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宋铁血奸雄 > 第788章 沈堂献策,许诺封王

南宋铁血奸雄 第788章 沈堂献策,许诺封王

作者:轩辕守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5 17:49:22 来源:书海阁

第788章:沈堂献策,许诺封王

赵眘的脑海从惊讶到愤怒,从愤怒到空白,到最后,只剩下一句话在脑海中盘旋,“我们一定要将南京路拿回来!”

南京路,所指的主要是原京西北路一带!东京汴梁,也就是大宋的首都开封府就是在这里。

而京西北路中的京所指的便是东京!

后来金国南侵,淮南以北的地域尽皆被金国占据,而后金国迁都到中都,便废除了原来的五京,重新选定了五京的位置。

中都也叫做中京在大兴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而开封府则是被称之为南京,周围的地域自然而然也就改成了南京路。

开封府称得上是大宋的龙兴之地,甚至,国号‘宋’据传也是因为附近的宋州而得名!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在宋初之时,各项政策和福利都有意无意的偏向宋州,这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想当年,太祖便是在宋州起家,并且在开封府立国,这才有了绵延百余年的大宋江山。谁曾想,后世子孙不孝,不仅江山丢了半壁,就连老家都丢了。到现在,只能偏安在临安一隅,北望汴京而不得。

临安、临安,临时安定而已,不管是在记载中还是在大宋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心中,那遥远的开封府,才是大宋的都城。

一国的都城却是属于他国,这对于大宋来说,是无法抹去的痛楚,更是无法遗忘的耻辱!

另外,大宋南迁之前,共有九位皇帝,除了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死于五国城之外,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到宋哲宗赵煦以及宋朝的老祖宗,赵匡胤的老爹赵弘殷尽皆葬在这片土地之上。

这就是俗称的七帝八陵!

而大宋南迁之后,这片土地开始属于金国,这也就意味着,宋朝的皇室即便是想给自己的老祖宗上个坟都无法做到。

丢了半壁江山,丢了老家,丢了祖坟!仅仅这一点,徽钦二帝就应该永远的被挂在耻辱柱上!

放任自家老祖宗在别人的地盘上,别人想挖坟就挖坟,想暴尸就暴尸,这几乎就相当于将大宋皇室的命根子攥在手掌心里,也就怪不得南宋不敢对金国强硬!

因此,就算是那个并不算合格的皇帝赵构,也想着将河南之地拿回来,只可惜被金国直接拒绝,再加上金国强大,大宋也只能继续忍气吞声。

如果非要做一个对比的话,拿回南京路之地的重要性在赵眘心中,几乎和他能不能流传千古一样的重要,所以,此刻的他脑海中一片空白,也情有可原。

“呼!”

赵眘狠狠的吐出一口气,“沈堂,能把南京路拿回来?金国会愿意?你刚才不是说尽可能不要与金国开战吗?”

“陛下,开战自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在吐蕃获得足够的领地,并以此来和金国置换南京路,未必不能成功!”沈堂的话响彻在赵眘的脑海中,他也总算明白过来,将打下来的吐蕃领土送给金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们会愿意吗?”此刻的赵眘,就如同一个乖巧的小学生面对着班主任一般,希望沈堂能够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陛下,这只是臣的一个想法,不过,却并非无的放矢。首先来说,南京路对于金国并没有太多的重要性,相比起来,刚才我所说的吐蕃之地,战略性反而更为重要,因此,只要我们操作得当,至少有一定的可能性!当然,此事毕竟是我们大宋对金国有求,很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协或者让步!”

“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将南京路拿回来,任何的让步朕都可以答应!”赵眘根本没有犹豫,还有什么让步能比拿回老家和祖坟更加重要?就算是真的让他给金国皇帝当孙子,也未必没有考虑的可能性。

“拿回南京路!好,好!”激动的赵眘,站起身急促的在厅堂之中踱步,一时间难以自已!

“陛下!”看着激动的赵眘,沈堂不由得开口,“这是我们的目标,即便真的能够实现,也需要极长的时间!而且,至少我们要先保证成都府路的计划能够实现。”

赵眘深吸一口气,再度坐了下来,“朕知道,朕知道,时间,朕等得起!不要说三年五年,就算是十年、二十年,朕也等得起!”

说到这里,赵眘双目直视沈堂,认真的问道,“沈堂,你说的是真的?并非是在诓骗朕?”

沈堂用力的点了点头,“陛下是圣明之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我大宋的百姓休养生息、国库充裕、兵甲雄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大宋征服吐蕃,压制大理,威慑越李、流求之地,如此,我大宋国富民强!届时,我们便可以用在吐蕃打下来的土地与金国换取南京路!”

“好,好,好!”沈堂的回答让赵眘双目放出光芒!他如今刚刚即为两年多的时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所以,他有着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壮大和等待。而沈堂的话则是让他找到了清晰的目标,接下来,他只需要一步步的去将沈堂的话实现就足够了。

“沈堂,待到南京路回归大宋之期,便是你封王之日!”赵眘看着沈堂,郑重承诺。

封王,这几乎是一个臣子在古代所能够得到的最大荣耀!在任何时代,封王都是极为罕见的特例,在大宋同样是如此。大宋的外姓王不算多,但是也绝不算少,从开国到赵眘时期,大宋的外姓王足有四十余位,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死后许久后代帝王追封的,活着被封王的绝不超过五指之数,就算是当年那一批陪着太祖打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的文臣武将,除了一个个别的王景之外,其他人也没有获得此殊荣。

而现在的朝廷之中,就算是张浚、史浩等人,也只是被封为国公,没有被封王之人,而赵眘竟然对沈堂许下这样的承诺,足以可见他此刻心情之振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