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姜子牙冰冻岐山

白话封神演义新 姜子牙冰冻岐山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金吒的剑果断而狠辣,一剑斩下,王魔便告身亡。王魔的灵魂被清福神柏鉴用百灵幡引入封神台,开始了他在封神榜上的新生。而广法天尊在这场冲突之后,感慨地向昆仑山拜了拜,意味着他因开启杀戒而感到内心的沉重。

接着,广法天尊命金吒将受伤的姜子牙背上山,给予他丹药,并用水研磨后灌入子牙的口中。不久,姜子牙苏醒过来,见到广法天尊,不解地问为何会在此地相见。广法天尊表示这是天意所定,人力难以改变。

在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广法天尊吩咐金吒陪同姜子牙下山,继续协助西土的大业。他自己也表示不久后会来支援。于是,姜子牙被扶上四不相,返回西岐。而广法天尊则留下,将王魔的尸体掩埋,结束了这一段纷争。

西岐城里,因为姜子牙的失踪,众将军和武王都感到非常慌张。武王亲自来到相府,并派出探马四处寻找。就在这时,子牙和金吒一同回到西岐。武王和众将迎接他们出府。子牙下了骑,向武王汇报了战况和自己的凶险遭遇。他坦言,若非金吒师徒相救,自己决不可能生还。金吒向武王行礼,与哪吒一起,两人的力量让西岐更加稳固。子牙则回府调理伤势。

与此同时,在成汤营,杨森注意到王魔追赶子牙后一直未归,心生疑虑。他一算便知王魔已遇难,悲痛欲绝。高友乾和李兴霸闻知此事,同样愤怒难平,三人整夜难安。次日,他们怀着复仇之心,骑马来到城下,要求子牙出来答话。

报信传至相府,子牙尽管伤势未愈,但在金吒的鼓励下,决定出城迎战。他知道有金吒和哪吒的保护,自己定能成功。城门开启,面对着愤怒的三位道人,子牙毅然迎上。杨森大骂子牙杀害了他们的道兄,誓言不共戴天。战斗随即爆发,金吒和哪吒鼎力相助,金吒挥舞着两把宝剑,哪吒操纵风火轮和火尖枪迎敌。五人交战,战斗之激烈,仿佛将整个宇宙都笼罩在红云和杀气之中。

子牙在激烈的战斗中突然想起元始天尊赐给他的打神鞭,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祭起。神鞭一起,空中顿时雷鸣电闪,正中高友乾的顶上,一击即毙,他的灵魂也随即进入了封神台。

杨森见自己的道兄高友乾惨死,怒吼一声冲向子牙。然而,哪吒及时将乾坤圈丢出,杨森正要夺回此宝时,却被金吒用遁龙桩困住,随即被金吒一剑分为两段,他的灵魂也被引入封神台。

张桂芳和风林见两位道长惨死,怒不可遏,纵马挥枪和狼牙棒冲向前线。李兴霸骑着狰狞,挥舞方楞锏加入战团。就在此时,西岐城中炮声响起,一位小将勇敢出战,他正是黄飞虎的第四子黄天祥。黄天祥的枪法如骤雨般猛烈,一枪将风林从马上挑落——风林的灵魂也进入了封神台。

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张桂芳知难而退,败退回营。李兴霸意识到他们四人来助张桂芳,却未料今日会如此失利,三位道兄皆亡。他建议张桂芳尽快修文书,速报闻太师,请求援助以报今日之仇。张桂芳依言立即行动,急忙准备告急文书,派使者星夜前往朝歌,请求支援。

姜子牙在西岐取得胜利后,回到银安殿接受众将的报功。他特别表扬了黄天祥的勇猛表现,欣赏他如何驰骋战场,用枪挑落风林。金吒提醒子牙,今日之胜势头不可停滞,建议明日继续出战,一举拿下张桂芳。

