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827章 危机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第827章 危机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01:04:58 来源:书海阁

这些外国人在与娄炳成的商业往来中,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对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则毫不关心。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完全取决于能否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而对于道德、人情等因素则视若无睹。

这种唯利是图的态度,让娄炳成对这些西方人产生了深深的反感和不信任。因此,当他面对郭伯伟时,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郭伯伟也是如此,但他还是很难摆脱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自然而然地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去想郭伯伟。

郭伯伟作为约翰牛任命的官员,那么他首要的任务肯定是维护约翰牛的利益,那他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为约翰牛创造如此之多的利益呢?

这就要看郭伯伟在香江都做了什么了,他施政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低税政策,二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先来看低税政策,这一举措对于当下香江的大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这些大型企业大多具有西方背景,低税政策意味着它们的税负成本大幅降低。

原本需要向城府缴纳高额税费的企业,现在所需缴纳的税费大幅减少,这直接导致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分到的利润大幅增加。

再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一政策。直白地说,就是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弱,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监管。这样一来,那些西方企业便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壮大。

然而,这种看似自由放任的市场环境,却给香江民众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减少,涉及到香江民众生计的诸多问题,如物价、房价等,都完全市场化了。

这使得那些企业可以随意涨价,毫不顾忌民众的承受能力,其目的无非是从民众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这个问题,就会惊奇地察觉到一个事实:尽管香江在表面上似乎是依靠郭伯伟所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实际上,这其中更为关键的因素却是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与龙国非常接近。正因为如此,龙国需要借助香江这个特殊的平台来完成一些国际贸易活动,从而推动了香江的繁荣。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江政府却借助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名义,削减了许多原本应该由政府承担、造福民众的必要开支。这直接导致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保障,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在这里,有一个最为直观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郭伯伟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硕士学位的人,他竟然公然反对在香江引入免费教育制度。

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一个接受过如此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会对教育持有如此消极的态度。

身为财政司司长的郭伯伟对待惠及民众教育问题都是这样的态度,可想而知,香江政府对于教育上的投资会有多大,于是作为一个远东重要的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江的学校主要竟然是由教会等私人办学团营运的。

这一列的举动,充分说明郭伯伟本质上是一个十足的殖民地官员,不然如果他是真心为香江考虑,他就不会坚决反对在香江推行免费教育了,要知道约翰牛可是在1870年都开始在国内推行义务教育了。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香江的街道上,人们如往常一样开始了新的一天。然而,今天的香江日报却带来了一则重磅新闻,这则新闻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头版头条的标题赫然醒目——《恒.生银行筹集1亿约翰牛磅欲发行钞票,却惨遭财政司无情驳回》。

报道详细地描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为了向香江民众展示自身的实力和信誉,恒.生银行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多方渠道成功筹集到了高达1亿约翰牛磅的巨额资金。

随后,恒.生银行的董事长何善衡亲自率领其他两位股东,怀揣着这张巨额支票,满怀信心地前往财政司,申请发行属于恒.生银行自己的钞票。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尽管恒.生银行的筹备工作看似无懈可击,但他们却遭遇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香江目前的钞票发行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的钞票,导致市场上没有足够的额度供恒.生银行发行自己的钞票。

面对这一现实,财政司郭伯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他果断地拒绝了恒.生银行的钞票发行申请。

这则新闻一经发布,立刻在香江的大街小巷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着这起事件,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关于恒.生银行的各种声音。

原本,由于一些对华资银行不利的消息传播开来,许多顾客心生疑虑,正准备前往恒.生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然而,当这些顾客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许多人在瞬间改变了主意,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取款的计划。这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大部分人选择在恒.生银行存款,无非是看中了恒.生银行相较于西方资本银行所提供的更高利息。然而,当市场上充斥着恒.生银行经营不善的传闻时,这些储户为了保护自己的本金安全,宁可舍弃即将到手的定期利息,也要尽快将存款取出。

然而,现在得知恒.生银行实际上并没有问题后,这些储户自然不再愿意傻乎乎地把钱取出来,白白浪费即将到手的存款利息。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随着恒.生银行的储户不再集中前往取款,恒.生银行的压力骤减,何善衡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有精力去处理其他重要事务了。

于是,他迅速召集了恒.生银行的主要高官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共同商讨下一步的应对策略。为了稳妥期间,他将在暹罗负责暹罗分行的利国伟也从暹罗召回了香江。

在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紧张。何善衡端坐在首位,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人的面孔。坐在他左手边的是娄炳成,脸上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

何善衡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前段时间针对咱们银行的风波总算结束了,现在银行已经恢复正常经营。”他的话语简洁明了,但其中蕴含的压力和挑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商量一下接下来咱们银行的工作计划。”

