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194章 苏家旧宅,当年旧事

南宋铁血奸雄 第194章 苏家旧宅,当年旧事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第194章:苏家旧宅,当年旧事

明扬所谓的牙行,实际上不过是一间小铺子,里边有两三个伙计,看上去倒是还算殷勤。也有三五个买客正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房舍。

在一面墙壁上,有着一块块木质的牌子,上边标着价格以及大概的位置等信息。

沈堂略微打量,其上最便宜的也要数百两之多,最多的竟是十几万两银子的高价。面积和位置也是各不相同。

有的算是在中心区域,自然价格昂贵。有一些在偏僻之地,则相对低廉一些。

“大人,这里有名册可以选看。”明扬从一个小厮手中拿出一个厚厚的册子,这册子上的信息与那牌子上类似,不过更为周全,信息也更多一些。

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之后,沈堂便是翻看起来。

可翻看了片刻之后,却是并无太过心仪的房舍。价钱倒是其次,可不是太过狭小,就是位置比较偏僻。

突然间,沈堂的眸子微微定住,不过却是微微皱了皱眉!眼前这张册子之上的消息,有几分奇怪!

“房舍前后五进,占地八十亩!位置在涌金门(丰豫门)内大瓦之中!标价,两万两银子!”

两万两银子,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一对比却可以知道,两万两在这临安内,绝对买不了如此大面积的宅邸。

“明扬,这座宅子是怎么回事儿?”

看到沈堂手指的位置,明扬神色微怔,而后便是对沈堂低声说道:“大人,请入内说话。”

两人转过屏障,进入到一间小小的茶室之中。

“大人,这座宅院乃是昌国公看上的!”明扬低声说道。

沈堂微微皱眉,他自然不知道昌国公是哪一个,不过,能够被尊为国公,在这临安城,自然也是顶尖的人物。

“既然看上,那为何不买走?”

明扬轻轻笑道,“昌国公觉得这宅子贵!”

“贵?”

正疑惑间,明扬却是低声对沈堂讲起了一桩趣闻,而且这趣闻之神奇,甚至是延续到数十年前的北宋时期,还牵扯到两位名人。

先说这昌国公,名为高柄!这个名字,自然是没几个人知晓。不过,若是提起他的父亲,却正是那宋徽宗时期大名鼎鼎的六贼之一的高俅。

再说这宅子,也是来历非凡,竟是当年苏轼、苏东坡的老宅。

苏东坡两次在杭州任职,更是当过知府。所以,有一座老宅在这里自然不奇怪。

至于这昌国公与苏家后人的恩怨,却是说来话长了,而且,这恩怨也是由来已久,却不能宣诸于口。

高俅后来为六贼之一,官拜太尉。可是,他的出身来历却是他最不愿提及的一件事。因为,当年他却是苏轼的身旁小厮。

当然,他官拜太尉之后就再无人对他提起这件事。可是,此事却深深的扎入他的心中,如何能忘记?因此,哪怕后来苏轼接连被贬,高俅也逐渐拥有了一些权柄,可是,却从未给苏轼提供过任何帮助。

有荡寇志言说高俅乃是被杀而死,却是杜撰。历史上真实的高俅,乃是病死在开封。而且,当初高俅对高宗赵构这样一个最不得志的皇子却极为亲密。因此,在南渡后,高俅之子高柄却是被感念高俅的高宗封了昌国公。

这高柄并非是演义中的高衙内,但是做事却比那高衙内更胜三分。哪怕,如今年岁已经不小,却是禀性难移。

苏轼后人居杭州,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也勉强过得去。算来,现在苏家乃是苏轼孙辈苏乾当家,家中除了苏乾夫妇之外,也只有几个老仆而已。本来,苏乾在城中做些字画生意,虽比不过苏轼,但是也不至于为了生计发愁。

但是,后来却是被这高柄盯上。当年自己父亲不好意思对付苏家,自然是顾念流言蜚语。毕竟,不管怎么说,苏轼对高俅有恩。可是,高柄却是没有顾忌。

先是轻而易举的搅了苏乾的生意,而后,便时常有泼皮之类的前去苏家捣乱。如此一来,苏家又如何还能够在这临安城继续生活下去?

虽气不过,但是面对一名国公的打压,苏乾也只能低头。于是,便打算卖了老宅,寻他处生活。

这老宅不要说两万两,就算是十万两在这临安城,也自有人买去。但是,高柄却放出话,这宅子他看上了,有不识相的,不要怪他不客气。如此一来,到了现在哪怕苏家将这价格压到了两万,却是依旧无人问津。

“这高柄,有些欺人太甚了吧!”沈堂皱眉说道。

不念旧恩也罢了,还百般欺辱,这着实有些过分。

明扬在一旁笑着却不答话,这大宋临安,欺人太甚的事儿还少么?苏家也不是最倒霉的那个。

“这宅子,我买了!”沈堂淡淡说道,“我出五万两!”

“大人……”明扬微怔!

“放心吧,你且给我买来便是!另外,暂时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你我之间的联系。”沈堂说道。

这明扬可以打探一些消息,乃是他的一把利器,一旦暴露了,便失去了作用。

既然沈堂作出了决定,明扬自然不会多说。

“那大人是否去见见苏家人?”明扬问道。

沈堂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却是再度说道,“你问一下他们的去路,若是实在无处可去,便让他们去寻陆风便是。”

沈堂之所以买下这座宅院,其一,便是这宅子实在难得。无需去看,当年东坡先生的居所,自然会是一个好位置。其二,便是沈堂对这高俅实在没什么好印象。高俅并不想水浒中所言的那般奸恶,但是,宋徽宗一朝大宋的懦弱与衰落,却是与高俅脱不了干系。后来的靖康之耻,都是那个时候积淀起来的引诱。其三,便算是对东坡先生的些许慰藉。

东坡先生官场不顺,虽有党争之故,但是,如此一个能够传颂千古的人物,却是在官场的打压下颠沛流离半生,甚至直接被贬儋州。以至于最后虽然被赦免,却是病死归途而不得入眠故土,这是何等悲剧?东坡先生不欠大宋的,但大宋却是欠先生一个说法。

所以,沈堂方才决定,相助苏家后人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