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87章 住院

从长江到戈壁 第87章 住院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1:49 来源:书海阁

金秋时节,一颗颗高粱沉甸甸的低着头,一群群贪吃的麻雀欢快地飞来飞去。秋收的时节到了。

男人们挥起镰刀,一个上午一人多高的高粱躺倒一大片;妇女们跟在后面挎着篮子掰着高粱头,马车一趟一趟来回拉着装满了高粱驶向晾晒场。

真是人多力量大,两天下来三百多亩高粱已割去一半。

自小燕从火车站回来以后,仝兰芝特别注意小心地时时陪伴着,小燕比先前更不爱说话了。仝兰芝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咏梅。买来小人书和小燕一起读,队里来了放映队她会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每当看到坏人被解放军抓到时,仝兰芝会顺势开导小燕,说:“看!欺负我们的坏人被解放军叔叔带走了,我们不用怕了。爸爸妈妈会永远保护你的。”

仝兰芝还把队里和小燕一般大的孩子叫到家里,和咏梅一起做游戏,看小人书。小燕渐渐的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抹去了心中的阴霾。

在繁忙的季节里,无论是夏收秋收,缝纫组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参与的生产队的生产劳动。

仝兰芝她带晚加紧做好一位姑娘的新衣,清晨等小燕上学走后,她把红卫还有劲松送到队里的托儿所,挎着篮子加入了秋收的人群。

刘光华在繁忙的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仝兰芝,她挎着篮子凑过来和仝兰芝站在一起掰高粱头。

“听葛素华说,队里的青年突击队快回家了。”仝兰芝对刘光华老师说。

“葛素华说的应该没错,个把月没有见到她们了,怪想的。” 刘光华回应道。

葛素华也凑了过来,她左右看了看,神神秘秘的挨着仝兰芝说:“这都两天了,俺家那口子说书记和队长天天上公社开会,今天一大早又去开会了。”

仝兰芝不以为然地说:“开会有啥稀奇的?谁没开过会?”

葛素华说:“俺那口子说呀,可能出啥事儿了。哎!红卫他妈,你说能出什么事呢?”

刘光华老师感觉到葛素华在有意回避她,她走到别处掰高粱去了。

仝兰芝瞅一眼葛素华,道:“能出啥事?有事报纸广播上早报道了。”

马车从场地回来了,尤家娃吆喝着“装车了!装车了。” ?

仝兰芝的篮子里早已掰满了高粱头,她斜挎着篮子和葛素华一起往地头走,马嫂子也挎着一篮子高粱头从旁边的地里走过来,她吃惊地说:“哎呦!看你瘦干干的样子力气还不小呢,吃饭像猫一样干起活儿来像男人一样。”

葛素华不乐意地说:“马嫂子!我们谁不是一样的挎了一篮子高粱?你咋光夸仝裁缝不夸我呢?”

马嫂子瞪了葛素华一眼,说:“你一顿两块发糕也不够你吃吧。你知道她才能吃多么点吗?”

她们走到马车跟前,倒掉高粱头往地里走。就听背后传来海丽其汗书记的大嗓门:“社员同志们,大家都到地头来休息一下,有重要文件要给大家传达。”

葛素华捣了一下仝兰芝说“怎么样?有事儿吧?有新文件了,又不知道搞啥运动了。”

仝兰芝没有吭声,转身往地头走坐在刘光华老师身旁,紧紧地抓住刘光华的手。

社员们陆陆续续汇集到地头,连场院里的人都来了。

海丽其汗书记亲自宣读文件。社员们学习完各自又都忙去了。

高粱收完,开始拾棉花了。队里为防止有人躲在棉花地里偷懒,采取傍晚晚收工时,按每个人采花的重量给记工分。

这样一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包下一块棉花地,为节约时间好多人中午把干粮都带到地里。

仝兰芝坚持每天到地里采棉花的第五天,她蹲下很快采满了一兜棉花, 直起身准备把布兜里的棉花倒入大布袋里, 她刚支起身体,眼前一黑向前一头栽倒在地。

紧挨着她在另一块棉花地里采棉花的刘光华,已经往大布袋里倒过两次采好的棉花了。她发现仝兰芝放在地头的大布袋子里还是空的,她看看身边的棉花地里,没有仝兰芝的身影,她大声喊:“兰芝!你今天怎么采得那么慢?”

棉花地里没人回应,刘光华又大声喊:“兰芝!平时一喊你就站起来了,今天怎么不吭气?”

还是没人应。

葛素华在旁边说:“仝裁缝今天可能没有来吧?别喊了,瞎耽误功夫。”

刘光华一边推开高高的棉花杆,一边往棉花地里走,她又喊了几遍。

“我在这。”地里传来仝兰芝微弱的声音。

刘光华寻声过去看到仝兰芝趴在地上,极力想爬起来可就是起不来。

“我的老天,你怎么躺地上了?”刘光华急忙上前拉扯,可仝兰芝就像一摊泥一般,扶起来你稍一松手她就又歪倒了。

刘光华急忙站起来叫葛素华来帮忙,两个人把仝兰芝架起来扶到地头。仝兰芝始终无力的低着头,浑身软绵绵不撑腿。

葛素华吓得叫来海丽其汗书记,海丽其汗书记拦住正在装棉花的马车,几个人把仝兰芝抱到马车上向公社医院奔去。刘光华陪同仝兰芝到了公社卫生院,李医生过来检查后,说:“我看像低血钾症,最近医院收治几个这样的病人了,住院吧。”

