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卧鱼玉佩 > 第6章 重归故里

卧鱼玉佩 第6章 重归故里

作者:埃尔文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50:46 来源:书海阁

出了五老峰沿山势往西北,过了大城临汾,再经行六七百里路,就回到了清源。

九年未有下山,赵磐龙的目之所及,世道皆变了光景。一幅兵荒马乱的景象映入他赵磐龙的眼帘。

泥泞的官道,似已经很久没有管理这一段官道的驿丞维护了。

官道旁,到处都是森森然的骇人之景。

一座座荒坟,胡乱的散落在道旁的土坡上,甚至很多连个石刻碑文都没有,仅插着几根烂木桩作为牌位。偶有零星几座还算像样的坟墓,插有数道飘飞的黄纸灵旗。除此之外,这些荒坟中的大多数,要么被盗掘,要么杂草丛生,显然,这说明这些墓主的族系,怕不是香火早已断绝。

与官道旁的荒坟的冷清相对的,要数官道上,横冲直撞的传令骑兵以及背井离乡的百姓。

那些隋军当兵的,倒是一个个油头粉面,虽脸上亦是沾满了扬尘,看上去灰头土脸,但总要好过那些面露饥色的百姓。

这些百姓,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病瘦的脸上,皆是慌张神色,男人警惕的打量着同行之人。女人则紧紧抱着怀中婴孩,仿佛在他们身边的,不是逃难的邻里乡亲,而是一个个吃人的虎狼。

常年于五老峰金光洞修道的赵磐龙,对于这种情况,自是大惑不解。

直到他看到了那令人作呕的一幕又一幕。

逃难中的百姓,随时都有被饿死的人。他们走着走着,就冷不防有人突然倒下。

这些同行的百姓,哪管那些倒地者还有无呼吸。那最后一点点的怜悯之心,仿佛早被极度极恶给泯灭。

他们一窝蜂朝倒地之人冲去,像是一只只饿鬼,抢夺起死者行囊遗物。

仿佛回到了五代十国,鲜卑人入主中原那个年代。

这些汉人百姓,自身也变成了鲜卑人那般吃人的存在,活脱脱变成了炼狱修罗,吃人的虎狼。

如果有刀的话,他们也许还会分食掉死者的遗体……

此等光景,不由让赵磐龙怀疑起师父全真子教诲的道心。

“师父,这世间慈悲尚存吗?”

赵磐龙思虑着,他宁愿自己尚在西峰金光洞前纵览云海,他宁愿自己尚在夜里听着风雨雷电。

“妄念不起,无思无虑,得清静,留道心。”

赵磐龙再无心与这些流离失所之人同行。

旋即移步官道旁的林间,以金行灵力运起金阳之法,心之所向,借金遁直往赵家村而去。但赵磐龙却隐隐感觉有些奇怪。

浑身人才金行的道力,欲使却使不出来。

特别是越靠近那赵家村,连他丹田内的气息,亦是在施展金遁的过程中,渐渐紊乱起来。像是有种什么力量,在克制着他使用金行灵力。

赵磐龙暗道不妙,遂才收起金遁。一则因为通过堪舆之术,已觉赵家村将近。二是这诡异的情况,让他想起了天地规则上的事。

出于习惯,他赵磐龙不由躬身,捻起地上一小撮黑泥,凑近鼻子闻了闻。

赵磐龙眉头一皱,登时恍然大悟。

也难怪灵力有如此消耗。这泥土里的气息,正是浓重的五行地火之息,钻入鼻腔那呛人的味道,已很好说明了此处地脉承载的一些信息。

若是没有被全真子所救,潜心在五老峰金光洞修道。

他是绝不会明白,他为什么会有那样不堪回首的过去。这地脉怕不就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之所以赵家村九年以前,会遭遇那样的不测,不仅单是他赵磐龙一人的原因,还因为这赵家村所处地脉中蕴含的天道气运。

“地脉属地才火行,其上生灵皆涂炭。”

赵磐龙默默念到,那是他师父全真子在讲授道经时,说过的话。

道经内有云,凡世红尘间,宇分内外,宇外之境,乃天人合一大道,高深莫测。那宇内之境,共分三才五行,乃天、地、人之三才修为,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性,五行相生相克。其中以天才为灵力正道之大道,人才修为为入境后最次。天、地、人三才之中,又以地才,其息最浊。而地才之五行之中,又以火行势最凶,息最秽。