“虽然这次银行危机使得很多华资银行破产倒闭,但是咱们银行却安然度过,这里最大的功劳归功于娄董事对银行的大力支持,我代表银行的全体员工对娄董事表示感谢。”说完何善衡站起来,对着娄炳成鞠躬表示感谢。

坐在椅子上的娄炳成一脸平静地看着何善衡,对于他的感激之情,娄炳成坦然接受。

待何善衡直起身子后,娄炳成才缓缓开口说道:“何董事长,其实这次银行能够成功渡过难关,并非全是我一人之功。”

“银行之所以能顺利度过此次危机,除了我的支持外,更离不开银行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正是因为每一位员工都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我们的银行才能如此顺利地度过这次危机啊!”

娄炳成的话语刚落,何善衡立刻附和道:“娄董事所言极是!”

“确实如此,除了娄董事对银行的鼎力相助外,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在座的每一位员工,是你们的辛勤努力,才让银行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得以屹立不倒。大家都辛苦了!”

说完,何善衡站起身来,对着在场的众人深深鞠了一躬,以表达他对大家的诚挚谢意。

待何善衡重新落座后,娄炳成紧接着说道:“何董事长,我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何善衡连忙回应道:“娄董事,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不必拘谨。”

娄炳成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次危机的爆发时间,恰好是在刚刚过完年不久。我觉得为了犒劳大家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银行可以考虑给每一位员工发放一笔奖金,以资鼓励。”

“这笔钱就从我个人的银行分红中扣除,不需要其他银行股东承担,每个人的奖励暂定为半个月的工资吧,您看怎么样?”

娄炳成听闻此言,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赞赏的笑容:“娄董事的提议我肯定是支持啊!稍后我会让财务仔细核算一下具体的奖金金额,等核算出来之后,我再将具体数字报给您。”

何善衡心中暗自感叹,原本他对香江坊间传闻娄炳成舍得给员工发钱一事还只是略有耳闻,并未有过直观的感受。然而,今天通过这一番简短的对话,他终于深刻体会到了娄炳成的慷慨大方。

娄炳成似乎察觉到了何善衡的想法,他笑着解释道:“我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而已,具体的执行还需要何董事长您来把关。毕竟,您才是银行的掌舵人,对银行的情况最为了解。”

何善衡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娄董事过奖了,我也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罢了。既然您如此信任我,那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妥当的。”

说完,何善衡的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环顾了一下会议室里的众人,然后郑重地说道:“感谢的话就先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该讨论一下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虽然此次危机主要是针对华资银行,但正所谓危机四伏,其中不仅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更蕴含着难得的机遇。其他华资银行的纷纷破产倒闭,这意味着我们的竞争对手大幅减少,未来将会有一部分市场份额被腾空出来。”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继续保持努力工作的状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全力扩大我们银行的覆盖范围。各位分行行长要积极主动地拓展分行的客户群体,想尽办法将那些原本在其他华资银行的客户吸引到我们银行来。

“何总经理,上个月岭南信托银行破产倒闭了,你安排人手去详细了解一下岭南信托银行破产的具体情况,评估一下它是否具有收购的价值。”

“利行长,你这边呢,继续按照你之前的思路,在暹罗稳步推进经营活动。我先给你设定一个小目标,争取在未来 5 年内,让我们银行在暹罗的每个府都设立一家支行,十年之内,要争取成为暹罗最大的外资银行。”开完会议后,何善衡把娄炳成请到他的办公室里,“娄董事,关于接下来银行的经营方向还有一些需要跟您请示,得到您的准许之后,银行才能开始行动。”

“何董事长,之前我购买股份的时候说过,只要你还是恒.生银行一天的董事长,那么恒.生银行的如何经营就由你说了算,所以,只要是你认可的事,就尽管大胆放心去干吧!”

何善衡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哈哈,娄董事,真是太感谢您的支持啦!不过呢,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您详细汇报一下。”

“您也知道,最近很多银行因为过度放贷给房地产行业,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了。”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所以啊,我预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那些在这次危机中幸存下来的银行,大概率都不敢再轻易地向房地产行业放贷了。”

“这样一来,房地产市场肯定会进入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我觉得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重新投资房地产、酒店业以及航运业等等。”

何善衡越说越兴奋,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一旦香江的经济从这次危机中走出来,重新崛起的时候,那时候银行的投资肯定能够获得非常可观的回报啊!娄董事,您觉得我的想法怎么样呢?”

