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勇者大人揭棺而起 > 第128章 能量-动力输出装置,完成!

除去手雷——手中的雷鸣波之外,阿贝斯也顺应阿加莎修女的要求,将其余的一些绕口的词语,都起了一个新名字。

比如,魔力实体化结晶,这么长一大串,阿贝斯用一个很小说的名字替代了,魔晶——魔力的结晶。

而克洛诺斯抄录带回来的那个符文组,有着巨大的作用,一口气解决了手雷和魔法高炉两个生产的大问题。

在听了听这个符文组的作用之后,阿贝斯也是为它定下了——万象整流器这个新名字。

因为这个东西,不管输入的是自然逸散的魔力这种又稀薄又低能级的能量;还是魔晶那种瞬间的强大魔力;

只要设置好简单的参数,能够按照需求输出延时或是同步、平稳或是极端狂暴的不同魔力情况。

这样的好东西,可不就是整流器吗?

在阿贝斯将新名字们传递回来的时候,阿加莎修女也在思考着图纸上东西的名字。

渊下盟约留给阿加莎修女的图纸中,这个东西被称之为“能量-动力输出装置”。

再后来,这个拗口的名字,被另外一位成员给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引擎”。

牵引、托举、架海擎天。

阿加莎修女因为这个有趣的命名,而记住了为这件装置起名的那位盟约成员。

直到现在,阿加莎修女都能够记得,那个在她还年轻的时候,出现在她面前的,那个活泼的半身人。

她的姓氏很好听,叫做奈落。

——————————

据说,渊下盟约成立之初,“引擎”这种装置就被人们提出来了。

提出这种想法的人,是来自于中州平原的牧师们,在他们的家乡,水车和风车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始机械的影响,在北境沉降,落入深渊之中,常规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破坏之后,这帮人也是率先提出了要制造简单、可靠的机器的目标。

而在渊下盟约的文献记录中,还有着关于当时会议的讨论记叙。

那些有着风车和水车的地方,毫无意外地都沉迷于这种机器引发的生产变革。

风车或者联动水车,这种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引发的后续机器运动,摧枯拉朽地摧毁了其余地方那种缓慢且低劣的磨制面粉的生产工序。

那些随着风和水流吱呀转动着的机器,牵引着的可不只是磨坊,而是某种可能可以将人手完全解放出来,即便脱产也能饱食无忧的奇异前景。

正因为如此,时间来到了北境因为魔鬼的契约而沉降入深渊的时候,失去了呼唤神明可能性的信徒们,再度想起来了这些机器所代表的美好未来。

【就算没有了神和神迹,我们也可以创造新的神迹】

在思考和创造之后,这批中州来的牧师们,他们回想着循环往复的风车构装,图纸也就逐渐成型。

虽然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推动和收回,但是滴水穿石,只要将它接在某些好用的外壳和工具上,就能够以一种强力、精准且高效的程度,摧枯拉朽、开山裂石。

只是万万没想到,几百年过去之后,就连连杆、齿轮和轴承等各个结构都已经完善优化完毕了,“能量-动力输出装置”却死死卡在了动力源上,以至于演示的机器只能靠人手摇驱动。

为了推动后续一系列的构装机构,动力源必须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却又需要温柔地输出到第一个轴承上。

一直到了几百年后,北境重新回到物质位面,而当初的渊下盟约,也迎来了新的成员,那就是当时还是一名诡术师的阿加莎。

她拿到了这张图纸,并且投入到动力源的研究之中。

在那之后,又逐渐开始研究神术和奥术的分别。

并且最终在现在,诡术师阿加莎已经变成了阿加莎修女奶奶,这个时候,问题才算找到了一丝通路。

而现在,通过自己研发出来的魔力实体化——阿贝斯大人称之为魔晶——再配上克洛诺斯抄录回来的符文组——阿贝斯大人称为之万象整流器——这个问题的答案迎来了一个完美的填空补缺。

万象整流器对于魔法高炉,是让魔力安全地输送给模仿三阶法术的后续部分;

