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白话封神演义新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龙吉公主被火灵圣母的一剑重创胸膛,痛叫一声,急忙调转马头向西北方向逃去。火灵圣母追击了六七十里后才收兵返回。这一战,洪锦的军队损失了超过一万人。胡升对火灵圣母的胜利感到非常高兴,亲自出关迎接她入城。

龙吉公主,原是蕊宫中的仙子,即使堕入凡间,也难逃这一剑之灾。伤痕累累的龙吉公主和洪锦逃至六七十里外,方才能够稍作整顿,收集残余的人马。他们迅速搭起营寨,用丹药治疗伤口,不一会儿伤势就痊愈了。他们立刻起草文书,向子牙求援。

这边,洪锦派出的差官到达子牙的大营。子牙正在帐中,得知洪锦派来使者,立即命令将差官带入。差官进入营地,恭敬叩头,递上文书。子牙接过文书展开查看。

子牙看完文书后大为震惊,感到事态严重,认为非亲自前去不可。他立即吩咐李靖暂时负责大营的事务,并强调:“等我亲自去一趟。你们不要违背我的命令,也不要与汜水关的军队会合。要紧守营寨,不得随意行动,以免削弱军威。违令者将按军法处置!等我回来后,我们再计划攻取此关。”李靖领命,承诺遵守指示。

子牙随即带上韦护、哪吒,调集三千人马,离开汜水关,一路扬起征尘,杀气腾腾。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进,他们来到佳梦关并安营。到达后,子牙发现洪锦的行营不在原地。过了一会儿,洪锦得知子牙率军而来,他和龙吉公主便迅速将营地迁移到辕门处,以便听从子牙的命令。子牙随即下令召见洪锦进入中军帐篷。

洪锦和龙吉公主进入帐篷向子牙请罪,详细地解释了遭遇火灵圣母导致的惨败。子牙责问道:“作为大将,受命远征,本应能够随机应变。为何会如此轻率地进兵,导致了这场大败呢?”洪锦解释说:“最初我们都取得了完整的胜利,但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火灵圣母的道姑。她有一团金霞光环,直径十余丈,将她自己罩住,我看不见她,但她却能看见我。再加上她的三千火龙兵,仿佛一座火焰山一样冲过来,势不可挡。一见这样的场面,我们的士兵先一步逃走,因此战局失控。”

子牙听完洪锦的叙述,心中充满疑惑,暗想这必然是左道之术。他开始思索如何破解这一强敌的策略。

火灵圣母在关内得知洪锦未有动静,却突然收到报告称姜子牙亲自率领军队来到。她笑道:“今日姜子牙亲自前来,这才不辜负我此行下山。我必须亲自与他会面才心满意足。”说罢,她告别胡升,骑上金眼驼,率领火龙兵暗中出关,来到大营前,并要求子牙出来答话。

子牙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众将佐出营迎战。火灵圣母大声问道:“来者是姜子牙吗?”子牙回答说:“道友,我正是。你既然修道之人,应当明白天命。如今纣王罪恶滔天,天怒人怨。天下诸侯已经在孟津聚集,旨在观察商朝的政治。你为何助纣为虐,违背天意,难道不怕招致天谴吗?而我并非为了私利,而是奉玉虚令,执行天意之罚。道友何必逆天而为呢?不如听从我的劝告,投降归顺。我本着天意珍惜生命之意,绝不会荒废百姓。”

火灵圣母对子牙的话嗤之以鼻,讥讽道:“你不过是利用那些混淆是非、欺骗百姓的话语来迷惑人民。我看你不过是一个贪图功名利禄、利用百姓来彰显自己功绩的钓叟,怎敢自称顺应天意、合乎人心呢?你有什么道行,又凭什么自认为有能力?”说完,火灵圣母驾驭金眼驼,手持宝剑直扑子牙。

