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137章 神仙葛洪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第137章 神仙葛洪

作者:幕与倾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39:24 来源:书海阁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是诗圣杜甫的名作《赠李白》,既赞美了李白的狂放,亦以自叹。李白曾炼丹,未能成功;杜甫则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惜华盖君已死,怅然而归,写了古风《昔游·昔谒华盖君》以记之,中有“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句。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元)王蒙《葛洪移居图》(局部)

李杜均求仙无成,所以“愧葛洪”,这体现了唐人对葛洪的认识——视其为道士,但葛洪自视为“文儒”。

葛洪任官多年,因战功封侯。晚年隐居,也是为写一本可与《论衡》(作者为东汉着名思想家王充)相提并论的巨着。葛洪着作不少,如《抱朴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等,却遭后代儒生鄙夷。

明代大儒宋濂说:“(葛)洪亦奇士,使舍是(指医学着作等)而学六艺(指儒家着作),夫孰御之哉?惜也!”从唐人起,直到明清,历代儒生都不承认葛洪是“文儒”。

据《晋书》记,葛洪活了81岁,但漏洞甚多,他真正寿命可能只有61岁。一代名医,又被人们尊为“神仙”,为何不算长寿?

葛家本是大族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283年。

葛家本大族,世居陈留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一带),葛家十世葛曩(nǎng)祖曾任荆州刺史,王莽摄皇帝时,葛曩祖辞职,不久兴兵反抗,败后举家迁至山东琅琊。葛洪与诸葛亮或同出一脉。

葛曩祖的儿子葛浦庐(也写作葛庐)因起兵响应刘秀,获封下邳僮县侯,并任骠骑大将军。秦汉最高级的侯是彻侯(为避汉武帝讳,后改称通侯),其次是县侯(名将霍去病即县侯),食邑五千户。葛浦庐的弟弟葛文亦从军,属哥哥的私兵,非国家正卒,葛文的右眼因伤失明,“不得尺寸之报”,葛浦庐遂将封赏转给弟弟,举家迁到句容。

葛洪的爷爷葛系在吴国担任过礼部尚书、辅吴将军,被封为寿县侯。葛洪的父亲葛悌在吴国曾任中书郎(负责编修国史)等职,吴国灭亡后,晋朝任命他为邵陵(今属湖南省邵阳县)太守,病死在任上。

葛悌去世时,葛洪仅13岁,一度困窘到“饥寒困瘁,躬执耕穑”,家中藏书都毁于战火,只能四处求借,为习字,“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却“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16岁时,葛洪始读《孝经》《论语》《诗经》等,并受学于道士郑隐。郑隐是葛洪堂爷爷葛玄的弟子,葛玄将《太清丹经》《九鼎丹经》传给郑,葛洪“亲事之(指郑隐),洒扫积久”。17岁时,郑隐终于将两部经传给了葛洪。这一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天下大乱,历时达16年。

21岁当上了将军

从早年经历看,葛洪既接受了儒家的经典教育,又得道家传承。出入儒道之间,是葛洪一生的思想底色。

晋太安二年(303年),荆楚地区小吏张昌发动农民起义,葛洪被吴兴内史(相当于太守)顾秘任命为将兵都督,去攻打张昌的别帅石冰。葛洪自称:“救诸军之大崩,(葛)洪有力焉。后别战斩贼小帅,多获甲首,而献捷幕府。”因功被提拔为伏波将军,虽属杂号将军,但名将马援、夏侯惇、满宠等也曾受此号。此时葛洪才21岁。

304年,平定乱局后,葛洪辞官准备去洛阳。恰在此时,“八王之乱”局面恶化,幽州刺史王浚引段氏鲜卑大掠中原,北方震动。恰好广州刺史王毅病逝,嵇含(着名诗人嵇康的哥哥嵇喜之孙)代理此职,嵇与葛洪曾一起讨论学问,遂请葛洪去当参军(即军事参谋)。

葛洪到广州后,第二年嵇含便遭暗杀。葛洪自觉处境危险,便退出仕途,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专心修道,娶了老师鲍玄(鲍玄擅炼丹,亦精通医术)的女儿鲍姑为妻。隐居期间,葛洪曾去越南等地传道。

葛洪自己说:“乃计作细碎小文,妨弃功日,未若立一家之言,乃草创子书。会遇兵乱,流离播越,有所亡失,连在道路,不复投笔十余年。”由此推算,他可能隐居了13年。在此期间,葛洪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化学实验,在医学上也有许多贡献。

建兴三年(315年),33岁的葛洪再度出仕,此后20多年都在做官。

再度隐居 不久病逝

出山后,葛洪曾给丞相司马睿当副官,西晋灭亡(316年)后,司马睿成东晋皇帝,赐葛洪为关中侯,“食句容之邑两百户口”。

咸康二年(336年),年已54岁的葛洪再度请辞。《晋书》载:“(葛洪)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址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这是葛洪第二次隐居罗浮山,所谓“勾漏”,是山名,今属广西北流县,传为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二洞天。