万象整流器对于手雷,则是让魔力延迟地输送到爆炸之中。

而为了应对渊下盟约传下来的这张图纸,阿加莎修女需要的做的,实际上是需要调节万象整流器的参数,让一枚手雷安静地爆炸。

爆炸,说白点也是一种能量的膨胀和输出。

只要利用得当的话,就能够驱动机器。

在手雷这件新型武器被生产设计出来之前,阿加莎修女就已经想过利用熔岩矿晶来混合自己的魔晶用以供能了。

但是效果……

只能说完全不可行。

毕竟熔岩矿晶直接拿来爆炸,虽然不需要施法者的帮助和处理,但是本质上还是一种小型法术。

而法术这种颇为玄学的东西,就像是承装着万能腐蚀药剂的瓶子。

明明只是普通的玻璃,如果使用者是抱着容器的想法看待瓶子的,那么瓶子就会安然无恙。但是如果使用者以需要腐蚀掉的部分看待瓶子的话,瓶子就会立刻被腐蚀。

这是因为,只要魔法性的那部分,将某个物品识别成了法术“范围内”的存在,那就一定会起效果。

而熔岩矿晶配上自己搞出来的魔晶,结果就是这样。

那种不知所谓的小型法术,会直接将整个引擎的各个机构,都视为需要爆破掉的部分,然后将这一整个机器炸毁。

当然,熔岩矿晶配上魔晶,并不是无限能量的永动机。

总不可能说,只要在地上将这两样东西堆在一起,就能引爆整个世界了吧。

听说古代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的手触碰到的东西爆炸的术士,他曾经异想天开,倒立在地上,想要炸掉整个世界。

而结果自然是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应对熔岩矿晶和魔晶的巨大爆炸威力和范围。

在最开始的时候,阿加莎修女想到的解决办法,是让动力源这块更加结实、更加厚重一点。

只要结实厚重到,一定量的熔岩矿晶和魔晶的混合物,炸不开,炸不完的地步,就也算是能用了。

但是在实际上手之后,阿加莎修女才知道,自己这样只会制造出来一个庞然大物。

熔岩矿晶和魔晶的混合物,在魔法性上颇为特殊,它的魔法范围半径相当的巨大。

就算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连滚带爬六秒钟也没法从这个范围内跑出去。

可偏偏,这玩意的目标是能量-动力输出,引擎的原名在渊下盟约里面叫做“能量-动力输出装置”。

也就是说,这一装置的要求是连绵不断的。

这也就代表了它不可能像手雷那样设计。

毕竟手雷只需要爆炸一次,人们大可以扔出去加上延时或者法师之手这种远程操控手段,来加以使用。

但是如果将这套方法直接放到引擎这里,那么人们得到的就是一个会持续不断爆炸,而且靠近的所有东西都会一并爆炸的巨大怪物。

甚至于,在工作时间段,靠近这里的活物也会马上被引爆——生物的魔法性可是极为优良的,要不然怎么可以做到自然而然地吸取魔力来回复自己的法术环位呢?

所以,魔晶根本无法使用在引擎设计上的想法,早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阿加莎修女的心里。

渊下盟约要的是能量到动力输出,不是要一个随时随地都会爆炸的无人区。

直到克洛诺斯带回的符文组,也就是被阿贝斯称为之万象整流器的存在,帮忙解决了手雷和魔法高炉。

这个奇异的符文组,能够让没有法师之手的人也能做到延时和远距离使用魔法爆炸物;让没有法师在场也能驱动符文组模拟三阶火球来进行为炉子加热,阿加莎修女这才又不死心地想起来了引擎的事。

如果将整流器的参数,设计成类似于手雷那样,但是输出的强度更低呢?

