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斩龙 > 第414章 大明也要改革了

斩龙 第414章 大明也要改革了

作者:通吃道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7-05 20:23:33 来源:书海阁

咳咳咳……

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万历皇帝朱翊钧虚弱无力的倒在床榻上,病容惨淡。他的宠妃郑氏陪在床边,细心照顾着。火凤站在床前捻着几粒『药』丸闻了闻就怒道:“这是那个太医进的『药』?”

皇上沉疴不起,对火凤这句话都没反应。郑贵妃四十多的年纪,对火凤的喝问有些惧怕,低声答道:“真人,这是司礼监崔内侍送来的仙丹。”

火凤当即冷笑道:“仙丹?皇上用『药』怎么不问我?这里头有大黄,这是泻『药』,你是巴不得你男人快点死吧?”

郑贵妃大惊失『色』,就连朱翊钧听到争吵声都微微睁开眼。火凤只冷笑道:“算了,反正你男人阳寿也到了,死就死吧。以后他要吃什么『药』别来找我,我管不了。”

火凤转身就走,只当身后就是一具冢中枯骨。

郑贵妃想要挽留却留不住,回头只能伏倒在万历皇帝的床前痛哭。暖阁内的宫女太监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诚惶诚恐。床上躺着的朱翊钧伸出枯瘦的手臂轻轻『摸』过自己女人的发髻,轻声安慰道:“爱妃莫哭,朕知你是好心。朕这一生,也只有你一心向着朕。”

郑贵妃哭的更是伤心,难以自禁。

暖阁外有个小宦官忽而探头探脑,上来通报道:“陛下,方首辅刚刚派人传来喜讯,说侵扰京畿的反贼总算被杜总兵给赶跑了,逃去了天津。杜总兵正带人追击,据说旬月间定可将其剿灭。”

这听起来确实是大喜事,万历皇帝脸上总算有些笑容。他挥挥手示意自己知道,“让司礼监拟旨,犒赏有功之臣。”

“是。”小宦官弯腰一点头。

万历皇帝忽而又想到些什么,继续问道:“前几日不是说在通州围住反贼的是刘綎么?怎么这一转眼又是杜松立功?刘綎呢?”

小宦官顿时哑口……

虽说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不搭理政务,可反贼都跑到京城了,他不得不出面过问一番。但明军被反贼戏耍不停,司礼监想尽办法挑选些好消息呈上去,可架不住战况实在太烂。奏折看多了就火大生气,万历皇帝的身体就一天差过一天。

这会问到刘綎的下落,小宦官都不知道该说啥。万历皇帝半天没听到回复,忍不住动怒问道:“刘綎呢?他不是敢战善战么?难不成打了败仗?”

小宦官支吾半天,“刘老将军确实打了败仗,四万人马尽数覆灭。”

“什么?”万历皇帝闻言一怔,挣扎着就想起身,“刘綎败了,杜松却赢了,反贼还逃了。你们……,你们好大的胆子,这是在欺负朕久居宫中是个傻子么?”

小宦官连忙跪地磕头,郑贵妃流着泪劝自己男人莫要发怒。朱翊钧胸口剧烈起伏,挣扎起身却更是无力,身子一软就靠在锦墩上气喘吁吁。郑贵妃一看他面『色』苍白,连忙对小宦官喊道:“太医,快去传太医。”

朱翊钧斜靠床榻,竟然流泪自语道:“国事艰难,满朝文武竟然还敢欺朕,骗朕。他们欺上瞒下,骗来骗去,骗了朕几十年。这朝廷内外就找不到一个忠臣,一个都没有,一个都没有呀。”

皇帝老儿一病不起,满朝文武这会也是眉头紧皱。在紫禁城东的文渊阁内,首辅大学士方以哲正领着几个朝中重臣,会同兵部,工部以及刚刚进城的总兵官杜松一起愁眉苦脸。

杜松虚坐半席,沉声说道:“众位大人,这反贼的火器之犀利,已经到了仗都没法打的地步。刘老将军统兵四万围城,可一上午的光景就全完了。据逃回来的将官说,当时反贼『射』出无数火箭,又远又准。刘老将军距离阵前足有二里地啊,竟然也被轰着了。

更别提反贼还有重炮火铳炸『药』,每一件都是军国利器。反贼虽然退回天津,却卡住了北方漕运的路径。我等若是不想办法重整军力,今年江南的粮饷就来不了啦。”

不提粮饷还好,一提粮饷大家更是发愁。就连首辅都要骂一句‘贼子可恶,竟然断我生路’。可骂有个卵用,众人只能看向工部和兵部前来议事的几名侍郎,兵仗局和军械监也派了官员和太监前来。他们面前就放着一具因为哑火而未爆的‘革命军’火箭。

火箭撞击地面已经四分五裂,现场是一具复原的残品。火箭内的火『药』自然被清掉,却还可以看出其原本的外形。除了火箭,还有一支近卫女兵用的火绳枪。征战多日,女兵也有战损,遗失的火器也不少。

几名技术官僚先向在场诸位大人问候,一同来会诊这反贼利器的奥秘。杜松杜大人就明言,说若是明军也有这等利器,定然可以杀贼无数,易如反掌。所以大明的军工人员这就琢磨着要仿制这等厉害的军械。