子牙迎战,与哪吒、韦护三人联手对抗火灵圣母。哪吒骑着风火轮,手持火尖枪;韦护持着降魔杵,三人勇猛地与火灵圣母交战。火灵圣母难以抵挡三人的猛攻,被迫撤退。她用剑挑开头上的淡黄包袱,金霞冠发出金光,形成约十余丈的光幕。在这金光中,子牙无法看到火灵圣母,却被她的宝剑直刺前胸,子牙因没有铠甲防护,胸前皮肉被劈开,血染衣襟。

子牙被迫骑着四不相逃离战场。火灵圣母大声呼喊:“姜子牙,这次你难逃此劫!”与此同时,三千火龙兵在火光中呐喊,整个辕门仿佛被金蛇乱搅,火焰冲天,赤光烧尽军旗。一时间,副将们手忙脚乱,无法保护主将。

火灵圣母紧追不舍,子牙处于极度危险的情况。逃亡的子牙如同猛弩之箭般急速,而追击的火灵圣母则宛如掣电的飞云般迅捷。年迈且身负重伤的子牙,被火灵圣母紧紧追赶,形势极为危急,几乎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就在这关键时刻,火灵圣母又拿出一个混元锤,猛击子牙的背部。这一击击中了子牙的后心,他被巨大的力量翻滚着跌下了四不相。火灵圣母随即下马,步步逼近,准备取子牙的首级。这是子牙面临的极端危机,局势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火灵圣母准备取下子牙的首级之际,广成子出现了,转变了紧张的局面。火灵圣母一眼就认出了广成子,大声呼喊:“广成子!你不应该来的!”广成子回应道:“我奉玉虚上令,在此等你已久。”火灵圣母怒气冲冲,挥剑向广成子攻击。二人间的战斗极为激烈,剑光如水,剑影如花,令人目不暇接。就在火灵圣母准备利用金霞冠发出的金光时,却发现广成子身穿扫霞衣,轻而易举地将金光扫散,这让火灵圣母愤怒至极,她大声怒斥:“竟敢破坏我的法宝,我怎能就此罢休!”于是她更加愤怒地挥剑攻击,怒火中燃起的火焰更加猛烈,再次与广成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广成子,作为一个犯过戒律的仙人,此刻并没有别的念头,而是迅速取出番天印,在空中祭起,准备对付火灵圣母。正所谓“圣母若逢番天印,道行千年付水流”,这番天印的力量非同小可。广成子将番天印祭起后,迅速落下,火灵圣母无处可躲,被正中顶门,悲剧性地脑浆迸出,灵魂被封神台收走。

广成子收起番天印和火灵圣母的金霞冠,然后忙下山坡,在涧中取水,从葫芦中取出丹药,扶起了子牙。他将子牙的头放在自己的膝上,给他服下丹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救,子牙终于睁开双眼,看到了广成子。子牙感慨地说:“若非道兄相救,我姜尚必无再生之理。”广成子回应道:“我奉师命在此等候多时,你注定要经历这次劫难。”

广成子随后帮助子牙上马,叮嘱他:“子牙,前路保重!”子牙深表感激:“多亏了道兄,救了我一命,我永远不会忘记。”广成子告诉他:“我现在要去碧游宫上交金霞冠。”说罢,便离开了,留下子牙深深感激地望着他的背影。

子牙在离开广成子后,回到佳梦关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猛烈的风,风势之强烈如同摧林拔树、搅海翻江一般。子牙感叹道:“真是奇怪,这风的气势仿佛猛虎降临!”话音未落,他就看到了申公豹骑着一只虎而来。

子牙心想:“在这狭路上遇到这恶人,该怎么办呢?还是躲开他吧。”于是他驾驭四不相,试图躲进茂密的林中。然而,申公豹早已看到了子牙,大声呼喊道:“姜子牙,别躲了,我已经看到你了!”子牙无法避开,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行礼。

