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凡仙逆续 > 第1839章 忠奸难辨

凡仙逆续 第1839章 忠奸难辨

作者:叶yu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31:23 来源:书海阁

既然前面提到忠臣和奸臣,那么这一章我们就先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忠臣,什么样的人是奸臣。

其实这个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

比如不同的人视角不同,君王眼中的忠臣是忠于自己,听自己话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和珅之于乾隆,但是我们都知道和珅是贪官,是奸臣,但是很可惜,乾隆在世,和尚就是平步青云。不要被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给骗了,现实中,纪晓岚和刘墉在和珅的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而对于百姓眼里,为民谋利的就是好官,就是忠臣,就是值得被百姓称颂的,而那些贪污**的就是贪官,就是奸臣。还是和珅的例子,在百姓的眼里,和珅就是奸臣,就该杀头的那种。

当然这个只是简单的举例,说明角度不同,你可能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

而且即便是同一个视角,同样的人也可能完全忠奸难辨。

比如秦始皇在位时,没人会觉得李斯是奸臣。可秦二世上位之后呢?

又如唐太宗在位时,也没人觉得长孙无忌是奸臣。可李治刚上位呢?

同样是站在统治者的视角,即便是同一个人,忠臣和奸臣的身份时刻都有可能变化。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心人性的。正如叶枫说过,人都是会堕落的,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因为人心人性本恶罢了。

那么你要说,诸葛亮呢?不就是易主了不还是忠臣?虽然我可以为了圆我之前的言论,说诸葛亮的“保质期”是诸葛亮的一辈子。但是我还是宁愿相信,世事无绝对,人间总会有一些人,超出普通人的认知,超出我的认知,就比如像诸葛亮这般的人,即便死而再生,他依旧还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

因此,这样的人才显得那般的难能可贵。

这样的人世间才会那么精彩和令人注目。

其实很多时候,你是分不出忠奸的。

举个好玩的例子,你玩过三国杀吗?

有一次,你当主公,但是一上来,就有人对你用“杀”,不用说,这个就是反贼。毕竟4个反贼要表明身份,好一起干人,免得自己阵营的人误伤。当然也有脑回路奇葩的主,反贼装忠臣,装内奸的。

不管怎么说,一轮下来,各种南蛮入侵,万箭齐发等等,你作为主公,肯定就被打残了。这个时候,你是不会在乎他是不是内奸的,能帮到你就好。而且只要内奸脑子正常,他是不会加入到反贼的阵营5打3的,因为那样内奸就输了。这种情况对应的情况就是:统治不稳,群雄并起,风雨飘摇

不过主公水平高超,上来两轮就干死了反贼们,但剩下的四个人都是残的,但是你不知道谁是内奸,谁是忠臣。一般因为内奸都会保存实力,留着干完两个忠臣再来和主公单挑,所以你是聪明的话,要做的事情是,等忠臣和内奸厮杀。在这个过程中,谁想积蓄力量,你就要削弱他,即便最后他是忠臣,也一样要削弱。把三个人都削弱到三个人中谁都干不过你的地步。最理性的状态就是,最后三个人都是残血,你一个南蛮入侵或者万箭齐发,三杀,两个忠臣和内奸全杀了。这样你就赢了。

而这种情况下,就对应了现实就是皇帝需要忠臣和奸臣两方实力均衡,互相厮杀,这样主公、皇帝“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然你让一方独大,他们都会把矛头转向你,奸臣独大,那么很容易变成奸臣当权,天子失威,比如秦二世,周天子。但是忠臣独大的话,老实说,一天到晚为百姓请命,无畏进言,让你这个做皇帝的一天到晚批折子,当打工人当到死,生产队的驴都不是这么玩的。而且身体力行,一切必须是全国的表率。你是皇帝啊,应该是全世界最会享受的人。虽然你能万古流芳,但是往往到老的时候才会发现,为自己活的时间就只有最后下不了床的几年。这一点是不是很像背了四十年房贷的你,到老才发现能享受的时候,没命去享受了,那样的你会开心吗?既然你不开心,皇帝就是牛马吗?他就开心吗?

所以一家独大,即便是忠臣,从人心人性的角度来说,皇帝也是不喜欢的。

当然你水平高,反贼还没死,你就看出谁是内奸了,那么问题摆在那里,你怎么处理内奸。对方4个反贼,你一个人加两个忠臣,那么你还真的就只能看着内奸左右逢源,左杀一个忠臣右杀一个反贼。因为你需要他帮你清除反贼势力,只能看他一步步做大。最典型的司马懿的进阶之路。

不过实际情况都很复杂,杀到后期,该对内奸动手的时候,你也会动手的,只要你能瞬间多杀一个反贼,改变你这边的人数劣势就行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下,一开始三国杀出来的时候,那是真的好玩,但是如今嘛?一言难尽啊!

顺便补充下,内奸太难玩啦,我玩内奸,基本就是全输。

举三国杀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忠奸难辨的时候,自然谈不上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但是即便你分清了忠奸,你这个还是需要奸臣来发挥作用的。这个就是帝王术的制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在清流和严党撕逼快失控的时候,嘉靖说过一句话:“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都是朕的人,各有用处,只有忠臣,没有奸臣。”

这句话更直白地道出了帝王之道,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本质上都是为皇帝服务。注意这里说的是皇帝,不是人民;说的是服务,而不是威胁。这个可是前提。

在皇帝看来,忠臣和奸臣只是水和云,分工不同,没有本质区别。

国家要治理,边关要打仗,皇帝的私欲要满足,这么多事总得要有人去做。电视剧中,严嵩甚至对儿子说:大明朝离不开你爹,国库靠我用的人攒银子,边关靠我用的人打仗,跟皇帝过不去的人要靠我用的人对付。

睿智的皇帝用能臣治天下,用忠臣做监督,但同时也会用奸臣去干脏活,比如整人,敛财。

所以在传统道德里被判定为奸臣的人,在皇帝面前未必就是奸臣,他能满足皇帝的需求,干了皇帝想做而不敢公开做的事。当然如果皇帝本身糊涂,忠奸不分,那就另说。最后皇帝发现奸臣犯了众怒,赶紧切割干掉,自己既推卸责任有赚了一把名声,帝王之道从来如此。

这个就是《具官论》里面有名的“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你或许要说了,照你这么说,历史上的忠奸还不好说了是吗?

其实你还记得我之前开头说的是什么吗?忠奸是角度问题,我们去评价历史的时候,要选择一个角度就行了。那么这个角度就是人民群众。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么自然要从人民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

最近一些人洗白秦桧,说杀岳飞的是皇帝,秦桧不过是替罪羊,甚至后来还诬陷岳飞是破坏民族团结。这个就是典型地站在了人民之外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且是歪着眼睛看的。岳飞为了当时的黎民百姓,驱除鞑虏。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至于秦桧,当了替罪羊又如何?当替罪羊,不就是你们这些奸臣的存在价值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