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蟠龙岭烧邬文化

白话封神演义新 蟠龙岭烧邬文化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子牙站在将台上施展法术,只见四周风云四起,黑雾弥漫。上有天罗,下有地网,整个周营都被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霹雳交加,电光闪烁,火光灼灼,冷气森森,雷声不断,周营内的喊声也此起彼伏。各营的鼓角齐鸣,仿佛天崩地塌一般。

高明和高觉勇敢地闯进周营,一路杀到中军。然而,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一声炮响,东有李靖,西有杨任,南有哪吒,北有雷震子,左有杨戬,右有韦护,周营的六大高手一齐冲了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此时,子牙在台上继续作法,台下的四个门人也齐力震动桃桩。天罗地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子牙祭起打神鞭,猛地朝高明和高觉打去。高明和高觉虽然勇猛无比,但也难以抵挡这神鞭的威力。只听得一声惨叫,二人被打得脑浆迸流,一命呜呼。他们的灵魂也随即飞往封神台去了。

袁洪、常昊和吴龙在后面催促军队杀进周营,但被哪吒等人接住并展开了激战。这时已是深夜,两军混战在一起,场面极其混乱。韦护祭起降魔杵来打吴龙,但吴龙早已化作一道青光消失了。哪吒也祭起九龙神火罩来罩常昊,但常昊同样化作一道青气不见了踪影。

袁洪则是一只得道白猿,变化多端。他将元神从头上现出,准备与杨任交战。杨任正打算取出五火扇来对付袁洪,却没想到袁洪头顶上的白光中,元神手举一棍猛地打来。杨任躲避不及,被袁洪一棍打中顶门,当场阵亡。可怜他自从归顺周朝后,才刚到孟津就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两军一直混战到天明,子牙才鸣金收兵。回到帐中后,子牙点视军将,得知杨任已经阵亡,不禁嗟叹不已。这时,杨戬上前建议道:“今夜虽然斩了高明和高觉,但却折损了杨任一员大将。依弟子之见,袁洪等人都是精灵所化,我们急切之间难以成功。大军被阻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弟子愿意去终南山借来照妖鉴,照出他们的原身,才能擒住这些妖魅。否则的话,这场战斗恐怕永无了期。”子牙听后同意了杨戬的提议。

杨戬离开了周营,使用土遁法术迅速前往终南山。不久,他就来到了玉柱洞前,按下遁光,等待云中子的出现。过了一会儿,金霞童子从洞内走出,杨戬上前行礼并请求通报云中子。童子答应后进去通报,然后出来请杨戬进去。

见到云中子后,杨戬行礼并说明了来意:“弟子此次前来,是想借师伯的照妖鉴一用。现在在孟津,有几个妖魅阻挡了周军的前进,我们已经大战数场,但他们的法宝实在难以对付。因此,我奉姜元帅的命令特地来此请求师伯的帮助。”云中子听后说:“这些是梅山七怪,只有你能擒获他们。”于是,他取出了宝鉴交给杨戬。

杨戬辞别了终南山,再次使用土遁法术回到周营,向子牙汇报了情况:“这些是梅山七怪,明天我会去擒获他们。”

与此同时,在袁洪的营帐中,他正在与常昊、吴龙等将领商议退敌之策。殷破败建议说:“明天元帅应该大杀一场以树立威信,让天下诸侯知道我们的厉害。如果与他们拖延时间,恐怕会师老兵疲,发生变故。”袁洪听从了他的建议。

第二天,袁洪整顿军马,炮声大振地来到军前。子牙也带领众诸侯出营列成阵势。袁洪一马当先,子牙对他说:“你不知道天命已经归周了吗?为什么还要阻挡王师,让生灵涂炭呢?如果你现在归降,还可以保住封侯之位。否则后悔莫及!”袁洪大笑回应:“你不过是一个磻溪的钓鱼老头而已,有什么本领敢出此大言!”然后回头对常昊说:“去把姜尚给我擒了!”常昊纵马挺枪直取子牙而来,旁边杨戬催马舞刀上前抵挡住常昊的攻势。两匹马在战场上往来奔驰,刀枪相交只杀得寒风凛凛、杀气腾腾。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全力以赴想要击败对方。

