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1779章 双方商议定,程玉虎撤兵

南宋铁血奸雄 第1779章 双方商议定,程玉虎撤兵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按照双方商议,所需花费的银两大宋这边会多出一些,大概占据七成,不过相应的材料和要召集的壮丁、民夫,动用的兵马,金国这边则会多一些。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经过之前这场大战,金国的底子已经很薄了。能够少拿一些银子自然是好事,至于说材料,也不过是土石、木料等物,民夫也是现成的。所以,这无论对于金国还是汴京路来说,都是一个能够接受的条件。

总体而言,双方基本上是个半。

将事情快马加鞭呈报给朝廷之后,双方便开始准备起来,尤其是所需要的民夫需要从各地汇聚而来,所以黄河两岸的州府县郡几乎尽皆陷入忙碌之中。

事情商谈之后,在国公府享受了几天女婿孝顺的完颜昊,也只能带着几分不爽离开。

因为,他离开的时候,乌林达氏并没有想要随他一同离开的意思,甚至正在和慕容慧交流一些心得的乌林达氏,只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便是任由这位大总管形单影只而去,可想而知,完颜昊的心情会如何。

待到完颜昊带领金国一众人离开之后,只过了两三日时间,两支党项人使团也分别提出了告辞。

实际上,这一次党项人使团前来,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如果非要说有,那便是尽量拉拢沈堂站在自己一方,至少,也要让沈堂保持中立,不会插手现如今党项人内部的争斗。现如今,不管是李仁友

还是任得敬,都有着自己的优势,也都有着各自的心思和盘算,一个外部力量的到来,在他们看来反而是不确定性。

因此,他们宁愿沈堂不插手,也不愿意面对这种不确定性。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李仁友以及任得敬都请沈堂将程玉虎那支兵马召回。

虽然他们没有正面与程玉虎这支兵马开战过,或者说,程玉虎这支兵马在党项内部动手也只出手过两次,可是,仅是这两次,便给他们两个尽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们手中,并非没有精锐,可是论及作战的强悍性、隐秘性,哪怕是他们麾下的精锐,在同等数量下也没有战胜程玉虎这支兵马的信心。

更何况,程玉虎麾下的兵马虽然不算太多,可也是有足足一万五千人,然而,他们麾下的精锐,却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数量。

如果说马匹、战甲之类的,他们还能够与之相比,可是,程玉虎这支兵马,哪怕是最低等级的兵卒,也是身经百战之士,这一点就真的难以相比了。

算一算从这支兵马成立,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争简直数不胜数,他们为战争而生。哪怕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壮丁,但是经过几十场战争之后能够存活下来,也绝对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有这样一支兵马在自己腹地,李仁友和任得敬两个人如何能够安心?

若是能够借助这支兵马为

自己所用,那自然是一件好事。就如同,之前李仁友借助这支兵马,突如其来的击溃了之前的皇帝李仁孝一样。

然而,当这支兵马不掌控在自己手中,甚至,谁也不知道这支兵马是敌是友,会不会对自己动手的时候,这支兵马的存在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对于两支使团这个共同的要求,沈堂并未迟疑,直接便是答应了下来。

现如今,诸国的大战已经结束,程玉虎这支兵马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也的确是该回来的时候了。再者说,沈堂对于现在党项内部两虎相争的局面,也的确没有插手的意思。除非,等什么时候大宋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北上,并且再度与党项人接壤,那时候自然会再度针对党项人做布局。

至于这支兵马的去处,沈堂也早就有了打算。

在日本国的滕武,可是给自己多次来信,想要跟程玉虎这家伙换一换了。虽然,滕武在日本国朝堂上的地位极高,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无论是滕武还是麾下兵卒,对于这片贫瘠的狭小之地,依旧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想一想,折腾半天,灭了的国家都不知道多少,在大宋却只相当于攻打了几个县城,这对于历经多次大战的滕武等人而言,哪儿有什么成就感?

而且,他们在日本国,还错过了这一次中原的诸国大战,滕武几乎毁的肠子都青了……

再加上除了滕武的请求,也需要

为那些大宋兵卒考虑,所以,干脆便让程玉虎前去与滕武交接一番便是了……

而得到了沈堂命令的程玉虎倒是也并不抗拒,直接便是带着麾下兵马直接向东,一路穿过金国境内,抵达清州境内。

清州是河北东路地界,向北与大都毗邻,向东则是霸州、雄州、河间府一带。

对于沈堂麾下的兵马借道,完颜雍并没有为难,相反,还让各地州府尽皆配合,保证沈堂麾下兵马的快速同行。

而清州便是后世的天津一带,所以,在这里出海口的位置,早已经有沈堂麾下的大船在等着。

程玉虎带领着麾下兵马上了海船,随后便是飘摇而去,接下来,他们需要在大海上航行约莫二十天到一个月的时间。

从清州的港口上船,先行向着东南而行,从高丽国最南端绕过之后,从高丽与日本国之间的海峡向东北方向,便可以抵达平安京一带。

而自从之前以仁王在源赖朝兄弟以及滕武麾下的相助下,赶走了原来的天皇,成为了新的天皇以后,混乱的日本诸国也逐渐变得平静下来。

尤其是平安京以北的诸多国度,根本不敢与新的强大的朝廷对抗。

朝廷之上,以滕武为太政大臣为首,源赖朝这个大功臣则是为左大臣,源义仲与源赖朝相争之下,则是被册封为摄津国主,并统领丹波、播磨两国。

除此之外便是平宗盛带着安德天皇逃到了四国岛上的赞岐国

并且以屋岛城为根基,暂时稳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