娄炳成听完何善衡的话,先是哈哈一笑,然后满意地说道:“哈哈,何董事长,我原本还担心你会因为这次危机而变得过于谨慎,不敢再轻易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呢。”

“你刚刚说的这番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这证明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啊!对于你的想法我很认可,我名下的房地产公司已经在市面上开始购入一些价格合适的物业了,咱俩的想法算得上不谋而合了。”

“不过,我有一个建议啊!那就是如果有人跟咱们的想法一样,打算从银行贷款投资房地产的话,我建议一律不要同意。”娄炳成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何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时,何善衡一脸好奇地问道:“娄董事,可以说说您这样做的理由吗?”他的问题也正是大家心中的疑问。

娄炳成微微一笑,解释道:“理由其实很简单,既然咱们已经发现了这个投资房地产的机会,那就没有必要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人。银行自己投资房地产所赚取的利润,肯定要比放贷出去多得多。”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凡是打算从银行贷款去投资房地产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要赚快钱的人。我们应该适当地控制一下房地产过热的情况,不能让市场变得过于疯狂。”

说到这里,娄炳成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还能让那些真正做实业的老板们继续安心地做他们的实业,而不是盲目跟风,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房地产中去。”

最后,娄炳成还提出了一个想法:“未来,银行在向那些从事实业的老板们贷款时,可以考虑适当地降低一些贷款利率,以鼓励他们继续发展实体经济。”

“香江只有把实业发展好了,香江的市民才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全香江的市民都有稳定的工作后,那全香江的经济才能彻底腾飞,建立在房地产繁荣的经济终究是空中楼阁啊!”娄炳成一脸严肃地说道。

坐在他对面的何善衡点了点头,回答道:“好的,娄董事,稍后我会跟信贷部门的人交代这件事的。”

娄炳成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又开口问道:“对了,我记得何董事长之前好像在银行内部搞了一个什么股票指数,我记得西方国家除了股票指数外,好像还有一个指数是用来反映物价的。”

何善衡笑了笑,解释道:“是的,娄董事,您说的没错,是一个指数叫物价消费指数,用来反应经济通胀的情况。”

娄炳成接着追问:“那香江目前有类似的物价消费指数吗?”

何善衡摇了摇头,回答道:“目前全香江没有任何指数类东西,财政司的郭司长明确表示市场自由的情况下,一切都有市场说了算,政府不会去统计任何经济相关的数据。”

“那咱们银行是否可以编制一个类似的物价消费指数呢?这样就能用来反映香江每年的通胀情况了。”娄炳成提出了一个想法。

何善衡回答道:“编制这个物价消费指数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娄董事。不过,您能否告诉我您建议编制这个指数的目的呢?”

娄炳成微微一笑,随口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名下的公司每年都需要给员工涨工资。但我并不清楚每年应该涨多少才合适。所以,如果能有专门的数据作为参考,我就能更准确地知道应该给员工涨薪多少才是恰当的。”

听到这里,何善衡不禁感叹道:“娄董事,您可真是一位好老板啊!能在您的厂里打工的员工,运气肯定都不会差。”接着,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娄董事,我能不能冒昧地问您一个问题呢?”

娄炳成爽快地回答:“何董事长,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会如实回答。”

何善衡接着问道:“您名下的公司到底有多少员工呢?”

娄炳成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开口回应道:“目前,我名下的工厂应该有快20万人吧!具体数字我不是很清楚,何董事长,您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了?”

“主要是香江市面上一直都有传闻说,娄董事您做生意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员工的福祉。”

“要是能进您的公司上班,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现在看来,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是客观的介绍了娄董事的做事风格啊!”

“哈哈,何董事长,您可真是太客气啦!我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能真的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呢!您知道的,我是从龙国千里迢迢来到这香江的!”

“在来香江之前,我在龙国的四九城也有一些产业呢,但后来国家号召我们这些企业家把工厂交给国家统一管理,我二话没说,就积极响应了这个号召。”

“结果您猜怎么着?工厂交给国家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变得特别高!而且工厂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也比我自己管理的时候要好得多呢!我心里就特别好奇,这到底是为啥呢?我苦思冥想,可就是想不明白啊!”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就去问我女婿。我女婿也在我的工厂里上班呢,而且还是个干部呢!我就把我的疑惑跟他一说,他给我讲了一番道理,我这才恍然大悟啊!”

“我女婿跟我说,之前工厂是我私人的,工人们只是给我打工而已,他们每个月就只能拿到那点死工资,工厂的好坏跟他们其实没啥关系。”

“可国家管理工厂之后就不一样啦,这工厂现在可是国家的啦!工人们劳动可不单单是为了挣那点工资,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亲身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呢!就这一点上不区别,却让工人们心里会有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