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文焕怒斩殷破败

白话封神演义新 文焕怒斩殷破败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金吒祭起遁龙桩,将窦融困住,姜文焕趁机一刀将他挥为两段。可怜窦融守关二十年,身经数百战,善于防守关隘,从未失利,今日却被金吒智取,丢了性命。真是争名树业如流水般逝去,他为国尽忠却像浪萍一样无依。

姜文焕斩了窦融后,三军齐声呐喊,声势震天。木吒在关上看到东伯侯率领诸侯奋勇鏖战,便暗暗祭起吴钩剑。那剑升至空中,木吒暗念咒语,请宝剑转身。吴钩剑在空中如风轮般连转数圈,向下一劈,将彻地夫人斩于马下。彻地夫人平日里油头粉面,广智多谋,此刻却都化为虚有。

木吒在关上大声呼喊道:“我是木吒在此,奉姜元帅之命来取此关。如今主将皆已伏诛,愿意投降的免死,敢有反抗的格杀勿论!”众将士纷纷拜伏在地,表示投降。

金吒得知兄弟已经成功献关,便同东伯侯姜文焕一起杀至关下。木吒命令左右打开关门迎接他们进城。人马进了关后,姜文焕开始查点府库、安抚百姓,并释放了被囚禁的马兆。他对金、木二吒表示衷心感谢。

金吒对姜文焕说:“贤侯请速速前行,我们先前往孟津向姜元帅报信。贤侯务必在戊午之辰前赶到,以应上天垂象之兆。”姜文焕回答道:“谨遵二位师父的教诲。”于是金、木二吒辞别了姜文焕,驾土遁前往孟津。

此时,子牙正在孟津大营中与二路大诸侯商议。他们注意到三月初九日戊午之辰即将到来,但东伯侯的大军却迟迟未见踪影,这让他们倍感焦虑,不知所措。

正在商议间,忽然有报告说金、木二吒在辕门等待命令。子牙立即传令让他们进来。金、木二吒来到中军,行礼后详细汇报了他们在游魂关的经历,以及如何成功夺取关隘的过程。他们告诉子牙,东伯侯的大军随后就会到达。

子牙听后大喜,对金、木二吒的计策深表赞赏。他说:“天意响应,不到戊午日,天下诸侯不能齐集。如今你们提前完成任务,真是太好了!”

就在这一天,东伯侯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孟津。哨马向中军报告了这一消息,子牙立刻传令欢迎他们的到来。姜文焕率领着二百镇诸侯进入中军参见子牙,子牙也忙迎上前去,彼此寒暄一番。

姜文焕又请求子牙引见武王一面,于是子牙陪同他一起进后营拜见武王。此时,天下诸侯共有八百镇,各处小诸侯不计其数,共合人马一百六十万之众。

子牙在孟津祭起了宝纛旗幡,随着一声炮响,大军整齐划一地向着朝歌进发。征云弥漫在远方的山谷之间,杀气腾腾地振撼着四方边境。刀枪如同积雪般闪耀着寒光,剑戟则似堆霜般冷冽逼人。旌旗遮天蔽日地覆盖了绿色的原野,金鼓之声震耳欲聋地回荡在天际之间。刁斗传递着新的军令,及时的雨水为将士们带来了欢庆的佳酿。军队行进如同骤雨般迅猛疾驰,战马奔腾则像狂野的狼群一样势不可挡。

正当天下诸侯领兵前行之际,突然有哨马前来报告说:“启禀元帅:我军已经抵达朝歌城下,请元帅发布军令进行定夺。”子牙闻言传令全军安营扎寨,三军齐声呐喊,放响了定营的大炮。

守城的军士将消息报入午门,当驾官向纣王启奏:“如今天下诸侯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扎下了行营,人马共计一百六十万,其势头锐不可当,请陛下定夺对策。”纣王听后大惊,随即命令众官员保驾上城,查看天下诸侯的人马情况。

他们看见行营方正,遍地都是兵山。军队中刁斗传呼,威严整肃。长枪如千条柳叶,短剑像万片冰鱼。瑞彩飘摇,旗幡的颜色映照着像朝霞一样;寒光闪灼,刀斧的影子像飞电一样射来。竹节鞭上悬挂着豹尾,方楞锏上挂着龙梢。弓弩排成两行,像秋月般明亮;抓锤列成数队,像寒星般闪耀。鼓声进,金声退,交锋的士卒如同神威降临;癸呼庚应,递传粮饷如同鬼魅般迅速。画角声音幽幽,人声寂静,真是一支堂堂正正、吊民伐罪的军队。

