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凡仙逆续 > 第1820章 开悟的代价

凡仙逆续 第1820章 开悟的代价

作者:叶yu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31:23 来源:书海阁

之前,我听过这么一个说法:

“一个人要想觉醒、开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遭受极致的痛苦。正所谓心不苦则智不开,身不苦则福不厚。这个也是让人提升心力最强大最直接的方法。就好像一棵树最坚硬的地方就是他的疮疤处。因此一个人觉醒开悟的程度就是他所感受到的痛苦的程度。所以,不要干涉他人因果,不要影响他人觉醒开悟的过程。”

虽然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类似的逻辑和内容你们一定听过,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

首先,我先表明我的态度,我是准备开喷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聪明人开悟,只不过是20岁的人,提前明白了他在30岁、40岁才该明白的道理,仅此而已。

或许你会认为,这个不是好事吗?

但是我问你,真的是如此吗?

看过前1749章的人都知道,叶yu我有个习惯,那就是说理的时候,喜欢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帮助读者理解。所以在这里,我也用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假如你能活100岁,那么你就有两条线,一条是100年生命线,一条是100年的道理线。这两条线是相互作用、相互对应、又相互纠缠的。人生最佳的状态就是10岁就懂得10岁的道理,20岁就只明白20岁的道理,依此类推。到了哪个年龄段就明白哪个年龄段的道理,有对应年龄段的感悟,那是人生最好的状态,那样你就能活到100岁。但是这个就是理想状态,是很难达到的。

当你经受苦难,在20岁的时候明白了40岁的道理,让你在20岁的同龄人面前,显得非常老成持重,显得聪明国人,这看似是好事。但是我告诉你,这个时候,本该活到100岁的你,就只能再活80岁,因为你的道理线就只剩下60岁的。

道理线和生命线的长度只可能缩短,不可能延长,而且最终寿命只算最短的那一条。加上道理线和生命线是相互纠缠作用的。

所以简单的说,20岁的你开悟到40岁的道理,是你牺牲了20岁的寿命换来的。

你或许要说,我有什么论据呢?

论据一,还记得你觉得很有道理的那句话吗?“一个人要想觉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遭受极致的痛苦”。失去生命的过程都是痛苦的,就好像你死的时候,彻底失去生命的时候,难道不是痛苦的?那么你开悟而失去的生命,经历的极致的痛苦是不是对应上了?

论据二,我们都有共识,一个愁眉苦脸的人普遍都要比一个整天心情开朗的家伙要短命。众所周知,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渐失去快乐的过程。年岁越大,快乐就会越少,愁眉苦脸的一天占比时间就越大。本该一天到晚开开心心的20岁的你,却提前过起了40岁的忧愁苦闷,你不早死谁早死。

这个也是为何人有长寿有短命的原因。

虽然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应该是能活到120多岁的,但是呢,别说120岁了,百岁的总人口占比又有多少呢?

你要说有些人死亡是因为癌症肿瘤,不是叶yu你说的那种情况。

那我告诉你,所谓的“癌症”,不过是你失去的生命的痛苦,没有以一次性爆发的方式算到你头上,而是以一种放高利贷缓慢加债的方式,算到你头上。这个也是为何癌症患者最后都会在极度痛苦中死去,那是因为“利滚利”的高利贷到最后都是不可能是你还得起的。虽然说癌症患者的存活时间不一,但那也不过是放债人的给你的期限不一样罢了,而缩短寿命却是肯定的。

我说的这个观点是前无古人的观点,我也不会指望有多少人会一下子就接受这个模型。那是因为人不能预知未来,不可能知道“自己本来应该活多少岁”罢了。

但是一个道理,只要它能解释现实中的现象,那就它是好的道理、它就是有意义的。

那么我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的道理,是不是很好地解释了几乎所有的现象?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能去接受呢?

那么你一定会举出反例了,有些人家庭生活条件好,出生就领先别人百年,那些人四五十岁却依旧如二三十岁的天真,那么他们长寿吗?那么你一定没听我之前说的,道理线和生命线不能延长,只能缩短,而且最终寿命只算最短的那一条。

那么这种后知后觉有意义吗?