葛洪选择此时退出,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好友干宝(《搜神记》的作者)去世,此前干宝推荐葛洪任大着作郎。

其次,权臣王导与庾亮矛盾激化。王导深得东晋皇帝司马睿信任,民间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闻。王导是琅琊人,所用皆是琅琊人,庾亮也是琅琊人,没想到二人发生矛盾,让祖籍琅琊、亦归入琅琊帮的葛洪深感为难。

葛洪隐居后,“优游闲养,着述不辍”,可没多久,他就病逝了。《晋书》说他活到81岁,却又说葛洪去世前曾给邓岳写信。可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司马岳登基,为避讳,邓岳已改名邓岱,葛洪怎敢再称他为邓岳?且在这一年,邓不再任广州刺史,由他的弟弟邓逸接任,葛洪何必再给他写信?

可见,葛洪最多只活到343年,不过61岁,与《太平寰宇记》的记录吻合。

求仙“多为药所误”

葛洪去世较早,据推测,可能与误服丹药有关。

葛洪曾说:“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道教延命分三派,即服饵、房中术、导引术(近似气功),后两者操作难度大,前者较方便,故最为流行。

在古代,炼丹与改制往往并行,前者保证皇帝长寿,后者保证基业长青,二者密不可分,并非个人迷信那么简单。炼丹、改制都是天子独有的权力,只有天子才有权成仙,方士只是帮天子成仙的奴才。可汉代末年时,皇权日渐解体,普通人也有了追求永生的权力,士族丹鼎派因此崛起,追求长寿之外,也为了享受侵占皇权的快感。

丹药走红,还与疫病横行有关。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导致疫病不断,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比如每年寒食节,需绝火一个月,导致“残损民命”。曹操曾下《明罚令》,称:“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可五胡十六国时,石勒又下令禁寒食,说明曹操的《明罚令》已失效,而石勒的禁令,很快又取消了。

《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名句: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服用石药易中毒

除了丹药,葛洪还用五石散。

《史记》中记录了名医仓公的劝告:“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意思是身体有内热,无法小便,千万不可用五石。此处五石应不是后来的五石散,而是石头制成的药。石药的优点是微量元素含量多,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缺点是剂量难控制,服用者易中毒。

历史学家余嘉锡称五石散“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据他估算,从魏正始年(240年—249年),到唐代天宝年(742年—756年),“五百年间以散发致死者,无虑数十百万人矣”。

五石散的配方各异,一般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组成。钟乳石、白石英无毒;硫磺有毒,小剂量服用,一般无碍;赤石脂可能有毒,但要看产地。

单论成分,五石散的原料均无明显毒性。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五石散中有礜石,含剧毒元素砷,但礜石入药需加醋“淬煅”7次,毒性大降,且它不是主料。

学者雷志华、高策提出,问题可能出在紫石英上,紫石英不是紫色的石英(石英无毒),陶弘景说:“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可见,它是萤石,氟含量高,毒性极强。

氟中毒后,人浑身疼痛,甚至不敢深呼吸、咳嗽。晋朝名医皇甫谧曾服五石散,因体内发热,冬天只能光着身子吃冰,夏天则浑身浮肿,放声哀叫。痛到极点时,皇甫谧多次想自杀,勉强被拦住。从症状看,确像氟中毒。

经药物调理,皇甫谧寿至68岁。葛洪号称“神仙”,为何才活了61岁?

连环画《葛洪》

葛洪身体一直不好

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误会:葛洪被称为“神仙”,不是说他医术高,而因他发明了“人间神仙”学说。

在葛洪之前,人们认为只有羽化飞升后,才能成仙。葛洪则提出:“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意思是,只要方法对,活人也能成仙,关键看神仙的定义。

葛洪写出《神仙传》,介绍了92位神仙,都是黄帝、彭祖、墨子、淮南王、董奉等凡人,很多人并未学道,但葛洪认为,只要为苍生做好事,自然就是神。葛洪提出,服食金丹能成仙,道德济世也能成仙,立志苦修同样能成仙,“不废民生之事”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不过,葛洪也在书中夹带了私货,把堂爷爷葛玄批准为神仙。

葛洪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人间神仙”学说将儒道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深远,所以后人将葛洪也算成仙人。

葛洪对医学发展贡献巨大,最早提出免疫法,最早记录天花(即虏疮)、疟疾、恙虫病等,并提出治疗方案,但他的身体一直不好。

李光富在《葛洪行实考略》中指出,葛洪先天瘦弱、后天多病,少年时便徒步出行为艰。葛洪自己写道:“禀性尫羸(音如汪雷,意为瘦弱),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此外,他“体钝性驽,寡所玩好……掷瓦手搏,不及儿童之群,未曾斗鸡鹜、走狗马。见人博戏,了不目眄,或强牵引观之,殊不入神,有若昼睡。”连棋盘上有几道,他都不知道。

先天不足,又不爱运动,还乱吃药,影响了葛洪的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