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604章 赵眘之罚,平衡文武

南宋铁血奸雄 第604章 赵眘之罚,平衡文武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第604章:赵眘之罚,平衡文武?

听着王权‘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语,赵眘眼中杀气大盛!

杀光?好一个杀光啊!

自己的妹妹可是就在沈府之中,平日间,就算是自己也不好惹得自家妹子有丝毫不高兴,现在,竟是有人想要杀了自己的妹妹?

“好、好、好!”

赵眘森严的视线在大殿之中徘徊!

“这位新任的知县,是谁推举上来的!”赵眘一字一顿的问道。

站在史浩身后的吏部尚书武玉凤早已经亡魂大冒,这个耿望,当然是他推上去的。他刚刚上任吏部尚书不久,自然也需要提拔一些自己人来形成自己的势力。

这耿望,才学和智慧自然是不怎么样。可是,他与自己是同乡,对自己更是恭敬无比。这样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将他提拔上去,将来自己自然会有这不少的好处。而这连理城是一个油水丰厚的地方,让耿望前去连理城任知县,几乎可以说是将连理城隐约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耿望竟然做出了这种惊天之事。身为朝廷任命的官吏,竟然暗中勾结匪患?好吧……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多稀奇。可现在不仅没有成功,一众匪徒尽皆陷在沈府不说,就连自己也随之暴露出来,这就是坏事儿了。再看赵眘的模样,虽然武玉凤心中不清楚,可是,他能够感觉得到,此刻赵眘极为愤怒。

“老夫可是被这耿望给害惨了!”武玉凤心中咬牙切齿的说道。

听到赵眘发问,武玉凤心中略一思量,便是出班拜倒,并惶恐的对赵眘说道,“陛下,这知县耿望,是臣推举的。因为这耿望中进士之后,一直在并未任职已有数年之久。臣见这耿望也算忠君,一时不察,竟是将他推举了上去。却没想到,这耿望如此狼子野心,不仅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而且,竟然勾结匪患,此乃臣之罪责,请陛下责罚。”

武玉凤心中想得‘明白’。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吏部尚书,正是因为他为赵眘所信赖和看重。甚至,赵眘有借他之手,搅动朝政局势的意思。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赵眘手中一颗极为重要的棋子。虽说比起麻邵还是相差甚远,但是,想来赵眘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直接罢免了他的尚书官位。

毕竟,这耿望虽然是他推举的,可是,他也是按‘规矩’办事,这件事情也不是自己做出来的,沈府好像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伤!

既然陛下震怒,那自己直接认罪,给陛下一个台阶下,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得圣心么?

只不过,武玉凤根本就不清楚,他眼中的这件小事在赵眘心中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他所预料到的后果,也是与他的本意大相径庭!

却见赵眘盯着这武玉凤注视了片刻,而后冷冷的说道,“耿望身为朝廷任命的知县,却是勾结匪患劫掠连理城,此罪无可恕!史浩,你亲自走一趟,将这耿望待会临安审问。若是事情依旧如此,那就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赵眘此言一出,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所有的朝臣,都尽皆目瞪口呆而又不可思议的看着赵眘!

处死?还是凌迟?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大宋到现在将近二百年的时间,一向是秉承着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原则,对于文臣,尤其是正科出身的进士文臣,可谓是宠信到了极点。

看看北宋百余年时间,什么脾气的文臣没有?怼皇帝、骂皇帝的,对皇帝不屑的,不听皇帝命令的,那些人做的事情比这耿望几乎要可恶一百倍,但是,整个北宋年间,被皇帝直接处死的文臣几乎为零。顶多就是被一贬到底而已,除非是如同谋逆大罪,否则,死罪根本与文臣无缘。

现如今,难道陛下要开个先例?还是说这件事情预示着什么?

是了!这应该是陛下想要改变些东西吧!这一段时间,以张浚、沈堂为首,他们虽然同样是进士出身的文臣,但是,身份却是以武将为主!这些人,显然被陛下十分信赖。

难道是圣上觉得现在的文臣太过嚣张,所以要打压文臣并且提高武将的待遇来平衡朝堂么?若是如此的话,那么,今天的事情恐怕只是一个开始了!

大殿之中的众臣心思各异,有的人皱眉思索背后的深意,也有的人心中惊喜!很显然,赵眘对这耿望的处罚,直接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神。

片刻的沉默之后,心中惊骇无比的武玉凤陡然间反应了过来,他赶忙拜倒,并急声对赵眘说道,“启奏陛下,这耿望,的确是罪无可恕,但是,却不该凌迟处死啊!”

“耿望乃是正科进士,若是贸然处死,不仅会令的士族不安,更会是让朝臣惶恐!再者说,也有违陛下仁德之名。所以,臣请陛下深思一二,将这耿望一贬到底、永不录用。留着他,为诸位同僚警示……”

武玉凤话语说完,片刻之后,再度有朝臣出班,“臣,附议!”

“臣,附议!”

“陛下请三思,此处罚与祖制不合啊!”

“陛下,贬黜便可,万万不可处死以污秽陛下仁义之名……”

武玉凤的话语就如同开了一个口子,一个个朝臣出班,向着赵眘请命!

对于这些人来说,区区一个耿望的死活,自然是不放在他们的眼中!就算是死了百十个耿望,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陛下的意思很明显,这哪里是在惩治耿望?而是在借着这个机会,打破对文臣不死的枷锁,平衡文武之间的高低。

虽说随着赵眘的上台,因为赵眘一心北伐,所以,武将的地位提高了许多。

先是张浚成为了枢密使,位列朝堂顶尖大员,而且,张浚麾下的李显忠、邵宏渊等人,甚至是辛弃疾、卞喜、沈堂等人的升迁,都与赵眘脱不了干系。但是,至少目前来说,武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依旧无法与文臣相抗衡。说白了,这朝堂之上,依旧是文臣的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