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790章 立足未来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第790章 立足未来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6 19:02:13 来源:书海阁

算起来何雨柱担任红星钢铁厂厂长这个职位已然过去了俩个多月了。当上一厂之长的他,终于可以不再像往昔身为副厂长时那般处处顾及正厂长的想法与意见了。

凭借着自己对后世现代那些先进且出色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入了解,再紧密结合红星钢铁厂以及机械制造厂当下的真实状况,何雨柱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一系列雷厉风行、大刀阔斧般的重大改革举措。

伴随着何雨柱所精心构思并提出的一项项具体措施逐步开始落地施行,原本就一直保持着迅猛发展势头的红星钢铁厂及其所属的所有分厂,瞬间焕发出更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将此前的红星钢铁厂及其下属分厂比喻成一辆正在国道上风驰电掣般疾驰的汽车,那么自从何雨柱推行这些崭新的措施之后,红星钢铁厂及其下属分厂就犹如这辆汽车突然离开了国道,转而驶入了宽阔平坦、通行无阻的高速公路一般,其发展的速度更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显着提升。

红星机械制造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赵德柱从上任以来,一有时间就到各个车间巡视,绞尽脑汁想提高红星机械制造厂的汽车产能。经过漫长时间的坚持与拼搏,在他永不言弃地努力之下,红星机械制造厂终于迎来了重大突破。

通过对现存生产设备的精心升级与改造,该厂整体的生产能力在原有的坚实基础之上再度大幅攀升,整整提高了 10%之多!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不已。

当生产线的改造工作圆满结束之后,一个崭新的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卡车生产线、轿车生产线以及越野车生产线三者之间成功实现了资源共享。

这意味着一旦轿车生产线或者越野车生产线出现暂时的闲置情况,它们能够迅速灵活地转换为卡车生产线,投入到卡车的生产当中。

这种高效的资源调配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生产线闲置所带来的浪费。由于生产线的优化调整,卡车的产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显着提升。

此前,由于要优先满足北安南国劳动党对于卡车的迫切需求,国内卡车市场的供应曾一度受到挤压。然而如今,随着产能的增加,那些曾经被压抑的国内卡车需求终于得以充分释放并获得满足。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大家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之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平静。随着阿美莉卡正式全方位介入安南南北之间那场激烈的战争,局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彻底切断北安向南安地区输送物资和武器装备的重要通道,阿美莉卡的空军毫不犹豫地展开了疯狂的攻击行动,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北安的物资运输命脉——中央走廊。

日复一日,阿美莉卡的战机在空中呼啸而过,投下一枚枚致命的炸弹。这些猛烈的空袭给北安军队运送物资的卡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一辆辆卡车在炮火中化为废墟,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滚滚黑烟弥漫在天空之中。

原本繁忙有序的运输线路如今变得支离破碎,物资供应陷入了严重的困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北安方面不得不紧急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护宝贵的物资运输通道,并确保前线部队的补给不被中断。

于是为了维持原有的物资运送规模,北安劳动党不得不加大从龙国采购卡车的数量以弥补被损毁的卡车。实际上,北安劳动党不仅能够从龙国那里获取到贷款援助,就连实力雄厚的毛熊国对其也提供了相当规模的无偿援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如此,北安劳动党却偏偏选择大幅增加从红星机械制造厂采购卡车的数量,而非从毛熊国获取无偿援助的卡车。

根本原因在于北安负责在中央走廊运输任务的559部队,在对分别来自龙国和毛熊两国的卡车使用中的表现进行统计时发现。

无论是车辆各个方面的性能表现,还是行驶途中至关重要的稳定性,龙国红星机械制造厂所生产的 CBK-01型卡车都明显技高一筹,更胜一筹!