次日,子牙带领众将出城,军威震动四方,要求与张桂芳决一死战。张桂芳听到这一消息,怒不可遏,自感战绩辉煌,竟被轻视,决心亲自领军,排开阵势,怒斥子牙为反贼,并誓言要与之决一高下。

于是,张桂芳纵马持枪冲出,子牙的背后,黄天祥毫不示弱地迎战。两位将军在战场上狭路相逢,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刻展开。双方都展现出非凡的武艺和勇气,一方誓言扶持纣王,一方立志保卫周元。一方为了国家社稷不惜舍生,一方为了正义江山决心弃生。在辕门外,战斗愈发惨烈,数次交锋下,鲜血飞溅,双方都誓不罢休。

黄天祥与张桂芳的战斗异常激烈,交战三十回合,仍未分出胜负。这时,姜子牙下令击鼓助威。按军中之法,鼓声代表进攻,金声则代表停止。随着鼓声的响起,周营的数十骑左右抢出,一众勇将包围了张桂芳,形成了强大的攻势。

尽管被围,张桂芳毫不惧怕,如同猛虎下山,醉彪般奋力抵抗,勇猛异常,全无畏惧之色。

与此同时,姜子牙命金吒去对付李兴霸,并承诺会用打神鞭助他取胜。金吒应命而出,与坐在狰狞上的李兴霸交战。战斗刚开始没多久,哪吒也加入了战场,骑着风火轮,摇枪直刺李兴霸。李兴霸见状急忙用锏架住哪吒的攻击。此时,姜子牙正准备祭起打神鞭,但李兴霸察觉到形势对自己不利,立即拍了一下狰狞,利用风云之势逃脱了战场。

见李兴霸已逃,哪吒不放过这次机会,驾驭风火轮直扑张桂芳,决心彻底击溃敌人。整个战场上,战事愈发紧张,双方都在拼尽全力争取胜利。晁田兄弟在战场上高声呼喊,劝张桂芳投降以免一死,共享太平。然而,张桂芳怒斥他们为叛逆之徒,表明自己宁愿捐躯报国,忠诚尽命,也不会像他们那样为了贪生损害名节。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时,张桂芳知道形势已无法逆转,大声向纣王表明自己无法报国立功,决定以死明志。他自刺胸膛,从马上撞落。

张桂芳的灵魂被引向封神台,留下了他的英雄名声,永载史册。他的壮烈牺牲使得战场上的情况发生变化,有的士兵选择投降西岐,有的则选择撤回关中。

姜子牙在此次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带领军队进城。在府上的大殿上,各将军报告了他们的战功。子牙看着这些英雄的将领,心中充满喜悦,对他们的勇敢和贡献表示赞赏。

李兴霸这哥们儿,惊慌失措地逃出了一片混乱。他可是四圣之一,但命运这东西,哪能轻易躲开?就在他一路小跑,神态惊慌的时候,突然间,哗啦一声,像被风吹着似的落在一座山上。道人一看他的坐骑落下来,赶紧滚下鞍,找个地方靠着松树或石头,休息了一会儿。他坐在那儿想啊想,心想:“我在九龙岛修行那么久,怎么就没料到西岐会输呢?现在回海岛,见到道友们多尴尬啊。算了,不如去朝歌城找闻兄,商量商量怎么扳回一局。”

正当他准备起身的时候,听见山上有个小道童唱着歌走了过来。他唱的歌词大意是:“做仙人也挺好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别觉得我这话太狂妄,得意之时,做自己最自然。”李兴霸听着,心里暗自点头。

那小道童走到李兴霸面前,恭恭敬敬地打了个招呼:“道长您好!”李兴霸也回了个礼。小道童问:“道长,这是哪座名山啊?有什么洞府吗?”李兴霸回答:“我是九龙岛的炼气士李兴霸,刚帮了张桂芳,结果西岐那边没打赢,我就在这坐了一会儿。小道童,你是从哪里来的?”小道童心里暗笑:“这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正好!”