两人交战不到十五个回合,常昊便拨马逃走。杨戬紧追不舍,取出照妖鉴一照,发现常昊原来是条大白蛇。杨戬已知其妖怪身份,便看他如何变化。常昊在马上忽然现出原形,刮起一阵怪风,尘土飞扬,愁云惨淡,冷气森森,显现出一条巨大的白蛇。杨戬看见白蛇隐在黑雾中袭来,摇身一变,化作一条蜈蚣,身生两翅,钳如利刃,飞来迎战。他在空中翩翩起舞,黑身黄足,气势汹汹,双钳挥动如剑,将白蛇一剪两断。白蛇在地下挣扎扭滚,杨戬恢复原貌,将蛇斩成数段,然后发出一个五雷诀,雷声一响,白蛇便被震成飞灰。

袁洪见白蛇已死,大怒不已,纵马挥棍大呼:“好个杨戬!竟敢伤我大将!”这时哪吒驾着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手持火尖枪迎上袁洪。两人交战数个回合后,哪吒祭起九龙神火罩将袁洪连人带马罩住。他用手一拍神火罩现出九条火龙将袁洪盘旋围绕焚烧。然而袁洪有七十二变玄功护身并未能被烧死反而借火光逃走了。吴龙见哪吒勇猛无比便挥动双刀上前助战。哪吒翻身与吴龙继续交战而杨戬则在一旁取出照妖鉴照看发现吴龙原来是一条蜈蚣精。杨戬纵马挥刀与哪吒一同双战吴龙。吴龙自知不敌拨马便逃哪吒立刻驾起风火轮追赶。杨戬却叫住哪吒说:“道兄休赶让我来对付他。”哪吒闻言便停住了风火轮让杨戬独自追赶吴龙。

吴龙见杨戬追赶过来,立即现出原形,在马脚下卷起一阵黑雾将自己罩住。黑雾阴风弥漫天空,显示出梅山精怪的法力无边。然而,杨戬却丝毫不受影响,他随即摇身一变,化作一只五色雄鸡。这只雄鸡绿耳金睛,五色毛羽,翅膀如同钢剑,嘴巴锋利如刀,正是吴龙的克星。杨戬化作金鸡飞入黑雾之中,一口将蜈蚣精啄成数段,再次成功除去一怪。姜子牙与众将士见状,纷纷击鼓欢呼,进营庆祝。

与此同时,殷破败、雷开以及诸位将领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他们不禁笑道:“国家不祥,妖孽方兴。今日我们两员副将,岂知俱是白蛇、蜈蚣成精来此惑人。这可是好消息?不若进营与主将商议何如。”于是,他们一同进营来见袁洪。

袁洪此时正在中军闷坐,见众将来见,也觉得有些无趣。他对众将说:“我就不知常昊、吴龙乃是两个精灵,几乎被他误了大事。”众将纷纷议论道:“姜子牙乃是昆仑道德之士,麾下又有这三山五岳门人相随。我们兵力不足,恐怕难以固守此地。请元帅早定大策,或战或守,可以预谋。不要等到临时抱佛脚,那时就来不及了。眼看我方兵微将寡,力敌不能。依我等愚见,不如退兵固守城都,设防御之法以消耗敌人士气。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袁洪听后摇头道:“参军之言差矣!我们奉命守此地方,则此地为重。如今舍弃此地不守,反而想要退守都城,这是‘临门御寇’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失败。现在姜尚虽然有辅佐之人,但他们深入重地,也难以发挥全部实力。我自有妙策在此地破敌,诸将无需多言。”

各位将领回到自己的帐篷后,鲁仁杰与殷成秀开始私下商议。鲁仁杰说:“现在的时势已经很明显了,成汤的江山终究会属于西岐。更何况朝廷现在昏庸,竟然任用妖精为将,这怎么可能成功呢?但是,我们世代受国家恩典,岂能不忠于国家?然而,就算是要死,我们也应该死在朝歌,让人们看到我们的忠义,而不是和这些妖精一起腐朽在这里。我们应该趁机找个差事,去了就不回来了。”两人商议完毕,这时总督粮储官上前来向袁洪禀报:“军中的粮食只够五天了,不够支持下去,请元帅定夺。”袁洪命令军政司写奏本送往朝歌催粮。这时鲁仁杰站出来说:“我愿意前往。”袁洪同意了。鲁仁杰领命前往朝歌催粮。

