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玄天修仙录 > 第32章 王元熹

玄天修仙录 第32章 王元熹

作者:中昂的孔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05:21 来源:书海阁

张元敬伸手拽开几根藤萝,只听“沙沙”几声,有什么东西贴着崖壁落了下去。

过了几息,下方传来“锵啷啷”的声音。是金属物品落地的声音!下方地方,距此地并不太深。

张元敬收起黄玉,只留墨绿色的伞玉,御气浮空,慢慢落了下去。下行约莫四十余丈,借着光晕射出的光芒,他隐约看到了水波的反光。到得跟前,才发现是一个水潭,不知大小。森冷之气,正是从水潭中冒出的。

靠着崖壁这侧,则是丈余宽的乱石地,中间散落一些物品,大多是从启灵期妖兽身上剥下来、碎得不成样子的灵材,还有数以千计的灵石碎片,在伞玉光芒照射下,发出璀璨的色泽。

他沿着水潭与崖壁间的乱石,向前方走了几步,又发现几颗破碎的皮革,似乎是储物袋爆开后,留下的残余材料。

“连储物袋都被打爆了?元熹师弟遇到了妖丹境以上的妖兽?不对,如果鼎玉是他所持有,妖兽岂会袭击他!”张元敬蹲下去,拿出一柄飞剑,在破碎皮革上拨弄几下,脑中念头转动,“为何不见其本人?尸体,或者说残体也没有!”

又向前走了数丈,除了地上的乱石和崖壁上的藤萝、青苔,别无它物。

遂又转身向后,越过那些灵材和灵石洒所之地,行了丈余,发现了一柄飞剑,通体碧绿,又细又长,正是王元熹经常使用的灵器玉麒麟。

张元敬伸出有些颤抖的手,将飞剑拾起,仔细审看。飞剑灵机充足,剑体完美,无有任何瑕疵。这说明,王元熹要么没来及使用此剑,要么就是并未遭遇激战。

再往后搜寻了数丈,没有更多收获。

那么,元熹师弟到底去了哪里?

张元敬猛地想起,自己还带着王元熹的随身吊坠和指真盘,当即取出,施法运转。过得片刻,那阵盘上的蓝色光线停了下来,但尚未完全静止,忽然又开始转动,眼见将要停止,再一次转动。如此反复,竟始终不能确定方位。

这说明,目标要么被困在特殊之地,无法定位,要么就是——正在脚下。

张元敬将指真盘收起,俯首去看脚下的深潭。森冷之气,扑面而来,让他下意识打了个激灵。仔细检测一番,没有发现潭水中有妖兽活动的动静,当然,也可能是此潭很深,妖兽潜藏在水底,不易发现。也未发现潭水中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他伸手在水中拨了拨,潭水冰寒而澄碧,能看清水下三四丈深的情形。

王元熹多半就落入这深潭了!

下去,还是不下去?张元敬只犹豫了一息,便决定下水潭去寻人。既然都到了此地,王元熹又是交好的师弟,岂能因为一点畏惧,便放弃找回其遗体!那他岂不真的成为“鼠道人”了!

他先取出伞玉的玉盒,让其吸收足够灵力,然后用细绳系住,挂在颈上。这才鼓荡法力,护住身体,缓缓下到潭中。

潭水冰冷刺骨,他甫一入水,便觉血肉凝冻,经脉发沉,气机滞涩,完全无法进行内呼吸。他的身体,似一块石头,迅速向潭底落去。他想扑通手脚,先浮出水面,但手脚如同生了锈一般,不听使唤。

霎时间,张元敬脑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作为一个筑基修士,他的身体潜能巨大,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坚持两刻钟,也不成问题。

但是,若不能操控身体,别说两刻钟,就是两天、两个月,也是白搭。

此潭甚深,待张元敬沉入潭底,已是二十几息之后。

水下一片黑暗,借助伞玉的光晕,张元敬勉强可以视物,但也只限于丈许方圆。他正自发愣,忽觉脚下有物,颇为坚硬,低头一看,却是一具尸体,面目栩栩如生,正是失踪数年的王元熹!在他的身侧,有一个玉盒,形制与伞玉的那个玉盒一模一样。

