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2167章 道心破碎,沈堂招揽?

南宋铁血奸雄 第2167章 道心破碎,沈堂招揽?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说他们是沈堂的人?他们脑门上又没有贴着沈堂两个字!

于是乎,甚至都不需要有财主动,他们就主动将粮食送上去,只要你给钱,我们把粮米运到你说的地方都没问题。

他们存储的粮食太多了。

有的大族有良田百万亩(真实数字),每年收租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万石。

他们的粮食已经多到卖都卖不完的程度,只能被迫每年将旧米卖出腾出仓库。

现在,人家有财同志不挑不捡,甚至就算是劣等粮食都给高价,若是不趁机发一笔,怎么可能?别说有财是沈堂的人,就算有财是金国人,他们也敢卖。

宋金之前一直敌对,可这些江南人就不做金国人的生意了?开什么玩笑。

敌对是国家的事儿,利益是自家的事儿,多铸几个银山藏着不好吗?

如果说这只是让蒋芾失望的话,那接下来皇帝和江南大族做出来的事儿就是让他绝望了。

让大族自行征兵、光明正大卖官鬻爵……这是乱之始、这是亡国之道,这不是他所想要的。也正是因此,他愈加被江南士族排斥、被皇帝排斥,堂堂一个朝堂左相,皇帝之下第一人,现在在朝堂上连发声的机会都要没有了……

就如同沈堂所问,这便是你想要的吗?

不是!可他又能如何?这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蒋芾的能力和掌控范围。

看着蒋芾冷汗淋漓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沈堂给他斟了一盏茶,而后淡淡的说到,“其实,陛下真的是个好皇帝。”

“勤政!爱民!有强国之志!”

“可就因为你们这些人的私心,导致了现在大宋这样的局面。”

“你可知道,陛下遣我北行至蒙古?这些年,我与陛下谋划,先取开封、又取河南之地!等到我谋划蒙古,以蒙古牵制金国,便是我们大宋再度北上之机。那时候,不管金国愿不愿意,他们都无法拦阻。”

“我大宋北伐过河,势必成行!”

“十年!只需要十年时间,我沈堂就能够尽取河北之地!再修养三五年时间,便是取燕云之地也是易如反掌。”

“除此之外,我大宋已经联手大理国出兵吐蕃,将吐蕃圈禁在藏布江一线,加上吐蕃内乱,彻底让我大宋兵马进入到吐蕃内部,让吐蕃千年来第一次纳入我大宋版图,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至于那党项,虽有兵马五十万,可是只要有我沈堂在,那党项必定是夏州!”

“之前我大宋与党项不接壤,可取河北之后,我沈堂提一部兵马便可以过黄河进入到党项之地。”

“非是我沈堂张狂,可试问那党项之人,有谁敢挡我沈堂之兵锋?”

“收吐蕃、纳党项、逐女真、吞蒙古,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我大宋将远胜太祖、太宗之时,达到远迈汉唐的国力和版图!”

“万国来朝,便是我沈堂之志!”

“只可惜,我沈堂所有的谋划,尽皆被你们毁了。”

“你们逐陛下,帮着赵伯玖窃据朝堂,致使如今我大宋天下分崩离析。若是没有你们搅风搅雨,现如今金国混乱,不正是我大宋北伐的好时候?蒋芾,你不仅对不起陛下,还对不起我大宋千万百姓,你是我大宋的罪人,你们以为你们赢了?你们注定遗臭千古!”

咣当!

蒋芾狼狈的跌倒在地上,道心破碎!

怔了片刻,他陡然间伏地痛哭,他不敢说忠君爱国,可是也是想要以一身学识、一腔抱负,施展为自己扬名。

而现在,却适得其反,不仅害了这大宋、害了这百姓,还害的自己千古臭名。

文臣重名声,好官儿也罢,坏官儿也罢,除了少部分人之外,所为的不过是那青史一页罢了。他蒋芾,又如何不在乎,又如何不悲痛。

沈堂没有开口相劝,只是静静吃茶,任凭蒋芾痛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蒋芾的痛哭之声陡然间止住,他再度坐定,却是双目无神。

沈堂将他茶盏之中的凉茶倒了,换了一盏新茶。

“蒋大人,人非圣贤、谁能有错!错儿能改,善莫大焉。”

蒋芾抬起头,看了沈堂好一会儿方才恢复了几分神志,“你是说,老朽所犯的错,还有弥补的可能?”

随后,他苦笑着说到,“事已至此,又如何改变。”

“便是我前往静江府投奔,又能如何?且不说能否得到信任,便是得到了,静江府那边儿的所作所为,老朽焉能不知晓?他们同样不是老朽所想的那般……”

沈堂笑道,“蒋大人,本公有意,请你任开封府知府,兼任汴京路转运使,不知道蒋相可否屈就?”

蒋芾彻底愣住,不管怎么算,他跟沈堂也算不上好友,现在,沈堂竟然亲自招揽他?而且,还是开封府知府、汴京路转运使的职位?

明面上看,这个职位远远比不上左相,可实际上,这是沈堂手中所控制的职位中,最重要的几个之一。

在文官一脉中,鲜有人能及,就算是与那建康府的向梁相比也绝不逊色。

现在沈堂所控制的地域,汴京路便是核心、根基之地,将根基之地交给自己,足以可见沈堂的诚心以及对自己的看重。

蒋芾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静静吃着茶,脑海中也思索着。

现在的大宋,除去张浚之外,沈堂算是三大势力之一,而且论兵势,沈堂恐怕还是最强势的那一个。

但是,沈堂的弱点也很明显。临安和静江府,都是赵姓争锋,算是正统正朔,而沈堂呢?现在之所以沈堂还没有被太多人敌视,是因为他一直打着勤王的名义,说白了,他还自认是赵昚的臣子。

不管他在做什么,有了这个名头,也算是名正言顺。

可沈堂如果想要自立,那就不容易了,自立之后便是货真价实的反贼,不仅会成为焦点和其他人征伐的对象,名声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现在投靠沈堂,若是沈堂将来能够成功,他自然是从龙之功,可若是不成功,那他蒋芾的名声……好吧,好像自己现在也没办法青史留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