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赛博漫游者 > 第七十九章 烧开水

赛博漫游者 第七十九章 烧开水

作者:猫烧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7-05 19:50:40 来源:书海阁

“需求:驾驶Lv1”

一坐上强袭制造提供的两座版掀背轿跑立马就提示我的驾驶等级不足。

驾驶Lv0→Lv2

干脆投入两个技能点进去,这样一来相比较其他人我也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原本以为车展的规则会有很多需要保密的东西才一直不公开,结果到头来参赛的时候才被告知,规则只有一条——杀出重围。

此次赛事共有三千辆车参赛,而还有额外的两百名单兵作战兵种,与三百个无人作战兵种。本次比赛禁止使用义体装置,唯一能用到的就是驾驶技能和车辆本身的能力。

单兵作战兵种是一种非常酷炫的玩意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铠甲变身,作战体积小,非常灵活。

维纳就是代表强袭制造参加的单兵作战兵种赛事。

谢衣和我一样都是作为车手参赛,无人作战兵种如今已经发展到不需要人为操控,全部由芯片计算实现多功能用途,而在本场赛事中,无人作战兵种考验的是它们的战场追击能力。

规则如下,我们车辆必须要通过一个又一个险峻的地带,中途会遇到毒雾、水牢、炮轰、沼泽、沙地……所能想到的所有的恶劣环境都可以遇到,而我最担心的肯尼并没有参赛,原因是他此次作为军方代表,整个车展就是为了服务军方的下一次采购。

难怪维纳会说这一次车展对强袭制造非常的重要,原因无他,一旦与军方牵上头,那可是民营企业破茧成蝶的机会,从今往后,强袭制造在业内的地位也会一飞冲天,或许是十年,或许要等二十年,但一切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复杂的地形只是对车辆的一个基础考验,同时要考验的还有车辆的性能、火力、易损性、维修难度、抗击打能力……同样是能想到的所有的测试项目都会安排,而如果我足够的倒霉,或许会在爆破测试中连人带车一起化为焦炭。

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会排名的,而这个排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结果——火力。

一阶段是对车手与车辆在复杂极端的地形时的考验,二阶段则是一场杀戮游戏。

主办方虽然没有说明我们的对手是谁,但莱斯奥告诉我,对手不是人类,让我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能说他还是不了解我,其实对手就是人类我也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比赛倒计时,5!”

“4!”

“3!”

“2!”

“1!”

“出发!”

我毫不犹豫地松开刹车,没有拉转速弹射起步,因为第一阶段是不需要急躁的,虽然会有时间计时,但开的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顺利通过。

点了驾驶技能之后的驾驶手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过往开车都要先适应一下车辆,开一段距离心里才能有个底,但是现在车子一启动,我就有一种人车合一的错觉,车子就像是我延伸出去的**,我能感受到气流从我身上滑过,脚下强有劲的抓地感,后背像是撑开了翅膀一样在推动整辆车、我前进。

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开车还能有这般的不一样,原来那些所谓的顶级车手,不,Lv2根本谈不上顶级,以我现在的水平充其量能碾压业余赛,而去参加专业赛就是送分,妥妥的经验宝宝。

也难怪维纳说要用莱斯奥的名额请车手,因为他们和普通人的差距太大了,但是以我看来,他们就是请也请不到多厉害的,顶多就是跟我现在一样Lv2,而驾驶等级的上限就只有Lv5,在我加点技能的时候有一键点满的提示。

虽说一键点满我肯定就有机会夺得第一的成绩,前提是车子不会拉夸。但我依旧不想在这个技能上浪费太多的技能点,原因是车辆的实用性太小,我现在出门都不开车,要是遇到什么遭遇战,我也更适合使用单兵作战装甲,当一个酷酷的铠甲勇士。

要是莱斯奥早点跟我说这件事,我真的会想要参赛,而不是来开什么特殊车辆,这些车最终被选中的都会进入到军队,最后投放到战场,所以才会有如此严苛的测试。一切都是为了战争在准备。

走上来是颠簸到令人癫狂的路面,虽然车子的减震做的十分不错,但奈何道路实在是过于糟糕,坐在上面的感觉像是坐在了减肥用的抖脂腰带上面,通过减震过滤掉了一部分的震感后,剩下的震感就一直在我脑子里嗡嗡个不停。

路面偏硬,偏硬的路面对轮胎也是一道考验,虽说所有的参赛车辆都配备了防爆轮胎,“爆”代表着爆炸,它的轮胎设计不是简单的一层橡胶,而是在橡胶里面有夹层,夹层保持气密性与气压的稳定性,外层有防火、防炸、防尖刺的效果,轻易是不会出现漏气、爆胎的情况,除非是当量太大。

武功再高,也怕人多。

经过了第一个小关卡的测试,整体来讲我已经完全熟悉了这辆车的底盘性能,调校的虽然还算不上完美,但也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只要不出现问题,驾驶人员的舒适性实际上并不需要考虑,因为上到战场的人没有几个会是矫情的,一点点的不舒服不会影响到战局。

而且正是要有一点点的不舒服,才能让人打起精神,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舒服最后困倒在车内。

疲劳驾驶可比坐车屁股疼严重的多。

第二个小关卡是对抓地力的考验,刚刚离开颠簸路面,就遇到了湿滑的路面。方向盘在我的手中像是不断抖动的玩具,我的双手不停地调整姿态,尽量让它保持平整,但在轮胎遇上滑溜的路面时,依旧会突如其来的往一个方向扭转。