木壳火箭么,乍一看就是大号的窜天猴。不过赵泽制造的其实叫做黑尔火箭,属于后世英军‘康格里夫火箭’的大幅改进品。这技术的难点在于尾翼自旋,对加工精度有要求。在大明的官僚看来这不就是个塞了黑火『药』的木壳么,有现成的样品在,应该很好造吧。几个懂技术的官僚碰头商议了一会,但从眼前的样品来看似乎不难,也都点头表示这火箭可以造。无非是反贼的精巧些,漂亮些。可大明的良工巧匠也不缺,定能造的比它更好。

能造就行,方首辅以下顿时大喜。他们又问反贼的火铳能不能造?得到的回答自然也是肯定的——大明朝的火铳可是普遍装备,数量极多,就是质量太差容易炸膛,官兵不爱用而已。只需朝廷多多拨些银子,自然有耐用的火铳打造出来。

火箭火铳都能造,最后又谈到火炮。

这就有麻烦了。

通州一战,火箭的威势极大,杀伤却并不大。最凶狠,也给明军最深印象的就要属两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短管重炮。等周青峰带队撤走后,杜松亲自带队查看了反贼在通州城墙布置的阵势,意图破解反贼面对数万人马却固若金汤的秘密。

炮口方向倒伏的数百具尸体根本没有被清理,血腥的场面清楚的摆在明军面前。尤其是最后百米的距离遭受霰弹攻击,地面的惨状之烈,无人不为之惊悚。明军火炮不少,却根本没有能与之对比的型号。

要说重炮,大明也有。可那都是动不动就几千斤的守城巨物。搬运起来相当麻烦,绝对没有跟随部队进军的可能。小口径的佛朗机炮已经被证明根本无用,威力小,打不准,完全不是反贼重炮的对手。

“我大明人杰地灵,才俊辈出,难道就造不出同等犀利的火炮?”方首辅说这话都不嫌害臊。

弯腰俯首的几名技术官僚都在心中腹诽。大明朝的俊杰是挺多的,可都只会『吟』诗作对,当官捞钱,懂造火炮真找不到几个。只是首辅问话,不回答是不行的。懂技术的人至少直爽点,造不了就是造不了,可他们还是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方大人,我大明于造炮一术确实有所欠缺,不过泰西之人往往精通此道。前有西儒利玛窦者,精通天文,数理,也与我朝交好。可惜此人数年前去世。

不过如今京城还有不少泰西之人,詹事府左春坊的左赞善徐光启或可帮忙联络擅长铸炮的工匠。其弟子孙元化也精通西学,尤擅造炮,也可为朝廷解忧。此外传言泰西之人在广东占濠镜为港,设有炮厂,也可为我大军造炮。”

明末火器技术落后,迫不得已从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中学习了一些科学知识。这其中火炮的铸造技术就是其一。方首辅听到说要向泰西之人学习,倒也无所谓,点点头便让人安排下去。

只是这强军的办法有了,没钱不行哪。

方首辅眉头紧皱,就把户部的人喊去商议。一个字——钱!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眼下江南的税赋被反贼堵住了,那就只能把目光放在北方。可北方经济比南方差的太远了。想收税都难呀。琢磨来,琢磨去,方首辅只有一个主意——征收剿饷。

每亩加银两分。至于能收多少上来就不知道了。毕竟现在南方的银子就别指望了,北方的农业摧残极其严重,也不知道能收多少钱。户部有个侍郎倒是又出了个主意——要不把驿政裁撤了吧,能节省点银子。

明朝的驿政是个奇葩,官员住宿可以不给钱,白吃白喝白拿,理论上是朝廷给与官老爷的一项福利。结果只要跟官员有点关系的人统统跑来打秋风。可朝廷给的钱粮不够,以至于驿站的管事要自己掏钱养活那些官老爷。

眼下漕粮断绝,能省一点是一点,方首辅也就顺势同意了。

接着又有人提议道:“京城富户众多,勋贵国戚数不胜数。前不久朝廷才给他们一口气发了九个月的粮饷,不如问他们纳捐报国?”

“不行,不行。”方首辅这下就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强行纳捐必至朝野沸腾,百官恨怨,此举不妥,不妥。”他直接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毫无商量余地,“眼下稳定为重,莫要再徒增是非。”

国家都要完蛋了,征税不向最有钱的官绅征收,反而向最穷最无权利的老百姓征收,又或者扣扣索索省下些看似不必要的费用来苟延残喘。这就是大明朝延寿的法子。

一干事务商量完,方首辅也觉着颇为劳累。他这段时间承受朝野上下莫大压力,像个裱糊匠似的勉强维持大明这栋破屋子。风雨飘摇之下,这屋子都摇摇欲坠快要垮了,偏偏住在这屋子里的人谁也不肯出力,就等着有别的冤大头出来顶一顶。

心累至此,方首辅此刻只想回家歇息一番。可不等他出了文渊阁,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冲进来喊道:“方大人,皇上召你进宫。”

“有何事呀?”

“皇上病重,太医束手无策。唤大人前去,只怕有不忍言之事。”

方首辅顿时大惊,暗想:“糟糕,这等时刻唤我去可不妙。皇上难道……,要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