幸得赵磐龙如今已是全真子门下,尽管火行克制赵磐龙的金行,这种地才火行的地脉才不至于影响到他赵磐龙现在的气运。

赵磐龙无奈苦笑,过去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里。

借着依稀可辨的田埂泥路。赵磐龙在抵达赵家村时,一轮弯月已悄然爬上树梢。

眼前的景象,让赵磐龙稍微有些意外。

尽管,这赵家村地处于地才火行的地脉上,但时间仿佛已经抹平了赵家村遭遇的创伤。

虽然名为村,但这清源的赵家村,当时还算相当富裕,其规模是能堪比一些较为贫穷的郡县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赵家村并非只是一个小型人口聚落,而是与其他村子截然不同,他有一个里坊。这不仅得益于这赵家村富户较多,更因为这赵家村还是杨谅赐予他父亲赵义臣的赵家封邑。村子里不仅有着众多富户乡绅的大宅,以坊门为中线,整齐排布于村子中心,还有众多街坊邻里居住的茅草屋,如众星拱月一般紧密排布在富户周围。那时的赵家村,却是向一个郡县那样,热闹非凡,但凡赶集日,从临近的清源县来的行脚商人,是络绎不绝,还拉来不少珍奇玩意儿,就连周边的村落的百姓,也会纷纷赶早,齐聚在赵家村里坊内。

正所谓是十里乡音——无不同。

虽然赵家村恢复了往日的样子,但这么多年来,显然仍是没落了。

村外,根本就没见一个人。倒是听到老鸦嘎嘎地鸣叫。

陷入回忆的赵磐龙,他伸出手扣动坊门,那手有些打颤,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因为歉疚,还是激动。

空远的回音,便是对赵磐龙叩门的回应。赵磐龙这才不由推开坊门,走入了阔别已久的赵家村里坊中。

另赵磐龙微微有些惊讶的,是眼前的景象。

赵家村中并非没有人。

坊门后,数个童子借着立地火把的光亮,在石灰墙间的泥路上嬉戏追逐。

坊里的赵家祠堂,门口悬挂的纸灯笼已被点亮。

几乎快叫不出名的大爷大婶,很快便认出了他,他们坐在茅草屋前借着微弱的烛光,向赵磐龙打着招呼。

赵磐龙颔首尴尬一笑,隔了好一会儿,才回头向他们挥手执意。

“哦,是赵二爷,张婶。”

赵家村的确如故,就像那场灾难从未发生过一样。

对于这样的光景,虽说赵家村以不像曾经那样繁荣,但赵磐龙内心是感到庆幸的。

显然,这里似乎暂时还没有受到官服征兵的影响,不像其他村子那般,为了躲避征兵,闹得是村子不得安宁,一幅鸡飞狗跳的景象。他亦是不再想看到一路上发生的那一幕又一幕,只想回到老宅,重新将之翻新,作为一处清修之所,静候师父所谓的“劫”。

“君子待时而动。”

赵磐龙想起了这么句话。

在祠堂转过弯,过村里的坊市,往西半里地,应该就是当年汉王赐的宅邸——“赵邸”了。

这是建在坊外乡间的一座西晋式四合院。由于当时正值战乱,他爹赵义臣只是将他秘密从大兴城接到这里。如今看来,当时赵磐龙他爹赵义臣之所以这样,显然是为了掩人耳目。想必赵义臣已经知道,那时的情况是决战在即,汉楚两王是胜败难料。

也正因如此,赵义臣令兵丁只是将赵磐龙安置在了这里,只留下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仆役,照顾赵磐龙生活起居。而赵磐龙的母亲,还有他父亲的家眷,则全部随军而行。

但是自从汉王杨谅兵败清源的消息传到了赵家村,赵磐龙唯一的仆役便一溜烟没了影,顺走了赵邸大部分家当。而他赵磐龙幸得赵家村街坊可怜,才做起了村里赵屠户的牧童。幸得那一日,赵磐龙那一日在山坡上放牛未归,这才逃过了血光之灾。

那日的种种,赵磐龙不再想做任何回忆。当他的思绪被现实拉回时,已到了赵邸门前。而这里的景象,足足让赵磐龙大吃一惊。

赵磐龙怀疑是走错了路。目光不由扫向再朱门上的金匾。那龙飞凤舞的鎏金行草,刚劲有力!

“赵邸。太子洗马义臣书。”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赵邸,完全是焕然一新,让赵磐龙不禁是愣了一愣!那字正是他爹爹亲手题写,见此字,他不由为之动容。

“这不对呀!”

赵磐龙不由嘀咕道。但他却似乎不愿承认目下眼见,乃一场梦幻。

虽说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甚至暗运堪舆之术查探了一番,却又完全没有发现,这个地方存在任何的不对劲。

但见,檐角瓦当浅红尘,宅邸朱门悬青灯,天青云纹饰金匾,石阶狻猊鲜苔痕。

这赵邸一切竟然如故!

赵磐龙强压下内心复杂的情绪,手不由握住了门环。就在他想要叩门时,却不由犹豫了起来。

往事,不由浮起于心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