子牙问:“贤弟从哪里来?”申公豹笑着回答:“特意来找你。姜子牙,你和南极仙翁的事情今天不太顺利吧?现在你独自一个人,恐怕难以逃脱我的手掌心了!”情势紧张,子牙面对申公豹的威胁,局面变得十分危急。

面对申公豹的攻击,子牙努力解释说:“兄弟,我与你之间无仇无怨,为何如此对我?”申公豹回忆起在昆仑山的往事,怒斥子牙倚仗南极仙翁的势力轻视他,甚至与南极仙翁联手羞辱他,指使白鹤童儿抓住他的头颅,意图害他。申公豹认为这是杀人的仇怨,指责子牙今日拜将、欲伐罪救民,但实际上可能先会死在这里。说着,申公豹挥剑砍向子牙。

子牙用手中的剑架住申公豹的攻击,反驳道:“兄弟,你真是一个心怀怨恨的人。我们同是师尊的门下,共同修行了四十年,难道就没有一点感情吗?在昆仑山时,你用幻术欺骗我,南极仙翁让白鹤童儿惩罚你,我曾多次为你解释,帮你摆脱困境。而你却不思报恩,反以仇视我,真是无情无义之人。”子牙的话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痛心,他试图唤起申公豹内心的良知和同情。

申公豹对子牙的话充满怒火,认为子牙和南极仙翁联手对付他,而现在又试图用巧言令色来逃避责任,他愤怒地说:“你们两个联手陷害我,现在又想用花言巧语来求饶!”说着,他又挥剑攻击子牙。子牙也被激怒,反驳道:“申公豹!我对你让步,并非因为害怕你,而是担心后人议论我姜子牙不讲仁义。你怎么可以这样无理取闹!”

说罢,子牙挥剑迎战申公豹。然而,子牙刚刚伤愈,实力尚未完全恢复,难以与申公豹对抗。他感到前胸牵扯,后背剧痛,情势危急,只能驾驭四不相朝东方逃离。申公豹如虎入羊群,气势汹汹,紧紧追赶。对子牙来说,刚刚摆脱了天罗地网,又遭遇了申公豹这位仇家,真是从一个困境跌入另一个险境。

正当申公豹紧追子牙之际,他使用了一颗开天珠,准确击中了子牙的后心。子牙无法坚持坐在四不相上,痛苦地从鞍上滚落下来。申公豹正准备下虎来伤害子牙时,意外出现了夹龙山飞龙洞的衢留孙道人。衢留孙奉玉虚上令在此等候申公豹,大声呼喊提醒申公豹注意自己的存在。

申公豹转头看到衢留孙后,吃了一惊,意识到衢留孙的能力不容小觑。他想要逃走,但衢留孙迅速行动,用捆仙绳将申公豹捆绑住,随后命令黄巾力士将申公豹带到麒麟崖,等待他的发落。

衢留孙下山,扶起子牙,让他依靠石头和松树稍作休息。不久之后,他给子牙服用了一粒丹药,子牙的伤势才得以恢复。子牙对衢留孙的救助深表感激,虽然他的伤势未完全愈合,又因开天珠而受伤,但他认为这只是他命中注定的劫难之一。告别衢留孙后,子牙骑上四不相返回佳梦关。衢留孙启动金光法术,迅速向玉虚宫进发。在前往玉虚宫的途中,他到达了麒麟崖,看到黄巾力士已经在那里等待他的到来。衢留孙接着继续前行,直至来到宫门前。

在宫门前,他看到了一对长幡和一对提炉,两侧还有两行羽扇摆放,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种布置预示着衢留孙即将进入的玉虚宫是一个神圣而又庄重的地方,充满了道教的仪式感和神秘色彩。衢留孙行至此处,预计将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或许是汇报任务,或许是接受新的指示。

衢留孙遇见了他的掌教师尊,元始天尊,出现在玉虚宫外,他立刻俯伏在道路旁,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元始天尊表示称赞,并提到他们很快就会返回到本源。

