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修仙正史 > 第25章 神器之传国玉玺

修仙正史 第25章 神器之传国玉玺

作者:雨择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9:49 来源:书海阁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叫卞和。这个人在山中捡到了一块玉璞,将其献给了当时楚国的王——楚厉王。

楚厉王找了个人,来鉴别这块玉。结果,鉴定结果不是很好,楚厉王一怒之下,就把卞和的左脚砍了。

这是卞和第一次献玉的过程。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这个献玉的过程又来了一遍,这次卞和被砍了右脚。

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这次卞和没有献玉。

他抱着玉,跑到了楚山下,大哭了三天三夜,以至于哭出了鲜血。这事儿传到了楚文王那里,他派人去了解情况,得到了卞和的回复。

卞和说:“双脚不足虑,恐吾死后,欺君不忠之名流传于世,此所以哭。”

楚文王甚奇之,认为如此爱名之人,不可能做欺君之事。于是,重新派人鉴别卞和所献玉,这次的结果大不相同,经过加工,这果然是一块惊世美玉。

以上便是卞和献玉的传说。而实际上,这块玉的名字比这个传说还要出名,这块玉叫“和氏璧”。

关于它,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故事——完璧归赵。由于这个故事的出名度,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那么,“和氏璧”为啥去了赵国?是因为有一次楚赵联姻,就把“和氏璧”给了赵国。当然了,这都不重要,因为秦灭六国之后,“和氏璧”终究还是落于了秦国之手。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之前的秦王玉玺已经不足以彰显其身份。于是,他决定重新打造皇帝玉玺。

“和氏璧”作为天下第一美玉,自然成为了这第一个皇帝玉玺的材料。

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由天下第一玉制成,代表着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与中华大地上第一个皇帝。从它被制成的那一天起,就是神器,木行。

传国玉玺与九鼎不同。九鼎,有德者居之;传国玉玺,有能者居之。同时,相比九鼎来说,传国玉玺是一个“凶器”,得到它的人,若是命不够硬,都是一个横死的结局。

三国时期,这玉玺曾经落于孙坚之手,时间不长,便被袁术夺去。但就是这不长的时间,使得孙坚三十七岁而亡,孙策二十六岁而亡。

而那袁术更是不堪,得了传国玉玺,虽然之后强行称帝,享了两年皇帝的名声,却打断了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的气运,整个袁氏几近灭族。

传国玉玺的凶性,可见一斑。

而这传国玉玺在后来的世道中,也曾流转于多人之手,有依之得国者,也有得之横死者,其中得失,不可尽述。

有史可查的踪迹中,后唐的皇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这一年,是公元936年。

上面的事情,在历史书中翻一翻,总是能找到的,甚至要更加详细和复杂。

而下面的事情,就是极大的隐秘了。除了当事人之外,不修仙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当然了,哪怕是修仙之人,也不一定都知道。

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有一点乱,一帮子人带着一大群人,互相之间打来打去。

在这帮子人中,有一个人出身草莽,做过土匪,最终,成为了奉系军阀统领,成了东北王,甚至还成了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总统。

他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这个人,势力起的如此迅速,都是因为传国玉玺在他的手中。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伤人逃难,据传,就是在这次逃难的途中,在偶然之间,得到了传国玉玺。

这事儿的真假无从考证。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可信度的。

张作霖藏着传国玉玺,这一生做到东北王,甚至是名义上的国家之主。结果,最终命不够硬,横死在小日本的阴谋下。

而传国玉玺,也随着东北的一切,传到了张学良手里。

气运传下来了,传国玉玺的凶性也传下来了。

公元一九三六年末,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张学良被囚禁了五十四年,最终客死他乡。

无意于去评价这些事情,只是把这些历史真的拿出来看看的时候,难免会有一种感觉,三国时孙家与这民国时张家有些相似。

暴起于战乱之时,而最终,都难逃横死的结果。这跨越千年的相似命运,皆是源于神器——传国玉玺。

囚禁张学良之后,传国玉玺便落入了蒋介石之手。可惜,这神器也没护住他,最终,传国玉玺被他带着,一起去了中国台湾岛。

时过境迁,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七十五年。传国玉玺就一直被藏在那个岛屿上的某处,静静等待着祖国一统,重现天日的那天。

笔者认为,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补记:

关于张作霖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还有一个事情或可做为佐证。但是,难知真假,记之于结尾,惟读者自思之。

据传,张家雄踞东北几十年,传国玉玺的气运,也深深的渗透入东北这片土地。

公元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小日本悍然入侵东北,一九三二年,东北全境沦陷,伪满洲国政权建立。

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抗日力量层出不穷。小日本除了动用武力清剿外,它们的“阴阳师”也感觉到了,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传国玉玺的气运。

于是,它们使用了邪法来驱逐这些气运,妄图完全统治东北。

时间来到了公元一九三四年,它们的邪法起了一点作用,气运被逼出一部分,化为龙形,坠于辽河入海口附近,史称“营川坠龙事件”。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轰动一时。

具体的情况,若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找一找资料。关于这件事情的资料,还是有不少的,笔者就不再多说了。否则,总有一种胡乱编造的嫌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