正因如此,北安劳动党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每个月向红星机械制造厂订购1000 辆CBK-01 型卡车!这一庞大的新增订单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瞬间冲击了原本刚刚稍有缓和的红星机械制造厂的生产任务安排。

一时间,工厂内部再次陷入紧张忙碌的状态,工人们加班加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去。不过,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位于神都城的汽车分厂所属的卡车生产车间即将竣工并迅速投入使用。

可以预见,待到这个新的生产车间正式开始运转之时,红星机械制造厂目前面临的卡车供不应求的艰难局面必将被彻底扭转过来!

时间来到1964年6月,经过漫长而艰苦的选址探勘工作,负责钢铁厂选址的工作队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成功地确定了适合钢铁厂建立的理想位置!冶金工业部收到工作队上报的建立钢铁厂的理想位置后,立刻上报给到政务院,政务院根据之前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向冶金工业部以及中央企业管理委员会(国营企业管理委员会)下达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

这一决定旨在充分利用基内亚共和国西芒杜铁矿所产出的丰富铁矿石资源,计划在渤海湾畔的唐海县兴建一座规模宏大、年产能力高达 1000 万吨的超大型钢铁厂!

为确保这座钢铁厂能够具备一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决策层精心选定了以红星钢铁厂最新研发的2000立方米高炉作为核心建设方案,并指定由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红星钢铁厂全面负责唐海钢铁厂的建设工程。

肩负着传递这一重要决定使命的何雨柱,马不停蹄地从冶金工业部赶回了红星钢铁厂。他刚一踏入自己的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秘书唐兴华。

他一脸严肃地对唐兴华说道:“唐秘书,你赶紧去通知一下刘炜杰同志,让通知钢铁厂所有处级以上的干部们,让他们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即刻赶到会议室参加会议!”

“好的,我这就去!”唐兴华话音刚落,便如同脚下生风一般,急匆匆地走出了何雨柱的办公室。他一路小跑着,朝着刘炜杰的办公室奔去。

而留在办公室里的何雨柱,则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中紧握着那份来自政务院的重要决定,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根据他对后世全球前几大钢铁厂厂址分布情况的了解,那些凡是需要从国外大量采购铁矿石的钢铁厂,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昂的铁矿石运输成本,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钢铁厂直接建在沿海地区,而且要尽量靠近港口。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和费用,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想到这里,何雨柱不禁摇了摇头。四九城作为龙国的首都,其地位举足轻重,却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像钢铁这样的重工业。

现在的钢铁产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如果继续扩大四九城厂区的产能,那么势必会使得四九城出现很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次,四九城境内水资源供应紧张,如果继续扩大钢铁厂产能,未来随着四九城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恐怕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来保障钢铁厂的正常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1世纪之后,四九城市内所有的钢铁产业都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停产,并进行了整体性的迁移,最终落脚在了冀北省的渤海地区。

如今,刚好借着在唐海县建设新钢铁厂的绝佳契机,可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一下如何在未来将四九城现有的一部分钢铁产能逐步转移到唐海县来。

想到这里,何雨柱缓缓地放下手中那份决定,然后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窗前,目光投向远方那高耸入云的高炉。这些巨大的建筑宛如钢铁巨兽,矗立在大地上,彰显着工业的力量与威严。

如果真的下定决心未来要将产能转移出去,那么现在就要着手制定详细计划了。再过几年,当2000立方米的高炉技术完全成熟之后,就可以根据2000立方米高炉技术来开展更大容量高炉的研发。

而那时,新的高炉将会选址在唐海县,一旦那里的新高炉顺利建成并投产,这边现有的800立方米和1200立方米高炉便能够逐步停产,完成历史使命。

然而,目前来说,考虑更大容量高炉的建设尚为时过早。眼下更为重要且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以最为稳妥的方式将钢铁厂的工人们合理地分流至唐海县。

毕竟,等到唐海钢铁厂竣工之后,必然需要从本厂抽调大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工人前往支援,以确保新厂能够迅速步入正轨,高效运转起来。

这不仅关系到新厂能否如期投产,更关乎每一位工人的生计与未来发展。因此,必须深思熟虑,精心谋划出一个周全完善的方案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