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 第830章 长河

四合院之我是不一样的何雨柱 第830章 长河

作者:扯筋的大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01:04:58 来源:书海阁

戴麟趾总督紧接着追问道:“那么,财政司对此有何看法呢?”

只见郭伯伟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财政司的意见是,同意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提议。”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财政司不能仅仅为了平息这两家银行的风波而采取行动,这两家银行之前存放在金融管理局的发钞准备金,理应归财政司所有。”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到时候,市面上正在流通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所发行的钞票,都能够按照 1:1 的比例,直接兑换成由财政司所发行的钞票。”

“此外,为了确保港币汇率的稳定,财政司还将颁布一项港币兑换外汇的管理办法。根据这个办法,普通民众若要兑换外汇,必须先提出申请,并在获得批准之后,方可进行兑换。”

戴麟趾总督表现得相当明智,他并未询问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是否存在超发港币的情况,而是直截了当地询问外汇管理办法是否会对香江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郭司长,你所提及的这个外汇管理办法,是否会与你之前一直坚守的自由经济政策相互抵触呢?会不会影响其他地区对香江的投资和香江跟其他地区的经贸关系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毕竟,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可能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郭伯伟解释道:“总督大人,这个外汇管理办法只是针对普通人兑换外汇有规定,对于企业对外贸易和外商对香江投资则不受这个管理办法的限制。“

“也就是说,只要香江的对外贸易能够保持平衡,不出现大额逆差,那么港币对本土货币的汇率就能够一直保持稳定。”

听到郭司长这样说,戴麟趾总督似乎放心了一些。他表示:“既然你已经考虑好了,那就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吧。我希望能够尽早让这次银行危机平息下来,恢复香江的金融秩序和经济稳定。”

同时,戴麟趾总督还强调:“财政司要总结吸取这次银行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我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因为这不仅会对香江的经济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香江金融市场的信心。”

最后,郭伯伟表示:“我会尽快准备好相关的手续,等一切就绪后,会第一时间将文件送到总督大人您这里,请您过目。”

戴麟趾总督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了,然后低下头继续看起了桌子上的文件。郭伯伟见状立马识趣离开了戴麟趾总督的办公室。

郭伯伟面色凝重地从戴麟趾总督办公室走出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一直在门外焦急等待的夏鼎基见状,连忙迎上前去,满脸期待地问道:“郭司长,总督大人怎么说?”

郭伯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总督大人已经同意了我的方案。”听到这个消息,夏鼎基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郭伯伟接着说:“我们现在要赶回财政司,把相关的文件准备一下。等总督大人签字批准后,就可以立即实施了。”说完,他转身朝着总督府外的停车场走去,夏鼎基紧紧跟在他身后。

两人回到财政司后,郭伯伟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吩咐夏鼎基起草财政司发行钞票的相关文件。夏鼎基不敢怠慢,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夏鼎基全神贯注地撰写着文件,不敢有丝毫马虎。终于,文件起草完成了,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文件送到了郭伯伟的面前。

郭伯伟接过文件,认真地审阅起来。他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时用笔在文件上做些标记。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对夏鼎基说:“夏助理,这份文件写得很好,没有问题。”

郭伯伟拿起钢笔,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将文件递给夏鼎基,说道:“夏助理,你把这份文件送到总督府吧。”

夏鼎基连忙接过文件,说道:“好的,郭司长,我现在就带着这份文件去拜见总督大人。”说完,他拿起文件,急匆匆地离开了郭伯伟的办公室,仿佛生怕耽误了这重要的任务。

.......

当夏鼎基手持着戴麟趾总督签字确认过的文件,缓缓地推开郭伯伟办公室的门时,郭伯伟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他紧紧地盯着那份文件,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里面的每一个字。

终于,郭伯伟的视线落在了文件的末尾,那里清晰地签着戴麟趾总督的名字。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定海神针,让郭伯伟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夏助理,干得好!”郭伯伟说道,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

夏鼎基微笑着回应道:“谢谢司长的夸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郭伯伟点了点头,然后迅速收起笑容,严肃地对夏鼎基说:“夏助理,你立刻去联系香江各大有影响力的报纸,告诉他们一个重要消息:香江政府从即日起将收回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港钞发行权。”“以后,香江的钞票将由财政司负责发行。同时,我们会在新的钞票发行之后,安排民众将手中现有的钞票换成新的钞票。”

夏鼎基连忙应道:“好的,司长,我这就去办。”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娄炳成的办公桌上,他像往常一样翻开当天的报纸。然而,当他的目光扫到一则新闻时,他突然愣住了。

那是一则来自香江财政司的公告,内容正是关于收回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港钞发行权。

