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快穿之黑心女配又在学习强国 > 第315章 回家,最后的世界(18)

普长吉和几个村长眼巴巴地看着赵慧彬,生怕下一刻就被拒绝。

“等本官回去与众府官一下,你们静候通知!”

见赵慧彬没有第一时间就拒绝,普长吉赶紧磕头,“谢大人,我们金山镇虽然穷,但村民都是朴实的人,我们比谁都想过上好日子。”

……

赵慧彬和林滔来找杨蓁说了平远镇的事。

杨蓁看看地图,说道:“金山镇山路更为复杂,难度大一点,但林滔说的没错,一旦我们在这里开凿沟渠,金山镇这一片沙田,就是种植马铃薯最好的地方。”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和赵大人明天再去金山镇看看。”林滔说道。

“嗯!不过,平远镇的村民之前不是同意的吗?怎么又不愿意了?”杨蓁有些疑惑。

赵慧彬:“平远镇和桃园镇只有一江之隔,两个镇子往来很多,桃园镇的村民不信任官府,就在背后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原来是这样,那就先开凿金山镇的梯田,秋收之后开始。”

赵慧彬:“是!”

……

-----------------

转眼便是秋收,羌都传来消息,太子已经回到都城。

程家父子已经被折磨死,太子为了保住杨蓁,把江南盐患的功绩分了一些给杨蓁。

除此之外,程家和五大盐商家抄没家产的一成,摆到皇帝跟前,皇帝对太子江南之行十分满意,赏赐了不少。

舒贵妃因为江南事,被迁怒,被皇帝冷落了,不过她有身孕,算是逃过了一劫。

贤贵妃重新获得了盛宠,不过,谢家把谢羡知的妹妹送进了宫中。

皇上对新进宫的谢家女,甚是喜欢。

放下暗卫送来的密信,杨蓁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旁的事倒不重要,今年赋税徭役又要增加,这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糟糕。

还有谢家这晦气玩意,姑侄俩侍一夫,真的是脑子有问题。

半个月后,赵慧彬愁眉苦脸的来找杨蓁。

“殿下,今年的赋税比之去年,高了三成,这该如何是好?”

在羌国,皇子公主及笄冠之年,皆赐以封邑。其封邑之赋税,六分归之户部,以充国用;四分则付于封地税令,俾皇子公主得以资其在邑之需,确保用度无虞。

可今年南陵收成虽然尚可,也只够缴纳税银,要是遇上冬灾,百姓如何活啊?

赵慧彬算了一下,按照户部的税令,今年南陵粮仓估计存不满一成粮食。

“赵大人,本宫也无计可施,你看看按照去年税令,可否满足朝廷征收?”

闻言,赵慧彬让人拿来算盘,一番计算之后,说道:“刚刚够!”

“那就先紧着朝廷,公主府这边,你不用管。”

赵慧彬掀起衣袍,跪地谢恩,“殿下大恩,臣替南陵百姓谢过。”

“起来吧,你下看看南陵之外的其他地方,是否都能缴齐税,如果不能,你扣下一些,也无妨。”

赵慧彬:“是,下官这就去让人盯着!”

“年底还有徭役,眼下无战事,估计朝廷会要求用银子抵扣徭役,你早作准备。”杨蓁提醒道。

赵慧彬闻言,心有戚戚,如果要用银子抵扣,富人家还好说,可那些贫苦人家,如何是好?

……

南陵这边有杨蓁兜底,虽然今年的赋税也提高了,但总体上,大部分百姓还能接受。

可其他地方,早就已经怨声载道。

尤其是江南,刚刚经历盐患,今年征税还这么高,简直是要逼得人活不下去。

百姓交不起,官老爷怕丢了乌纱帽,只能让军卒强行征收。

好些人家里,搜刮得不留一颗米粮。

收到简崇光的来信,杨蓁想了想,提笔给皇帝写了奏章。

杨蓁就差直接在奏章里面骂皇帝,是嫌弃自己的皇位坐得太稳固了,突然增加这么多税收,真不怕百姓造反?

可是皇帝收到之后,却一点没有明白杨蓁的良苦用心。

甚至,皇帝还以为,南陵清缴了赋税,估计是少杨蓁的食邑,她才写了这份奏章。

皇帝看杨蓁奏章的时候,冯将军刚好也在,心里蓦然有些悲凉。

嘉宁公主绝对不会因为食邑写这奏章来。

居庙堂之高,则远其民。

恐怕民间的情况,要更糟糕。

回到家,冯将军一夜没睡,给杨蓁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杨蓁。

……

这封信,一直到天气转凉,杨蓁才收到。

“蓁蓁,这个舒贵妃有点子东西,这才多久,又得皇帝的宠爱,把仙采阁给续建上了。”林滔都觉得有点惊讶。

“以前,我也以为皇帝建仙采阁是为舒贵妃,可自从在越州得知皇帝吃玄元丹之后,我觉得他修建仙采阁是为了长生不老。

冯将军在信中说,皇帝对奉沅道人十分推崇,今年各地的税银,基本都耗在仙采阁上面。

能坐上皇位的,没几个是蠢货,追求长生,本就是怪力乱神,宣扬出去,很难不被天下人诟病,可若是为了一个宠妃,世人只会说妖妃祸国。

一旦群情激奋,杀了舒贵妃,便可平民怨,那时候,仙采阁也建成了,舒贵妃也没存在的必要了。”

听杨蓁这么说,林滔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明白了!”

杨蓁把冯将军送来的信焚毁,缓缓说道:“现在,我在南陵根基都没站稳,羌都的事情,鞭长莫及,再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奉沅道人那些丹药,当初是用婴童炼制的,只希望皇帝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林滔:“可不一定,你又不是没体验过资本有多疯狂,且不说那个什么奉沅道人的丹药能不能长生了,只要能治病,皇上都会深信不疑。”

这一点杨蓁是认同的,“在越州的时候,太子也吃过那些丹药,他说吃完之后,确实有精神了不少。”

“你说,这长生有什么好的?”林滔一脸不解,“为了一己私欲,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多行不义必自毙!”

杨蓁:“先不管这些了,我能保住多少人,算多少人。”

……

不出杨蓁所料,年底的时候,朝廷宣布,各州徭役,除了兵役之外,其他的力役和杂役,一律用银子代替。

政令一出,整个羌国百姓,简直是被放在锅炉上烹煮,那叫一个水深火热。

(今天两千字,节前最后的一次出差,今天收拾行李晚了,只写了这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