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大唐:我是魔法师,不是仙师 > 第119章 佛门辩法,玄奘法师

腊八节,寒冬腊月的首个节令,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人们怀揣“腊尽春回”的期望,同时也忍受着“冻死寒鸦”的极寒之苦。

腊八节还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含义,济贫、施舍成了节日主题。

然而行走在朱雀大街上,唐风和李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百姓,明明一个个生活也不算多富裕。

但却是出手大方,手捧着香烛、油灯等礼物前来敬献。

脸上的表情都是虔诚而又满足,显得十分古怪。

在这些虔诚的信徒中,有不少是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平时靠乞讨度日,生活十分艰难。

但在这个节日里,他们也会走进寺庙,向神明祈祷,祈求能够摆脱困境,过上好日子。

但是,这到底谁救济谁,捐个几十文钱甚至上百文钱,就为了那碗稀汤寡水的所谓“佛粥”?

唐风对此表示沉默……有必要这样吗?

“唐兄,你说这世间百姓,明明可以靠着辛苦赚来、讨来的钱财,改善生活。”

“为何又要将钱财,浪费在无用的求神拜佛上呢?”

李渊好奇地看着唐风,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唐风沉吟片刻,回答道:“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吧。”

“比如说呢?”李渊追问道。

唐风笑着说:“比如信仰、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这些东西在物质上可能无法衡量,但它们却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和满足感。”

“拜佛,他们的信仰和希望就一定能得到实现吗?”李渊有些疑惑地问道。

“谁知道呢?”

唐风虽然自认没用,但是周围全是佛信徒,自然不好再继续谈论下去。

没看到已经有人对两人怒目而视了吗?

唐朝的佛教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哪怕唐风的出现,对佛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还未到动摇其根基的地步!

在街头巷尾,一间间寺庙门庭若市,香火鼎盛,不时还能听到阵阵钟鼓之音。

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佛教的威严和盛况。

许多寺庙门前,人头攒动,每个人都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希望神明能够保佑他们。

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衣衫褴褛的信徒,两者对比,不得不说,这是莫大的讽刺。

此时,明德门前,一群僧人步行而来,二十几人都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僧衣。

进入长安都城后,一名僧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对着一路人合十问道。

“阿弥陀佛,请问施主可知大兴善寺在何处?”

“大兴善寺?在靖善坊,直走就行了。”路人指了指方向后离开。

“多谢施主!”

僧人有些欣喜,一路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大兴善寺在何处,如今终于有人告知方向了。

“众生亿万,皆不知我佛,众生苦矣!”

“此番入长安,如若辩法成功,佛门将大兴,未来势不可挡。”

“慧明大师,我们为何非要争个高低,进行辩法?”

此时,一名大概二十四五岁,面容清秀,唇红齿白,相貌俊俏的僧人问道。

“玄奘啊,你可知道,我们之所以要辩法,就是为了弘扬佛法。

让众生皆知佛法的奥妙,从而脱离轮回之苦。”

“佛无大小,辩之何用?”

“佛无大小,然法有高低!”

……玄奘随众人一路赶至靖善坊。

看到寺庙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是倍感疑惑。

他只知道大小乘佛法,大与小的区别,却不知佛法的高低贵贱。

在他看来,劝人向善的法,不都是好的佛法吗?

之前他便感各师所说不一,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产生了西行求法的念头,以解迷惑。

只是路随人茫,不知方向,最终还是决定先随队伍来长安,再做打算。

此时,大兴善寺中,唐风和李渊成功找到了正在礼佛的李世民等人。

而礼佛的不仅只有李世民,包括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其余十多名大臣均在其中。

甚至连李渊的妃子万贵妃、宇文昭仪,以及众多大臣的夫人,都聚集于此。

由此可见,佛教在唐朝的地位!

大兴善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属于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长安志》卷七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大兴善寺足足占据了一坊之地,规模甚大。

因此,李世民和众多大臣来此礼佛,也不足为奇。

“父皇、国师,你们怎么来了?”

正在住持的带领下,礼佛祈福的李世民,一眼就看见了旁边人群中围观的两人。

众大臣和百姓见状,大惊,纷纷行礼道:“参见太上皇、参见国师!”

唐风和李渊扫了眼众人,微微颔首回应:“诸位免礼!”

随后,百姓们在旁边小声地议论着什么,唐风耳朵微动,听得众人道。

“原来这就是咱们国师啊,气度果真超凡脱俗!”“没想到老朽还能亲眼见到国师真容!”

“阿娘,国师还挺俊俏的咧!”

这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等人走了过来,询问道。

“父皇,您和国师这次前来,是否有什么要事?”

李渊道:“我们来此,只是想看看百姓的粮食情况罢了,顺便来看看你们,无需理会我俩,继续就行了!”

这时,一直旁观的大兴善寺住持——了无高僧。

看见唐风之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思索片刻,说道。

“久闻国师大名,贫僧了无,今日一见,国师风采更甚,果然名不虚传。

不知国师是否有空,与贫僧一同探讨佛法?”

唐风微微一笑,回道:“没空!”

众人表情一滞,国师要不要这么直接,就算没空,不也应该婉拒回应吗?

而且国师你都有空闲聊围观了,探讨下佛法又岂会没时间呢?

李渊和李世民等人的脸色,也是逐渐怪异起来。

根据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也是了解了一些唐风的个人喜好。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国师虽然不属于哪一教派,但很明显他偏向于道教。

对道教颇有好感,但是对佛教却有疏远之感。

只有提起佛教的苦行僧,唐风方才给予肯定。

如今看来,国师确实不喜佛教了。

了无同样想到了这一层,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内心却是十分的苦闷和沉重。

唐风大显神威的时候,他也亲眼目睹,自然明白眼前之人乃是当世真仙。

如今看其姿态,或许真是道教那一派也不一定。

如此一来,我教真佛未降世之前,佛门恐怕难过了!

就在众人尴尬之时,寺外,一群和尚来到了门前。

看着进进出出的信徒,气沉丹田,宏伟无比的诵经声慢慢响起。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随后,十几名僧人一同诵经!

刹那间,阵阵梵音响起,整座坊市,宛若成为佛国一般。

佛音温和,令人身心愉悦,仿佛一切都是空,要往极乐而去。

一时之间,佛信徒们忍不住跪在地上,虔诚朝拜,其余百姓也是一阵惊呼,震撼不已。

这是慧明大师的手段,直接诵经,先声夺人,来一个下马威。

片刻,停止诵经,一道浑厚的声音道。

“贫僧慧明,今日前来长安辩法,于长安大兴善寺,诵念佛经三日。

既为大唐苍生祈福,也为弘扬佛门佛法而来。”

大兴善寺内,一片寂静,众生百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