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快穿之黑心女配又在学习强国 > 第324章 回家,最后的世界(27)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和张谦越发水火不容。

张谦的门生和党羽,好些都被明升暗降,朝中支持皇帝的人越来越多。

朝廷风云诡谲,朝臣不敢轻易站队,行事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池,沦为炮灰。

可杨蓁没想到,第一个沦为炮灰的人,会是冯飞虎。

新帝继位之后,冯飞虎再次提出要告老还乡,可皇帝不乐意,养蛊一样在朝中培植势力来对付张谦。

冯飞虎就是其中的一方势力,可他看不明白皇帝的意图,面对新帝的突然示好,越发战战兢兢,甚至告病在家,不敢上朝。

武将看脸色行事,都畏缩着,谁都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新帝看不惯冯飞虎,但又舍不得冯家军,只能以冯飞虎贪污军饷为由,将冯家发配南陵。

杨蓁看完信,气的喝了好几茶水,才将心中的火气压下去。

杨淮宁是真的疯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冯飞虎算得上羌国两颗虎牙,她手下的十二营,冯飞虎的冯家军,都是四境畏惧的存在。

现在这两颗虎牙先后被两任皇帝发配南陵。

冯飞虎为人有些刻板,对她掌兵十二营一直不满,认为女子领兵就是一个笑话,早些年,皇帝针对她的时候,从来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但是,抛开这些不谈,杨蓁是敬重冯飞虎的,是个敢打敢拼的勇士。

“墨量,你暗中安顿好冯飞虎,旁的就随他去。”

墨量拱手:“主子放心,属下有分寸。”

“顺便让十二营和玄羽军准备一下,下个月大比武,输了罚,赢了奖。”

闻言,墨量有些激动,“主子,暗卫不妨也加入?”

“暗卫做猎人,训练场上没有对手,只有猎物。”

“是,属下一定好好准备。”

……

冯飞虎来到南陵的第一时间,一直久居不出门的秦书佩第一时间找了过去。

两人不知道商谈了什么,第二天,秦书佩竟然破天荒地来找杨蓁。

“让他回去吧,让秦大人好好休养。”

秦书佩孤傲,杨蓁打定主意磨磨这人的性子。

得知公主不见客,秦书佩失落的回家去。

云州的百姓都说,经过这两年的重建,锦州焕然一新,眼下看着比云州还繁华。

对这些传言,秦书佩是一点都不相信。

直到上个月,他去了一趟锦州,才发现传言没有半点不实。

仔细探听之后,秦书佩才知道地震之后的这两年,嘉宁公主花了多少心思。

今年秋收之后,南陵百姓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前不久,那什么土豆粉,红薯粉,玉米窝头……,新鲜的吃食让人目不暇接。

秦书佩当户部尚书的几年,走访了很多地方,甚少见过交粮抵赋税的百姓,是有说有笑的。

可他在南陵见到了!

一些百姓听说公主自到南陵之后,就没收过食邑,甚至还想多交一点。

昨天见了冯飞虎,秦书佩才知道,当年嘉宁公主离开的时候,将自己的嫁妆全都变卖了。

这两年,南陵多了很多学堂,今年更是有女子上学的地方,还有商队商帮……,处处都有嘉宁公主的影子。

可是他被发配到南陵,九死一生,却是像是个懦夫一样活着,在羌都的时候,他们看不上嘉宁公主一个女子整日抛头露面,处处跟男人争。

可到头来,是嘉宁公主接纳了北方受灾的百姓,组织锦州震后重建,更是她将南陵四州治理的这么好。

当初建学堂的时候,嘉宁公主几次上门请他出山,可他只想明哲保身,不想掺和进去。

可如今新帝登基,便对冯飞虎这样的有功之臣出手,秦书佩突然意识到,新帝似乎也没想当个好皇帝。

回到家之后,秦书佩写了信件到江南。

他想知道,当年江南总兵程昌操控盐市,是公主,还是太子将其绳之以法。

两个月后,秦书佩收到信件,恨不得抽自己几巴掌。

合着当年江南的事,太子是猴子摘桃?

