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子牙设计收九公

白话封神演义新 子牙设计收九公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散宜生到达汤营,向辕门的官兵报告他的来意,希望他们通报给邓九公。中军的官员将消息传达给邓九公,但邓九公起初对此非常怀疑,认为散宜生可能是来说服他的,他担心让散宜生进营会扰乱军心,因此初步拒绝了会见的请求。

然而,散宜生坚持,他强调两国相争不应阻挠使者的来访,并且他此行是奉命行事,有重要的事情需要面对面决定,不适合传闻。军政官无奈,只得再次进营向邓九公转达散宜生的话。

邓九公听后陷入沉思。这时,正印先行官太鸾上前建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散宜生进来,随机应变,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要说。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中获得一些信息或利益。太鸾的建议使邓九公思考是否应该改变初衷,接见散宜生。

邓九公听了太鸾的建议,觉得有道理,于是命令手下请散宜生进来。旗门官迅速走出辕门,向散宜生传达了邓九公的邀请。

散宜生下马,步入辕门,穿过三层鹿角,最终来到滴水檐前。邓九公亲自下来迎接,散宜生恭敬地行礼,称呼邓九公为“元帅”。邓九公回应表示,有失于迎接散大夫的礼遇,两人相互之间非常客气,逊让有加。

散宜生和邓九公在中军帐内坐定,邓九公直截了当地指出,既然两国正处于敌对状态,双方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利益着想,不应该轻信空言。他强调自己的立场坚如铁石,不会被任何飘渺的言辞所动摇。

散宜生以和缓的态度回应,他明确表示自己此行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因为捕获了邓九公的未来女婿土行孙,这件事牵涉到人间的情感和恩怨,所以姜子牙不忍心急于对他施以极刑。因此,散宜生受命亲自前来,希望邓九公能够给出明确的判断。

听到这里,邓九公大为震惊,急切地询问是谁成了他的女婿并被姜丞相擒获。当散宜生透露是土行孙时,邓九公顿时面红耳赤,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厉声反驳,指出自己唯一的女儿邓婵玉自幼丧母,被他视为掌上明珠,绝不可能轻易许配给人。他坚称,尽管有许多人追求邓婵玉,但他一直认为没有一个是合适的佳婿,更不用说土行孙了,他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散宜生稳重地请邓九公暂时平息怒火,听他详细说明:他解释说,在古时候,女子的婚事并不完全取决于门第高低。他指出,土行孙并非无名之辈,而是夹龙山飞龙洞的衢留孙的高徒。由于申公豹和姜子牙之间有隙,土行孙被劝说下山助邓九公征伐西岐。

散宜生继续叙述,土行孙的师父衢留孙亲自下山,将他擒获,并揭露了他的所作所为。虽然土行孙是在申公豹的误导下和因对邓九公爱女产生的一段感情,但他确实出于对这段婚姻的倾心。他明知危险,仍暗中潜入岐城行刺,只为尽快取得胜利。

被擒后,土行孙对姜子牙和衢留孙表达了他对这段姻缘的执着,说他若因此而死,将永远闭不上眼睛。即使姜子牙和衢留孙都不愿意赦免他,散宜生亲自劝慰他们,认为不应该因为土行孙一时的过错就断送这段佳缘。

因此,他劝说姜子牙暂时留下土行孙,并亲自来见邓九公,恳求邓九公能够俯顾这段人间佳事,成全这对儿女的姻缘。他强调这也是出于邓九公作为天地父母之心的考虑。散宜生不惧任何危险,只为请求邓九公的裁决。如果邓九公同意这段婚事,姜子牙愿意将土行孙送回,以完成这段姻缘,之后双方再决胜负,没有其他的意图。

邓九公曰:“大夫不知,此土行孙妄语耳。行孙乃申公豹所荐,为吾先行,不过一牙门裨将,吾何得骤以一女许之哉?彼不过借此为偷生之计,以辱吾女耳。大夫不可轻信。”宜生曰:“元帅也不必固却,此事必有原故。难道土行孙平白兴此一番言语?其中定有委曲。想是元帅或于酒后赏功之际,怜才惜技之时,或以一言安慰其心,彼便妄认为实,作此痴想耳。”

