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摘星楼纣王自焚

白话封神演义新 摘星楼纣王自焚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12:22 来源:书海阁

杨戬正在追赶九头雉鸡精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黄幡隐隐,宝盖飘扬。数位女童分立左右,而中间一位娘娘骑着青鸾缓缓而来,原来是女娲娘娘驾到。她的到来如同一幅瑞彩紫霞浮动的美丽画卷,香霭氤氲,鸾凰展翅,童女飘摇,幡幢缭绕,璎珞飞扬,彰显出她无上的神圣与尊贵。

女娲娘娘的到来阻住了三个妖怪的去路。三妖看到女娲娘娘,立刻按下妖光,俯伏在地,口中连连求饶:“娘娘圣驾降临,小畜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我们现在被杨戬等人追赶得紧,求娘娘救命。”

女娲娘娘听完三妖的哀求,便命令身边的碧云童儿:“用缚妖索将这三个业障锁了,交给杨戬,解往周营,让姜子牙发落。”童儿领命后,立刻用缚妖索将三妖牢牢缚住。

三妖被缚,泪流满面地哭诉道:“娘娘啊,当初是您用招妖幡招我们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走上邪路,断送了他的天下。我们奉命行事,百般逢迎,才使得纣王将天下断送。如今纣王已经濒临灭亡,我们正要完成娘娘的旨意,却不料被杨戬等人追袭。今日有幸路遇娘娘圣驾,我们原指望娘娘能出手相救,没想到娘娘反而将我们缚去见姜子牙发落。这不是娘娘您出尔反尔了吗?求娘娘明察!”

女娲娘娘听完三妖的哭诉,冷冷地说道:“我当初让你们去断送殷受的天下,原是顺应上天的气数。岂料你们无端造业,残害生灵,屠杀忠烈,行为惨恶异常,严重违背了上天的好生之仁。

女娲娘娘对三妖说:“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三妖只能俯伏在地,不敢出声。这时,杨戬、雷震子、韦护三人正追赶过来。杨戬看见前方的祥光,立刻对雷震子、韦护说:“这是女娲娘娘大驾降临,我们快上前参拜。”于是三人一起上前,倒身下拜。

杨戬等人说:“弟子不知圣驾降临,有失迎迓,望娘娘恕罪。”女娲娘娘回答说:“杨戬,我已经帮你们将这三个妖怪拿住,你们可以带回行营,交给姜子牙正法施行。今日周室即将重兴,天下又将太平。你们三人去吧。”杨戬等人感谢女娲娘娘后,叩首而退,将三妖解往周营。

后人有诗叹道:“三妖造恶万民殃,断送殷商至丧亡。今日难逃天鉴报,轩辕巢穴枉思量。”这首诗表达了三妖作恶多端,最终难逃天谴的命运。

杨戬等人将三妖从云端摔下,然后收起土遁来到辕门。众军士看到半空中吊下三个女人,后面跟着杨戬等三人,立刻报告给中军。姜子牙传令让杨戬进来。杨戬上帐后向姜子牙汇报了捉拿三妖的经过。姜子牙传令将三妖解进来,让帐下的诸侯们都来观看这三个妖精的真面目。

过了一会儿,杨戬押解着九头雉鸡精,雷震子押解着九尾狐狸精,韦护押解着玉石琵琶精,一同来到帐下。三妖跪在帐前,姜子牙对她们说:“你们这三个业障,无端造恶,残害生灵,贪婪无度,将成汤的天下破坏得干干净净!虽然是天数注定,但你们岂能纵欲杀人?你们唆使纣王制造炮烙之刑,惨杀忠良,设立虿盆,毒害宫人,又建造鹿台聚敛天下之财,设置酒池肉林,让内宫丧命,甚至敲骨吸髓,剖腹验胎,这等惨恶,罪不容诛!天地人神共愤,即使将你们食肉寝皮,也不足以抵消你们的罪孽!”