衢留孙汇报说,他按照元始天尊的命令,已经将申公豹拿到麒麟崖等候处置。听到这一情况,元始天尊前往麒麟崖,看到申公豹被捉拿在那里。

元始天尊责备申公豹,指出他与姜尚无仇,却结合三山五岳的人去攻打西岐。元始天尊指出,如果不是他早有预谋,姜尚几乎就会被申公豹害死。他还提到封神大业需要姜尚协助完成,而申公豹却企图害死姜尚,阻碍武王前进的大业。

最后,元始天尊命令黄巾力士揭起麒麟崖,将申公豹压在崖下,直到姜尚完成封神任务后再放他出来。这一处置既是对申公豹罪业的惩罚,也是为了保护姜尚,确保封神大业能够顺利进行。

元始天尊明白封神榜上需要收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因此他对申公豹的处置也有他的深意,主要是为了防止申公豹再次制造混乱。当黄巾力士准备将申公豹压在崖下时,申公豹不断声称自己受冤枉。元始天尊指出申公豹明显意图害姜尚,并要求他发下誓言,以确保他不再阻挠姜尚的道路。

申公豹在被迫的情况下,发下了重誓,若他再次阻挠姜尚,他将自己身体塞入北海之眼。元始天尊认为誓言足够,便允许申公豹离开。衢留孙也告别元始天尊离开。

与此同时,广成子在击败火灵圣母后,直接前往碧游宫,这是截教教主的居所。广成子到达宫前,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

广成子在碧游宫外等待了一段时间,宫内正在讲授“道德玉文”。不久,一位童子从宫内走出来。广成子请求童子通知内宫,他希望见宫内的老爷。童子回到宫中,向坐在九龙沉香宝座上的通天教主报告了广成子的到来,并说明他没有擅自进入,而是在等待法旨的决定。

通天教主下令让广成子进来。广成子进入宫中,恭敬地向通天教主行礼,表达他的敬意:“弟子愿师叔万寿无疆!”通天教主回应道:“广成子,你今天来到这里,有什么事情需要见我?”

广成子将金霞冠献上,并向通天教主汇报了姜尚东征的情况。他提到武王应天顺人、代民伐罪的大义,以及火灵圣母使用金霞冠阻挠大兵、滥杀生灵、造成士卒糜烂的情况。广成子向通天教主详细描述了火灵圣母如何伤害洪锦、龙吉公主和姜尚,以及自己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番天印终结了火灵圣母的生命,并特地将金霞冠送至碧游宫,请求通天教主发下法旨。

通天教主回应道,封神之事涉及许多忠臣义士,有些成仙道,有些成神道,各有其缘分和等级,包括他的教下弟子。他强调这是天命,不容小觑。广成子被告知,若有通天教主门下弟子阻挠姜尚,姜尚有权利使用打神鞭进行反击。通天教主也提到他已经发布了教旨,要求弟子们严守本分,若有不听教训自取灭亡的,那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与姜尚无关。

最后,通天教主告诉广成子可以离开,并要他转达这些信息给姜尚,表明通天教主对封神大业的支持,并对自己教下弟子的行为有所警示和规范。

广成子离开碧游宫之后,遇到了一些不满的弟子们。他们听说通天教主允许姜尚使用打神鞭对付不遵循教导的弟子,心中感到不服。尤其是金灵圣母和无当圣母,她们对广成子击杀火灵圣母并缴上金霞冠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怒,认为这是对自己教派的侮辱。她们认为通天教主对此事的处理不够公正,感觉被边缘化和忽视。

龟灵圣母也极为愤怒,认为广成子击杀火灵圣母并缴上金霞冠是完全不可接受的行为。她大声表示,打算亲自对付广成子,以此来泄露自己和同门的愤怒。这种紧张的氛围预示着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冲突和对抗。

