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563章 红旗煤田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第563章 红旗煤田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4 11:14:48 来源:书海阁

在无数个日夜交替之中,几万工人不辞辛劳地挥洒着汗水,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持续奋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 1961 年 11 月末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成功完成了煤矿上层多达 2000 万立方米土方的剥离工作!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工人们无尽的智慧与心血。

随着这项艰巨任务的圆满结束,一座宏伟壮观、设备先进的现代化露天煤矿拔地而起,并被赋予了一个响亮而振奋人心的名字:红旗煤矿。这座煤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之上,熠熠生辉。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它完成建设后的次月,便展现出惊人的产能,一举实现了高达 100 万吨煤炭的产出量!

在此之后,一支专业的探勘队伍对红旗煤矿展开了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勘察工作。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最终得出了令人瞩目的结论:整个煤田的占地面积竟然超过了 1 万平方公里之广!

而且,据初步估算,这里的煤炭储量至少达到了 1000 亿吨以上!如此庞大的煤炭储备规模,无疑给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按照当前国家对于煤矿的消耗水平来计算,这些煤炭资源足以满足国家未来数百年内的需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红旗煤田所蕴藏的巨大煤炭资源,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成为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关键课题。为此,煤炭工业部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政务院提出了一项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将现有的金城至西域省之间的单线铁路改造升级为复线铁路。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幅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还能够确保红旗煤田所生产的大量优质煤炭得以顺利、高效地运往东部那些急需煤炭的地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于是,时间来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1962 年,一场规模宏大的工程拉开帷幕:对东起海州市、西至迪化城的铁路展开全面的复线改造!计划在1972年完成全部线路的复线改造。

与此同时,位于西域省广袤土地上的红旗煤田也取得了惊人成就。在1962年刚刚建成第一年,它便一举突破了 2500 万吨的煤炭产量大关,一跃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座月度产量高达 200 万吨,且年度产量成功突破千万吨级别的大型煤田。

1962年全国煤田总产量为2.5亿吨,仅红旗煤田的产量就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0%,这座煤田的崛起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在能源领域闪耀夺目,其对于稳定国内煤炭供应所发挥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

然而,要将如此巨量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东部沿海省份并非易事。为此,铁路部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调配了大量的蒸汽机车投入运输作业。这些钢铁巨兽昼夜不停地穿梭于迪化城与海州之间的铁路线上,它们不知疲倦地奔腾着,仿佛永不停歇的时光之轮。

尽管如此,由于当时铁路仍处于单线运营状态,其运输能力受到极大限制,红旗煤田的年产量难以进一步提升,只能维持在 2500 万吨左右。

在 1962 年这一年间,煤炭产量相较于 1961 年竟然大幅减少了整整 2780 万吨!更为惊人的是,如果将其与 1960 年那堪称巅峰的 3.97 亿吨相比,足足少了令人咋舌的 1.47 亿吨之多!

虽然1960年的煤炭产量是在大跃进中产出的,又一部分生产出来被浪费掉,但是煤炭产量出现如此巨大的下降,已经开始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为了填补其他地区因煤炭产量急剧下降所造成的巨大缺口,铁路部门当机立断,迅速采取行动,全力加快绿都至迪化城之间铁路复线改进工程的施工进度。

他们深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红旗煤田在扩大产能之后,可以将源源不断产出的煤炭顺利地运往急需能源供应的东部地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铁路线路复线改造工程的圆满竣工,红旗煤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 1963 年起,其产量便如脱缰野马般一路飙升,成功突破了 3000 万吨的大关。

时间来了 1965 年,此时绿都到迪化城的铁路复线改造也已全部完工,这无疑给红旗煤田的产量增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此,红旗煤田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彻底挣脱了种种束缚,产量节节攀升。

就在这一年,它的煤炭产量一飞冲天,一举突破了 6000 万吨的惊人数字!正是凭借着红旗煤田这一强大的产能支撑,1965 年全国的煤炭总产量得以再度突破 3 亿吨的重要里程碑,为国家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原本要到1962年才结束的自然灾害却在1961年提前结束,使得兔子国有了充足的力量继续第二个五年计划,同时由于红旗煤田的建成,使得第二个五年计划能够顺利完成,避免原本历史中1963年到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期的出现,使得第三个五年计划能够提前进行。

同时因为何雨柱带领红星机械制造厂的技术人员搞出来了柴油取暖炉大量出口到毛熊,使得兔子国有充足的能力偿还欠毛熊债。

特别是何雨柱带领红星钢铁厂在钢铁上的一系列成绩和越野车的投产,使得兔子国减少了原本需要从毛熊进口的物资,缩小了欠毛熊的外债规模。

于是在1960年和毛熊关系恶化后,兔子国很快就偿还完欠毛熊的2.06亿卢布的外债。而进入1961年后,当时国际**运动发展形势的变化,毛熊需要兔子的支持,毛熊领导人苏穗宗为了缓和和兔子的关系,又开始放开对兔子国的军事援助。

于是兔子国果断抓住这难得机会,趁机向毛熊提出引进米格-21F-13飞机、安-12运输机、伊尔-14飞机三款飞机和相关的制造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