那小道童一边唱歌一边走来,看见李兴霸就恭恭敬敬地打招呼:“道长大驾光临!”李兴霸礼貌地回应。小道童好奇地问:“道长,这是哪座名山啊?这附近有什么洞府吗?”李兴霸回答:“我是九龙岛的炼气士,名叫李兴霸。帮了张桂芳,结果西岐那边没打赢,我就在这儿坐会儿。你是从哪里来的?”小道童心想:“哎呀,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高兴地说:“我不是路人甲,我是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的弟子木咤。师傅让我去西岐找姜子牙学艺,帮着灭纣。出发前师傅还说,如果遇到李兴霸,就带他去西岐见姜子牙,作为见面礼。没想到居然遇见你了。”

李兴霸一听,乐了:“哈哈,你这小子还真敢咬老虎的尾巴!”说着,拎起武器就打。木咤也不示弱,拿起剑迎战。两人打得不亦乐乎。

看这边李兴霸轻盈地变换站位,那边木咤迅速地转动步伐。李兴霸的动作犹如玉靶上的钢剑脱鞘,而木咤的剑法宛如金装宝剑离匣。锏与剑交错,剑锋带起一团花火;剑势退去,锏接上来,滚滚寒雾似脑后弥漫。这一边是肉身成圣的木咤,威武无比;那一边是灵霄殿上的神将李兴霸,英勇斗志。稍一疏忽,马上就是皮开肉绽;手一放松,立刻就是尸骨无存。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啊!

在这场激战中,木吒和李兴霸的对决达到了**。木吒背上的那两把宝剑,一个叫吴钩,简直是史诗级的神兵利器,出自名匠干将、镆耶之手,雌雄一对,威力无比。木吒随手一挥,那雄剑就飞上天空,在空中划出一道闪电,直奔李兴霸而去。可怜的李兴霸,千年修为,转瞬化为尘土,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成为九龙岛的一段传说。

木吒埋葬了李兴霸,用土遁术穿越地面,快速前往西岐,直达相府。门官报告说有个道童求见,子牙吩咐请他进来。当木吒走到殿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子牙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历,旁边的金吒开口介绍:“这是我的兄弟木吒,在九宫山白鹤洞跟普贤真人学艺的。”子牙满怀希望地说:“三位兄弟一起助明主,将会书写万年的辉煌历史,名垂青史。”西岐的势力日益强大。

与此同时,闻太师在朝歌掌管国家大事,条理分明,有条不紊。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汜水关的韩荣送来的报告,一看内容,他怒拍案桌:“我的道兄,你为什么会遭此横祸!我作为国家的重臣,享受着国家的恩泽,就像泰山一般稳固,但国家危难,我不能离开我的岗位。这封报告让我心痛入骨!”他立即下令:“敲鼓集结将领!”

当银安殿的鼓声响起,将领们纷纷来到太师面前。太师沉声说:“前些天我请九龙岛的四位道友帮助张桂芳,结果三位不幸战死。风林也牺牲了。现在我们来商讨,谁愿意为国家出征,帮助张桂芳一战西岐?”话还没说完,左军上将军鲁雄站了出来,身材高大,沉稳地说:“我愿意去。”闻太师看着鲁雄那苍老的面孔,白发苍苍的样子,心里有些担忧:“老将军虽然经验丰富,但年纪大了,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鲁雄微笑着回答:“太师啊,张桂芳虽然年轻有为,但用兵过于依赖强力,只顾自己能否成功,结果露出了破绽;风林只是凡人,所以才会有失手之祸。做将领要懂得观察天时地利,了解人心,文能安邦,武能定乱;静以守,动以攻;处于危难之中还能化险为夷,从死亡中寻找生机;虽弱能显强,虽柔能显刚;在危机中稳定局势,在灾难中找到福祉。能应变不测,取胜于千里之外,从天到地,无所不知;指挥十万大军,无往不利。战术多变,每一步都精妙绝伦;顺应自然之道,把握胜负之机,运用神圣的权力,展示无穷的智慧。这些都是将军之道。请太师放心,待我一去,必定成功。如果再配上一两位参谋,大事就定了。”