纣王看完子牙的行营后,急忙下城登殿,坐问两班文武官员。他问道:“现在天下诸侯的军队聚集在这里,众位卿家有什么良策可以解除这个危机?”鲁仁杰出班奏道:“臣听说‘大厦将倾,一木难扶’。目前国库空虚,百姓日益怨恨,军心已经离散。即使有良将,也难以扭转人心不顺的局面。即使与他们交战,臣也知道我们难以取胜。不如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士,向他们陈述君臣大义和顺逆之理,让他们罢兵回去。这样或许可以解除这个危机。”

纣王听完后沉吟了半晌。这时中大夫飞廉出班奏道:“臣听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都城之内百里范围内必定有豪杰之士隐居其中。希望陛下紧急寻找这些人加以重用并给予显荣的地位和待遇,他们一定会出死力来解除这个危机。此外城中还有十几万甲兵和充足的粮饷可以利用。即使不能讲和也应该让鲁将军督率军队背城一战决一雌雄。岂能轻易示弱讲和呢?”纣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并说道:“此言甚是有理。”于是一面将圣谕张挂在榜篷上招贤纳士。在离朝歌城三十里的地方,有一位隐士姓丁名策。他正在家中闲坐,忽然听到周兵已经来到,围困了朝歌城。丁策感叹道:“纣王失德,荒淫无道,杀害忠良,听信佞臣,残害生灵,使得天怒人怨。贤者退位,奸佞满朝。如今天下诸侯会兵至此,眼看朝歌就要丧亡,却没有人替天子出力,只能束手待毙。那些平日里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人又在哪里呢?想我丁策,昔日曾访高贤,学习兵法,深明战守之道,我本想出去舒展生平所学,以报答君父之恩。然而天命不眷,万姓离心,大厦将倾,一木如何支撑?可怜成汤当年创下如此德业,拜伊尹为相,放桀于南巢,相传六百余年,期间有六七位贤圣之君。然而一旦到了纣王这一代就要丧亡,真是让人目击时艰,不胜嗟叹!”丁策于是作诗一首以抒发感慨。

丁策的诗刚刚作完,就听到门外有人进来,原来是他的结盟弟兄郭宸。两人相见后施礼坐下。丁策问道:“贤弟为何而来?”郭宸答道:“小弟有一事特来与长兄商议。”丁策说:“有何事?请贤弟指教。”郭宸说:“如今天下诸侯都已会集于此将朝歌围困,天子贴出了招贤榜文。小弟特请长兄出来共辅王室。况且长兄有经世济民之才、知战守之术,一出仕于朝就可以报效朝廷、显亲扬名、不负胸中所学。”然而丁策却叹息道:“贤弟之言虽则有理,但纣王失政、荒淫不道、天下离心、诸侯叛乱已非一日。如大痈既溃命亦随之,虽有善者亦末如之何矣。你我学识有限,岂敢以一杯之水去救车薪之火呢?况且姜子牙乃是昆仑道德之士又有这三山五岳门人相助,我们若去徒送了性命岂不可惜?”但郭宸却认为他们作为纣王的子民应该食其土而践其茅、沐其恩泽,在国存与存、国亡与亡之际理当出去解天子之忧。他说:“兄言差矣!

丁策和郭宸正在辩论的时候,忽然门外马响,有一个大汉走了进来。这个人姓董名忠,他慌张地进了屋。丁策看到他,就问道:“贤弟,你为什么来这里?”董忠回答说:“小弟特地来请兄长一起辅佐纣王,击退周兵。昨天小弟在朝歌城看到了招贤榜文,我就斗胆将兄长和郭兄,还有我自己的名字,一共三人,都投到了飞廉府中。飞廉已经上奏给了纣王,让我们明天早上朝见。现在特地来约兄长等明天早上一起朝见。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何况现在君父有难,我们作为臣子,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丁策听后说道:“贤弟,你也不问我一声,就把我的名字投了出去。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怎么能如此草率呢?”董忠回答说:“我猜想兄长一定会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不是那种守株待兔的人!”郭宸听后大笑说:“董贤弟所举荐的人不错。我正在这里劝丁兄,没想到你已经先报了名。”于是丁策只好设酒款待他们。三人喝了一晚上的酒,第二天早上就往朝歌城去了。