娄炳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则公告。他怎么也没想到,财政司竟然如此果断地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来解决这次港钞的信任危机。

他随手布置的这一招看似微不足道的闲棋,竟然给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伤害!然而,这也从侧面充分证明了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在钞票印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猫腻。

若非如此,以它们的实力和地位,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地放弃钞票发行权。失去了钞票发行权的汇丰银行,虽然规模仍然比恒.生银行要大,但它已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凭借在香江的独特地位,肆意对恒.生银行进行打压和排挤。

从此以后,恒.生银行终于可以摆脱来自对手的恶意抹黑和攻击,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身的发展之中。

通过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恒.生银行完全有能力与汇丰银行在同一舞台上展开公平竞争。

而随着香江财政司发布的一纸公告,这场始于 1964 年底的香江银行业危机也终于被彻底平息。至此,香江的金融市场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一切都开始回归正轨。

香江财政司取消了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钞票发行权,并开始自行发行钞票,这一举措意味着原本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所掌握的香江中央银行的权力也被一并收回。

为了更好地管理银行业,香江财政司巧妙地利用了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之前缴纳的发钞准备金,成立了香江中央银行。这个新成立的中央银行将专门负责港币的发行工作,并对香江的银行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随着香江中央银行的成立,香江银行业爆发的危机逐渐平息下来。然而,这场危机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香江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受到了银行破产的严重冲击,陷入了低潮期。

恒.生银行作为香江银行业的重要一员,自行编撰并统计了香江股市的恒.生指数。令人震惊的是,该指数在银行危机爆发后直线下跌,从危机前的 103.53 点一路狂泻至 7.95 点,跌幅高达 24.71%。

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银行危机对香江股市造成的巨大冲击,投资者们的信心遭受重创,股市一片低迷。

香江的房地产公司被一场突如其来银行危机的风暴席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曾经,这些房地产公司凭借香江房产市场的繁荣,如鱼得水地从众多华资小型银行中轻易贷出巨额资金,以解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资金的迫切需求。

然而,命运的齿轮突然发生了逆转。一些过度依赖房地产公司放贷资金的华资银行,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纷纷破产倒闭。这一连锁反应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波及到其他银行。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那些幸存下来的银行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提高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门槛,并大幅收紧放贷规模。更有甚者,个别银行竟然直接要求房地产公司提前偿还贷款,这无疑给本就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公司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众多小型房地产公司束手无策。它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继续开发楼盘,无奈之下,只能黯然宣布破产倒闭。这些小型房地产公司的倒闭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香江房地产市场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随着众多小型房地产公司的破产,香江的房地产市场如坠冰窖,迅速步入低潮。原本炙手可热的房价也开始应声下跌,购房者们持币观望,市场交易活跃度骤降。

拥有巨额财富的娄炳成,目光如炬地盯着不断下跌的房地产市场。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果断出手。

娄炳成开始大量低价收购那些破产的房地产公司手中的地块和楼盘。他的资金雄厚,让他在这场收购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娄炳成早已与恒.生银行的何善衡私下沟通好。他明确要求恒.生银行,绝对不能向那些企图从银行贷款来投资房地产的投机者发放贷款。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购买者数量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低迷。不仅如此,为了彻底压低香江房地产的价格,娄炳成还高调地宣布了一个惊人的计划。

他表示将在新界购买一大块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一大批楼房。而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楼房建成后,他将以成本价出售给他名下的工人,以解决他们住房紧张的问题。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香江房地产市场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无疑是压垮香江房地产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场信心瞬间崩溃。

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土地价格,在这一消息的冲击下,直接应声又下跌了三分之一。于是娄炳成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大量的土地。

对于购入的土地,娄炳成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其开发成楼盘,但他并没有选择传统的出售方式,而是另辟蹊径,直接将这些房产紧握在手中,转而对外出租。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房产,娄炳成干脆成立了一家专业的物业公司。这家物业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他管理房屋,并负责向租客收取租金。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娄炳成特别叮嘱物业公司,在房屋对外出租时,要将出租价格定得比市场行情低 10%。而且,在租客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那些家中住房紧张、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民众。

在租金支付方式上,娄炳成也给予了租户极大的便利。只要是在恒.生银行开户的租户,除了无需支付房屋押金外,还可以选择按月支付房租,而不必像其他房东那样要求一下子支付三个月的租金。

此外,娄炳成还充分利用了自己控股的香江电灯公司的资源优势,与该公司联手降低了租户们的电费价格。

与此同时,娄炳成在深入了解香江的教育状况后,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没有针对儿童的免费义务教育。

面对这一现状,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在开发楼盘时,特意划出一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学校。