妲己俯伏在地,哀泣着诉说:“妾身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自幼长在深闺之中,很少知道世务。蒙受天子宣诏,被选为妃子。不料国母去世,天子强立我为皇后。所有一切主持的事务,都由天子决定,政事也都掌握在大臣手中。妾身不过是一个女子,只知道洒扫应对,整理宫闱,侍奉君王而已,其他的事情我怎么能够擅自主张呢?纣王失政,虽然有文武百官不下千百,但都不能纠正他的错误,又何况是我一个女子能够左右他的呢?如今元帅您德播天下,仁爱四方,纣王不久就会授首伏诛。即使杀了我一个女子,也对元帅您没有任何帮助。况且古语有云:‘罪人不孥。’恳请元帅大发慈悲之心,怜惜妾身无辜受累,赦免我回归故国,得以保全残年。这真是元帅您的天地之仁、再生之德啊!望元帅明察裁断!”

众诸侯听了妲己的一番话语,觉得很有道理,都产生了怜惜之心。然而姜子牙却笑着说:“你说你是苏侯的女儿,用这一番巧言来迷惑众人。众诸侯哪里知道你是九尾狐狸精在恩州驿迷死了苏妲己后借窍成形来惑乱天子的呢?你无端作恶多端都是你自己造下的罪孽。

妲己等三妖被姜子牙下令推出辕门斩首。旗牌官们将她们簇拥到法场,雷震子、杨戬、韦护负责监斩。九头雉鸡精垂头丧气,玉石琵琶精默默无言,只有狐狸精妲己,她依然娇媚动人,甚至又迷倒了几个军士。

妲己被绑在辕门外,跪在地上,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娇花欲语。她的脸庞映衬着朝霞,嘴唇像含着碎玉,绿云般的蓬松鬓发,娇滴滴的容颜,眼波流转间充满了无限的钟情,歌声又百般妩媚。她对持刀的军士说:“妾身是无辜受屈的,希望将军能稍微缓一缓,这胜过建造七级的浮屠塔。”那几个军士看到妲己的美貌,已经十分怜惜她,再加上她娇滴滴地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更是被迷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瘫软成一团,无法动弹。行刑的命令下来了,杨戬监斩九头雉鸡精,韦护监斩玉石琵琶精,雷震子监斩狐狸精妲己。三人见行刑令下,立即命令军士动手。杨戬和韦护分别镇压住雉鸡精和琵琶精,一声呐喊之后,军士们动手将这两个妖精斩了首级。

关于琵琶精的结局,有一首诗写道:“忆昔当年遇子牙,砚台击顶炼琵琶。谁知三九重逢日,万死无生空自嗟。”这首诗表达了琵琶精最终难逃一死的命运。

然而,当轮到妲己时,众军士却被她的美貌所迷惑,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手软得连刀都举不起来。雷震子见状发怒,大声喝令军士们动手,但军士们依然如此。雷震子无计可施,只得急忙来到中军帐向姜子牙报告情况并请求指示。

姜子牙见到杨戬和韦护回来报功,便命令将斩下的妖精首级拿出辕门示众。然而,只有雷震子一个人空手回来。姜子牙问道:“你监斩妲己,为何空手回来见我?难道这狐狸精逃走了?”雷震子回答说:“弟子奉令监斩妲己,但众军士被这妖狐迷惑,都目瞪口呆,无法动弹。”姜子牙听后大怒,责备雷震子无能,将他喝退。

姜子牙又命令将行刑的军士拿下斩首示众,并再次命令杨戬和韦护去监斩。两人领命后,换了新的军士再次来到辕门。然而,妲己依然用她的美貌和媚态迷惑着众军士,让他们东倒西歪,如痴如醉。杨戬和韦护看到这种情况,商议说:“这毕竟是个多年的狐狸精,极善迷惑人,所以纣王被她缠得迷而忘返,更何况这些愚人呢!我们快去禀明元帅,不要让这些无辜的军士死于非命。”

杨戬和韦护说完后,一起来到中军帐向姜子牙报告了情况。众诸侯听后都感到惊异。姜子牙对众人说:“这个妖精是千年老狐,受日精月华,偷采天地灵气,所以善于迷惑人。待我亲自出营去斩了这个恶怪。”姜子牙说完后先行出营,众诸侯随后跟随。