被散宜生的话点醒,邓九公不由自主地坦承了真相。他表示散宜生的话极具洞察力,确实道出了他的心声。他解释说,虽然起初并未太重视土行孙,但土行孙在申公豹的推荐下来到他麾下,初任副先行督粮使者,后因太鸾失利,他便因其能力将土行孙提升为正先行官。土行孙连续擒获哪吒、黄天化,甚至姜子牙(虽然最终被岐周的将领抢回),表现出色。

邓九公回忆说,看到土行孙屡次取胜,他曾设宴赏功,借此表达朝廷对他功绩的肯定。在酒宴上,土行孙自信地表示如果早些让他为先行官,他早就能取得西岐。邓九公坦承自己当时酒后失言,承诺如果土行孙能取得西岐,就将女儿邓婵玉许配给他。他表示这本是为了鼓励土行孙全力以赴完成国家任务,现在土行孙被擒,他没想到土行孙会以此为口实,让散宜生来回奔波。

散宜生笑着回应,指出邓九公的看法并不正确。他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应被视作儿戏。他指出,邓九公一旦承诺,土行孙和天下人都相信了,这话就像路边行人口中的碑文,坚定而不可动摇。散宜生继续说,如果邓九公不履行承诺,不仅会让他的女儿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也可能使她终身遗憾。他表达了对邓九公的同情,并提醒邓九公作为汤国的重要大臣,他的行为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名誉。如果他不能履行承诺,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散宜生恳求邓九公仔细考虑,并作出明智的决定。

散宜生的话让邓九公陷入沉思,无法立刻回答。这时,太鸾悄悄走上前,私下给了邓九公一个建议,邓九公听后,由怒转喜,认同散宜生的意见,表示会无条件听从。但他也提到,由于他的女儿邓婵玉自幼失去母亲,缺乏教育,他虽然一时承诺,但不确定女儿是否会接受这个决定。他表示需要先与女儿商量,然后再派人去城中回复。

散宜生只能告辞离开,邓九公亲自送他至营门。回到城中后,散宜生将邓九公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姜子牙。姜子牙听后大笑,表示邓九公的计策无法瞒过他。衢留孙也笑着表示要看看接下来会怎样。姜子牙决定让散宜生稍作休息,等待邓九公派人来后再做进一步的商议。散宜生随后退下。

邓九公和太鸾商议虽然暂时答应了散宜生,但仍然需要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太鸾建议邓九公派一个善于言辞的使者去传达消息,称邓九公已经和女儿商量过,女儿同意了这桩婚事。但由于两国当前是敌对状态,为了确保信誉,需要姜子牙亲自来汤营纳聘,邓婵玉才会真正信服。

太鸾进一步策划说,如果姜子牙不来,那就另作打算。如果姜子牙真的来了,他不太可能带着重兵自卫。邓九公可以在中军宴会上设局,一旦姜子牙带领的将领们在酒宴上放松警惕,就可以用预先安排的信号,捉拿姜子牙和他的将领。如果西岐失去了姜子牙,那么无需战斗,西岐自然就会瓦解。

邓九公听后非常高兴,认为太鸾的计策非常高明。他认为太鸾是唯一合适的人选,能够随机应变,完成这项任务。太鸾回应说,如果邓九公信任他,他愿意亲自前往西岐营地,邀请姜子牙亲至中军,这样就可以避免激烈的战斗,早日取得胜利。邓九公对这个计划非常满意,于是一夜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不再提及。

次日,邓九公按照计划,命令太鸾前往西岐传递婚姻之事。太鸾离开营地,来到西岐城下,并告诉守门官他是先行官太鸾,奉邓元帅之命来见姜丞相。守城官将此消息传达给姜丞相。

听到太鸾的到来,姜子牙对衢留孙说这是一个大好机会,衢留孙也隐隐感到高兴。姜子牙随即命令手下快速迎接太鸾。守门官和军校打开城门,迎接太鸾进城,并将他引至相府。

到达相府后,太鸾下马,礼貌地对姜子牙表示尊敬。姜子牙和衢留孙下台阶迎接他,并告诉太鸾无需过于谦虚,毕竟他们都是两个国家之间的重要人物。太鸾连连谢礼,这才坐下准备商谈。

