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真相到此为止 > 第33章 进退两难

真相到此为止 第33章 进退两难

作者:北山借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22:26 来源:书海阁

听到孟长江这句“此地无银三百两”,何卓奎羞愤的在自己头上使劲儿的拍了一下,“啪”的一声,倒是把厨房里的李丽娟吓了一跳。之后何卓奎提起茶壶给孟长江面前的茶杯蓄茶水,然后端起茶杯递到孟长江面前道:“师父,您别生气,我这是有点…… 有点儿“关心则乱”了。刚才我从分局过来的路上我还想呢,让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确实是我“关心则乱”了”。想来,何卓奎也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孙晓峰那对小情侣对车祸的目击,至少相关人中目前只有何卓奎和孟长江知道,也就是说凶手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那这样来看孙晓峰二人就是安全的,至少目前是安全的。至于后面凶手会不会知道这个情况,难道凶手是会跑到满堂乡桥头地区,去听当地群众的议论呢?还是会跑到明湖春酒店去打听呢?所以,问题十分简单,这就是何卓奎自己的问题,就是“关心则乱”。当然,何卓奎所关心的,更大程度的,则是张国忠的死亡真相与U盘的下落,其次是凶手和凶手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再次才是孙晓峰二人。当然这也不能就责怪何卓奎对孙晓峰二人如何淡漠,这只是人性使然,任何人在同时面对更多事物的时候,都会对事物进行排序,比如亲近的、熟悉的、陌生的;喜欢的、不喜欢的、讨厌的;重要的、一般的、不重要的;紧急的、不紧急的、搁置的,等等类似的排序,有了如此的排序于是就有了“选择”,有了“选择”也就有了“区别对待”,这就是人性使然。

接过何卓奎递过的茶杯,孟长江喝了口茶后道:“你说之后去省厅了,那U盘呢?”

“那U盘……”,何卓奎支支吾吾的道:“那U盘…… 没在张国忠的遗物里,技侦办公室也没有,技侦工作任务也只有我那天带去的,另外一个案子的视频截屏人像,交警那边如果看到肯定会送回去。那U盘在哪现在很难确定。”

孟长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面色开始逐渐凝重了起来。见孟长江面色凝重,何卓奎也是低头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已是眉头紧锁的孟长江才开口道:“幸亏是没动原件啊!万幸、万幸!”。

何卓奎缓缓的抬起了头,可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回应孟长江道:“师父,现在看来这319案……这水……比我之前想象的要深的多呀。”

孟长江整理了一下面色,随后抿了抿嘴,将目光投向何卓奎道:“我这么多年也一直在想,李国清也不是什么大科学家,也就是在他所在专业有点小名气;在说那个伊琳娜,能引人注目的也就是她是个苏联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这么多年我也没找到有什么需要大动干戈杀掉他们的东西。唯独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可能跟他们遇害有关。”,说到这里,孟长江便停住没有再继续说。

何卓奎愣愣的看着孟长江,等着孟长江后面的话,可过了好一会儿,李丽娟都已经从厨房出来向着卧室去了,孟长江还是顿在那里没再继续说后面的话。他有点儿沉不住气了,于是他再次端起茶几上孟长江的茶杯递到孟长江面前,而此时孟长江的茶杯里其实已经几乎没有茶水了。他低声招呼孟长江喝口茶,可当孟长江回过神来接过茶杯的时候,孟长江却发现茶杯里根本没有茶水。于是孟长江扭头看向何卓奎低声质问了一句:“让我喝茶?”,何卓奎这才看向茶杯,才发现茶杯里竟没有茶水。于是何卓奎连忙拿起茶壶,给孟长江的杯子里蓄茶水。在杯子里蓄好茶水,轻手放下茶壶,才又双手捧着茶杯递给孟长江道:“师父喝茶。”

孟长江浅浅的抿了两口茶水,也就将将打湿了嘴唇的样子,然后便放下了茶杯,又顿了一下好像在思索组织语言逻辑,之后才开口对何卓奎道:“李国清的岳父——奥列格。他是在他们夫妻俩遇害前不久过世的,这个人可不简单,那是个冶金行业的大拿。在当时苏联的冶金行业,奥列格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如果排名的话,不说数一数二吧,至少也是不出前五名的。”

听到这,何卓奎不禁道:“这么厉害啊!”

