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斩龙 > 第421章 暴击

斩龙 第421章 暴击

作者:通吃道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7-05 20:23:33 来源:书海阁

这方巾商人可颇有来头,他便是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明末少有几个睁眼看世界的实干之人。他精通西学,擅长造炮,是明代少有的能掌握实权的技术型官僚。只可惜,他死的很冤——大明在末期几乎是完美的规避了所有正确的求生之路,一头冲进了地狱。

受周青峰袭扰京畿的刺激,明廷总算有了几分求变求实的舆论。毕竟只要不是个傻子就会明白漕运被截断的巨大危害。万历皇帝提前三年挂点了,他儿子泰昌皇帝上台总要有点新气象吧。明军正在重整队伍决定要再次攻打天津,明廷官僚也在寻找改革之路。

首辅方以哲还没倒呢,鉴于杜松等将领都说反贼炮火犀利,他便寻了精通西学的徐光启来造炮。徐光启年事已高都六十岁了,便推荐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孙元化就任兵部司务,探寻强军之路。

孙元化受此重任,深知光造炮救不了大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想办法实地考察一下这‘革命军’反贼。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军是个什么鸟样,大家都是清楚的。可‘革命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却众说纷纭。众人就犹如盲人『摸』象,说的都不一样。

‘革命军’占据天津,却并不禁止对外人员流通。周青峰甚至鼓励民间的人员和商贸往来。这是一种自信,就是要把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哪怕有缺点也不怕被人说,甚至鼓励民间人士发表合理的意见——造谣生事,挑拨离间的肯定是要倒霉。

大明锦衣卫还是派人到了天津来『摸』底,其实就是将市面上公开发行的各种报刊和宣传册子送回京城就能轻松完成任务。若是他们要暗中作『乱』,就要面对马公公的爪牙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了。

孙元化到了天津,第一天就颇有感触。他信手写了笔记,就决定要在城中好好看看。由于他是以经商的身份来的,在天津的锦衣卫暗探就提醒道:“马可世那『奸』贼手段厉害,监控极严。孙大人应该去反贼的银行换些银元,这样才是真正来天津做生意的样子。”

换银元?

孙元化不太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却还是依言去了城内市中心的鼓楼附近,新成立的‘中华银行’是一座新建的三层高楼。光是这大楼的高度就超过二十米,比得上城门楼,算是这反贼的招牌建筑,很是显眼。

由于还没有水泥,这栋楼用的是砖木结构,糯米石灰砌墙,花费不菲。可这栋银行大楼建成后带来巨大的名气,叫人觉着‘革命军’确实厉害。再则这大楼修建的极快,两千平米的建筑面积,不到一个月就建好,很快投入使用。据说后期还要继续扩建。

孙元化赶过来时就看到这银行大楼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他一问才知道,最近又有一栋大楼将要在对面修建,名曰‘百货大楼’。

“敢问老丈,这‘百货大楼’是何物?”孙元化不明白呀,反正他来了这天津以后就觉着自己像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光是翻看近期公开发行的‘革命军’报纸就让他大开眼界——他一下子就能了解远在辽东,山东等地的消息,甚至还有不少关于海外的奇闻异事。

被问的是个看热闹的老头,咧嘴乐道:“就是买卖各种商货之地。告示上说什么此地主要零售,若是量大则在城外的批发市场。”

银行的稀奇还没看到,就看到个百货的稀奇。

孙元化顺着人流朝前走,到了近前才发现这街上的人看的其实是地面的一个大坑。那个坑挖了大概五六米深,据说是什么百货大楼的地基兼地下室。他自己看到这么个坑都啧啧不已,再看现场的工人用吊车运输挖掘的泥土,每次都能运个上千斤,速度极快。

“了不起,确实了不起。早有耳闻说这‘革命军’不读圣人之书却优待工匠,擅长奇巧『淫』技,果真如此。”孙元化看了了一会就被人流挤走,他再向前就看到了今日要来的银行大楼。

若是以后世的目光来看,这方方正正的三层楼房也没什么稀奇。可在明朝的人看来这大楼却处处都是稀奇。大楼第一层的层高在五米以上,光是大门就叫人觉着敞亮。门口站着两名长矛卫兵,戴头盔配胸甲,全副武装。叫人一看就觉着威风凛凛,不敢造次。

孙元化是懂技术的人,对这亮堂堂的胸甲很是好奇。跟近卫队交过手的明军谈起过这胸甲都是羡慕,说这等明军大将才能装备的甲胄却穿在反贼小兵身上实在匪夷所思。这胸甲亮堂,神气,砍起来特别费劲,寻常兵卒根本对付不了。