当然是有的,起码他可以保证你要比同时代的人少经历些苦难,会更加开心的、也更加有可能寿终正寝活到生命的真正终点。要知道,苦难从来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那时候你要庆幸,你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简单的说法,就是你的父母扛了你的苦难。

那么你要说为什么有人经历的苦难,痛苦一生却还是活到了90岁,那如果我告诉你,那个人开开心心的话,应该能活到120岁呢?

既然你没有例子了,那么我来帮你举个反驳我自己的例子吧:很多人要到死的时候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钱。而这个道理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那么那些经历车祸死里逃生的人,他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却没有死,又怎么解释?我想说,一个道理如果只能死人才配知道,那么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既然它存在了,自然是有一些幸运儿能明白的。何况致人死亡的车祸,你能活下来,你知道那个概率有多小吗?比中彩票都小,你还说你不是幸运儿。既然你是幸运儿,那么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好奇怪的?而有些人根本连死亡车祸都不需要经历,就能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钱”,那更是天之骄子。

或许你会说,这不是不公平吗?

那么我问你,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公平过呢?

但是这个也是为何,在物欲横流的现在,几乎极少有人能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钱”的道理。毕竟能从车祸下面死里逃生的幸运儿,本就不多,聪慧的天之骄子更加少,绝大多数懂这个道理的人,都已经在地府了,喝了孟婆汤后又忘记了这个道理罢了。

哈哈,开玩笑,开玩笑!

但,你觉得,我,真的都是在开玩笑吗?!

这里我得说下,数学模型只是为了方便你理解我想说的意思,不是让你科学的去论证罢了。懂吗?所以你可别上纲上线的和我科学严谨到寿命年岁的一分一秒。那没有意义。毕竟我的观点有一个天生的缺陷,那就是我之前说的,不可能有人知道“自己本来应该活多少岁”。

综上所述,所有的开悟的道理都是拿生命去换的。

开悟这件事情,从个人角度来说,可以让你在较小的年岁,获得较大年岁的智慧,这个或许是好事,但是其在整个人生长度上来说,却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有好有坏,这个才是世间天道之所在,难道不是吗?

有句古话你们一定听过,那就是“慧极必伤”,一个人如果年纪轻轻就看到太透,拥有不属于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神韵的人,那么他的人生大概率是不幸的,也很容易短寿。

当你接受了这个观点,你再去看看那些宣传的“不要去干涉他人因果”的人,他们的嘴脸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晰了。面对他人丢失生命的开悟行为,他们只是在给自己的冷漠披上的哲理的外皮,就只是一个“我认为你感觉好,所以你就该感觉好”的伪君子罢了。

但同时我的这个模型,也解释了为什么人是不听劝的。你再苦口婆心劝导他人道理,妄图让他人不经历痛苦却明白超越岁数的道理,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究其原因,那是因为缩短道理线的方法,就只有自己去经历苦难。况且即便经历了苦难,也不一定能开悟。毕竟“好了伤疤忘了疼”,那是人心人性之使然。那种情况只能说道理线缩短生命失败了,从生命线这个角度来说,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毕竟,那些聪慧的“天之骄子”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和人类这个基数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当然你要说,我就是那个“天之骄子”的话,你可以当我之前的话没有说。规劝,从来就不是代替他人抵挡苦难的方法。我之前说了苦难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虽然转移他人苦难方法是有的,但是你真的会愿意为了他人,做出如同他人父母那般,替人抵挡苦难的事情吗?说到底你不是别人的父母啊!

所以还是多劝劝就得了。

毕竟我不是你爹,你也不是我儿子。

还记得我之前三位太极思想中的四句诀怎么说的?

“能恶而不为,是为善。”

面对他人丢失生命的开悟,每个人都有选择冷漠的权利和能力,这是“能恶”,但是你却依旧选择去劝导,这是“不为”恶,所以那样的你足以被称为“善”。

那么反过来的话,还记得吗?

“能恶而为恶,是为恶。”

到这里,这句话什么意思,应该不用我再解释了吧。

当然为善,还是为恶都只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毕竟我叫你为善,你就会听我的吗?

然而你要记住:“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这句话,在目前看来,在三位太极思想看来,很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我愿意相信这句话是对的。

还记得我之前怎么形容所有思想的吗?