彼此寒暄过后,姜子牙首先提到了土行孙的事情。他解释说,原本打算处决土行孙,但土行孙极力请求,并称邓九公与他有婚约。因此,他派散宜生去邓九公那里确认此事。如果邓九公确实有此承诺,他愿意放回土行孙,以尊重人间的情感和恩爱。他感谢邓九公的诺言,并期待最终的决定。现在太鸾前来,姜子牙期待听到邓九公的具体指示。

太鸾回应说,他是奉邓九公的命令来的,并转达邓九公的感谢和未带书信的道歉。他解释说,邓九公的承诺是在酒后做出的,没想到土行孙被捕后竟会提起这件事。但邓九公尊重承诺,也非常珍爱这位自幼失去母亲的女儿。为了确保婚礼的庄重,邓九公希望姜子牙和散宜生能亲自陪同土行孙前来举行婚礼,并表示之后可以进一步讨论军国大事。

姜子牙表示理解邓九公作为一位忠信之士的立场,并提及多次受到无端的攻击,但他仍然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他认为通过这次婚约,可能有机会让天子了解他们的真心,并清楚表达周国对国家的忠诚。他同意在约定的日子亲自送土行孙到邓九公的营地,并参加庆祝宴会。他请求太鸾将这些话转达给邓九公,并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太鸾回到营地,传达了姜子牙将亲自前来参加婚礼的消息给邓九公。听闻此消息,邓九公感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相信姜子牙自送上门就是送死。但太鸾提醒邓九公,尽管大局已定,但仍需谨慎防备。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邓九公命令选出三百名力量强劲的士兵,携带短刀和利器,埋伏在帐外。他下令,一旦听到击杯的信号,士兵们便齐出,对姜子牙和他的将领毫不留情,将他们全数消灭。

邓九公还安排了更详细的战术:他命令赵升领兵埋伏在营地左侧,等待中军炮响后杀出来接应;孙焰红则领兵埋伏在右侧,同样侯命杀出;同时,太鸾和邓九公的儿子邓秀负责在辕门处控制姜子牙的将领,确保他们不能逃跑。此外,邓九公还安排了他的女儿邓婵玉带领一支军队作为三路救援的一部分。所有安排妥当后,邓九公等待着约定的日子到来,而营地中的将领和士兵们都在忙碌地准备着。

姜子牙在送走太鸾后,与衢留孙商议了对策,决定采取一定的行动以确保计划成功。时间迅速流逝,很快就到了约定的日子。在此之前,姜子牙下令杨戬通过变化术暗中跟随他,以备不时之需。

他又命令挑选出五十名精力充沛的士兵,伪装成抬礼品的脚夫。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等四贤八俊被指派为左右应接之人,每个人都携带了隐蔽的武器。此外,他还安排了雷震子和南宫适各领一支军队分别攻打邓九公营地的左右哨,以便杀入中军接应。金吒、木吒和龙须虎则统领主力军队,准备在关键时刻救援和抢亲。

姜子牙对各方面的安排都做得隐秘而周到,确保所有人都暗中出营并埋伏,准备在关键时刻行动。

邓九公当天与女儿邓婵玉商议,告诉她姜子牙将会送土行孙入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计划,目的是引诱姜子牙出城并一举擒获。邓九公提醒邓婵玉穿上防护的装甲,以备在关键时刻接应抢亲。邓婵玉答应了。

邓九公随后升帐,吩咐人布置会场,准备迎接姜子牙。与此同时,姜子牙在城中也作了周密的准备。他命令土行孙听从指挥,并告诉他在听到炮声响起时,立即进入后营抢走邓婵玉。

到了中午,姜子牙命令散宜生先行,随后他亲自带队出发,朝邓九公的营地进发。散宜生到达辕门后,被太鸾接待,并向邓九公报告。邓九公下阶迎接散宜生,并表达了对他们前来的欢迎和感激。