再说朝歌城来了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力大无穷,能在陆地上推舟行走,一顿能吃掉一头牛。他用一根排扒木作武器,姓邬名文化,他揭了招贤榜投军。朝廷派官送邬文化到孟津营听用。他来到辕门,有人报告给袁洪。袁洪命人带他进来。邬文化同差官来到中军,见礼之后,通名站立。袁洪见邬文化一表人才,非同凡响,像金刚一般撑在半天里,十分惊人。袁洪问:“将军此来,必定有妙计。现在有什么计策可以退周兵?”邬文化回答:“我只是一个勇猛的粗人,奉圣旨来到元帅帐下听用,任凭指挥。”袁洪大喜:“将军此来,必定能建立大功,何愁姜尚不授首!”

第二天清晨,邬文化上帐领令出战。他倒拖着排扒木来到周营前大呼:“传话给反叛的姜尚,让他早点到辕门来受死!”子牙在中军帐听到战鼓声响,抬头一看,见一个大汉竖在半天里,惊问众将:“那里来了一个大汉子?”众人一起来看,果然是一个大汉子,都大吃一惊。

龙须虎受令出营,与邬文化对阵。邬文化看到龙须虎的样子,大笑不止,嘲讽他像个虾精。龙须虎被激怒,大声喝斥邬文化,并自我介绍是姜尚的门徒。邬文化却笑称龙须虎只是个畜生,不可能是姜尚的门徒。龙须虎更加愤怒,要求邬文化通报姓名,以便记录功劳。邬文化自称是纣王御前袁元帅麾下的威武大将军,并威胁龙须虎回去叫姜尚来受死。龙须虎不再多言,直接发动攻击,用石头向邬文化打去。

邬文化用排朳木抵挡,但龙须虎灵活地闪过,反而趁机夹住邬文化的大腿和腰部,连续打了七八下石头。邬文化因为身体庞大,转身不灵活,很快就被龙须虎打中了下三路。在短短一个时辰内,邬文化被龙须虎连腿带腰打了七八十下,疼痛难忍,只能倒拖着排朳木往正东方向逃去。

龙须虎得胜回营,向子牙详细汇报了战斗经过。众将都认为邬文化虽然体型庞大,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

邬文化在战斗中失败后,并没有直接回营,而是坐在山崖上休息了一个时辰,才缓缓回到营地。他向袁洪汇报了战斗的经过,并承担了失败的责任。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向袁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当夜劫营,以挽回败局。袁洪听了邬文化的计划,虽然有些担忧,但还是决定支持他。他们两人商定好计划后,邬文化开始准备劫营所需的兵器和马匹。

与此同时,周营的子牙并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当夜二更时分,成汤营中突然响起一声炮响,随即喊声震天,邬文化率领大军冲进周营。由于周军没有防备,邬文化凭借巨大的力量和排扒木的强大威力,在周营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周营的军士们被邬文化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六十万人马在黑夜中惊慌失措,呼兄唤弟、觅子寻爷。袁洪也协同作战,放出妖气笼罩住周营,使得周军的大小将官更加混乱。

子牙听到劫营的喊声,急忙骑上四不相神兽,手执杏黄旗护定身子。他看到周营中火光冲天、杀声震天,心中非常着急。此时邬文化的双眼如同两盏红灯一般明亮,在黑夜中格外显眼。子牙的门人们也各自为战,无法相互顾及。

这一夜对于周军来说是一场灾难。许多将士在睡梦中被邬文化杀死,成为了为国捐躯的英魂。而袁洪则凭借妖术在周营中冲杀自如,不辨贤愚地屠戮周军将士。

邬文化在周营中冲杀,一直来到后营的粮草堆前。这里是杨戬守护的地方。当杨戬听到大汉劫营,姜元帅失利的消息后,他急忙上马查看情况。看到邬文化来势汹汹,杨戬想要迎敌,但又担心粮草的安全。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先解决眼前的危机。

杨戬下马,口中念念有词,将一根草竖立在手中,吹口气,叫声“变”,立刻化作了一个大汉,头顶天,脚踏地,形象威猛无比。这个大汉的头部像城门一样大,双眼如同披缸,鼻孔像水桶一样粗,门牙长如扁担。他的胡须像竹笋一样密集,口中吐出金光。他大呼一声:“邬文化,与吾战一场!”