幸亏是四驱系统,不是前驱也不是后驱,为的就是为应对不同的地形考虑,在战场上,可不是开的快就有用的,开的快只能当逃兵,而能开到任何地方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通过防滑测试,实际上所有的测试项目在出厂前都已经做过了,因为一开始就是针对军方的标准来的,军方也有招标的要求,而所有的厂商心里都很清楚仅仅达标是不够的,还要做好,做出价格优势。

整个环节说复杂不复杂,但是耗时是一定的,而为了这一件事强袭制造足足准备了三年,才造出一辆我脚踩着油门的【狂怒Fry】。

当然【狂怒Fry】不是产线上的第一辆车,在这之前还有许许多多的试验车,只是最终造就了这么一辆集大成的车——【狂怒Fry】。

之后如果竞标成功,会有一辆又一辆的军用款【狂怒Fry】上路,到时候我手上的狂怒就将成为唯一一辆社会车。

不过因为是以军用车的标准去打造的车辆,转型社会车需要解除很多的东西,反正上面的火箭发射器肯定不会保留,我还挺喜欢的。

自上车后我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在电子档把上方的透明盖下面的红色按钮,只需拇指轻轻往上一拨,就这连贯地按下,两枚跟踪导弹就会朝向被电子雷达系统锁定的目标。

电子雷达系统同样需要主动开启,开启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要把汽车的模式切换到“攻击”,这些名词之后在正式投入生产的时候都会更改,现在一切从简,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美化他们。

而我也不挑这些东西,攻击听上去也很一目了然,开车说白了就是一件差事,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上车、启动、下车,路上发生了什么不重要,开了多少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别的也就没什么了。

前方,终于来到了第一阶段最危险的地方——地雷区。

地雷区的地雷在爆炸威力上可是没有丝毫的减退,直接就是拿军方目前最常用的地雷型号布置,而赛事规定车辆必须要经过四次爆炸方能通过,也就是说纯靠技术和运气开过去是不被承认的,最终都会强制性去引爆地雷。

“不用担心,车身硬的很。”

按照规则,场外是可以与场内的人员沟通。

我道:“我没有担心。”

我确实没有担心,反正怎样都炸不死我,再不济死了我也能回到小黑屋好好的琢磨琢磨新本良父亲的日记,那里面可是绝对的安静,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思考,去一点点揭开世界的面纱。

当然,最好不要。

“轰!”

我才开出去五米的距离,右前轮就被一股气浪掀起,但抬起的高度并不高,不足以让车子侧翻,在经过短暂的滞空后,车子再次扑腾回到地面。

系统一切正常,在爆炸的过程中车子内部的系统就开始自检,直到落地,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很顺利。

“轰!”

“轰!”

“轰!”

……

而在我进入地雷区没多久之后,远方也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爆炸声,第一阶段的场地都是独立的,三千辆车全都在各自的场地里面,隔了有一段距离,听爆炸声就能听出。

地方大就是好安排。

“轰!”

再次轮到我的车。

这回是右后轮,实际上我按着地面的指示线路开,根本没机会躲过那些地雷,而一旦偏离了指示线路,他们也会直接提示出局。

跟刚刚的情况一下,不过因为是前置发动机,所以车身的后面会比前面轻一点,抬起的角度更高,但因为车身后半部分的掀背设计,让整车的漂浮感没有那么强烈。

四轮爆炸下来,我能看到在挡风玻璃中间的数字有了个位数的减少。

2997。

共有三辆车没有挺过地雷区,虽然不清楚他们上面车手的命运如何,但是主办方在一开始为我们发的赛事服是有一定的护甲值的,所以我想大概率没有出现伤亡。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驾驶Lv2的车手可不多,另一点就是参赛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企业家的亲属或者是比较有名的小老板,比如说莱斯奥本来是想要亲自参加的,如果没能请到满意的车手的话,那这一部分因素考虑进去,他作为主办方之一肯定不会希望自己出事。离开地雷区,接下来是尘暴与高温的考验。

当我的车一头扎进尘沙的世界中时,窒息感扑面而来,紧接着我就像是失去了视觉与听觉,完全沦陷在了尘暴中。

风沙刮的我生疼。

这种时候就体验到了人车合一的不方便的地方,我极力的不想去感受整车的状态,可是现在车辆的状态非常的糟糕,无尽的砂砾在我身上像是用钢丝球不停地摩擦,用力的擦,擦破皮的感觉,绝对是地狱级体验。

这一关卡还考验车身的雷达定位系统与智能复制系统,在人力没有独立完成驾驶的情况下,车子要有能力进行接管控制,并且将人带出这种极端环境的地带,而自动驾驶不需要视力,雷达就是他们的眼睛,信号就是他们的耳朵。

满世界的沙尘实际上是在一个封闭的室内,隐约间我还看到了其它的参赛选手,只不过视线实在是太差了,能见度可能只有五十厘米,而我能看到其它车辆纯粹是直觉,那种红色的刹车灯在黄色的世界里一闪而过,不仅要很明锐的洞察力,有一分直觉也是非常重要。

热起来了。

因为沙尘的原因车里的所有进气系统全部关闭,通道闭合,避免砂砾入侵到车子内部,不然情况就会和人体内寄生了寄生虫一样,会毁掉一整辆车。

而也就是在这时候,主办方想到了加热空间。

38℃……46℃……51℃……

我的汗不停地从额头滑落,前方的路不知道还要开多久,我现在的感觉不像是在蒸笼里面,而像是在一个高压锅里,热量与压力不断蚕食我的身体与意志,我体内的液体全都在沸腾,发出了如同水壶烧开水时的呜鸣。

这已经是在不打开空调系统的情况下最好的数据了。

而且温度仍然在缓慢的提高,说明外部的温度比内部更加热,根据车子的红外测温系统来看,室外的温度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三十度。

什么鬼地方能有那么热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