散宜生告诉邓九公,姜子牙已亲自带着礼物和土行孙前来,因此他特地先行通报。邓九公表示感谢,并表示愿意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到来。两人在辕门外等待了一段时间,终于远远看见姜子牙乘坐四不相,带着不到六十人的队伍前来,没有携带明显的武器和盔甲。看到这一幕,邓九公心中不禁暗自高兴,认为自己的计划将会成功。

当姜子牙和随行人员到达辕门时,邓九公和太鸾、散宜生都在那里等候。姜子牙见状,连忙下马,以示礼貌。邓九公迎上前,谦恭地表示未能远迎姜子牙是他的疏忽,希望姜子牙能够恕罪。姜子牙回应表示,长久以来他就十分敬仰邓九公的盛德,很高兴能借此机会结识。

衢留孙和土行孙也上前行礼,邓九公询问了衢留孙的身份,姜子牙介绍说他是土行孙的师父。邓九公表示对衢留孙的仙名早有耳闻,未曾相识,今天能够相会感到非常荣幸。衢留孙也礼貌回应,双方都彼此表示了敬意。

进入辕门后,姜子牙环顾四周,看到宴会的筵席已经布置得十分华丽,彩结悬花,场面极其盛大。这显示出邓九公对这次会面和婚礼极为重视,并做了精心的准备。

正当姜子牙观察宴会场地时,他突然感受到两边杀气涌动,立刻意识到局势的紧急。他迅速用眼神示意土行孙和随行的将领,他们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一起走向帐内。

邓九公和姜子牙的人员刚刚行完礼,姜子牙命令手下抬上礼物。邓九公正准备接收礼单观看时,辛甲悄悄取出信号炮,点燃了藏于礼盒内的大炮。随着一声巨响,似乎整个地面都在震动。邓九公被吓了一跳,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看到脚夫们拥上前来,各自取出隐藏的武器,杀向帐内。

邓九公措手不及,只能向后逃跑。太鸾和邓秀也发现形势不妙,纷纷寻找逃生之路。同时,四面伏兵全部出动,喊杀声震天。土行孙拿起武器,朝后营冲去抢救邓婵玉小姐。姜子牙和他的人马都迅速登上马背,手持武器投入战斗。邓九公手下那三百名刀斧手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攻击。

听到炮响的赵升和孙焰红分别从左右营冲出来接应,却被辛甲、辛免等人准备好的伏兵拦截。就在邓婵玉准备前来支援的时候,土行孙阻挡了她的去路,双方陷入混战之中。

就在战局最为混乱时,雷震子和南宫适带领的两支军队分别从左右两边包围并攻击成汤的军队。成汤的士兵被夹在中间,面对来自两边的敌人,无法有效抵抗。随后,金吒、木吒率领的主力军队也加入战场,从后方发起攻击。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势,邓九公意识到形势极其不利,决定败退。成汤的军队在混乱中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邓婵玉见到父亲和将领们节节败退,也放弃了抵抗,向正南方向逃走。土行孙了解到邓婵玉擅长使用发石伤人,于是用捆仙绳将她捆绑并摔下马。随后,土行孙将她擒住,并率先带她进入西岐城。

姜子牙和他的将领追击邓九公及其军队约五十里后,才下令收兵,返回城中。而邓九公、邓秀、太鸾、赵升等人逃到岐山下,开始重新集结残兵败将。当他们点算人数时,发现邓婵玉不见了,心中无比伤感。本来指望能擒拿姜子牙,没想到却落入对方的计谋中,此时追悔莫及。只能暂时在营寨中扎营,暂作休整。姜子牙和衢留孙在战斗中大获全胜后,回到城中,在银安殿坐定,听取诸将报告战功。在此之后,姜子牙向衢留孙提议,利用当天吉利的时间,让土行孙和邓婵玉完成婚礼。衢留孙同意这个建议,认为不应该耽搁。

于是,姜子牙命令土行孙带着邓婵玉去后房,利用这个良辰吉日,完成他们的夫妇之盟。他还告诉土行孙,第二天他还有另外的事情要说。接着,姜子牙吩咐侍从把邓婵玉引导到之前已经准备好的新房内,并嘱咐他们要好好照顾她。

