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2242章 稳定地位,投桃报李

南宋铁血奸雄 第2242章 稳定地位,投桃报李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数日之后,段正兴亲自出席了段智兴纳妃典仪,并且亲自给这位来自迦宗部的侧妃以册封。

同一日,长子段智严出永昌府任职。

这也意味着段智严与段智兴二人之间的皇位之争彻底落下帷幕,段智严一方自然是不甘心,然而,高量成从紫溪山而来,与段正兴相谈甚欢,并且极力夸赞了高贞寿成为相国之后的作为,由此,朝堂之上大定。

高寿昌虽然不甘心,但是在高氏一族之中,他的威望终归无法与高量成相比,哪怕是朝堂之上的底蕴他也比不过高量成,因此也只能偃旗息鼓。

而在高量成的支持下,高贞寿对于朝堂的把控则是更甚三分。

又过数日,陆风从静江府而来。

段智兴作为大理国代表与陆风进行商议,双方约定了每年互市的时间以及地点等事情,此次互市,不仅让大理国与中原更为紧密,而且对于国内同样极为重要。

确定了这件事情之后,段智兴孤身北上面见南疆邛都王于乌蒙王。

解除了双方误会后,南疆兵马直接退出大理国境内。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戏,但是这无疑也预示着段智兴背后的支持力量无比雄厚。所以,让段智兴继承皇位,也并非一件坏事。否则,换成段智严的话,说不定与南疆、中原的关系都会更为紧张,甚至鄯阐府以及滇东的力量,都会与朝堂离散,这对于大理国朝廷并非是一件好事。

而后,段正兴直接闭关,由太子段智兴监国。

段智兴监国后,下发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晋封青璃郡主为公主位份。

很显然,这是他对沈堂的投桃报李……

相比大理国的安定,四月末的临安城则是愈加紧张。

高柄兵败,赵伯玖再度遣兵马两万,让他抵御北方建康府的沈堂兵马。不过,这一次高柄领兵之后,根本没有任何交战的心思。

岳霖等人的兵马占领湖州,便是继续引兵向南朝着武康而来。

高柄得知消息,遣兵两千前往交战,不过很显然,这两千兵马就是送人头的,面对岳霖与耿鸿运的兵马,这两千兵马根本不是一合之敌,不管是数量还是战力双方都相差很大。

只一阵,两千兵马大败,根本挡不住北方兵马南下。

对此,高柄并不失望,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退兵的理由,总不能一仗不打就直接退走,这也没办法跟赵伯玖交代,而现在,敌军势大而强横,他保存有生力量退兵寻求机会再战,也就合理多了。

所以,前方兵败之后,高柄直接拔营将武康让给耿鸿运的兵马,而后退出湖州,进入到独松关、安溪一带继续防守。

他的办法和策略很简单,只要你来打我,那我就跑。

反正打也打不过,与其打败了再跑,还不如直接就跑,不仅节约时间,而且风险也更小。

实际上,不仅是他这样想,就算是底下的将校和兵卒也是如此。

当兵是为了吃饷养家,不要妄想着底层的兵卒有多高的思想觉悟,这并不现实。而且,沈堂名声在外,与其为了朝廷跟沈堂死拼,保命显然更为重要。而且,这还是主帅带着跑,全军上下可谓是一拍即合。

而赵伯玖得知高柄再度兵败,并且退守独松关之后,虽然震怒,但是却毫无办法。

就和之前朝堂之上的讨论一样,他现在就算将高柄砍了,又有什么用?江南军的主力在南边儿跟辛弃疾、程玉虎打的如火如荼,剩下的这几万禁军是他最后的底牌,除了高柄之外,朝堂上真能用的人也着实没几个了。

撤掉高柄容易,但怕是换一个人前去,结果是一样的。

好歹,这高柄驻守北方时间不短,跟沈堂的兵马交手也有了经验。

他现在也不求高柄能大胜,只需要他尽量拖住建康府的兵马就足够了。

南方的江南军暂时还能够坚持,而且这终归是自己的地盘,有人和还有地利,运送粮草也更为容易,相比而言,沈堂的兵马就要困难多了。

这些刚刚拿下来的州县,想来他们需要不少的兵马驻守吧?毕竟,这都是自己的地盘,官府和百姓都是自己的,他们必定会给沈堂主力兵马的后方带来极大压力。

而且,从这些地方征调粮草也不容易吧?这也就意味着,沈堂运送粮草极为麻烦,如此高的消耗,哪怕沈堂作用十几路的地盘又能够坚持多久?

毕竟之前朝堂上的文武都说过了,他们的家底儿都拿出来支援朝廷了,那些州府都是空的,沈堂的兵马就算是占据了这些地方,也得不到多少粮草的补充。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现在沈堂的消耗必定是自己的数倍甚至更多,自己坚持的时间越长,沈堂那边儿就会更加难受。等到沈堂坚持不住了,只有退兵一条路可走。自己还有十万兵马,就算是坚持不了三五年的时间,难道还坚持不了一两年?

而沈堂能坚持一两年吗?根本不可能。

更何况,钱谷已经代表自己出使金国。

金国一向是见钱眼开,这一次自己不仅许诺了岁币还许诺了他们国土,一个想要与他们交好,一个却是出兵占据了他们的山东之地,该如何选择,这还用多说吗?

之前金国不出兵,一则是因为金国内部混乱,二则是对沈堂忌惮。毕竟,之前金国在沈堂的手中并没有讨过什么便宜。

可现在,沈堂的主力兵马已经被自己牵制,再加上自己的许诺,金国有什么不出兵的理由?

也就是党项和吐蕃太远,否则他必定要遣使前去,让这些人与自己一块儿合击沈堂。

那吐蕃和党项,哪一个不是沈堂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在外有这么多的助力,这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自己处于劣势,可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者必定会是自己。

至于赵惇那个蠢货,只能说是太软弱了,这样的人没有资格与自己争夺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