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非酋变欧之路 > 第363章 三郎

非酋变欧之路 第363章 三郎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7-05 16:16:32 来源:书海阁

在三郎看来也许阿姐知道他们中可能有陶氏族人,才会没有让他们签下卖身契,作为陶家人要是把陶氏族人当成奴仆使用有可能无法做到,对他们很好很好。

很多孩子亲生的父母亲都做不到这么的好,因为没有钱,也没有什么格局,很多时候仅仅为了活着就好,甚至为了他们将来能够好好活下去,还特意教习各项技能,怎么还有人会觉得不怎么满意?

这种情况让三郎很反感,对阿姐这么好的人,还不满意的家伙,真的是不知所谓,那个家伙就不需要救助,以为像阿姐这样好人能够有多少机会遇到?遇到一个已经是天大的福分,还不满意,也不怕天打雷劈!

这一点上他没有能够理解凌霄的心态,作为土着的他还是在很多地方和凌霄不一样,他的生活中一直有家生子在,作为既得利益者对奴仆制度并没有什么反感,已经习以为常。

而穿过来的凌霄则完全不同,但关于这一点她想了一下,要是她打出来反对奴隶制度的旗帜,只怕没有多少人会接受这个想法,她就没有给三郎灌输后世中的注重人性的想法。

她只是在现实中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不管是主人还是奴仆,他们首先都是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诉求,甚至在很多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完全重合,不管是主人还是奴仆。

这种形式下的三郎五郎对身边人一般比较客气,所以他并没有生太久时间的气,而是想阿姐她会有什么反应,应该不会把那个孤儿说过的话放在心上,记得阿姐说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总是要来。

三郎在知道事情后,一开始还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陶家到底做错了什么?会被人如此辱骂。他急着想要反驳,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好在是一直跟着的大儒却人老成精,他在事情不对后就站出来力挺陶家,因为他透过事件看的很清楚,陶家的崛起必然导致有些人的利益损失。

而阻止陶家强势崛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给陶家泼脏水,让这一家人在燕地变得臭不可闻,滚出燕都去。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陶家做事一向问心无愧,做事很谨慎,自然不惧怕别人的栽赃。

大儒过后就给三郎和自己的孙子讲了一下其中的内涵,让两个年轻人一时间都是目瞪口呆,竟然可以这么做,三郎就问为什么?现在有异族人在外面,还搞什么内斗?

摩挲了一下自己颌下有些稀疏的胡须,大儒看着两个想要一探究竟的年轻人,很想说:为了利益,但想了一下他们还是年轻,有些事情暂时还是看看他们能够领悟出来其中的奥妙。

看了一眼一心想要一个答案的两个傻小子,他眼珠一转,随意抛出来一个答案,“也许......大概......这件事就是年轻人试一把手,看看能不能把陶家打下去。成了,就算是占了便宜,不成,他们也没有吃什么亏。”

他带着几分含糊地说,此刻的老人家在心里暗叹,不得不承认只要人多了就会出现江湖,一旦成为江湖的话,只能要牢记一句话:江湖险恶,千万要小心谨慎。

这一次的成功很大原因就是陶家大娘子为人太过光明磊落,不怎么好转小辫子,而三郎在阿姐走后很少外出,主要是忙着做事,让想要抓住把柄的人就抓不住什么把柄,大儒在心里暗中庆幸。

大儒跟着分析了一下,一开始陶家这件事之所以会闹大,很大的原因是那些人掌控了舆论,而陶家人三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三郎忙于研究中,五郎和大娘子在外地,自然无法反驳。

三郎听后整个人若有所思,大儒祖孙两个人知道,这一次事件应该是某些人专门针对陶家,而陶家大娘子就曾经说过这就是舆论战的厉害之处,把控住大家的声音,就控制住事态的发展。

好在陶家这些年就没有做出什么坏事,没有被抓住任何把柄,才导致人们发现对方的言语多么的苍白无力,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最终遭到人们唾弃。

这一场风波最终平安度过,反而让燕都的人更加认识了陶家人,不少人在心里都夸赞陶家,能够收养孤儿后给吃给穿的人就很不错,更何况还让孩子学习文化和武艺,难得。

这一次的风波除了影响到陶家外,还波及到世子妃,她本人也是被人蒙蔽的一份子,这就导致十八娘的很多消息相当的滞后,发现这件事比较晚。

还有一个原因,她这段时间了大部分精力用在外出巡查的燕王、和世子身上,自然对不怎么太重要的事情放在一边,等她发现问题后就找到大儒,大儒知道后就找到当事人直接揭穿事实,才算是给陶家一个交代。