——————————

在说做就做之后,阿加莎修女的眼睛,再度冒起了闪闪发光的神采,一如她当时第一次搞出魔晶的时候。

其实,依靠魔力、爆炸来驱动的构装结构,实在是屡见不鲜。

战俑虽然在北境不多见,但是也并没有那么超越时代。

那些机关人或是钢铁守卫,要是让阿贝斯看见,恐怕当场就会喊出一声“我趣,王进喜”。

但是渊下盟约搞出来的这个东西,同他们完全不一样。

至少阿加莎修女从来不担心,自己搓出来的这个东西要是被完善之后,会像机关人那样诞生灵魂或是什么其他的。

不同于那些高大上的存在,渊下盟约当初面临着的是,北境有可能永远失去神明注视的这样一种悲惨的未来。

所以他们在设计之初,摒弃了种种魔力和魔法的参与。

每一个区域的功能都极为单纯,就是动力,然后连绵不断地输出和传递动力。

而现在,她,阿加莎,即将在克洛诺斯和阿贝斯等人,以及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符文组的帮助下,正式帮助这个没有多少魔力和魔法的设计,添加上一个稍微魔法一点的动力源。

阿加莎修女当然没有见过什么内燃机,也不知道什么双缸四缸六缸的区别。

她甚至没有完全能够理解这张几百年来,被渊下盟约的前辈们修修补补做出来的东西究竟是怎么将动力一点点传递下去的。

她只需要解决动力源的问题。

而现在,有了万象整流器,阿加莎修女也终于得以找到了一个好的、看上去有希望的方向。

后续应该增加什么符文组?

还是热量吗?

亦或是手雷那样使用冲击?

不,不对,没有必要,这里可没有那个冲击的必要性。

那么魔法高炉的三阶法球?

那更是不对,高温固然能够产生动力,但是能量逸散太严重了。

输入的能量,恐怕一多半都用来进行加热周围的空气和环境这种无用功了。

而最后,随着阿加莎修女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少见的符文也是被续写在了后面。旋转……

没错!自己找到了,应该是旋转!

旋转也是一种很基础的符文效果。

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自我、守护、中心等概念。

而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在符文组里面,往往对整个法阵起不到什么太多的作用。

反而是在一些哲学研究上,反而颇有成效。

但是现在,对于拿到了万象整流器的引擎来说,旋转符文这个小东西有了更好的作用。

围绕旋转符文,进行后续的设计的话,只需要一对互相作用力相反的符文,就能让其中的物体开始连续运动了。

如果是冲击符文组,自己恐怕还要考虑在冲出去之后,怎么想办法拉回来。

而对于旋转,只需要一对向后驱动,就能得以让核心装置反复推出并且复位。

“动力源……成了!”

阿加莎修女眨了眨眼睛,组合好了的符文组,在放上了一粒魔晶之后,开始哐当哐当晃动了几下,在那之后,就逐渐加速且平稳了起来。

并且——逐渐变成了肉眼难以捕捉到的速度!

——————————

“您没有感觉到吗?”

“一种很有节奏感的魔法韵动,敲击着大地。”

蜥蜴人们感受到的,正是阿加莎修女,在解决了动力源问题之后,快速部署出来的引擎。

而首先得到应用的,就是因为铁水生产变得太过于容易,而反过来卡了流程脖子的模具放置和脱模环节。

引导铁水流入模具,利用失蜡法来浇筑?

太慢了!

通过引擎的使用,一个简易的流水线被搭建了出来。

流淌的铁水,在平铺的通道内,变成凝固成型,然后随着引擎推动的钢刀有节奏的落下,自然就会被分割成一块块大小相等的铁板。

而这还没有完,随着铁板进一步向着后面移动,它会被一对圆形的刀具上下抵住。

这种情况下,还带着些许余热的铁板,随着引擎推动的高压锤子的冲击,很轻松就会被切下来一块。

变成了一块中间有着圆洞的长铁板。

长铁板需要重新进入另外一口炉子,再度经历高温,方便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而在最后,这个看上去怎么看都不像是甲胄的东西,只需要夹住两边,然后使用被引擎推动的锤子狠狠地在模具中间敲敲击,就能轻松弯折成弧形。

只要折成类似于一百八十度的情况,然后蒙上一层布匹,一副“铁背心”就轻松完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