他就说,为什么当年要调查江南的事,如此困难重重,程昌那么多家产,全都落在太子手中,怎么敢让他查?

这些年太子和张丞相的人轮番接手户部尚书,轮番捞银子,秦书佩苦笑一声,他被发配,真是一点都不冤。

此时,秦书佩无比清醒的认识到,整个皇室,真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也就只有嘉宁公主了。

次日一早,秦书佩把自己收拾干净,就去了学堂,毛遂自荐,给学生上课。

周叔来告诉杨蓁这件事,也是一脸纳闷。

“随他去吧,我也想看看秦书佩究竟想通了没有。”

周叔:“是,老奴让人不要拦着,秦大人想做什么都可以。”

“嗯,周叔,这几天云州诸多事务,你拿不定主意,就去找林滔,我带墨量他们进山进行第二次拉练。”

“是,殿下,定要平安归来!”

……

简崇光知道秦书佩去学堂上课之后,高兴地去蹲人,然后带回家吃酒去。“师兄,你终于想通了?”简崇光说着,给倒上酒,“尝尝,这是今年端午,公主赏的酒。”

“师弟,是我糊涂了!”

简崇光:“师兄,看着南陵如今蒸蒸日上,我就知道你会想通的。”

两人跟着师父做学问的时候,也经常在一起吃酒,谈天谈地,简崇光高兴,把这两年在南陵做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修沟渠,建梯田,改河道,修路……

都说浪起于微澜之间,秦书佩才突然明白,今年生机勃勃的南陵,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是我狭隘了!”秦书佩只觉得口中的酒水都是苦涩的。

“师兄,你现在明白的也不晚,至于公主的态度,你也无需忧心,公主殿下不是小气的人,估计是真的忙,冯飞虎被发配南陵,不是个好兆头。”

秦书佩:“唉,只希望百姓多有几天太平日子。”

一个月后,杨蓁带着的墨量他们拉练回来,还顺带剿灭了两个匪帮。

回到府中,杨蓁提笔把接下来的训练计划写出来,总体而言,对十二营的表现,她还有些不满意。

这次暗卫倒是很出色,是该让林段他们组建自己的军团了,一直待在暗卫营,只负责她的安全,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写完之后,杨蓁梳洗一番,倒头就睡。

次日鸡鸣时分,杨蓁刚起床准备去练功,就见墨量带着一份密信匆匆走来:“殿下,魏军犯境,楼阳关告急。”

杨蓁拿过信函,细细一看,当即眉头紧锁,这信送到南陵,需要些时日,搞不好,现在楼阳关已经被魏军攻破了。

“新帝怎么安排?主帅是谁?”

墨量:“时崔长明,带着冯家军出征。”

杨蓁被皇帝给蠢到,崔长明一个花架子,当主将是准备千里送人头吗?

“让咱们在楼阳关的人尽力保全自己,尽可能让附近的百姓南迁。”

墨量:“是!”

……

半月后,楼阳关大败的消息传来,主将被杀,数万将士被屠。

魏军惨无人道,攻下楼阳关之后,便开始屠城,在附近几个州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杨蓁没想到,崔长明竟然真的来一出千里送一血,羌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个一个主将,到战场没几天,就被敌军斩首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数月之后,寒陵关,嘉谷关接连被破,也在意料中。

杨蓁着急上火,好几日没吃下饭,三关被破,北方危矣!

同样跟杨蓁一样着急的人,就是冯飞虎。

听到冯家军被屠,当场气急攻心,昏死过去。

杨蓁总感觉,以魏军的实力,这么短时间内连破三关,有些蹊跷。

整个北方的暗卫都动了起来,所有线索都直指张谦。

为了跟皇帝抗衡,张谦竟然通敌,简直是罪该万死。

杨蓁想着回羌都一趟,先除掉张谦,可人还没起程,北方传来消息,扈州总兵俞士鸿反了。

跟着扈州毗邻的几个州,也跟着俞士鸿反了。

杨蓁突然就觉得,没必要去都城了,能让俞士鸿反了朝廷,北方情况肯定十分严重了。

以她对俞士鸿的了解,此时谋反,更像是一场自救。

……

羌都。

皇帝登上宝座,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未等礼毕,便猛然一拍龙案,震得案上镇纸轻跳,“魏军猖獗,竟连破我三关,边疆告急,百姓流离失所!此乃国之大难,尔等可有良策应对?!”