三郎经过这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人心不古,明明陶家没有做错了事情,还被人大肆宣扬一番如何差劲,要是不知道真情的人只怕是把陶家当成了恶霸。

好在有大儒在,还有世子妃的帮助,让他感觉阿姐的心血没有白费。三郎想了一下,觉得兄弟和阿姐在外面就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他这个人帮不上什么忙,就老老实实猫在农庄里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他打定主意不随意乱走,就在农庄里坐稳了位置,以防止有人在后面搞诡,他有些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技能点上,就没有点亮阴谋诡计这个方面。

虽然大儒说过的话十分含糊,但他还是知道陶家碍了别人的眼,一直不怎么明白陶家到底得罪了谁?但他也没有想着去追踪下去,阿姐说过他不适合去搞什么阴谋诡计。

虽然他在阿姐的督促下各个方面都是接受了很多谋略上的教育,但他不太喜欢这些,学的很是痛苦,阿姐一看就没有强求,之前都是阿姐顶住前面,后来两个人进入卫队时是五郎负责想对策。

因为他们都知道三郎从心里不怎么喜欢人与人之前搞什么争斗,三郎努力想要适应下来,但还是比阿姐、五郎他们慢了好几拍。

三郎曾经想要奋起,想要多想想,但到了燕地后阿姐就告诉他,他这个人属于太过刚直的人,适合去做一个正宗的研究人员,以后也不需要在心里揣摩别人的想法,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听到这些话后他一开始十分高兴,因为他实在吃力,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些事情他要是不做,那么必然是阿姐和小弟的责任。

他从心里感觉要是这么做有愧于阿姐和五郎,他才是大房的长子,按着规矩应该是做长子的他来照顾阿姐和幼弟各个方面才对。而今却要把家里的重担交给阿姐和幼弟,他这个当兄长却根本不干,怎么像是欺凌自家兄妹。

这个发现让他有些感觉不好,但阿姐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为什么非要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较劲?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

这一次事情爆发后他是跟着大儒一起出去,他就发现明明自己有一肚子话,可就是讲不出来,阿姐做了好事反而在别人眼里成了做坏事的人。

有心想要说什么,却因为嘴巴说不出来,甚至经过这一次他还发现说话的确要有技巧,不然有可能导致自己说出的话被扭曲真实的意思。

这一次的他就把所有的经历记录下来,虽然他嘴巴笨,但其实有才华,就把所有的过程记录下来,打算给阿姐看,她应该会很高兴的。

这段时间里他还要特别注意一下边城的消息,因为他们是他的定心石,只要他们还活着就好。这段时间里,三郎会一次次想起来自己的家人,因为有了他们三郎觉得活着很好。

而这件事之所以快速完结,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被十八娘知道情况后马上出手,趁机派人跟进,要知道她和凌霄很熟,她的有些理念受到凌霄的影响很大,看到有人黑陶家是怒不可及。

就连刚刚回来不久的世子贺珲都被自己妻子迁怒了一把,被赶到书房里住了好几天,因为这件事爆发后贺珲竟然没有想着马上告诉她,让十八娘大为光火。

要知道他们主要的进攻对象是陶家姐姐,让十八娘怀疑那些人是冲着自己来的。毕竟现在的她掌握了整个燕王府,很快就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她发现王府里的情况有些奇怪,除了一些勤勤恳恳让王府延续下来的忠仆外,王府里竟然还养了一堆不怎么愿意干活的奴仆,更加诡异的是那些奴仆将自己当成了二主人,一心想着拉帮结伙,想着在王府事务中占据上风。

这一点让十八娘感觉不对,按说他们都是燕王府的奴仆,属于同一个阶层的人,谁比谁高贵?凭什么一个个奴仆也是分着三六九等?

还为了个人的利益进行宅斗!十八娘查出来后很惊讶,想了一下,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所谓的王府竟然还有一套班子的感觉,他们到底是不是王府的奴仆?

她想要搞清楚王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直接把敢于闹事的奴仆全部拿下,审问了一番后做出来惩罚,也有一些人自认为是某某主人的奶娘,就以为可以高人一等,那么给予一笔钱后直接放出去。

有些嫌疑的人接着问,毕竟燕王府的位置太重要,万一有天某个异族人收买了一个奴仆,接近燕王后直接搞事,说不定让燕王府的人一下子死掉。

十八娘的雷厉风行,一下子让燕王府上上下下的人等紧张万分,跟着查出来这些人竟然还有人敢收了来历不明的人的金子,就是想要进厨房。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八娘简直不知道说什么,这什么钱都敢拿,厨房那是多么重要的地方,随意给下点药,轻则跑肚拉稀,重则一命呜呼。

那么他们拿了别人的钱想要做什么?赎身吗?直接说就是,有必要收取别人的钱财吗?反正一看就是不怎么对劲,她想要抄家看看,这家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十八娘想了半天,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燕王和世子,让他们心里有数,而燕王知道后不由想起来妻子的死,会不会有人从中做了手脚?