“如此宝甲却配给小兵使用,这‘革命军’确有过人之处。只可惜这等势力不能为我大明所用,实在令人叹息。”孙元化感叹一阵,就跟着人流进了银行大楼。

周青峰当初搞‘赚钱宝’,还搞了保险理财,这些事虽然要么是坑人,要么没起到什么大作用。可好歹也是收拢培养了一批金融业人才。这些人现在倒是正好用来开银行,银行这个金融机构用得好可是能发挥巨大作用的,光是遏制民间的高利贷便是一大善政。银行一楼大厅有告示牌和引导人员,目前有存贷款业务,也有汇兑业务。孙元化带着两个壮仆和一百多两银子过来,就问银元兑换业务在何处办理——实际上他到现在为止都是不清楚这兑换业务到底是个啥意思?只知道就是把银两化成银元,只知换了之后很方便。

稀里糊涂的到了兑换窗口,办事的人就问兑换多少两?孙元化将一个装银子的包袱放在柜台上,立刻有人过来对银两称重。称重是按克计算的,一百多两是将近四千克。

在确认全部兑换后,又有人过来将兑换的白银进行检验。一个是丢进水里确认密度和重量关系,再则用剪子细细剪开,确认银子成『色』。

孙元化带来的银子成『色』有好有坏,兑换率还不一样。银行的人忙碌了好久才算出这一百多两银子兑换银元的数量,“一共是一百五十二元七角二分。”

银元是银铜合金,二十五克一枚,此外还有币值更低的铜币。赵泽最近搞出了水力冲压机,首先都不是用来造武器,而是用来造币。‘革命军’需要靠商业销售购买大量物资,靠银两实在太麻烦,必须有标准化的货币。

冲压的模具用数字加工中心制造。原本是要用周青峰的头像当图案的。可考虑到还要在明廷控制区域的流通,最后还是选择用梅兰竹菊和数字文字来区别和标识。

孙元化拿到这‘革命军’的银元便再次感受到了这工业技术的魅力,他对着光仔细看冲压模具在银元上印出精细的花纹,那一条条一丝丝绝非人力所能为。银元上的花瓣甚至还有高低上下的立体区别,最难得的是每一枚银元都是如此,完全一模一样。

“神技,真乃神技!”孙元化不顾自己还在银行的柜台前,便对这高质量的银元大加赞赏。大明朝廷也铸币,可铸造的图案绝对没有这冲压的精美。这凹凸有致的纹理,边缘的齿纹,甚至是银元的耐磨『性』和辨识『性』都让它成为一件艺术品。

‘革命军’的货币分五种,一元,五角,一角,五分,一分。分成银币和铜币两类。孙元化都仔细看过,又向兑换的银行人员问道:“来换的多吗?”

“一开始不多,不过我们发薪水和对外采购都用银元,很快大家都明白这东西的方便,自然就喜欢了。”银行的人说道。

孙元化手抓银币,脑子里就开始飞快的想象。一会的功夫他竟感到头脑眩晕,无法判断这小小银元将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朝廷上下还只觉着‘革命军’这伙反贼就是炮狠甲厚,士卒敢战。可人家的能耐已经超乎朝廷大佬想象了。

这不对比还好,一对比真是叫人心生绝望。‘革命军’的这些贼酋做什么都高屋建瓴,所谋甚远,而朝廷那些官僚一个个都蠢的像猪——这简直就是对猪的侮辱。

货币这东西是百姓日常少不了要用的,商业流通更是需要。可大明的货币用银两则很不方便。一两银子币值太大,一个铜钱币值又太小。而且在银子上作假是很多『奸』商必备的能力,所以做买卖有很多功夫其实是花在如何甄别银两的真假上。

市面上都是碎银子,那都是商家用剪子不停剪啊剪成那样的。每次买卖还得对碎银子称重,这其中的麻烦就别提有多大了。而‘革命军’这银元造型精美,看着就上档次,币值固定又难以伪造。这对于商业流通来说必然大受欢迎。

只要‘革命军’不断提供这些银元,光是吃铸币税便是一大笔钱——一两银子是没办法兑换同等重量的银元,银元里是掺了大概十分之一的铜。

赵泽正在辽东半岛大规模生产冲压机,日夜不停的将融化的白银变成银元。等到市面上的白银不断换成‘革命军’的银元,老百姓心里很自然就会倾向于这伙反贼。这潜移默化的意识侵蚀迟早发挥大作用,这可比打几场胜仗还厉害。

孙元化才来天津第二天,就受到了这么一个暴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