姜子牙与众诸侯、门弟子一起来到辕门,看到妲己被绑缚在法场上。她果然千娇百媚,似玉如花,众军士像木雕泥塑一般被她的美貌所迷惑。姜子牙喝退众士卒,命人摆设香案,焚香炉内取出陆压所赐的葫芦放在案上。他揭去葫芦的顶盖,只见一道白光上升,现出一物有眉有眼有翅有足在白光上旋转。

姜子牙恭敬地请出宝贝,那宝贝在空中连转了两三圈后,妲己的头颅便应声落地,血溅满地。尽管她曾是一个妖精,但在场的诸侯中仍有人对她心生怜惜。一首诗这样写道:“妲己妖娆起众怜,临刑军士也情牵。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方窈窕妍。忆昔恩州能借窍,应知内阙善周旋。从来娇媚归何处,化作南柯带血眠。”描述了妲己的美貌以及她最终的结局。

姜子牙斩了妲己后,将她的首级挂在辕门上示众。众诸侯纷纷赞叹姜子牙的英勇和正义。与此同时,纣王孤独地坐在显庆殿中,身边的宫人像蚂蚁一样慌乱地窜来窜去。纣王询问他们为何如此慌张,是不是皇城被攻破了。一个内臣跪下哭泣着奏报:“三位娘娘昨晚二更时分不知去向,因此六宫无主,大家都非常着急。”

纣王听后,急忙命令内臣快去查找三位娘娘的下落。不久,常随回来报告说:“启禀陛下,三位娘娘的首级已经被挂在周营的辕门上示众了。”纣王听后大惊失色,他忙跟随左右的宦官急匆匆地登上五凤楼观看。果然看到了三位皇后的首级高悬在那里。

纣王看后心中一阵酸楚,泪水像雨一样落下。他作诗一首来悼念她们:“玉碎香消实可怜,娇容云鬓尽高悬。奇歌妙舞今何在,覆雨翻云竟枉然。凤枕已无藏玉日,鸳衾难再拂花眠。悠悠此恨情无极,日落沧桑又万年。”这首诗表达了纣王对三位皇后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痛之情。

纣王吟完诗后,自怜自叹,心中充满了伤感。突然,周营中传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准备攻城。纣王看到这一幕,不禁大惊失色,意识到大势已去,非人力所能挽回。他无奈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声,便离开了五凤楼,经过九间殿、显庆殿、分宫楼,最后来到了摘星楼。

就在这时,一阵怪风突然刮来,将纣王团团围住。这阵怪风透骨生寒,令人毛骨悚然。有诗为证:“萧萧飒飒摄离魂,透骨侵肌气若吞。撮起沉冤悲往事,追随枉死泣新猿。催花须借吹嘘力,助雨敲残次第先。止为纣王惨毒甚,故教屈鬼诉辜恩。”

纣王刚走到摘星楼,就被这阵怪风裹住。他听到虿盆内传来咽咽哽哽、悲悲泣泣的声音,无数蓬头披发、赤身**的鬼魂涌上前来,血腥臭恶,令人作呕。这些鬼魂齐声呼喊:“还吾命来!”同时,赵启、梅伯也赤身**地大叫:“昏君!你今日也有败亡之时!”

纣王被这些鬼魂吓得魂飞魄散,但他突然睁大双眼,一股阳气冲出体外,将阴魂驱散。那些屈死的冤魂怨鬼见状纷纷退去。纣王抖了抖袍袖,继续上楼。然而,他刚上到第一层楼,就遇到了姜娘娘的鬼魂。姜娘娘一把扯住纣王,大骂道:“无道昏君,你诛妻杀子,灭绝人伦。今日你将社稷断送,有何面目去见先王于九泉之下!”姜娘娘正扯住纣王不放时,黄娘娘也一身血污地出现了。她腥气逼人地上前扯住纣王大呼:“昏君!你将我摔下楼去,让我粉身碎骨,此心何忍!你真是个残忍刻薄之徒!