到了朝歌城,丁策三人在午门等候旨意。午门官到殿上奏报说:“现在有三位贤士在午门等候旨意。”纣王命令:“宣三人进殿。”午门官到外面传旨后,三人听到命令就进了殿,向纣王行礼并自称臣子。纣王对他们说:“昨天飞廉推荐你们三位高才,你们一定有良策可以击退周兵,辅佐我的社稷,为我分忧。我自然会分封土地给你们,并赐予爵位。我决不会食言。”

丁策听后上奏说:“臣听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圣明的君主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武力。现在周兵已经到了这里,社稷危如累卵。我们虽然从小学习兵书,知道一些战守的策略,但我们只是尽此心报效陛下而已。至于成败利钝,就不是我们能够预料的了。希望陛下能够命令有关部门提供我们所需的物资和人员,不要让我们受到掣肘。

纣王对丁策、郭宸、董忠三人的回应极为满意,于是大喜之下,封丁策为神策上将军,郭宸、董忠为威武上将军,并当场赐予他们华丽的袍带和金印紫衣。接着,在便殿设宴款待这三人,他们向纣王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次日早晨,这三人便去参见鲁仁杰,鲁仁杰随即调动人马出朝歌城,准备迎战周兵。此时,朝歌城内外的气氛已经十分紧张,士兵们都穿着铠甲,手持武器,踊跃地奔赴战场。然而,纣王失道,八百诸侯都已经离他而去,这使得他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无数英勇的儿郎将陷入这场战争的网罗。

鲁仁杰在城外安下营寨后,周营的探马便来报告,说姜子牙已经率领大军在成汤营前挑战。鲁仁杰闻讯,亲自率领众将出辕门迎战。他们看见姜子牙骑着异兽,两边摆列着三山五岳的门人,哪吒、杨戬、雷震子、韦护、金吒、木吒、李靖、南宫适、武吉等一班英勇的战将排立两侧,众诸侯的军队也整齐有序,气势如虹。这正是扶周灭纣的姜元帅和他的三山五岳得道门人们。鲁仁杰一马当先,大声呼喊道:“姜子牙,请了!”姜子牙在四不相上微微欠身打躬,问道:“来者是谁?”鲁仁杰回答道:“吾乃纣王驾下总督兵马大将军鲁仁杰是也。姜子牙,你既是昆仑道德之士,为何不遵守王法,勾结诸侯,肆意猖獗,以臣伐君,屠城陷邑,诛君杀将,进逼都城,你究竟意欲何为?千古之下,你岂能逃脱叛逆之名,欺君之罪!如今天子已经赦免你的过往罪行,不再深究。你们速速倒戈,撤回人马,各安疆土,另行修贡,天子也会以礼相待。

姜子牙听到鲁仁杰的威胁,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然后说道:“你作为纣王的重臣,为何不明察时务,不知兴亡?如今纣王罪恶贯盈,人神共怒,天下诸侯会兵驻此,朝歌亡在旦夕,你还想用强言来迷惑众人吗?昔日成汤德日隆盛,夏桀暴虐,成汤将他放逐于南巢,然后伐夏而有天下,至今六百余年。然而到了纣王这一代,他的恶行甚至超过了夏桀。我们现在奉天命征讨,要诛杀的只是一个独夫,你为何还要如此执迷不悟,逆天而行呢?如今天下诸侯会兵在此,朝歌城只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形势危如累卵,你还想用言词来逞强吗?你为何如此不明智!”