邬文化正在全力冲杀,突然在灯光影里看到这个比他还要高大的大汉,吓得魂不附体。他惊呼一声:“我的爷来了!”随即倒拖排扒木,回头就跑,也不管好歹,只是飞快地逃窜。杨戬化身随后赶来,一路追赶。

这时,袁洪也赶来了。杨戬大呼一声:“好妖怪,怎敢如此!”挥舞三尖刀向袁洪杀去。两人大战一回,杨戬祭出哮天犬时,袁洪看见化作一道白光脱身逃回营中。

孟津的众诸侯听到袁洪劫了姜元帅的大营的消息后都惊慌失措。南北二镇的诸侯也纷纷赶来救应。两军混战直到天明才结束。子牙会集了诸门人和武王收集残兵败将发现损失了二十多万兵马和三十四员将官。龙须虎也被邬文化的排扒木击中身亡。军士们看到龙须虎的头挂在排扒木上因此报知子牙。

子牙听到龙须虎战死的消息,心中非常伤痛,无法释怀。众诸侯纷纷前来询问武王的情况,表达关切。杨戬也前来见子牙,详细汇报了他是如何用计策应对邬文化的冲杀,才保住了粮草的安全。子牙听后,感叹自己一时疏忽导致了这场灾难,认为这是天数所致,心中郁闷不已。

与此同时,袁洪在得胜后回到营中,向朝歌报捷,夸耀邬文化大败周兵,尸体堵塞了孟津,使得河水为之不流。朝中的群臣都纷纷祝贺,认为这是自从征伐西岐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纣王听到捷报后非常高兴,日日纵情享乐,完全不把周兵放在眼里。

然而,杨戬并没有被这场失败击倒。他来到子牙面前,提出要先对付邬文化,然后再破袁洪的计策。子牙赞同他的想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灭敌人。于是,杨戬领命前往孟津探查路径,寻找合适的地点设伏。

他走了六十里路,来到一个名叫蟠龙岭的地方。这里山势湾环如蟠龙之势,中间有一条空阔的道路可以出入。杨戬观察后大喜过望,认为这里正是设伏的好地方。他急忙返回向子牙报告,并详细描述了蟠龙岭的地形和设伏的计划。

子牙听后也非常高兴,他在杨戬耳边低声吩咐了一番具体的计策。杨戬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设伏的事宜。他命令武吉、南宫适带领二千人马前往蟠龙岭埋伏引火之物,暗中布置火炮、火箭等各项器械。岭上堆满了柴薪等易燃物品以备引火之用。

邬文化因为立下大功,受到了纣王的嘉奖,袁洪和他一起感谢了天子的恩宠,并决定要更加尽忠报国。

有一天,当邬文化和袁洪正在设宴庆祝时,探子来报,姜子牙和武王正在辕门外闲逛,似乎在察看他们的营地。袁洪听后,立即命令邬文化偷偷出营,抄到姜子牙的后方去擒拿他。

邬文化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发,像飞云掣电一般冲向姜子牙和武王。他大喊着让姜子牙下马受死,但姜子牙却和武王一起拨转坐骑,向西南方向逃去。邬文化见状,放心大胆地追了上来。

姜子牙回头看到邬文化紧追不舍,便故意引诱他说:“邬将军,你如果放我们君臣回营,我们将再也不敢侵犯边疆,我们君臣会深深感激你的大恩大德。”然而,邬文化却回答说:“这次如果错过了你们,那就千载难逢了。”他拚命追赶,一刻也不肯放松。

就这样,邬文化步行追赶了一个时辰,大约五六十里路。由于他是急急追赶,渐渐地感到气力不支,只好停下来休息。姜子牙见邬文化不再追赶,便勒转坐骑向他大喊:“邬文化,你敢来和我战三合吗?”邬文化被激怒了,回答说:“有何不敢?”于是又回身追了上来。

姜子牙再次勒转四不相神兽逃走,一直逃到了蟠龙岭的山口。他故意引诱邬文化进山口,而邬文化也因为追赶心切,没有多想就跟着追了进去。他心中大喜,认为姜子牙进山就像鱼游进了锅中,肉放在了案板上一样无处可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