纣王被姜娘娘、黄娘娘和贾夫人三个冤魂缠得心神不定,如痴如醉。贾夫人更是直接上前怒骂纣王,并一掌打来。然而,纣王忽然惊醒,阳神冲出,那些阴魂无法近身,只能隐隐散去。

纣王继续上了摘星楼,走到九曲栏边,默默无语,神思不宁。他扶着栏杆问道:“封宫官何在?”封宫官朱升听到纣王的呼唤,慌忙上楼,跪在栏杆边回应:“陛下,奴婢在此听旨。”

纣王叹息道:“朕后悔没有听从群臣的忠言,被谗言和奸邪所迷惑,导致今日兵连祸结,无法挽救。现在想来,身为天子之尊,如果城破被擒,那将是莫大的耻辱。朕想要自尽,但身体尚在人间,仍会被人议论;不如**,反而干净利落,不会让后人有所借口。你可取柴薪堆积楼下,朕要与此楼同焚。你应当遵从朕的命令。”

朱升听完后泪流满面,哭泣着奏道:“奴婢侍奉陛下多年,蒙受深恩,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不幸的是皇天不佑我商朝,祸患即将降临,奴婢恨不能以死报国,怎么敢举火焚烧陛下呢!”说完后,他呜咽得无法成声。

纣王说:“这是天意要亡我,与你无关。你不听朕的命令,反而有忤逆之罪。昔日朕曾命费、尤向姬昌占卜,他们说我将有**的厄运,今日正是天定之时,人岂能逃避?你应当听从朕的话!”后人有诗单独感叹纣王临焚时想起文王《易》数的灵验。

朱升再三哭奏劝谏纣王:“请陛下宽慰自己另寻他策来解此围。”然而纣王愤怒地说:“事态已经紧急到极点了!

纣王已经深思熟虑,他明白如果诸侯攻破午门,杀入内庭,自己一旦被擒,那么朱升的罪名将会比泰山还要重。因此,他坚决地命令朱升去寻柴薪堆积在楼下。朱升无法再劝,只能大哭着下楼去执行命令。

纣王见朱升下楼,便自行穿上衮冕,手执碧圭,身上佩满珠玉,端坐在楼中。朱升将柴堆满后,挥泪下拜,然后才敢举火。他放声大哭,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忠诚。

后人有诗描述这一场景:“摘星楼下火初红,烟卷乌云四面风。今日成场倾社稷,朱升原是尽孤忠。”诗中表达了朱升的孤独和忠诚,以及纣王王朝的覆灭。

朱升点燃火堆,烧着楼下的干柴。只见烟雾冲天而起,风助火势,火势愈发猛烈。六宫中的宫人们惊慌喊叫,霎时间天地昏暗,宇宙仿佛崩塌。鬼哭神号之声不绝于耳,帝王失位的悲惨景象展现在眼前。

朱升看到摘星楼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势极为凶猛。他撩起衣襟痛哭数声后大叫道:“陛下!奴辈以死来报答您了!”说完便将身体投入火中自尽。

可怜朱升如此忠烈之人虽然身为宦官却也知道恪守节操、以死报国。他的忠诚和悲壮之举令人深感敬佩和惋惜。

纣王站在三层楼上,看着楼下火势熊熊,烈焰冲天,不禁抚胸长叹道:“我后悔没有听从忠臣的劝谏,今日落得**的下场。死固然不足惜,但有何面目去见先王于九泉之下呢?”只见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不一会儿四面都已通红,烟雾弥漫天空。

这场大火如此可怕,有赋为证:烟雾迷漫,金光灼灼冲天飞;火焰喷射,烈风呼呼如雨骤。火势排山倒海,似乎要将一切都化为灰烬。须臾之间,万物都变成了灰烬,还说什么栋梁高耸入云;顷刻之间,千里之地都化为了红尘,哪管它乌云密布、雨骤风狂。五行之中火最无情,二气之中火势最盛。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不知耗费了多少工夫才建成,却在这场大火中尽成齑粉;那些珠栏玉砌的装饰,不知用了多少金钱才打造而成,却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瓦解。