鲁仁杰听到姜子牙的话后大怒道:“利口匹夫!我以为你是个老成有德之人,所以才以理相劝,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狂妄无礼!你难道就不怕以臣伐君,被后世讥讽万世吗?”说完他回头对左右将士说道:“谁来帮我擒住这个逆贼?”话音刚落,就有一员大将大声呼喊道:“我来也!”他纵马舞刀直取姜子牙。姜子牙旁边有南宫适冲将过来与郭宸截住厮杀。两匹马相交在一起,两把刀同时举起,战鼓擂动杀声震天。丁策也纵马摇枪冲杀过来助战却被武吉抵住交锋。战斗进行了不到二十个回合南伯侯鄂顺就飞马冲杀过来截住丁策而那边董忠也迎上前来敌住鄂顺。此时子牙营左边东伯侯姜文焕也怒了他磕开紫骅骝走马刀劈了董忠一刀使出了钢锋好凶恶!他的刀法如诗所云:“怒发冲冠射碧空钢刀闪灼快如风。旗开得胜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姜文焕在成汤阵前凶如猛虎恶似狼豺让敌人闻风丧胆。

哪吒在阵中大声疾呼,他和杨戬等人一路过关斩将,如今终于到达都城,面临大战,他们不愿袖手旁观。于是,哪吒驾起风火轮,挥舞火尖枪冲入敌阵;杨戬也紧随其后,纵马挥刀杀入。鲁仁杰则率领兵马迎战,双方陷入混战,战场上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哪吒与丁策激战,郭宸也前来助阵。然而,哪吒祭起乾坤圈,准确击中了丁策,丁策应声倒下。郭宸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杨戬一刀劈于马下。鲁仁杰见无法取胜,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回营中。姜子牙见状,下令鸣金收兵。

鲁仁杰回到城中,向纣王报告了战况,连折三将,大败而回。纣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郁闷,与众臣商议对策。此时,殷破败上前奏道:“如今社稷危在旦夕,万民倒悬,朝中也无可用之人,形势十分危急。臣与姜子牙有过一面之缘,愿意舍死前往周营,向他们晓以君臣大义,劝其罢兵。或许能让天下诸侯各自安抚本土,也未可知。如果他们不听劝告,臣也愿意骂贼而死。”纣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派殷破败前往周营进行交涉。

殷破败领了纣王的旨意,出城来到周营。他命令左右通报,然后中军官进营来见姜子牙,报告说:“成汤的差官已经到了营门,请元帅定夺。”姜子牙传令让殷破败进来。殷破败进了大营,看到两边坐着天下诸侯,中军帐上坐着姜子牙,于是他上前说道:“姜元帅,我殷破败身穿甲胄,不能全礼。”姜子牙忙欠身说:“殷老将军此来有何见教?”

殷破败回答说:“我离别元帅已久,不料元帅如今总领六师之长,成为诸侯的表率,真是荣宠崇耀,令人惊羡!今天特地来参谒,有一句话要奉告,但不知元帅肯否容纳?”姜子牙说:“老将军有何事见教?只要是可以听从的,我一定照办;如果不可行,也不必说。希望老将军能够谅解。”姜子牙命人赐坐,殷破败谦逊地谢过之后,坐下来说道:

“末将曾经听说:‘天子之尊,上等于天。’天可以灭吗?又法典所载:‘有违天子之制而擅自专征伐者,是为乱臣。乱臣者,杀无赦。有构会群党谋为不轨,犯上无君者,此为逆臣。逆臣者,则族诛。天下人人得而讨之。’从前成汤以至德,沐风栉雨,伐夏而有天下,相传至今六百余年,则天下之诸侯百姓皆世受国恩,哪一个不是纣的臣民呢?如今不思报本,反而倡为乱首,率领天下诸侯相互叛乱,残害生灵,侵犯王的疆土,打败军队杀死将领,逼迫王的都城,成为乱臣逆将之最,罪在不赦。千古之下,想要逃避篡弑之名岂能办得到呢?我深为元帅不取这样的做法!

“以我的愚见,元帅应当屏退诸侯,让他们各自返回本国,自己修德业,不要使生灵涂炭,天子也不会加罪于你们,只希望你们勤修政事以乐天年,那么天下就会享受无穷的福祉了。不知元帅意下如何?”姜子牙笑着说:“老将军的话说得不对!我还听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所以天命无常,只眷顾有德之人。昔日尧帝拥有天下而禅让给舜,虞帝又禅让给禹,禹相传至桀而荒废朝政,不修德业,于是丢失了夏朝的统治。成汤凭借大德承接天命,于是放逐桀而拥有天下,一直传到今天。谁想到纣王的罪行比桀还要严重,他荒淫无道,杀妻诛子,剖开贤人的心脏,用炮烙之刑残害进谏的官员,把宫女投入虿盆,囚禁奴役正直之士,把大臣剁成肉酱,砍断清晨涉水者的腿,剖开孕妇的肚子,使得三纲五常都被破坏殆尽,天怒人怨。从古至今,罪恶昭着,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俗话说:‘伤害仁义的叫做贼,破坏道义的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这是天下所共同抛弃的,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君主呢?如今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无道之君,正是为了为天下清除这些凶残之人,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这实际上是对成汤的发扬光大。所以奉行天命进行惩罚的人,被称为天吏,又怎么能拘泥于臣子讨伐君主的名义呢?”