邓婵玉感到十分羞涩和无助,含泪不语,被侍从带到后房。而姜子牙则命令诸将庆祝这次胜利,举行贺喜酒宴。

邓婵玉被引导至香房,土行孙迎上前去。她一看到土行孙,羞愤之情溢于言表,泪如雨下,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助。土行孙尝试百般安慰她,但邓婵玉的怒火却越来越烈,直斥土行孙为无知之徒,背信弃义,追求个人荣耀。

土行孙则带着笑容回应说,尽管邓婵玉是千金之躯,他也不是无名之辈,并不会贬低她的身份。他提醒她,自己曾经救治过她,而且她的父亲邓九公也曾亲自答应将她许配给他。他强调,这次入赘是按照事先的约定进行的,即使姜子牙使用了一些计谋,也是为了确保婚约得以履行。

邓婵玉反驳说,她的父亲答应散宜生的提议,本是一个引诱姜子牙的计谋,没想到他们自己反而掉进了陷阱。现在她感觉自己被困在无法逃脱的境地,只剩下等死一条路。

土行孙认真地向邓婵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强调夫妻关系并非是可以随意更改的承诺,而是一种应当坚守的责任。他提醒邓婵玉,古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能轻易失信。他解释说,他们都是阐教门下,只是被申公豹的唆使误入歧途。他陈述了自己被师父和姜子牙擒获,责备自己背弃原则和师命的经历。

土行孙告诉邓婵玉,他是在绝望中揭露了邓九公酒后许诺的婚约,希望以此得到生机。他强调,他之所以冒险潜入西岐,是因为急于实现与邓婵玉的婚约。他师父和姜子牙在了解整个情况后,算出他和邓婵玉之间有宿命的姻缘,并预言他们最终会成为周朝的臣子,因此赦免了他。

土行孙还指出,纣王的暴政使得天下人心离散,多次对西岐的进攻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天意的体现。他劝告邓婵玉,即使她心存冰清玉洁之志,但在外人眼中,她已经是土行孙的妻子,再多的坚持也难以改变既定的事实。他恳求邓婵玉三思而行。

在土行孙的一番话和接近行动下,邓婵玉无言以对,似乎稍有动摇。土行孙见状,趁机更加紧逼,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尝试强行接近。邓婵玉见局势危急,面露羞红,尽力拒绝土行孙的举动,并请求暂缓,说可以第二天向她父亲请求,然后再决定是否成婚。

但土行孙被情感冲动所驱动,不听邓婵玉的劝阻,强行拉扯她的衣服。邓婵玉竭力抵抗,但她终究是女子,难以与土行孙抗衡。她满面通红,气喘吁吁,但土行孙并没有停下,而是趁机紧紧拥抱她。

在土行孙的强烈追求下,邓婵玉感到羞愧和无助,哭泣着表示,如果土行孙继续这样强迫她,她宁愿选择死亡也不会从从。但土行孙并没有停手,而是继续紧紧压住她,两人在激烈的争扎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土行孙在遇到邓婵玉的坚决抵抗时,虽然表面上表示不会用强,但实际上他还是企图利用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言辞暗示了对邓婵玉将来可能的变卦的担忧,试图以此为由说服她。邓婵玉在回应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示自己已经是他的人,但她仍希望得到父亲的见证,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的荣誉。

然而,土行孙的行动并不尊重邓婵玉的意愿,他利用机会强行接近,并试图解开她的衣衫。这一举动彻底暴露了他的真实意图。邓婵玉的抵抗显示了她的勇气和坚强,但她的力量终究难以与土行孙抗衡。在这个过程中,邓婵玉的愤怒和无奈表明了她对土行孙行为的强烈不满,她指责土行孙背信弃义,对这种所谓的夫妻关系表示愤慨。

土行孙对邓婵玉的反应表明,他认为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邓婵玉将会继续抵抗。面对土行孙的行为,邓婵玉最终选择了沉默,虽然满脸羞涩,但没有再做抵抗。当两人进入锦被时,邓婵玉请求土行孙要怜惜她的稚嫩和无知。土行孙则回应说,他早已仰慕邓婵玉的美貌和气质,绝不会放肆行事。

