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魔法世界的道士 > 第183章 买官

魔法世界的道士 第183章 买官

作者:东方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1:16 来源:书海阁

换了大房子赚了钱之后,李连胜没想到麻烦也随之上门,当地的衙役们每天集体上门打秋风,今天要喝茶钱,明天要鞋子磨损钱,后天收商税。

好在李满仓是做了十多年账房,懂得街面上的规矩,每次都给钱打发走了。

李连胜看到这一幕,也想起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县里的县太爷就在县衙,每月放告的那些天就能去看县太爷主持打官司的,这些下面的吏胥个个都是吸血鬼一样的东西,你不去看他,他也往你家里跑来要钱。

李满仓又一次赔着笑拿钱送走这些吸血鬼们,对儿子说:“街面上这些人得罪不得,不然肯定找流氓将咱家的生意全砸了,他们如果拿不到好处,是断断不会让别人好过的。”

李连胜点点头,也明白这个年代没有官场上的势力撑腰,做生意肯定被为难。还能怎么办,花钱买平安吧。报警,开玩笑,这些衙役们做的就是警察的工作。真为了每天被衙役勒索的事情去县衙报官了,那不成了堂下刁民为何状告本官了的现实版了!

看儿子懂事李满仓又叹口气说道:“你我只是个字识,不是考科举的料,不然考个举人回来,哪怕是个秀才廪生,这些衙役也不敢这么放肆。所以说啊,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

“受教了。父亲大人,您不如捐个官吧。”李连胜解释说:“捐官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有个官身,到时候可以见官不跪。”

李连胜记得清朝的捐官制度从乾隆年间就开始了,最高能买到道台正四品官身。但买了道台,和做道台是两回事,毕竟捐官那么多官位就这么一点,且科举途径出身的进士是老虎班,遇缺即补。

所以捐官也不可能都外放做官的,四品买来的候补道台到时候能做到**品的县丞、主簿还要从吏部花钱打通关节。买来的候补道就算打通吏部关节能做到七品知县,也是云贵海南那等烟瘴之地或者陕北甘肃宁夏青海贫穷地区的官了。

而李连胜的意思,是让父亲花个几千两银子,合法的买一套四品官员的衣服来穿。

其实从长远来看,捐官绝对比给钱打发街面的这些衙役上算,不然谁去捐官啊。衙役打了一个商人,那就是打了一刁民,但是如果衙役打了一个有官身的候补知县,那就是殴打上官,罪大恶极,拖出去打死都是轻的,换个狠点的县太爷,能让这样罪大恶极的衙役在站笼里面站到死为止。

反正衙役只是贱业,明清两代明文规定衙役后人三代连科举不让考的,没做到捕头打死也就打死了。

李满仓也觉得是个好主意,至于捐道台就有些高了好几千两银子才能捐到,先捐个知县也就一千多两银子的事情。有了这个候补知县的资格,和县太爷也是能平起平坐了。

只是家中虽然一直在生产肥皂,也一直在对外开拓肥皂的销售途径,但家中现在存银也就三百多两银子,倒是家中仓库里肥皂屯了价值出厂价五六百两的货物在家中,而且每天家中都能产出价值一百多两小二百两银子的肥皂来。

这还是因为县城外就有火车站,平汉线就经过这里,市面远比其他地方繁荣的缘故,远一点的杨村也是远近有名的水码头,通过水路能直达天津。附近的商业活动很频繁,不然这么多肥皂,断然要大部分压在手中。

现在的情况是捐官的话家中现银不足,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每天少则几十两多则上百两的生意都能做成,肥皂也是一袋袋的被拉上马车。

转眼到了五月,家中已经凑够了一千多两银子,李满仓正在忙着找人打点捐官之事的时候,随着天气转暖,穿上夏衣之后田野间的梨花、喇叭花、桃花、玫瑰花、月季、野杜鹃、牡丹花、油菜花、槐花、荷花、栀子花、洋槐花都开了。

李连胜等的就是这个时间,立刻让家中门房的三个孩子在外面放出声去,李家以三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花瓣。主要收玫瑰、月季、牡丹、油菜花、桅子花、桃花、芍药、牡丹的花瓣。其他的花瓣也行,但是价格只能给五文钱两斤。

至于槐花这个东西人们采到之后,马上就放进肚子里了,因为槐花其味道香甜可口,没有不吃的道理啊。榆钱的道理也是一样,都是民间备荒的主要食物。

三文钱一斤花瓣的价格,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太低,成年的壮劳力是看不上这份钱的,但是那些半大小子和半大的姑娘,如果靠着采集花瓣就能一天赚个几文钱,那家中自然是非常愿意的。

因为之前的四月,李连胜就利用买来四月开的牡丹花瓣,配合酒精加热后制作了一批牡丹精油,然后加入肥皂的制作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几十块牡丹香味的香皂。全家用过香皂之后,都是觉得这香皂不能卖便宜了。

这香皂只有肥皂的一半大小(为了让女孩子也能轻松握住),但是价格却比肥皂贵上两倍。李连胜和李满仓父子经过商议后,给香皂定的出厂价是150文一块。就这也比洋人的肥皂卖的便宜。而且家境殷实的有钱人家,有更好的香皂,谁还用肥皂呢。

虽然制造香皂多了一道工序,但是因为香皂体量本来就比肥皂小一半,成本差不多,如大批量制造的话,只怕香皂成本还能比肥皂低一些。

在李满仓前后花了一千两百多两白银(捐知县价格是朝廷明码标价的999两银子,但是为了跑这个事情上下打点送礼花了两百多两),换上正七品的官袍之后,家中再次买入了四个仆妇和五个丫鬟。

因为已经是有了正经的官身,以后衙役们上门,门房就接待了,当然还是给点钱打发走。这些人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就算总给你家的院子里扔死老鼠也够恶心人的。所以,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是也不会任由他们讹诈了,县里其他举人家中的店铺给多少,李家也给多少就是了。

衙役们也明白这一点,见了李满仓,也都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李老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