任何的思想,都只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工具。工具被发明出来是为了让人去利用的,不是拿来奉若神明的,唯一值得你遵循和依循的就只有你自己,或者说是你自己的心。

或许你会问,在小说里面,我写上面一段的意义在哪里?

意义就在于,叶枫就是那个经历极致痛苦后开悟觉醒的人啊!难道帮助读者理解书中角色,不是作者该做的事吗?

书归正传,说回叶枫这边。

万人往告别叶枫之后,去做的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去把那个贪墨了鬼厉村30年赋税和10倍拨发资源的家伙给揪出来。

当那群人被万人往发现他们的恶行之后,纷纷跪下求饶。

但是当万人往想起鬼厉村的那些老弱妇孺们之后,他没有原谅这些人,不过看在劳苦功高的份上,万人往只杀了首恶,其他附庸都赶出了幽冥府。他的这个行为,虽然让幽冥府的其他人知道后都是吃惊不小,但是在明白原委后,万人往的行为却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赞许和认可。而万今安知道这件事情后,再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发现儿子眼里曾经的那种天真,玩世不恭,居然少了太多。也越来越表现出一个身居高位,掌控无数人的命运的府主的该有的稳重。就如同开篇讲的那个道理,作为父母的万今安,看到自己的儿子开悟,虽然理性上自己应该为他感到高兴,但是为之难过的心理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毕竟人生就是一个失去快乐的过程,而作为父母,哪个不希望子女一生快快乐乐无忧无虑过一辈子?这个道理,修士也不例外!

而叶枫自幼父母双亡,他早就没有会为了他开悟而心疼的父母了。

但是,就万今安而言,为万人往高兴的比例应该大一点。因为自己是幽冥府的府主,而自己的儿子是幽冥府的少主,万人往必须开悟,因为有无数的人的性命与他息息相关。

当初自己的儿子带着幽冥府的大军,去帮他的兄弟叶枫撑场面的时候,自己原本以为,幽冥府至少是要死两成以上的人的。因为自己儿子就是这么一个不稳重的货色。老实说自己也有牺牲那两成的人,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开悟成长,成为一个合格领导者的打算。毕竟一个将领、一个首领要成长起来,是必须见血的,也是必须经历心里痛苦的。

但是最后,那个叶贤侄帮自己的儿子稳重下来,大闹如意殿事件没有死人,不仅幽冥府这边没有死人,连如意殿那边都没有死。如今那个叫叶枫的,更是在没有牺牲人的情况下,帮自己的儿子开悟了。当然如果有人觉得那个首恶还能算是人的话。

无疑,自己的儿子是个幸运儿,而他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他的兄弟叶枫吧。

之后的几天,不再是叶枫拉着万人往去哪里哪里了,而是万人往催着问叶枫,还有什么其他地方需要去的。而之后的每一次出去,万人往的储物戒都带够了灵石资源。

而任小瑾也渐渐和叶枫一起去了,虽然万花夫人说了,不能把男人看得太紧,但是她可没说,不去看着男人啊。真的彻底放养了的话,那男人就真的如脱缰野马,还不得跑远迷路了啊。

同时任小瑾也是在慢慢习惯,放下红孩儿的感觉,最近她都是抱着红孩儿睡觉的,再过些日子,自己要走了就必须和自己的义女分开了。现在还是要学会先提前适应下。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一个孩子长大后上大学,离开父母的时候,是孩子更加不舍,还是父母更加不舍。

答案是父母。

因为这种分开,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是“失去”,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却是“得到”。失去从来都是让人悲伤,而获得却更加能让人开心,这个是不言而喻的。

父母失去的是对孩子的了如指掌,也失去了对孩子的照顾。父母对于在外求学的孩子,都会想,他今天吃的好不好,穿的好不好,有没有生病,钱够不够花,晚上有没有熬夜等等等等。直到子女用时间证明他们能照顾好自己之前,做父母的都不会真正放心的。

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获得的只是所谓的“自由”。到了自己一个人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就会明白,父母在让他们“不自由”的时候,同时也帮他们解决了很多事情。

而这一切都是要经历之后才会明白的东西,这个就是成长的代价,不管对于父母还是对于子女都是如此。

幸好这些东西不需要牺牲寿命去领悟,也不失为“不幸中的万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