土行孙和邓婵玉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早上,两人起床梳洗后,土行孙提议他们一起前往大殿,向姜子牙和他的师父衢留孙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抚育和成就。然而,邓婵玉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她担心自己的父亲邓九公在昨日的战斗中的下落不明,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女儿,难以在两国之间保持中立。土行孙认同邓婵玉的观点,并表示他们将在上殿时将这些担忧传达给姜子牙。当他们正准备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姜子牙已经上殿,众将也已经完成了朝拜。土行孙和邓婵玉前来致谢,姜子牙提出了邓九公仍然抗拒并未归降的问题,并询问在这种情况下,邓婵玉作为邓九公的女儿,应该如何处理。

土行孙回应姜子牙的询问,转达了邓婵玉刚才对他表达的担忧,并恳求姜子牙能开恻隐之心,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

子牙就像个困惑的生意人,挠着头说:“这生意不难做嘛。婵玉,如果你真心想帮助我们,就亲自去跟你爸爸谈谈,让他加入我们的俱乐部。这有什么难的?但我不确定,你愿意去吗?”

邓婵玉马上跪地求情:“师叔啊,我已经加入了你们,怎么可能还有其他心思?今天一大早我就想去说服老爸加入我们周家的你们了,只是担心你不相信我的真心,会误会我。如果你让我去,我保证不用弯弓射箭,我爸肯定会心甘情愿成为我们的忠实粉丝。”

子牙点头道:“我信你不会变卦。我就怕你爸爸不愿意转队,会掀起风波。不过既然你愿意亲自上阵,我就派一些小弟跟你一起去。”

婵玉感激地向子牙鞠了个躬,带着一队小兵小将,意气风发地出发了,目标直指岐山。

邓九公那晚就像个失落的指挥官,收集残兵后,满脸愁云。次日早上,他带着儿子们,像一群郁闷的乌鸦站在那儿。九公忍不住抱怨:“打了这么多年仗,我还没这么丢脸过。女儿不知道去哪儿了,就像羊困在栅栏里,不知道是该往前还是往后走,烦死了!”

太鸾建议:“元帅,我们可以派人快马加鞭去京城求援,同时打听小姐的消息。”正在他们犹豫不决时,突然有人报告:“小姐带着一队人马,打着西周的旗帜,来到大门口等着呢!”太鸾和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九公急忙命令:“快,放她进来!”门一开,婵玉下马,走进营地,跪在中央。九公一看这阵仗,吓得差点站不稳,急忙问:“我女儿,这是怎么回事?”

婵玉眼泪汪汪地说:“爸,我真不敢说。”九公急了:“你有什么委屈,说出来没关系。”

婵玉哽咽道:“我还是个闺房小姑娘,这一切都是爸爸你的错。你空口许我给土行孙,结果惹出这么多事,让我被子牙抓去西岐,还被逼婚。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听到这话,邓九公吓得魂都飞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婵玉继续劝说,像个老练的外交官:“爸,我现在已经成了土行孙的妻子,要保你安全,我必须说清楚。看看现在的局势,纣王不讲道理,天下都乱成一锅粥。周家手上已经有了大半个王国,这是天意和民心所向。那些听说很厉害的人物,比如闻太师、魔家四将,还有十洲三岛的真仙们,都已经倒下了。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道理很明显。我知道我不孝,但现在我已经投靠了西岐,我必须跟您谈谈利害关系。您虽然把我许配给敌国,但姜子牙来我们营里还是按礼数行事的。您虽然用计拒绝了,但谁会相信呢?再说,您失去了军队,受到了国家的耻辱,回到商国也不会有好下场。我只是遵从您的命令嫁给了一个好人,这不是私奔。如果您听我的,投靠西周,改邪归正,找个好主子侍奉,不仅我们全家可以安全,还是个明智的选择,天下人都会为此高兴。”

九公听了女儿的话,觉得说得挺有道理,自己沉思:“如果我强硬出兵,我们人少势弱;如果我撤军回国,又会招来猜疑……”沉吟半晌,对婵玉说:“我的女儿,我怎能舍得你!但天意如此,我只是不愿意去西岐跪拜子牙而已,这该怎么办呢?”