后来一想这是不可能,妻子在时王府还是很有规矩的,在妻子死后这几年里,作为府里的男主人还是能够感觉出来王府的内务比较松懈。燕王曾经想要动手整顿一下,但因为内院一般是女人所管,属于儿媳们要做的事情,要是他出手不怎么太好,就没有插手,顶多是自己在平常多注意些。

长子的妻子嫁到燕王府后,一开始并没有做大的行动,只是看看账本,后来让王府里未出嫁的小娘子们管家,让王爷感觉情况有所好转,他还以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现在一看根本就不是他自己想的那一回事,大儿媳应该学习过兵法,做事之前一直观察着王府的情况,并没有轻举妄动,反而是在暗中调查,最大限度地抓住对方的弱点,猛地暴起发难后根本就让那些人有什么活路。

怪不得前几个月,大儿媳把手里的人都专门培训一番后,可以随时顶岗才准备开始动手。不愧是京城里出来的大家女子,管家的能力很不错。

看出来这一点后燕王对大儿媳的行为超级满意,王府里有了这种有能力有手腕的女人后,终于让他比较安心,他们贺家能够娶到这种儿媳很有福。

这种情况也说明其他几个儿媳手段太次,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危险,哎!一个大家的当家主母的确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够做到的,现在的郡主就做得很好。

这一次令燕王最担心的一个方面:竟然发现厨房有可能进了外人,那么说不定自家的书房也会进人,这就是一个大坑,好在发现的早。

由此可见家里选对一个好的主母很重要,之前燕王府的人一直想要长子娶的媳妇很能干,结果一个个都没有嫁过来就死了。哎!想到这里燕王猛地感觉不对,难道那些女子的死并非是意外,而是人为?

有可能,反正燕王发现其他儿子娶的媳妇往往在掌家方面有些欠缺,导致她们接手后的这几年就不知不觉被人塞进来不少别有用心的人。

燕王和世子就连忙派人追踪下去,有些事情不发现疑点也就罢了,要是有些疑惑的话,就要早早查出来,好在这一次异族人的进攻有些虎头蛇尾,很快就撤退,让燕地的人松快了不少。

燕王让人去查,另外他还留下大儿子贺珲,这些年来大儿子一向是最不让他担心的一个,但他听说自己儿子和妻子正在冷战中,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好好问问。

“阿珲,你坐下,咱们父子也有段时间不见,这一次回来后又很忙,就没有顾得上好好说说话,这几天你和十八娘怎么闹别扭了?”

“爹。”贺珲说了一声,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会过问这件事,之前他基本上不会过问小辈们的事情。这一次真的不是自己的错,他不就是晚说了一会吗?

燕王看着儿子,生怕自家儿子因为冷战的缘故打野食,大儿媳可不是善茬,就说:“阿珲,你要知道一件事,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脾气比较大。”

世子听后点头,这一点他不否认,因为他们兄弟也都是知道这个道理,其实外人看他这个世子,只怕也有人会认为i自己脾气大。

燕王看了一眼儿子,发现儿子还是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太傻了!哎!这是自家儿子,就轻咳了一声后说:“这个脾气大,不分男女。”

他不得不提点一下儿子,他听说儿子和儿媳之间的冷战是因为牵扯到陶家大娘子的事情,他很快就明白了儿子的心态,他不希望妻子太过在意另一个人。

这个人对儿子来说就是一个外人,偏偏这个外人在自己妻子眼里比自己的夫君还重要的样子。难怪儿子明知道妻子会生气,还是不愿意第一时间告知。

燕王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就是他们父子两个人的命运有些相似,他们的妻子生命中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在做丈夫的人看来:自己反而不如一个外人重要,以至于夫妻两个人相处在一起有些疙瘩。

后来幸亏那个被燕王心里DISS的男人,也就是他的大舅哥,在知道他的想法后苦笑不得,他说:“你这个想法有些无理,要知道我妹妹在做你妻子之前,早就做我的妹妹很多年,难道你希望我们兄妹相残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