龟灵圣母手持宝剑急速赶来,大声呼喊挑战广成子。面对她的咄咄逼人,广成子保持冷静,礼貌地迎接,并询问她的来意。龟灵圣母指责广成子不仅杀害了她的同门火灵圣母,还大摇大摆地来此,她认为这是对她们教派的公然侮辱,并宣称要为火灵圣母报仇。

广成子架住了龟灵圣母的攻击,并试图解释说,封神榜的建立是诸位师尊的共同决定,火灵圣母的死是她自身的命运,并非他的责任。他还指出,龟灵圣母为火灵圣母报仇的想法是对整个事态的误解。然而,龟灵圣母拒绝听取广成子的解释,愤怒地再次挥剑攻击。这场交锋展示了诸仙间的复杂关系和封神榜背后的深层次冲突。广成子在这个困难的局面中努力保持冷静和理性,试图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面对龟灵圣母的再次攻击,广成子终于表露出他的真正力量。他严肃地对龟灵圣母说,虽然他本想以礼相待,但她的行为迫使他不得不还击。在交锋中,龟灵圣母发现无法抵挡广成子祭出的番天印,于是急忙展现她的真实身份——一只大乌龟。这只乌龟自古以来就修炼成人形,是在苍颉造字时期就得道的,因此被称为“圣母”。

见到龟灵圣母现出原身,金灵圣母和多宝道人感到无比的羞愧和懊悔。就在这时,虬首仙、乌云仙、金光仙、金牙仙等人纷纷表示愤怒,大声斥责广成子欺负自己的教派,数人怒气冲冲,手持宝剑一起向广成子冲去。

面对众多教门弟子的围攻,广成子深知自己身处敌地,单枪匹马难以应对众多对手,便决定暂避锋芒。他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单打独斗并不是明智之举,反而可能会显得不雅。因此,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返回碧游宫,寻求通天教主的帮助,以求解释和解决这一纠纷。

于是,广成子直接前往碧游宫,未经通报就自行来到台下。通天教主见到他再次来访,便询问原因。广成子跪下并汇报说,他按照通天教主的命令下山,却遇到了龟灵圣母和其他弟子前来为火灵圣母报仇。由于自己无处可逃,广成子特意前来请求通天教主的协助,以解决这一困局。

听闻此事,通天教主立即命令水火童儿将龟灵圣母召来,准备亲自处理这一纷争。

龟灵圣母在通天教主的召唤下到达法台,并向通天教主行礼。通天教主直接询问她追击广成子的原因。龟灵圣母抱怨说,广成子杀了她们教派的门人并将金霞冠带到宫上献上,她认为这是对她们教派的侮辱。

通天教主回应说,作为掌教之主,他的地位和视野岂能比不上龟灵圣母?他指出火灵圣母的死是她自己不遵守教规而自取的结果,而广成子将金霞冠献上,正是遵从他的法旨,表现出对法宝的尊重。通天教主强调,龟灵圣母和其他弟子仍保留野性,不遵守他的清规,是极为可恶的行为。

许多弟子对通天教主的决定感到不满,私下里抱怨道:“为了广成子,我们自己的弟子反而受到轻辱,师尊这样偏心,真是难以接受。”由此可见,通天教主的决定引起了教内弟子的普遍不满,他们纷纷离开碧游宫。

通天教主见状,催促广成子离开。广成子向通天教主表示感谢后,离开了碧游宫。然而,他刚出宫不久,就发现许多截教门人紧追不舍,大喊着要抓住广成子来泄愤。这让广成子陷入了极度的紧张和慌乱之中。他意识到,直接逃跑并不可行,与众多教门弟子正面冲突也是不利的,最终他决定返回碧游宫,希望能在通天教主的庇护下避免这场灾难。

广成子这一举动正应了“三谒碧游宫”的说法,意味着他三次来到碧游宫,而每一次的到来都带来了新的是非纷争。在这紧急关头,广成子再次来到碧游宫台下,寻求通天教主的帮助,希望能够解决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