摘星楼下的火势如同焚烧一般,六宫三殿都被延烧得柱倒墙崩;天子命丧在顷刻之间,八妃九嫔也牵连其中被烧得头焦额烂;无辜的宫女们都遭遇了这场灾难,作恶的内臣们也都难逃此劫。这纣天子啊!他抛弃了尘世的一切荣华富贵,讲不起什么贡山航海、锦衣玉食、金瓯社稷、锦绣乾坤,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了滔滔洪水向东流去;他脱离了欲海情波,休再夸耀那粉黛蛾眉、温香暖玉、翠袖殷勤、清歌妙舞,所有的一切都随着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这正是:从前余焰逞雄威作过灾殃还自受。成汤创下的基业在这场大火中化为飞灰而周室的江山却正在崛起并展现出炽热的生机。这一切都是天数所定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啊!

话说姜子牙正在中军与众多诸侯商议攻打皇城的事宜,忽然有左右来报进入中军:“启禀元帅:摘星楼起火了。”姜子牙闻讯,急忙率领众将领,以及武王、东伯侯、北伯侯和天下的诸侯们,一同上马出了辕门去查看火势。武王骑在马上观看,只见烟雾中隐约有一个人影,身穿赭黄色的衮服,头戴冕旒,手拱碧玉圭,端坐在烟雾之中,由于烟雾弥漫,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武王问左右说:“那烟雾中的可是纣王天子吗?”众诸侯回答说:“正是那个无道的昏君。他今天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自作自受啊。”

武王听到这话,掩面不忍再看,于是调转马头回营。姜子牙急忙上前问道:“大王为何掩面而回?”武王回答说:“纣王虽然无道,得罪了天地鬼神,但今天他**而死,也算是他的业报。然而我们作为臣子,曾经北面侍奉过他,怎么忍心亲眼目睹他的死亡呢?这样做岂不是有逼迫君主的罪名吗?我看我们还是回营去吧。”

姜子牙说:“纣王作恶多端,残害百姓,天怒人怨,即使太白星高悬示警也不为过。他今天**而死,正是罪有应得。但大王您不忍心看这一幕表现出您仁爱明理、忠诚爱民的深厚情感。然而我还有一说:昔日成汤以极度的仁爱将桀放逐到南巢去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而轻视他;如今大王您会聚天下的诸侯奉天命征讨纣王抚慰百姓讨伐罪恶这实际上是对成汤的功业的发扬光大。所以请大王您不要过于介怀这件事。”

众诸侯与武王一同回营,而姜子牙则继续监督众将和门人们观察火势,以便随时准备攻取城池。他们只见火势越来越旺,很快就蔓延到了楼顶。楼下的柱脚被烧断,只听到一声巨响,摘星楼轰然倒塌,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将纣王埋在了火海中。一瞬间,纣王就化为了灰烬,他的灵魂也已经进入了封神台。

后人有诗感叹这一事件:“放桀南巢忆昔时,深仁厚泽立根基。谁知殷受多残虐,烈焰焚身悔已迟。”这首诗表达了对纣王残暴统治的谴责,以及对他最终**身亡的悲叹。

又有史官在观察历史时,写了一首诗专门评论纣王失政:“女娲宫里祈甘霖,忽动携云握雨心。岂为有情联好句,应知无道起商参。妇言是用残黄耇,忠谏难听纵浪淫。炮烙冤魂多屈死,古来惨恶独君深。”这首诗揭露了纣王无道、残暴、不听忠谏的罪行,以及他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还有一首诗赞叹纣王才兼文武:“打虎雄威气更骁,千斤膂力冠群僚。托梁换柱超今古,赤手擒飞过鸷雕。拒谏空称才绝代,饰非枉道巧多饶。只因三怪迷真性,赢得楼前血肉焦。”这首诗虽然承认了纣王的文武之才,但也指出了他因为被迷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话说回来,当摘星楼焚毁了纣王之后,众诸侯都驻扎在午门外等待进一步行动。不久之后午门打开,众多宫女和侍卫将军、御林士卒一起端来清水、献上鲜花、焚香礼拜迎接武王和诸侯们进入九间殿。姜子牙急忙传令下去要求先救灭宫中的大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