也不知这潭水有何特殊,王元熹除了身体发硬外,其余皆与生前无异。他的眼睛圆睁,但空洞无神,身上的银灰色道袍破破烂烂,露出里边的古铜色软甲,这是一件防御灵器,灵机暗弱,显然是受了重创。

张元敬勉力弯下身体,用手在王元熹眉目间轻抚一下,为其合上双眸。心中却是充满绝望,喃喃自语道:“元熹,我们真是难兄难弟啊。这地方有些冷清,你我也算搭个伴吧……”

这时,他看到王元熹怀中有些鼓鼓的,似是塞了什么东西。便随手一摸,将之取了出来,却是两枚玉简。

他不禁目光一凝,对王元熹专门贴身保存的东西,起了探查的心思。

他先把那玉盒捡起,打开一看,果见其中有一个三足鼎形状的凹槽,便将那鼎玉取出,口入槽中,同时也把伞玉装盒,任两者一起在这潭底吸收天地灵力。但是,他并未注意到,玉盒在汲取大量灵力时,还吸收了一种未名之力。

然后,方才拿起一枚玉简,往脑门上一贴,便有一团团的文字涌入他的脑海:

“一七三年九月初二,自北方某地归往玄水城途中,路遇一个面容苍老、气机渊深的修士,他截住我,说要送一场机缘给我。我当即拒绝。但此人修为深不可测,无论我如何躲避,都会被他寻到。最后,我只好问他,是何机缘。他与我说,是薛王神陵寝的机缘。我说,薛王神陵寝,几万年没有人寻到,前辈修士中,不凡元婴真人,都曾进入过薛王山,最后都是空手而归,你是何人,竟敢妄言送出这场机缘!他说,机缘只与有缘人,你要不要去,是你的事,但送不送,却是我的事,我看你是有缘人,故一定要送给你。我想,这老头也真是奇怪,哪有强送机缘的,便说,你送我之后,不会就跟着我了吧?他说,当然,机缘都送出了,何必再纠缠不休!于是,他送了一个玉盒和一枚玉简,玉盒中是一枚鼎形玉佩,他说,佩戴此玉,可不惧薛王山中的灰雾,但需要补充灵力,将玉佩扣入玉盒中,便可自行汲取灵力,玉简则是薛王山的地图,与玉佩可以呼应,对照此图,可以轻松进出此山。我见玉盒上写着要获得七种玉佩,便问他只一枚,也可入薛王神陵寝吗?他说,每一枚玉佩都对应一份机缘,无须集齐。我想,既然如此,不妨先收下,就算不去,也可以用来当防具用……“一七五年三月初七,返回山门,闭关一年。出关,感寿元无多,修为难进,遂起了探求那个机缘的心思。拜见师尊,据实以告,请求师尊相助。师尊说,正值天魔渊在宗门势力范围猖狂活动之时,齐真人命令结丹长老不可妄自外出,故此事只能靠自己。他还补充一句,此事颇为可疑,最好不要去。

“一七六年五月十七,再次闭关一年,心浮气躁,难有作为。闭关此法,绝不适合于我。我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去游历,在游历中感悟。

“一七七年七月初七,元苍、元臧、元伟、元敬几位老兄都在闭关,与掌玄殿执事报备,下山去也。

“一七九年元月初七,路经东方东轩国,顺道回乡一趟,已是第七代后人,皆不识我也……

“一八三年六月十六,经大青山,转而向北,路过图远山一带,遭遇散修劫道,苦战半日,用光灵符,全身而退。原本打算入山一探,只得作罢!哎,要以游历感悟突破境界,不仅虚无缥缈,而且甚是危险!

