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2226章 退兵驻守,各怀心思

南宋铁血奸雄 第2226章 退兵驻守,各怀心思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实际上,这还真不是赵伯玖不想投降,如果投降能够活命甚至保存一定实力的话,他也不是个不听劝的,这皇位的确是好,可是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命重要啊。

只是,他很明白一点,沈堂能够接受赵惇投降,是因为赵惇乃是赵昚之子,而沈堂乃是赵昚之臣,不管怎么说,沈堂不能让死去的赵昚难做,他作为臣子需要给先帝留下体面。所以赵惇投降,沈堂不管想不想,也只能接受。

可是他赵伯玖呢,跟赵昚是敌人,也是他抢了赵昚的皇位。

他跟沈堂之间根本没什么调和的余地,要知道,沈堂自起兵以来,一直有着一个攻打临安为赵昚报仇的口号。

可以说,这便是沈堂的政治正确,也是沈堂的立足之本。

他沈堂能够放过任何人,但是绝对不会放过他赵伯玖。只要他落到沈堂手中,只有死路一条,甚至连皇帝最后的尊严都不会有。

也是,沈堂怎么可能会给乱臣贼子体面?

所以,他想投降,可是沈堂必定不会接受。既然如此,他如何会去受辱,也只能是咬着牙一条路走到黑了。

赵昚的暴怒,让不少人都明白了这一点,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现在的局势。

说白了,他们跟着赵伯玖,还真的不如跟着赵惇。

在怎么说,赵惇身为赵昚之子,也比这赵伯玖更正统一些,而且沈堂需要给赵昚颜面,但是却不会理会赵伯玖是哪个啊。

不过,话虽如此,可是他们却也有些小心思。

赵伯玖这个反贼自然是不能投降的,但是,他们却是可以向沈堂投降啊。

当初针对赵昚的事情,都是赵伯玖做的,跟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什么关系?哪怕说破大天,他们也不过是帮凶而已。

当然,如果能够保住赵伯玖的话,哪怕需要他们付出一些代价,这些人也是会力挺赵伯玖的,毕竟,只有赵伯玖坐在这皇位上,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他们这些江南士族的利益。可是,现在时机已经有些不对了啊。

江南西路已经基本上都丢了,江南东路最北边的建康府、镇江等长江一线已经失守,南方的信州、饶州也丢了。

两浙之地靠南的一应州府也丢了,所以说,现在赵伯玖麾下的地盘,满打满算也只有两路之地。

至于现在朝廷的十几万兵马,根本不能给他们任何安全感。

如果是面对别人,如果那赵惇,他们自然有足够的信心。可沈堂是什么人?沈堂自出仕到现在便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形象。

吐蕃、金人、党项、南疆、大理,哪一个不比现在的临安强得多?可还不是败在沈堂手中?

沈堂原先手中就有将近二十万兵马,收拢了西北几路以及张浚之后,怕是要有兵马三十万。

如今赵惇也投降了,南方几路之地尽皆归了沈堂,而且还是荆南、荆北这样的产量之地,沈堂手中的势力再赠三分。

可以说,现在的沈堂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区区临安一地,如何能够跟占据了十几路之地的沈堂抗衡?

如今沈堂的势力,甚至已经比赵昚时期的大宋都要强大了。

继续打下去,也不过是多顽抗一段时间而已,甚至,说不定到最后周围的地域尽皆被克,只剩下临安府一座大城。

这城池的确是不小,但是被沈堂兵围之后,可就是一处死地,什么时候破城,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被困在城中,家业没有了,什么都没了,剩下的就是等跟着赵伯玖去死,无非是多活一两年和少活一两年的区别罢了。

这有什么意义?

既如此,还不如先行暗中对沈堂投降,情况再坏也比直接陪着赵伯玖去死。大不了献上家业,容后再行打算便是。

赵伯玖现在没心情想别的,对于满朝文武的小心思,他也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想知道。

他一把撕碎了刚刚传来的消息,而后说到,“给朕下旨,让各方固守要地,不要与沈堂的兵马强行交战。”

“另江南军向临安退兵,固守绍兴府一线,其他的州府便让给沈堂。”

“我们手中不缺钱粮,而沈堂长久用兵,久必败亡。沈堂用兵十余万众,凭他能坚持多久?三个月?五个月?一年?等到他坚持不住退兵,便是我们反击的时候,现在先忍一时。”

除了这个办法,他也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直接跟沈堂拼了?他不想,最重要的是他有自知之明,估计是拼不过。所以,只能先守吧,好歹算是有个地盘,而且还算是富庶。他相信,其他各方势力不会坐视沈堂继续做大,甚至周围的国度也未必不会对大宋出兵。

等到那时候,沈堂总不能将这些兵马依旧围着自己。

待到沈堂主力退去,自己的主力出击,将失去的地方抢回来便是了。

众臣应命,反正你是皇帝,你怎么说怎么算。

退朝后,不少人三五成群的彼此约着汇聚到一起,随后,不断有人暗中出城,直接奔着北方而去,哪怕是不方便派出亲信的,也至少让人去传个信,至少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再说。如此一来,待到临安城破,不至于没有任何后路。

反正大家谁还没有三五个好友,沈堂那边儿原本的官吏不说,之前可是从临安这边儿投靠过去不少人。

之前,这些人被口诛笔伐,可现在却一个个成了香饽饽。

叙叙交情,叙叙当年同僚之谊,同年、同乡总能叙上几分交情,就算是叙不上,还不会找理由往上靠吗?

至于说什么?当然是咱们当年这么好,以后若是有了变故,别忘了拉兄弟一把。而且,现在我在临安城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家业都在这边儿,而且一家人也被那贼子赵伯玖辖制,无法北归投靠明主。

但是呢,我可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跟你们站一边儿的,只要你们有需要,有什么消息,或者朝堂上有什么动静,我绝对第一时间便通知你们,绝不让赵伯玖这个贼子逍遥法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