婵玉充满智慧地说:“这简直不是问题!姜丞相是个谦虚的好领导,一点都不傲慢。如果爸爸真心想投降周国,我可以先去跟他说,让子牙出城迎接。”九公听了女儿的话,觉得有道理,就让婵玉先去,自己带着一群将军和士兵,隆重地加入了西岐的阵营。

婵玉先一步到了西岐城,把整个情况都向子牙报告了一遍。子牙听了,开心得像中了大奖,立刻命令手下排队出城,迎接邓元帅。队伍整齐划一,铠甲闪闪发光,直到邓九公带领的军队出现在视野里。

子牙大方地欢迎说:“元帅,请!”九公在马上鞠躬,谦虚地说:“我智短才浅,招来责备,这是应得的。现在我已经投降,希望丞相能原谅。”子牙赶忙骑马上前,拉着九公的手说:“现在将军认清了形势,选择了光明之路,我们都是同一个国家的臣子,不应该再有分别。何况你的宝贝女儿也成了我的门下的亲人,我怎么能再责备将军呢?”九公听了,感激不尽。

两人一起到相府下了马,进了银安殿,摆开宴席,和所有将领一起喝庆功酒,直到深夜。次日,他们一起去见武王,完成了朝贺的仪式。而在另一边,情报飞速传入汜水关。韩荣一听邓九公投降,还把女儿私下许配给敌人,立刻像被点燃的火箭一样,冲到朝歌去报信。上大夫张谦看到这个情报,简直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连忙去找皇上,听说皇上在摘星楼,就急急忙忙上楼报告。

看到张谦进疏,侍从们都慌了神,赶紧报告:“陛下,上大夫张谦有要事禀报。”纣王听说,就命令召见。张谦接到命令,赶紧上楼,在滴水檐前行完礼。纣王问:“我没召你,你有什么要报告的?直说吧。”

张谦恭敬地禀报:“汜水关的韩荣送来了紧急报告,我不敢隐瞒。即使触怒了陛下,我也愿意承担后果。”纣王听了,吩咐手下:“马上把韩荣的报告拿来给我看。”张谦赶忙把报告摊在纣王的龙案上。

纣王还没看完,就气得不行,怒斥:“邓九公受我大恩,现在竟然投降了叛贼,真是可恶!等我上殿和臣子们商议,一定要抓住这些叛臣,严惩不贷,以泄我心头之恨!”

九间殿上的钟鼓突然响起,所有官员们一听这消息,都急忙跑去朝房等着。没多久,孔雀屏随着纣王的到来被拉开了,他登上宝座发话:“命大家商议对策。”所有的文官武将都赶到皇帝面前,齐齐跪下等待命令。

纣王说:“邓九公原本是奉命征战西方,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把女儿私嫁给了敌国,投降了叛贼,这罪不可赦。除了抓捕那些叛臣的家属,还要把叛臣本人拿来正法。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策略,能展现国家的严正刑罚?”

纣王的话还没说完,中谏大夫飞廉就站出来说:“我观察西岐的行为,他们拒绝屈服,罪无可赦。但我们的将领要么战胜有功报告,要么一败涂地就归顺西土,这样怎么可能得到胜利的消息?我认为,我们应该派遣至亲骨肉的臣子去征战,这样他们就会有共同的命运,自然就没有不取胜的了。”

纣王听了,沉思道:“君臣、父子,都是至亲。又有什么分别呢?”

飞廉接着说:“陛下,我可以保证有一个人去征伐西岐,就能擒拿姜尚,立下大功。”纣王好奇地问:“你保举的是谁?”飞廉回答:“想要攻克西岐,非冀州侯苏护莫属。一是因为他是陛下的亲戚,地位崇高;二是因为他作为诸侯中的领袖,一直全力以赴。”

纣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你说得太好了。”立即命令军政官快马加鞭,带上黄色的旗帜和白色的斧钺,携带诏书,直奔冀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