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凡仙逆续 > 第1901章 大同村是一次探索

凡仙逆续 第1901章 大同村是一次探索

作者:叶yu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31:23 来源:书海阁

关于如何能让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人民丰衣足食,华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殚精竭虑,苦思冥想,以求其一出路。

然而,却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不客气地说,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明白一件事实:那就是,只要是人,孔子口中的那个没有私心,没有罪恶的大同世界,终究只会是理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当然你把人都杀光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时候,已经没有人的社会,还有追求的必要吗?那样的社会还可以被称为社会吗?

大同村的事情,叶枫很清楚是谁做的。那是黄帝用人道领域的力量,强行将人们心中恶的所有方面都抹除,只留下向善向好的一面。这个是黄帝的想法,他认为,人们要想安居乐业,社会要想稳定,就必须没有恶。因此,大同村可以认为是,黄帝对于实现美好世界的一次探索。

但是现实情况看到了。你很难认可那样的社会状态,尤其是那种为了所谓的“仁义”,而漠视生命的冷漠。

之前我们说过一件事,有善必有恶,善恶相生的道理。但是那不是说,为了社会稳定而不去除恶务尽,故意留坏人的性命。“善恶相生”中的“恶”指的不是恶人,而是人心中的恶念。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标尺,所以任何事物都是需要对比的。而道德仁义也是如此。

道德仁义是没有什么标准。儒家一直试图去找到道德仁义的标准,比如父母死后必须守孝三年,少一天就是不孝。那么举个很老的例子,我他妈就父母死后去守三年,而在他们活的时候,我就不管他们死活,但是按照儒家的标准我就是“大孝子”。这个只是简单的举例。一旦定下了明确的标准,就代表了有“空子”可以钻。你可以打补丁,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补丁越打越多,漏洞也是越补越多。

于是儒家一直追求道德标准的下场——就是培养出了一堆伪君子。而道家喷儒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骂的就是这个方面。

因此,再次强调,道德仁义是没有什么标准的,因为它是个通过比较而得来的概念。也就是说“道德”是通过和不道德的修为进行比较之后,才得出的词。如果单单只论道德,而不讲缺德。没有了对比,那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更何况,我们之前就说过,道德只有在有选择、有对错的情况下才能体现,若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讲述“道德”都是无稽之谈。

就像刚刚大同村里,那两个少年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所谓仁义,居然真的要去将老人一分为二,而老人居然也认为自己应该死,居然还是舍生取义。何等的可笑。这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私心没有恶念,没有了对比,所以他们根本就无法意识到,杀人就是恶,但是他们都不认识!!而且又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他们所追求的“仁义道德”根本就不存在。那就是在单纯的杀人,还是没意识到自己错的杀人,自以为天经地义的杀人,这个难道不可怕吗?

舍生取义,并非有错。前提是那是真正的仁义,而且是大义。但是即便是大义,能让人做出“舍生取义”这个决定的人,只能是生命的持有者本人。其他的人,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教育你,你应该为了大义去死!!

而你要求别人的最高极限,也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比大义更重要”,除非是当事人自己愿意为了大义牺牲。但是你绝没资格要求别人牺牲,慷他人之慨!!

这个底线原则永远不要逾越。

否则,《凡仙逆》这本书,你也可以不用看了。

所以,大同村的那两个少年就是为了大义,要求他人去死,根本就是混账玩意。

而老者为了别人所谓的“大义”,自己选择去死,在叶枫看来,也不是不行。命是你的,你自己想死,我要是拦着,是我蠢。但是你所求的大义,根本就是不知所云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道德仁义,为了这种不知所谓的东西要去死,不是脑残是什么!!

所以叶枫才会让那个老者睡会,醒醒脑子。起码想死别死在自己面前,而叶枫也没有那么闲去管这种无聊事情。

至于老者什么时候会醒,那自然是在叶枫见过了那个黄帝之后再说了。而为了避免那两名少年醒来后再次劈了老者,叶枫也是请那两个少年也多睡会。反正没有玉兔在旁边出馊主意,想来那些心中只有“善”的大同村的大善人们,靠自己是想不出什么馊主意来的。

当然,我不是要你们起恶念,然后去做恶事。因为“三位一体太极思想”告诉你:起恶念是正常的,但是,是否遵循恶念去行恶,却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道德体现在的地方,不是“你产不产生恶念”,而是体现在“你即便产生恶念,也能选择不去做”。

可还记得前1749章提出的诤言:

能恶而为恶,是为恶。

能恶而不为,是为善。能善而为善,未必善。

能善而不为,近于恶。

所以三位一体的太极思想,强调了,善恶是看你的心和你的选择。

因为心中有恶,你才能了解恶,你才会去了解恶的对立面——真正的善是什么样子。

为何儒家需要告诉你什么是道德标准?就是因为他们否认了恶,没有了恶,善根本就体现不了,所以他们需要不通过对比,而是通过标准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善。儒家不希望人们从恶为起点让人们去了解善。但是没有了恶的对比,他们如何去全面理解真正的善?所以儒家才拼命告诉你道德仁义善的标准是什么。

而儒家之所以会如此,那是因为儒家要维护王朝的统治,它是为皇权服务的。

自古以来,造反推翻王朝统治的都不是良民,无一例外的都是“恶”。你让数以亿计的百姓,从恶开始去学习善,那么保不齐出来千八百个造反份子,毕竟人心本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清楚,儒家鼓吹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愚民的放屁之言。

于我们个人而言,知晓恶,知道恶的起源,能让我们更加客观地去看待一个人。比如面对一个因为自己小女儿医疗费付不起,而去抢劫的人。你如果能明白,那个人只是想自己的孩子不死,自己又没钱,所以被逼无奈去干出抢劫的事情。虽然说这个不能让那个父亲避免法律的处罚,但是起码能让你意识到这个世界是混沌的,做坏事的不一定就是坏人,好人被逼无奈也会。

这样,你就会比那种,“啊,那个父亲抢劫了,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活该被抓,一点都不值得同情”的脑残傻逼强一些。

这个才是有“善”了之后,“恶”存在的意义。

而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道理。

到了这里你们也该明白,叶枫为什么讨厌大同村的原因了吧。如果说动物遵循本能而杀害其他动物,甚至是伤人。在动物的角度来说,伤人是正常的,因为那是出于本能,它们没有选择。

而那些大同村那些能毫不犹豫为了“仁义”能毫不犹豫杀人的人,一样是没有选择,他们不是人,更不是圣人,只不过是披着人类外皮的“动物”。

这个已经是变异的善了,比恶还让人胆寒,因为恶去做恶事,还可以理解成“坏”,但是因为善而去作恶,那不仅是“坏”了,还有“疯”。又“疯”又“坏”难道不比单纯的“坏”更让人害怕吗?

但是以上这些只是叶枫讨厌大同村的原因,而叶枫不安的原因则是,大同村的现状,有可能就是,叶枫大范围释放别天神,强行实现“天下大同”的一个结果缩影。

不得不说,黄帝追求“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同”的想法,是没有错。但是,叶枫绝不会认同,这种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