闻太师听了鲁雄的话,心里颇为赞赏:“虽然鲁雄年岁已高,但他确实有将才,而且忠心耿耿。想要选一位参军,必须是能够洞察形势、明辨是非的。费仲和尤浑是不错的选择。”他立刻下令召见费仲和尤浑。

费仲和尤浑来到殿前,对太师行了礼。太师对他们说:“现在张桂芳失了先机,风林牺牲了,鲁雄将出征,还缺两位参军。我打算让你们两位大夫参谋军务,共同征讨西岐。一旦成功回师,功劳将非常巨大。”

费仲和尤浑听了,心里一紧:“太师,我们的职责在于文事,对军事不太熟悉,恐怕会误事。”太师回应道:“你们俩能随机应变,理解时局的变化,可以参谋军务,助鲁将军一臂之力。现在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大家都应为国家出力,哪能互相推诿?”

说罢,太师让人取来参军的印章。费仲和尤浑知道无法拒绝,只好接受了这个重任。在簪花递酒的仪式后,太师授予他们铜符,命令他们率领五万士兵协助张桂芳。

随着选定了吉日,鲁雄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祭祀宝纛旗,举行了牺牲仪式,杀牛宰马以示庄重。在辞别了闻太师之后,随着炮声响起,鲁雄带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此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酷热难耐。士兵们身披铁甲,只穿单衣,行军极为艰难。马军的马匹汗流浃背,步兵每个人都气喘吁吁。这场景充分显示了军队的艰辛和将士们的不易,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

鲁雄带领的军队穿过五关,沿途前行。在途中,一位侦察兵急匆匆地报告说:“张总兵因失误已阵亡,他的首级和军令旗被悬挂在西岐东门,需要军中高层决定接下来的行动。”鲁雄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不已:“桂芳已经牺牲,我们的军队没有继续前行的必要了,先安营再说。”随后询问前方是什么地方,得知是西岐山,便下令在茂密的森林中安营,并命令军政司紧急向闻太师汇报情况。

而在另一边,子牙在斩杀了张桂芳后,得知李姓兄弟三人都已到达西岐。有一天,子牙在相府接到报告,说有一支军队在西岐山扎营。他已经知晓了具体情况。前几天,清福神报告封神台已经建成,封神榜也挂好了,正准备举行祭台仪式。子牙下令:“派南宫适和武吉率领五千士兵前往岐山安营,封锁路口,防止敌军通过。”两位将领领命出发,一路上炮声隆隆。

到了岐山,他们看到了鲁雄军队的营地。南宫适下令安营。由于天气酷热,士兵们难以忍受高温,不得不在空中搭起火伞遮阳。武吉对南宫适说:“师傅命我们出城安营在这里,但这里缺乏遮荫,让士兵们极为煎熬,怕是会引起士兵们的不满。”一夜过去了。

第二天,辛甲来到营地,传达丞相的命令:“调动人马上岐山顶部安营。”听到这个命令,南宫造和武吉都非常惊讶:“现在这么热,还要上山,这不是找死吗?”辛甲回答:“军令如山,不得不遵。”于是两位将领带着士兵们艰难地上山。士兵们在酷热中艰难行军,张口喘息,痛苦不堪。做饭取水也非常不便,士兵们都有怨言,但这里不再赘述。