孟长江没有理会何卓奎,按照自己刚才捋顺好的思绪继续道:“319案发前,伊琳娜刚刚从苏联回来,她去苏联是为了安葬她父亲。”

“您的意思319案可能和她父亲的死有关?那她父亲的死因是什么?”,何卓奎插嘴道。

孟长江依旧没有理会何卓奎的插嘴,好像是自说自话的继续道:“这是市局火灾后,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李国清家那个邻居陈凤英,就是到派出所报案的那个赵关山的老婆,是她无意间说起的。我忘了那天是为什么去“华南楼”那边的了,就在路口那个副食店门前遇到的陈凤英。他们两家关系非常好,包括与奥列格的关系也很好。那天看见我就向我打听319案的情况,后来说到李国清家太惨了,说如果伊琳娜晚几天回来也就不会这样,结果现在这个家就剩下两个孩子,如果可以的话她想收养李冰、李正。这才说起319案发前不久,伊琳娜刚从苏联回来,她去苏联是去给她爸爸下葬。”听到这,何卓奎又再次插嘴道:“这个情况在走访的时候她没说呀,甚至都没提起过伊琳娜的父亲。”

孟长江依旧没有理会何卓奎的插嘴,继续回忆道:“于是我就跑到市局找刘常宏,把情况跟他一说,他也觉得伊琳娜父亲的死有可能与319案有关联,他马上就安排联系苏联方面,希望了解伊琳娜父亲的死因。你也知道,那个时候中苏关系还是有些紧张的,想要从苏联方面了解到情况并不容易。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断断续续的得到了一些消息,伊琳娜父亲的死因,是液化气罐里的燃气泄漏,而引发的燃气爆炸。”

听到这,何卓奎惊呼出声:“燃气爆炸?!那这……”。

孟长江依旧没有理会何卓奎的插嘴,也没等何卓奎把话说完,只是点了点头便继续道:“相邻的几家邻居,包括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受到不同程度牵连,爆炸中一共死了五个人,另外还有两个重伤、两个轻伤。最后得到的消息,是当地警方还在对爆炸事件进行调查。之后刘常宏也没有断了和苏联方面的联系,但很长时间苏联方面也没有给出调查结论。之后由于两国关系问题、语言沟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吧,由于综合因数吧,也是阻力确实太大了,所以与苏联方面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了,何况苏联方面也一直没有调查结论,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可能不仅是我们不了了之,苏联方面对这起爆炸案的调查恐怕也是不了了之了,毕竟那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调查结论。”,说到这里,孟长江停了下来,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口茶,之后端着茶杯并没有放下,而是低头看了看茶杯中剩下的小半杯茶,于是拿起茶壶将茶杯中的茶水倒满,之后放下茶壶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才缓缓的放下茶杯,又深深的叹了口气。

提到中苏关系,这里不得不讲一下,李国清夫妇案发生在1985年3月19日,在这儿时间节点前后的中苏关系是有着十分微妙的变化的,甚至可以说这个阶段是中苏关系发生转变的重要时间节点。这里所说的“这个阶段”是指:1982年——1989年,这七、八年时间。历史长河中,七、八年的时间可谓白驹过隙,可就在这白驹过隙的一瞬间,在中苏关系上发生了四件大事:

一、1982年3月24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虽然勃列日涅夫在此次讲话中仍对中国进行攻击,但明确也表示:首先苏联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反对“两个中国”的提法;最后他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可以说正是勃列日涅夫的此次讲话,向中方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

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230天之后就去世了,所以勃列日涅夫的此次讲话就被人称为勃氏“绝唱”;

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这一举措基本上解决了两国东段边界问题,同时为中苏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新的转机。可以说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戈尔巴乔夫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1985年11月18日,一艘苏联“基洛夫”级大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伏龙芝”号,公然闯入我国东海附近海域。庞大的“伏龙芝”号排水量2万多吨,犹如海上巨兽,与其对峙的重庆舰排水量仅有3670吨,两者相差七倍。为了在与中国的各项谈判中取得更多的实际利益,苏联一直摆着老大哥的架子,还做出了如此的“秀肌肉”行径,但最终还是没能在与中方的谈判中取得如他们期望的实际利益;

四、1989年,中苏两国历经了30余年的对立、对抗后终于这一年实现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关系正常化。这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建立起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同时为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通过以上四件事情,当时的中苏关系以及中苏关系的微妙程度就不难理解了,作为亲历那个时期的何卓奎,他很容易理解师父孟长江刚刚所说的“两国关系问题”。

见孟长江放下茶杯,何卓奎才接话道:“师父,我觉得这个燃气爆炸和319恐怕关系很深啊!”

