“大人,你可曾听过识骨画皮?简而言之,就是我只要看到头骨,就能画出他生前大致的样貌。”

“这具尸体,虽然被人剥了皮,但面部骨肉完整,我昨天初看的时候,脑海里就有这人的样貌。我没见过苏同,只以为他就长陈纯礼的样子。

直到刚才画了那副人像,我才惊觉,你们确认这是苏同的尸体,只是因为他手腕上挂着的顺天府腰牌,和套在尸骸上属于苏同的官服,但从长相来上来说,他根本不是苏同,而是陈纯礼。”

陆知勉半晌才反应过来,如果杨蓁真有她说的这番本事,那是不是可以怀疑,苏同或许就没死?

杨蓁转身,看向另一边的人皮,“这人脸上面皮破损,我们无法辨别样貌,是不是也可以怀疑,这死者也有可能不是李湘陵。”

昨晚回去之后,杨蓁总觉得哪里不对,现在突然明白了,人皮上既然有梅花内卫的刺青,可以轻松识别这人是李湘陵的话,那为什么还要破坏面部的皮肤?

陆知勉觉得杨蓁说得很对,冷不丁脑子里浮现出昨晚门缝处的眼睛。

“杨蓁,你回想一下,昨晚那人对大理寺很熟悉,停尸房后面是杂物房,平时很少有人去,我有时候都想不起来后面还有几间房子,可那人毫不犹豫就跳了出去,然后顺势离开。”

杨蓁:“我们大胆假设,如果李湘陵没死,昨晚的人就是他,那他为什么要死遁?”

“我等会去内卫军府一趟,去问问李湘陵在内卫府的情况,对了,还有个事情,我们经常和顺天府打配合查案,李湘陵和苏同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杨蓁:“我知道了,那等你回来,我们去陈家走一趟,目前来看,李湘陵,苏同,陈纯礼,张居知,这几人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关系。”

“好!”

……

未时初,陆知勉抱着好几摞卷宗走了进来,“这都是李湘陵当内卫办过的差事,我全部带回来了。”

“那我们先去陈家一趟,再回来看。”

陈家。

父亲和幼弟失踪之后,陈家就不安生,老夫人紧跟着就病倒了。

出面接待杨蓁和陆知勉的是陈纯仁,“陆大人,可是我父亲有线索了?”

来的路上,陆知勉和杨蓁商量,死者是陈纯礼这件事,暂时不告诉陈家,以免打草惊蛇。

“我们是来问问,你父亲和弟弟可有仇家?”

陆知勉问话的时候,杨蓁视线落在陈家院子里花坛上,真不愧是大都首富,这花坛都是玉石镶嵌的。

不经意间,杨蓁看到回廊处,一个佝偻的老人触及她的视线,微微点头,转身离开了。

“那是府中的花匠祥叔!”陈纯仁适时出声说道。

杨蓁微微点头,“我看这院子里有不少山茶花,养护的都很好。”

“是,我父亲是蕲州人,那里盛产山茶花,他很喜欢,祥叔就是我父亲为了他这些宝贝请来的花匠。”

“原来是这样!”杨蓁说道。

陆知勉朝杨蓁摇摇头,没问出什么有用的线索。“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有线索大理寺会差人来告知。”陆知勉说道。

等杨蓁和陆知勉离开后,陈纯仁没来由一阵心慌,是不是父亲和弟弟出事了?

不然的话,一个大理寺寺卿怎么会亲自上门。

想到这,陈纯仁赶紧派出人去打听消息。

回到大理寺之后,陆知勉带人去查苏同,杨蓁带着人看内卫军府的卷宗。

内卫军府说白了,就是皇上的打手。

一般执行这种特殊任务,都是斩草除根,况且内卫出行,那武装的爹妈都不认识,就算是仇家报仇,单单查到人,也有一定的难度。

杨蓁把李湘陵,苏同,张居知和陈家的现有能查到信息,汇总在一起,实在没找到什么可联系到一起的规律。

不对,也不是没有,苏同,李湘陵和陈家家主是同乡,都是蕲州人。

杨蓁把蕲州圈画出来,转头去翻张居知的履历,二十年前,张居知也在蕲州任司马,不过很快就升迁成知州了。

短短半年,这也升迁得太快了吧?

想到这,杨蓁去找了寺丞,让他帮忙去刑部和吏部借和张居知有关的卷宗和文书。

陆知勉晚上回来的时候,杨蓁临时的书房地上,案桌上,全都是书籍。

“杨蓁,你发现什么了吗?”

杨蓁把一本卷宗递给陆知勉,问道:“你看这里,永元三年,蕲州丰源县小南村遭遇流匪屠村,村中大火连烧三日,无一人活口,数日后蕲州司马张居知带兵,将流匪尽数伏诛,经太子举荐,任职蕲州知州。”

陆知勉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不解的问道:“这没问题啊?怎么了?”

杨蓁又拿出一份地图,指了指上面的地方说道:“我家在恩水有玉石铺子,蕲州翡翠很有名,我外公前几年的时候,经常到这个地方进货,我外公说这地方就是矿场,经常能淘到上好的料子。”

陆知勉对着两幅地图,左看看右看看,“这矿场距离小南村这么近?”

蕲州多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按照陆知勉的了解,小南村附近的山,多半也是附近村里人的。

“难不成,当年屠村一事,有内情?”

杨蓁:“陈家的天香阁售卖的就是蕲州翡翠,我们当务之急是查查陈家和这处矿场有没有关系,陈家家主下落不明,是否跟矿场有关系,还有当年和张居知一起剿匪的人还有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