在卫生院做保洁的孙美英,在病床边着急地一遍一遍喊:“大姐!大姐!你哪里不好呀,老李!你快给俺大姐好好看看呀。”

仝兰芝意识清醒了一点,她想坐起来,可身体一点都不听话,她只好继续躺着,她对李医生说:“李医生!我不能住院,你给开点药就好了。”

刘光华对李医生说:“别听她的,李医生!你给开住院手续吧。”她又关切地对兰芝说:“你只管在这住院,孩子有我呢。”

孙美英说:“俺去帮大姐带几天孩子。刘姐!眼下是特殊时期,你不能脱离群众给有些人留话柄。”

刚好这时,青年突击队的人都回来了。

葛素华站在自家门口拦住小芳,说:“你妈妈病了。”

小芳一听着急地问:“葛阿姨!我妈她怎么了?要紧吗?”

葛素华说:“我也说不清,你回家去问问孙美英就知道了。

小芳急忙回到家,见孙美英阿姨正拿着奶瓶给劲松喂奶呢,红卫和小燕坐在那里吃着饭。

小燕一见姐姐回来了,立刻跑到姐姐面前哭着说:“妈妈她生病了,我想妈妈。”?

小燕一哭,红卫也跟着哭起来。

? 孙美英带着姊妹四人一起来到妈妈病床前。 劲松看到妈妈后小手飞扬着要到妈妈怀里去,仝兰芝想伸手去,可力不从心的她举不起手来。

小燕和红卫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禁不住又哭起来。

李医生拿着化验单来到病房,孙美英追着问:“老李!大姐这是得的啥病?”

李医生严肃地说:“她得了严重的低血钾,电解质紊乱。”

孙美英急切的又问:“大姐怎么会得这病呢?”

“透支身体,饮食不规律加之长期的劳累。”李医生说。

“大姐!你听到了吗?你以后可要爱惜一下自己。老李!你快想想办法,让俺大姐快点好起来。”孙美英央求着丈夫,“大姐!俺这就回家给你打几个荷包蛋来吃。”

仝兰芝摇摇头说:“俺吃过了,刚才刘老师送来的。”

孙美英对小芳说:“你等会儿回去给刘光华说,你妈这几天的一天三顿饭俺管了。”

仝兰芝不得不在医院住了下来,她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惦记着孩子们和那些没有做完的衣服。

小家伙晚上蹬被子,小芳知道给他盖被子吗?家里的驴呀羊呀知道给喂草吗?有人着急要来取新衣服怎么办?

妈妈不在家,小芳和小燕一下子长大了不少,一个做饭一个带弟弟。刘光华一早一晚地急急忙忙过来帮把手。

有一次,小燕照顾劲松时,小家伙总是不停的哭,怎么哄也哄不好,吃的也给了,喝的也给了,就是哭。小燕想起维吾尔族人家的摇床。

她把缝纫机前妈妈坐的板凳倒过来四腿朝天,再把洗衣板放到板凳腿中间,再铺子小被子,把劲松放到上面绑好,她两手握着凳腿摇晃起来,摇着摇着劲松不哭了,安稳地睡了。

仝兰芝硬是被自己不争气的身体摁在病床上躺了一周,天天挂好几瓶盐水。

她躺在那里,想起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时光,那时的她无忧无虑哼着唱着就是一天。

一周后,仝兰芝再也躺不住了,她回到了家。她从托儿所里抱回劲松,解开衣襟看到空瘪瘪的**她苦笑了一下,而劲松也不像先前那样急于要奶吃了。他小手指着桌子上的奶瓶“嗯嗯”地要,八个月的劲松不知不觉得就这样断了母乳。

晚饭时,刘光华端着一大碗面条给仝兰芝,她递一双筷子给兰芝,说:“我看着你吃了。”刘光华把红卫领到外面院子里。

仝兰芝吃了一半放下手里的碗,说:“刘老师!这段时间没人为难你吧?”

“没有!每天大家学习完报纸上的文章,都各自忙自己的。你今天要把这碗面吃完,我等着呢。”刘光华在外面大声地说。

“我也要吃。”红卫挣脱刘光华的手,从跑了进来。

“姐!你看,院子里很干净,好像妈妈回来了。”

“小妹!那还用说,托儿所的阿姨不是说了吗,妈妈把弟弟接回家了。你先进去看看,我去给羊撂把草。”

“妈妈!妈妈。”小燕迫不及待的喊起来。

小燕扑到妈妈的怀里,仝兰芝拥着闺女,说:“妈妈不在家这几天你们都听姐姐的话了吗?”

“嗯!有一次姐姐回来晚了,还是我把弟弟接回来的呢。我还会给弟弟冲奶粉喝。”小燕骄傲地说。 “妈妈!我还忘记告诉你了,今天我当班长了,以后我每天都要早早到学校去。看!老师给了我一把班里钥匙,我要早早的去开门。过几天我们学校要开一个大会,到时我要上去发言呢。”小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还想再说点什么,姐姐进来了。

“妈!你好点儿了吗?李医生说你还要住几天呢,你怎么出院了?”小芳关切地问。

仝兰芝说:“我感觉好多了,家里家外那么多事儿我怎么能躺得住?这几天妹妹弟弟都乖吧?”

小芳说:“弟弟都是刘老师在照顾,我白天在地里劳动呢。”

仝兰芝拿起刚才吃面条的碗,交给刘光华老师,说:“刘光华!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你回吧,孩子们等着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