殷破败见姜子牙一番话说得凿凿有理,知道自己无法辩驳,心想:“不如明目张胆,慷慨激昂地说一番话,以尽臣子的节义。”于是大声说道:“元帅所说的话,只是一面之词,哪里是公正的话!我听说:君父有过错,作为臣子的一定要委婉周旋进行劝谏,务必引导君主走正道;如果实在不得已,也要尽心苦谏,即使触犯君父的怒气,或者死,或者受辱,或者沉默离去,总不失为忠臣孝子的好名声。没有听说过宣扬君父的恶行还自称是臣子的。元帅把至德归于周,把至恶归于君主,这还能称为至德吗?

殷破败继续慷慨陈词:“昔日你们的先王被囚禁在羑里七年,后来蒙受赦免回国,他更加注重修养德行,以报答君父的知遇之恩,从未听说过他有一句怨言涉及到君主。因此,天下人都称赞他有大德。然而,你们君臣却勾结天下诸侯,妄自指责君父的过错,大肆猖獗地进行破坏,屠杀城池,覆灭军队,杀死将领,导致白骨遍野,碧血成河。百姓无法生活,士农工商四民废弃了产业,天下变得荒凉,父子不能相保,夫妻离散。这些都是你们造下的恶业,给先王留下了耻辱,得罪了天下后世。即使有孝子慈孙,又怎么能掩盖你们篡位弑君的罪名呢?何况我们的都城还有十多万甲兵,将领不下数百人。如果背城一战,胜负还未可知。你们岂能就这样藐视天子,妄自倚仗自己的才能呢?”

左右的诸侯们听了殷破败的话,都感到非常愤怒。姜子牙还没来得及回应,东伯侯姜文焕就带着剑走上前来,指着殷破败大声说道:“你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你的君主,引导他走正道,现在已经让他陷入了丧亡的境地。你尚且不知羞耻,还敢在众诸侯面前鼓唇弄舌吗?你真是连猪狗都不如,死有余辜!还不快退下,免你一死!”姜子牙急忙制止他说:“两国相争,不禁止来使。况且他是为了他的主人来说话,我们怎么能与他相争呢?”姜文焕仍然面带怒色。

殷破败被姜文焕的几句话骂得非常愤怒,他站起来大骂道:“你父亲勾结皇后,谋逆天子,被杀是应该的。你还不克己修德来掩盖你父亲的罪过,反而逞强恃众,肆意进行叛乱。你真是个逆子!我虽然不能替君主讨伐你们这些贼子,但即使我死了变成厉鬼,也一定要杀了你们!”姜文焕听了殷破败的骂声,满腔怒火中烧,他拿起剑大骂道:“老匹夫!我想起我父亲被剁成肉酱、国母被害的事情,都是你们这一班贼子播弄国政、欺君罔上造成的祸端!不杀了你这个老贼,我父亲何时能得以在地下泄此沉冤!”说完他手起一刀将殷破败挥为两段。等到姜子牙来制止时已经来不及了。

众诸侯齐声说道:“东伯姜君侯斩了这个利口匹夫真是大快人心!”

姜子牙说:“不对,殷破败是天子的大臣,他此次是以礼来讲和的,我们怎么能擅自杀戮他呢?这样做反而会成全他的名声。”姜文焕说:“这个匹夫竟敢在众诸侯面前花言巧语,妄加评论,又辱骂我等不才之人,实在令人愤恨。如果不杀了他,我就难以平复心中的郁闷。”姜子牙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后悔也来不及了。”于是,他命令手下将殷破败的尸体抬出去,以礼厚葬,并准备继续进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