孟长江轻轻的点了点头,但没说话,只是扭头看着何卓奎,这似乎是在等何卓奎继续说,让他说出自己心中的全部想法。

见孟长江不做回应,何卓奎继续道:“如果,那起燃气爆炸案不是意外,而是针对伊琳娜父亲的谋杀手段的话,那么319案中凶手的第一目标很可能就是伊琳娜,之所以李国清的尸体在伊琳娜的尸体下方,可能仅仅是因为是李国清去开门,凶手在李国清打开门的第一时间选择先杀了李国清,前提是凶手确定伊琳娜也在家里,确定自己在杀了李国清之后能当场杀了伊琳娜。”,说到这何卓奎顿住了,他开始思索起来。见他停住,孟长江稍等了两秒道:“别多想,继续说。”,似乎孟长江是怕何卓奎更深的思索反而扰乱了他的直觉所带来的想法。

何卓奎停下了思索,点了点头继续道:“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两者有关联,那在伊琳娜回苏联给父亲下葬的这段时间里,凶手有充分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可以杀了伊琳娜,完全没必要等伊琳娜回到中国后在中国杀她,虽然在苏联杀了伊琳娜,可能引起当地警方的更多关注,但毕竟比在中国杀她要方便的多。那么高调的爆炸案都做了,不差当地警方多那点儿关注。”。

“作为谋杀手段,这么大一起爆炸,确实有些高调了。你继续。”,孟长江点头道。

何卓奎看了看孟长江继续道:“伊琳娜、李国清,两个人都是研究冶炼技术的,我之前想到过,319会不会和他们的研究有关。我后来在本钢方面了解过,在那个阶段他们俩好像都没有什么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或者重要的研究成果。”

孟长江面无表情的插话道:“伊琳娜的父亲。”。孟长江顿了顿继续道:“准确的说,他们三个人都是研究冶炼技术的,而且研究方向也都基本一样。”

何卓奎恍然大悟,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后继续道:“这个我没留意到,我是听本钢的人提到过伊琳娜的父亲,说她是从小跟着父亲来到中国的,他父亲是援建本钢的专家,但至于是哪方面的专家,当时确实没留意这个问题。”

孟长江拧着的眉头略微有些舒展,见何卓奎再次停住,他点了点头道:“继续。”。

何卓奎又思索了片刻才开口道:“这样的话,那319案凶手的主要目标就是两个人。那么杀人动机就是,伊琳娜父亲的研究项目或者研究成果。如果是这样,那很可能伊琳娜从苏联回来的时候,同时带回了他父亲的研究资料,或者研究笔记,或者与之相关的东西,或者她带回的干脆就是她父亲的研究成果。”,何卓奎停住看了看孟长江,低下头之后继续道:“也不对,本钢方说那个阶段,没有什么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或者重要的研究成果呀。”,低下头的何卓奎没有注意到,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孟长江的眉头再次深深的拧了起来。“不对师傅,我越想越不对,应该到苏联好好了解一下伊琳娜的父亲、好好了解一下那起燃气爆炸。不知道那边对燃气爆炸的调查结论,这边让把案子先放放,妈的这叫什么事儿。”,说到这里何卓奎十分的懊恼。

这时孟长江拍了拍何卓奎的肩膀道:“在当时中苏关系的背景下,上面之所以如此处理,是不是也是想到了319很可能和苏联方面有关呢?”

听孟长江这话,何卓奎顿时一惊,于是麻利的抬起了头,双眼死死的盯着孟长江的脸,好一会儿才带上征询的目光,向孟长江不无质疑的询问:“师父,那您的意思是…… 上面人认为319和伊琳娜的父亲确实有关系,也就是和苏联有关系,怕影响中苏关系,所以才让把319先放一放的?”。

孟长江略微点了下头道:“那时候我也是年轻,刘常宏也一样,我们都没想到这些,现在看来,可能当时上面是考虑到319很可能对中苏关系造成的影响,所以才让先放下来的。”,说到这,孟长江顿了顿,叹了口气才继续道:“可这一放就是这么多年,想捡起来太难咯。”

一听这话,何卓奎急切道:“师父,那你说如果现在我去苏联一趟,了解了解叶琳娜父亲那起爆炸案呢?如果真有关系的话,那对319的帮助可太大了,您说呢?”

