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夜:七星伴月 > 第17章 殿试

夜:七星伴月 第17章 殿试

作者:桃花岛的纪雅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48:19 来源:书海阁

万众瞩目的科举考试正在进行中。

会试已过。明天,三年一度的殿试就要开始。

殿试,科考的最后一关。

皇帝下旨,今年的殿试在太和殿举行。届时皇帝会亲临现场,选出天子门生。

殿试选出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选出的这些天之骄子,就是天子门生。

不出所料,冒辟疆在会试中成绩名列前茅,顺利的进入了殿试。

会试通过者,被称为贡生。

贡生参加殿试一般不会被刷,几乎都会成为进士,进入殿试就可以说已经大功告成。但是进士的名次高低,却对未来仕途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名次高低是由皇帝来决定。

而大才子冒辟疆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今科状元。

冒辟疆来,就是冲着状元来的。

由于有冒辟疆的参加,董鄂妃也很上心,董鄂妃也要去亲临现场。

清代的科举考试女性不能参与,想去观摩观摩也不行,哪怕是贵为皇妃。

对此皇帝爱莫能助。

董鄂妃对皇帝说我就扮成一个给您递茶送水的小太监,悄悄地看看就行,我不吱声。

“要是被大臣们认出来,可是个麻烦”。

“我一直都在后宫没见过大臣,他们认不出来”。

“这…我想想”。

董鄂妃撒娇拉着皇帝衣袖:“皇上啊,你别想了我就是看看嘛…就看看,悄悄地看一眼…一眼就行”。

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那是没得说。

“好吧,朕依了你,千万不许说话啊”。

“不说不说,一个字都不说”。

六更时分,数百名贡生鱼贯而入进了太和殿。

待贡生们落座,主考官出场。

本年的主考官是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洪承畴。

洪承畴曰:“以治国理政为题,对当今天子陛下提出谏言,字限五百五十字,时限午时。午时一到,即刻交卷。皇帝陛下会亲阅试卷并钦点门生”。

殿内安静。

洪承畴问:“各位天之骄子,可清楚否”?

殿内还是安静。

“好,既然无疑问,作答开始”。

“开始”声普一落地,整个大殿响起了刷刷刷的毛笔写字声。

这时一名贡生举手,欲要发言。

“这位天之骄子…可是没听清”?

“听清了”。

“何事举手”?

“管不管午饭”?

“怎么?考试还没开始你就饿了”。

“早饭也没吃”。

“为什么不吃”?

“太早,来不及吃”。

见这名贡生大胆提出了自己想说但不敢说的问题,其他贡生跟着起哄,我也没吃早饭我也想吃午饭。

洪承畴为难,管不管午饭这事儿我说了不算,这是皇宫,皇宫里管不管午饭这得问皇上。再说了,我的午饭也没着落呢。

洪承畴毕竟是经历广好涵养,他乐呵呵的说:“这位骄子稍安勿躁,等午时皇帝陛下来了你问他有没有午饭,好不好”?

提问的这名贡生点着头却说不行,虽然你这人态度挺好,但却是个两面派,两面不得罪,一人吃着两家饭,吃的高兴乐陶陶。

殿试主考官洪承畴、武英殿大学士,那可是大清一品大员。听得那贡生如此讲话,心里很是不舒服。

这是揭了洪承畴的老底。

(洪承畴原是大明高级官员,大明朝堂对他寄予厚望。

是他,将“搞乱”明朝的几支起义军打得怀疑人生:将高迎祥设计抓入京城杀掉;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人逃入大山;将张献忠打得干脆投降。

是他,在大明与大清最后一次松锦战役对决时,突然投降了大清,结果明军大败输掉最后的家底,两年后明朝灭亡。

还是他,在清军入关后协助清军剿灭义军、招抚南方数省,平定天下,被清廷誉为“第一汉人功臣”。)

刚刚提问的那位贡生,就是以此在暗讽他吃了大明的饭又吃大清的饭,

主考官洪承畴想报复一下,可也拿人家没辙,在科考中主考官不能问人家名字,这是防止考官与考生之间的串通作弊而做出的规定。

而考生的名字刚一开场就用纸糊了起来,洪承畴也看不到。

洪承畴毕竟老奸巨猾,他看到了这个提问的贡生在文章中写的一句诗:…千城白草生,一片黄沙没…。

洪承畴心下有了主意,小子儿哎、你当我文弱我却是瘟神,拿我寻开心,你可倒了大霉啰。

午时一到,皇帝亲临。

参加殿试的贡生们交了卷,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评判。

皇帝比较抠门,没管午饭。

考官们和贡生们都饿着肚子。尽管如此,那些考官们都忙的乐呵呵,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考官们要先选出那些文笔清新、文章高雅的来,再交给皇帝阅判。

一文在数百篇文章中脱颖而出。

皇帝看之,整篇文字错落有致,温润而雅,俊美飘逸,神采飞扬。

读之,胪举时事,洒洒千余言,直陈无隐,荡气回肠。

诸公听之,气势磅礴如滚滚长江水滔滔不绝。满座皆大惊,文章可谓作得好,作得妙。

文中政要、治国理政谏言:“…君王要天下为家,不宜对满族与汉族有所区别,务使国内精诚一心,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读到这里,满堂喝彩。

今科状元非此文作者莫属。

文章中还附有一诗,皇帝读之不觉摇头晃脑、身心陶醉。

“细忆乙未秋,西风七八月。千城白草生,一片黄沙没…。…此时贱子家居时,纷纷宾客倾魏其…。…故人亦有平原酒, 故人黄金过北斗。…欲买男儿一寸心,不教滥过铜街走。…黄金于我何有哉!…”

皇帝正读的尽兴,忽闻大学士洪承畴道:“此文不对,此文大有猫腻”。

“爱卿,何出此言”?

洪承畴上前一步,指着文章说:“皇上,请看这一句:“千城百草生,一片黄沙没…,这是在说我大清屠杀…”。

皇帝脸色一变。

洪承畴再言:“还有这一句,此时贱子家居…宾客倾魏…,这是何意?这是满棚宾客议论朝堂吗?这是反诗反诗啊…皇上”。

皇帝大怒,撕开文章上用纸糊住的名字。

身边一小太监看得清楚,

名字赫然是:~

冒辟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