话音未落,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众臣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谢宗泽颤巍巍地站出,欲言又止,终是鼓起勇气道:“陛下,魏军势猛,需速调精兵强将,加固防线,共抗外敌。”

“精兵强将在哪?一群饭桶!扈州总兵那混账东西,竟也在这风雨飘摇之际,起了谋逆之心,背叛朝廷,此等奸佞,留之不得!”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皇帝怒视下方,声音震耳欲聋:“即刻传令,着安王即刻率大军平叛,务必斩草除根,以儆效尤!同时,在羌国各地征集粮草兵马,誓要守土保国,不让寸土于敌!”

安王也就是三皇子,闻声站出来,“是,臣定不辱命。”

张谦身后,好几位文官议论纷纷,此时更应该牵制魏军,皇上先对俞士鸿出手是什么意思。

正当群臣议论纷纷的时候,一道坚定而洪亮的声音自后方传来:“陛下,臣谢羡知,愿领兵出征,誓死击退魏军!”

众人闻言,纷纷侧目,张谦心里嗤笑一声,随后面色恢复如常,静静看着谢家人表演。

皇帝目光一凝,审视着谢羡知,沉声道:“谢羡知,你可知此行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首异处?”

谢羡知毫不犹豫,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臣自知此行凶险,但为国为民,臣义不容辞。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定当击退魏军,还百姓一个安宁!”

“好!朕就信你一回,即刻封谢羡知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三日后出征,务必击退魏军!”谢羡知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跪拜谢恩:“臣谢主隆恩!定当不辱使命,凯旋!”

张谦看得想笑,谢羡知一介文人当元帅,皇帝也是疯了。

难不成是嘉宁公主给谢家的错觉,真觉得随便去个人就能打胜仗了?

这样也好,皇帝只有吃够了苦头,才知道这天下,谁是小小王。

下朝中之后,张谦以身体不舒服的为由,没有去当值,而是让人把谢羡知当征西大元帅的消息,告知魏国的细作。

“老爷,谢家这个时候选择皇帝,可要给他们一点教训?”张谦的养子问道。

张谦给自己泡了杯,面上不见一点担忧,“不用,跳得高,摔得才疼!看着就行,谢羡知草包一个,蠢得和崔长明不分伯仲,不用我们动手,看戏就成!”

“对了,南陵还是没有耀祖的消息吗?”

张淳摇摇头,“兄弟们都要把南陵四州翻个底朝天了,还是没发现少爷的行踪。”

“再加派人手,让人盯死了嘉宁公主。

“是!”

三日后,谢羡知带着大军出征,百官相送。

……

云州。

一早,赵慧彬就带着衙差来找杨蓁,“殿下,这是朝廷征粮的令函,我们南陵比旁的地方的多出了许多。”

杨蓁提笔计算了一下,谢羡知和魏军战事胶着,安王也被俞士鸿牵制,估计征粮不会是第一次。

“比照令函上的,最多给八成,扈州已反,要是再有其他地方发生叛乱,南陵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赵慧彬:“是!简大人今日收到江南的来信,因为此番征粮,江南粮价飞涨,恐怕再过不久,羌国各地皆是如此。”

“我已经预料到了,到时候逃难的人多,南陵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是!”赵慧彬应声完,脸上浮现几分纠结,“殿下,下官在想,我们南陵要不要征兵?万一发生战事,南陵守卫军可能不够。”

杨蓁从一旁的斗柜里拿出几页纸递给赵慧彬,“我已经有计划了,你先发布告示,眼下多事之秋,我要求也高,征兵不容易,报名人数够了,你再来通知我,要求都写在上面了。”

南陵如今的状况,征兵应该不难,赵慧彬看完纸上的要求,突然感觉肩膀沉重了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