“一八八年九月二十三,经上千万里跋涉,抵达万法宗,见肖友松,询问玉盒上所言七玉之事,肖友松表示从未听说过,并言数千年来,宗中亦无记载,当是讹传之事。我心有所疑,怀疑那给与我玉佩之人,或有什么阴谋,故录此玉简,以作记载。

“一**年二月初三,在玉皇山盘桓数日,多是繁文缛节、觥筹交错,实在难受,便让肖友松派几个熟悉薛王山情况的练气修士,陪我去山中转一转。肖友松起先执意不允,后我坚持,方才派了人,为我指路。当我们靠近灰雾时,灰雾突然加速移动,向我们冲来。万法宗弟子吓得转身便跑。我正想试一试玉佩,故拿出捏着手中,灰雾吞没我后,果然毫发无伤,从玉佩中撑开一团光晕,便将灰雾抵在了肉身之外。果然有效,此玉确与薛王山存在重大关联。这让我欣喜若狂。无论那老头是何阴谋,只要真有机缘,危险再大,我也要去!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二月初六,我已行进至靠近薛王山中心区域的地方了,可是,玉佩的灵力不够了。进山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没有玉佩的防护,我顶不住灰雾的侵袭。而不让玉佩入盒,只能用自己的法力去补充它的消耗,这哪里够用!我已经进退两难,无论是继续前行,还是原路返回,玉佩仅有的灵力都不足以支撑!我突发奇想,若是能够找到一处深水之地,躲入水中,便可让玉佩恢复灵力储备了!然而,我的运气太差了,两个时辰过去,依然没有找到可用的水流。玉佩的保护之力,越来越弱,我的脑子渐渐有些不听使唤……”

文字到此结束,可以推知,随着玉佩功效的减弱,王元熹逐渐被灰雾侵入,神魂失去控制。至于,最后为何储物袋爆炸、鼎玉遗留黑石之上,则已难以知晓。

对照王元熹入山的时间,张元敬猜到,这所谓的某某年,当是指他的年纪而言。这枚玉简,大致记载了王元熹自得到鼎玉以来的十几年经历。从他得到玉佩的过程看,此玉之来历,必定藏着什么隐秘。

他拿起另一枚玉简,贴在额头上一看,果然是一幅地图,上面还有一颗小绿点和一颗小黄点在闪烁,当是代表着伞玉和鼎玉的位置。此外,再无其他光点,显然,其余五枚玉佩,皆不在薛王山中。

不过,对张元敬来说,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出这深潭!

用来逃命之物,他还有一枚上品的低阶御风符,但是,又不能动用法力,根本无法激活。

不仅如此,他也无法使用灵器,甚至不能炼化丹药。

正自彷徨无计,耳边突然传来“叮”、“叮”两声。他抬眼一看,却是两个玉盒发出的,它们不知何时,竟自行打开了盒盖。

他疑惑地看了两眼,未见什么异状,便先将伞玉取了出来,握在手中,只觉一阵清凉袭来,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浑身的僵硬竟缓解了几分,经脉也有所恢复正常的迹象。他又惊又喜,紧握玉佩,期待有奇迹发生。但是,这清凉之气,并未在肉身经脉中过得传导,而是直入泥丸,让他的神魂变得无比清醒。

张元敬有些失望,眼光转动,看到仍静静躺在玉盒中的鼎玉,不觉又生出希望来。他伸出颤抖的左手,去扣卡在凹槽中的玉佩,因为过度紧张,几次失败。好容易将之弄出来,捏在指尖,不知是过度用力,还是手太僵硬,根本感觉不到玉佩。

这时,鼎玉生发出黄色光晕,随之有一股暖流淌入他的经脉和血液,顿时便缓解了水下的凝冻之力,他的经脉渐渐顺畅起来,身体也能自如操控,不禁心中大喜,运起厚土养气诀,法力遍布全身,遂将王元熹尸体收起,迅速上浮。

出得水潭,他稍作修整,便驾起飞剑,对照玉简地图,用了两日工夫,从西南方向出了薛王山,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