与此同时,鲁雄的军队驻扎在茂密森林的深处。看到有人在岐山上安营,纣兵都笑了:“这么热的天气,在山上安营,不用三天,不战自败!”鲁雄等待着援军来交战。

到了第二天,子牙亲自带领三千士兵出城,朝西岐方向进发。南宫造和武吉下山迎接,与子牙的军队合流后,共八千人马在山上安营。他们在山顶搭起了帐篷,子牙坐镇其中。

子牙坐在帐篷里,冷静地下达命令给武吉:“在营地后面筑一个高三尺的土台,快去建!”武吉领命去施工。同时,西岐的辛免忙着将车辆和许多装饰物送到子牙那里。子牙命令将这些物品搬入营地,并随手散发给士兵们。士兵们看到这些东西,都愣住了一阵。子牙一个接一个地分发,每人一个棉袄和一个斗笠。士兵们笑着说:“我们这么穿,死得更快了!”到了晚上,武吉回来报告说土台已经建好。子牙登上土台,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面向东昆仑拜祭,布下星辰阵图,施展玄妙的法术,念动灵咒,撒下符水。只见子牙施法之时,瞬间狂风大作,树木在风中摇曳,灰尘滚滚,雾气迷蒙了整个世界。天仿佛要崩塌,地仿佛要裂开,海水沸腾,山崩地裂,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好像铜鼓在震荡,士兵们几乎睁不开眼睛。突然,金风消散,不见了踪影,三军士兵借此机会,轻松下注赌输赢。

鲁雄在帐内,看到狂风起来,热气全无,感到非常高兴,喜道:“如果闻太师的援军现在出关,我们就可以在这温和的天气里进行战斗了。”费仲和尤浑则认为这是天子的洪福,所以才有凉风相助。风势一起,犹如猛虎一般。好风啊,不仅清凉,还带来了一片壮观的景象。

子牙在岐山施展法术,刮起了持续三天的大风,凛冽如同北风。士兵们感叹:“天气不正常,国家也许出了什么不祥之兆。”没过多久,天空中飘下了雪花。纣兵们怨言连连:“我们只穿着单衣和铁甲,怎能抵御这寒风!”正当他们埋怨之时,雪花越下越大,像梨花般飘落。

这场雪是如此的壮观:

轻柔密密,层层叠叠,仿佛豆秸灰,又似柳絮飞舞。初时雪花稀疏,如鹅毛在空中旋舞;随后愈来愈密,如梨花在雨中飘落。山上雪堆积,野兽找不到藏身之处;沟涧被雪覆盖,行人难以前行。世界被银妆包裹,一切都被白雪覆盖。人们难以购酒,老人寻不到梅花。雪花飘飘荡荡,道路迷茫。这大雪预示着丰年祥瑞,是天降的吉祥之兆。

鲁雄在军中对费仲和尤浑说:“七月秋天降这么大的雪,真是世所罕见。”年迈的鲁雄不禁感到寒冷难耐,费仲和尤浑也束手无策,整个军队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子牙在岐山上,命令士兵们穿上棉袄、戴上斗笠,士兵们感激丞相的恩德,无不称赞。子牙询问雪的深度,武吉汇报说山顶上的雪深两尺,而山脚下的雪因风力作用更深,有四五尺之多。

子牙再次登上土台,披发仗剑,念咒作法,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散去,露出红日当空。瞬间,满山的积雪化作流水,急速往山下冲去,在山谷中汇聚。见日色越发明亮,子牙心中暗喜,有诗为证:

真火原是太阳辉,初秋积雪化成汪洋水。

玉虚传授秘法妙,欲冻纣兵至死无疑。

子牙见雪化水急,滚涌下山,急忙施展符印,再次刮起大风。厚重的阴云遮盖了太阳,狂风凛冽,几乎如同严冬。转眼间,岐山被冻成一片汪洋。子牙出营查看,见纣营的旗帜都倒塌了,便命令南宫适和武吉二将:“带领二十名刀斧手下山,进入纣营,将首要将领擒拿回来!”

二将带领刀斧手下山,直奔营地。他们见到三军几乎都被冻在冰中,死亡的不少。他们还发现鲁雄、费仲、尤浑三位将领在中军帐篷里。刀斧手上前擒捉,毫无困难地就将他们抓获,就像从囊中取物一样,将三人带上山前去见子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