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1914章 朝堂两件事,梁克家晋升

南宋铁血奸雄 第1914章 朝堂两件事,梁克家晋升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随着这兄弟二人一路进入到正堂之中,便是见到完颜昊、乌林达氏正等着

“拜见岳父、岳母大人。”沈堂二人上前行礼。

乌林达善美起身笑着将二人拉起来,“都是一家人,不必这般客套了,你们赶了一路也累了,快坐下歇歇。”

一家人基本上都只是在聊一些闲言碎语,或者是说说那两个小娃娃的事情,包括完颜昊和沈堂二人也同样如此,二人身份尽皆不低,却是分属宋金两国,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虽然和睦,可终究是有着矛盾在,所以,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让对方为难……

相比开封府新年、灯节的热闹而言,临安自然更胜一筹,不过,相对于一应官吏来说,却是一个寒冬。

在赵昚的支持之下,史浩大刀阔斧借着之前的事情拿下了一批旧臣,而且,对于恩萌之事也终于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经过数次商议后,对什么品级恩萌的数量、恩萌的次数、恩萌人的身份尽皆加强了限制,虽说这样的结果依旧有些不如人意,但是,无论赵昚还是史浩都是比较满意的,这是动所有官吏阶层的蛋糕,能够触动一二已经是不容易,想要彻底一刀斩断,那将会引来极大的麻烦。

好在,有了这些限制之后,大宋总算是减负了不少,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朝廷还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便是在新年第一次上朝的时候,史浩拟擢升给事中梁克家为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说白了就是刘珙的副职。很显然,这是史浩给自己找的接班人。

梁克家字叔子,绍兴三十年状元,也就是沈堂的上一届。其出生在靖康二年,青年时期曾游历天下,与朱熹关系极好,考取状元之后,初授平江签判。

其支持北伐,但是却并不赞成在准备不周全的情况下北伐,就如同采石矶之战中,宋大胜金兵,朝堂之上尽皆欢欣鼓舞,文武尽皆商议要趁机北上进取。不过,梁克家却是一反常态上书说到,“敌虽退,吾兵力未振,不量力而动,将有后悔……”

梁克家做事沉稳,目光不凡,很久之前便得到张浚、史浩等人的赏识,因为与旧臣的一战,史浩虽然并未受到打压,可是却也引来了不少人的敌视,沈堂回返开封之后,所有的压力更是尽皆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给沈堂写信称,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必定要做好,只是,之后却精力不济,再过两年,他便想着请旨而出,选一地方任官修养两年……

对于史浩的想法,沈堂倒是赞同的。

如果说跟旧臣一脉开战,敌人还仅仅是旧臣一众人等,那么,朝着恩萌规则开刀,就是与全天下的大小官吏为敌。

甚至,就算是主战派内部,对于史浩也有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虽然有着赵昚以及沈堂的支持,可是,这无疑会让主战派的脚步艰难许多,在这个时候退让一步,也许便是海阔天空。

再者说,按照沈堂的记载,史浩可是一个长寿的,哪怕沉寂十年八年,只要有机会,重新回返位列朝堂也未必就不可能。

对于史浩的想法,赵昚自然是明白的,而且,赵昚对于梁克家极为赏识。

他曾经上书赵昚提出‘六事’,一正心术、二立纪纲、三救风俗、四谨威柄、五定庙算、六结人心,其内容之广泛,让赵昚也尤为吃惊,梁克家提及当力求祛弊革新,而且,对兵事也有着不凡的见解,他将于北方金国的边境关系总结为‘将、兵、钱’三说。

梁克家的思想得到了赵昚极大的认同,并且,很快擢升梁克家为中书舍人,两年前,又被擢升为给事中。

赵昚曾问询他朝廷存在的弊端,梁克家直言不讳说了四点,欺罔、苟且、循默、奔竟。赵昚曾评价他‘多执奏无隐’,也就是说,他做事坦荡,从来不藏着掖着。

因此,史浩上书之后,赵昚很快便是通过了对梁克家的任命。

而这第二件事,便是梁克家晋升之后,直接上书请为东宫选置官署,增讲读员,赵昚允之,而经过遴选之后,王十朋、陈良翰任东宫詹事。

王十朋是绍兴二十七年状元,也就是沈堂的前前任,他就任官职之后,勤政爱民,每到一地都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之前他任职泉州,卸任之时男女老幼涕泣遮道苦苦挽留,甚至,效仿当初饶州百姓的做法,把他必经的桥梁拆断,王十朋只能绕道离开,而百姓跟随送到出境之后方才罢休,而后,那拆断的桥梁被百姓再度修建起来,并且以王十朋的号‘梅溪’来命名,以此表达对王十朋的想念。

能够得到百姓如此爱戴,足以证明王十朋是个好官儿。

他刚刚出仕的时候,便力主抗金,乃是妥妥的主战人士之一,甚至,数次上书朝廷当启用张浚等主战派人士,只不过,当时赵构当朝,朝堂之上主和派占据主力,他的言论被彻底排斥,并且贬黜出临安,直到赵昚继位之后,方才将他启用。

相比王十朋,陈良翰要早了很多,其实绍兴五年的进士,历任会稽主簿、慈溪知县、瑞安知县、左司谏等官职,朝堂之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斗,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上风,而陈良翰因为支持主战并且直言敢谏,陈良翰被调往建宁府任职,离开了临安这个权利中心。

直到赵昚继位并且主战派占据了优势之后,他才被掉了回来。

通过赵昚给太子赵愭选定的潜邸之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明白了赵昚的意思,主战北伐,便是他这一朝的主旋律,如果他自己做不到,那这件事情便会交给下一代,直到北伐彻底成功方才罢休。

赵昚的表态,给主战派的朝野众人打了一根强心针,也让主和派的人生存空间变得更小了一些,好在,赵昚也并不希望朝堂之上只剩下一言堂,否则的话,主和派的众人直接被扫地出门也未必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