为了确保这些学校能够顺利运营并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娄炳成毫不犹豫地拿出了 1000 万港币,成立了香江华兴儿童教育基金会。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担任该基金会的会长,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对儿童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

然而,娄炳成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一个教育基金会要想长期稳定地运行下去并非易事,因此他进一步宣布,将华兴集团每年净利润的 5%捐赠给香江华兴儿童教育基金会,以此为基金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在他开发的 8 个楼盘中,娄炳成成功兴建了 7 所小学,这一举动每年能够解决 3000 名儿童的入学难题,为众多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这些小学的建设过程中,娄炳成展现出了对教育质量的严格要求。他不仅亲自查看了香江目前小学所使用的教材,还对手下人提供的教会创办小学的教材进行了仔细审查。

当他发现这些教材中夹杂着一些西方的教会思想时,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果断派人前往龙国,将龙国教育部编制的小学教材带回了香江,他要在自己的小学里面推广龙国小学教材。

通过这一系列对租户的优惠措施,娄炳成不仅赢得了租户们的好评和信任,也让他在香江社会获得巨大的声望。

由于对娄炳成的高度信任,许多无力购房的普通香江人在租房时,往往会将娄炳成的房屋列为首选。这种信任不仅源于娄炳成良好的口碑和信誉,更因为他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诚信和责任感。

正因为如此,娄炳成名下的房屋很快就被众多租客抢购一空。房屋的顺利出租为娄炳成带来了每月稳定的现金流,这成为他进一步发展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娄炳成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决定将这些房屋抵押给恒.生银行,以获取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投资。银行方面自然对娄炳成自然是大开绿灯,欣然同意为他提供大量贷款。

有了这笔资金,娄炳成毫不犹豫地将其再次投入到房地产领域,购买更多的土地,建设更多房产。他深知房地产市场的潜力巨大,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能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

就这样,娄炳成通过不断地抵押房屋、获取贷款、再投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滚雪球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名下的房屋数量如滚雪球般不断增长。

到了1968年,娄炳成已经拥有了惊人的4万套房屋!这意味着全香江有5%的人口都居住在他的房子里,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

娄炳成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巨额财富,还对恒.生银行和香江电灯公司的业务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恒.生银行因为娄炳成的贷款业务而获得了可观的利息收入,而香江电灯公司则因为大量房屋的建设扩大供电市场,从而促进了其业务的增长。

随着供电市场的持续扩大,香江电灯公司终于摆脱了以前发展的颓势,成为了能和中华电力公司并驾齐驱的供电公司,而不再是原本历史中中华电力公司打压得只能龟缩在香江岛的那副模样。

特别是对于恒.生银行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那些在恒.生银行开户的租户们,恒.生银行决定采取一项重大举措——直接在娄炳成所开发的楼盘附近开设分行。这一决策的实施,使得恒.生银行的分行数量迅速增长。原本只有区区13家分行的恒.生银行,如今如雨后春笋般在香江各地涌现,短短时间内便发展到了64家之多!

这一惊人的扩张速度,让恒.生银行一举成为全香江拥有银行网点最多的银行。银行网点的增多不仅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反馈效应。

更多的香江居民因为这种便利性,而选择在恒.生银行开设账户。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恒.生银行的业务蒸蒸日上。

恒.生银行凭借其众多的银行网点以及与童真百货一样的卓越服务品质,在银行业中脱颖而出。

到了1970年,恒.生银行的零售业务在全香江银行零售业中的占比更是突破了 50%,高达 52.8%!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标志着恒.生银行在香江银行业中的统治地位已然确立,无可撼动。

恒.生银行不仅在香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在暹罗开设的分行也同样表现出色。这主要得益于暹罗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以及暹罗橡胶产业的蓬勃兴起所带来的强大带动作用。

鉴于在暹罗的成功经验,恒.生银行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在暹罗的邻国马来亚开设分行。

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拓展恒.生银行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版图,增强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努力使其早日成为东南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银行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恒.生银行并没有选择在千岛之国开设分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千岛之国在1965年9月30日爆发了针对华人的动乱。考虑到银行职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恒.生银行最终放弃了在千岛之国开设分行的计划。

娄炳成在香江房地产的成功,不意味着其他进入房地产的香江商人也获得了成功。

从1958年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李某诚,原本在1965年后靠着跟恒.生银行的良好关系,从恒.生银行借出了大量贷款,囤积了大量的土地,从而实现了未来的飞黄腾达。

结果在娄炳成影响下,李某诚的房地产公司没能从恒.生银行获得大量的贷款,没有充足资金的李某诚无法再像原本历史中那样囤积大量廉价土地,到70年代时最终消散在香江房地产发展大潮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