听何卓奎这话,孟长江摇摇头无奈的笑了,伸手在何作奎的后脑勺上扇了一下才回答他道:“苏联现在叫俄罗斯,伊琳娜的父亲当年生活的地方叫利沃夫,现在那地方叫乌克兰。”,说完便又摇了摇头。

何卓奎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沉默了片刻,随后冷不丁的大声冒出了一句:“我操!”

也正是此时,孟长江与何卓奎两个人同时意识到,他们进退两难,进——时间所湮灭的不仅仅是年龄,它湮灭了太多太多东西,就像从苏联到俄罗斯、从利沃夫到乌克兰,其所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名字;退——李冰、李正姐弟这么多年的苦难、尸骨未寒的张国忠、自己多年来所坚持的信仰,甚至是“坚持”这个词本身,这都让孟长江和何卓奎二人无法面对。

师徒二人便都沉默了下来,在沙发上并肩坐着,只是喝茶。在师徒二人的沉默中,李丽娟多次从卧室走到厨房去烧水,等水开后便提着热水壶给师徒二人的茶壶里添热水,但对师徒二人的默契沉默她没有去打扰。

期间,何卓奎的女儿何佳曾给他打过一个电话,当时何卓奎的手机铃声响了大概三、四秒,基本也就是何卓奎扭着身子从裤子口袋掏出手机的时间,当何卓奎看到是女儿的电话后便随即按下了挂断键,电话铃声便戛然而止,空留下电话那段一脸不高兴的12岁小女孩儿。差不多十点,李丽娟再次走出卧室,这次她空着手来到茶几旁,看了看师徒二人后,然后转向对何卓奎道:“大奎呀,刚才是佳佳给你打电话吧?这么晚了,等你到家恐怕佳佳娘俩都睡下了,到时又吵醒了佳佳。”

此时孟长江也才回过神来,何卓奎看了一眼对面墙上的挂钟,随后便起身对孟长江道:“师父,那我就回去了,你跟师娘也该休息了。”,孟长江没做声,只是点了点头。

就在何卓奎在门口换好鞋子,正准备开门离去的时候,孟长江家的大门被从外面用钥匙打开。门被向外拉开,何卓奎便迎面遇见孟长江的儿子孟涛,孟涛见迎面站了个人先是吓了一跳,随后立刻认出迎面站的人是何卓奎后,便向何卓奎打招呼道:“大奎哥。”

“小涛,你这是加班去了还是约会女朋友去了呀?这么晚才回来。”,何卓奎笑着不无打趣的对孟涛道。

孟涛笑着回应:“加班、加班,最近公司的活儿多到干不完,忙的不行,周扒皮天天让我们加班,今天这回来的还算早的呢。”,说着便看见把孟长江推向卧室的李丽娟转身向门口来,看着到孟长江迈着沉重的步子向卧室走,孟涛脸上挂起了坏笑,对何卓奎道:“奎哥,咋了?又被老头儿收拾了?”

何卓奎见孟涛一脸的坏笑便想整治他一下,于是面色严肃的拍了拍孟涛的肩膀道:“我没咋,老头子也没收拾我,小涛啊,到是你,年纪也不小了,就算你不急着结婚,现在也是时候该带个女朋友回家了。”,说完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之后便侧身躲过站在门前的孟涛出了门,到了门外,何卓奎从孟涛身后探出头向屋里打招呼:“师娘、师娘。”,见李丽娟看向他,便做了一个鬼脸,挤眉弄眼后才又拿出正色的腔调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师娘,我走了哦,师娘,我师父那您多照顾。”,说完这句,又重新提高了音量对着屋里喊了一句:“师父,我走了啊。”,说完又在孟涛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这才转身往楼下走。正所谓“做戏做全套”,何卓奎这一套可是着实把孟涛彻底闹蒙了。

李丽娟似乎是为了配合何卓奎对孟涛的整治,也是一脸严肃的转身走进厨房给孟涛热饭菜。

孟涛反手关上房门,换好鞋子走进了厨房,低声询问李丽娟:“妈,大奎哥刚才说的…… 我爸今天这是咋了啊?”

李丽娟看也不看孟涛,摇了摇头用很缓慢的语速低声道:“没啥事,你去换衣服、洗手吧,饭菜马上就好。” 孟涛一脸狐疑的走回自己房间换衣服,厨房中的李丽娟转过身背对厨房门紧捂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