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39章 海岛奇遇记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第39章 海岛奇遇记

作者:幕与倾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39:24 来源:书海阁

琼州有一位书生,叫向青云,为人很聪明,诗词、文章、绘画他都擅长,在当地很有名。只是,考了几次试,也没有考中秀才。

此时,向青云已经二十岁了,需要考虑家里生活了,父亲之前是在海上做事,于是他就子承父业,继续干这一回。

同伙有七人,其他六人觉得向青云是文弱书生,就不让他干重活,只让他负责书写、计算。向青云觉得,自己读书十几年,不能荒废,于是就把书、诗文都带到了船中,放在船舱里,空闲了就读书。

这一天,海上刮起了大风,下锚了船也不稳,锚本也断了。控制舵杆时,舵杆也断了。没办法,大家只好任由大船被风吹,大风三天三夜不停,船一直往西北方去。等到风停了,那六人已经不在了,估计落水淹死了。

向青云幸存了下来,此时,船舱里一半都是水。

一看旁边就是山,向青云赶紧把书搬出去,放到陆地上。随后,他又到船舱里,尽可能把柴米油盐等物,都运了出去。

东西还没都运出来,船就沉了。他看了看山上有一个石洞,觉得可以避风雨,就想着先吃饭,毕竟已经几天几夜没吃饭了。

然而,船上的淡水都没能来得及拿出来,无奈之下,向青云只好用海水煮米饭,结果又太难吃了。他勉强吃了一些,两天后就因为吃海盐而喘粗气。

不得已,他只能找淡水,石洞旁边有一处湿了,仔细一看,有涓涓细流,很细小的水流了出来,不注意都察觉不到。向青云尝了一下,觉得很甜,赶紧拿了碗来接水。但是,半天也只得到两碗水。

不过,这两碗水也够他一个人用了。

靠着这两碗水,他逐渐恢复了元气。闲来无事,他出了洞往一个方向走,走了大概半里路,看到一处小路,似乎有人在此。于是,他抓着藤蔓爬上去,顺着小路走,忽然看到鸡犬桑麻,顿时一喜。

少时,有几个少年从一处庄子里出来,都穿着明代的衣服。看到向青云,他们很惊讶,吓得往后退。

一位老人看到了向青云,邀请他到自己家,给他酒食,问他姓名。向青云吃了个饱,把自己的来历都说了。

老人不解,问:“你这发型、衣服,都是现在皇帝要求的吗?”

向青云点了点头。

老人又说:“这里是琼华岛,方圆不大,纵横各有四百里。岛上的人只有两种姓,一是姓张,一是姓赵,呼为婚姻,都是大汉名将张飞、赵云之后。当年后主投降,张公(张飞)、赵公(赵云)的后人不愿意为司马氏做官,就到海滨隐居。八王之乱时,他们乘船躲避,被风吹到了这里来。那时候,张赵各自只有一个儿子,是天上来了两位仙女,嫁给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多年,迄今为止,岛上已经有二十万人了。我姓张,乃是张公之后。”

向青云又问:“那么,这里有皇帝吗?”

“有。众人会在两姓中选择德高望重之辈,选择三五人,再选出一人,大家就听他命令。如果他不好,又或者去世,大家就重新选人,而不是让他后人来做主。”

“赋税轻还是重?”

“此地无所谓赋税,有沃田三十顷,摊给大家耕种,收获以后,献给皇帝,其馀地亩都是大家分,大家种,收获以后不用交税。”

向青云还想再问风土人情,老人却说:“我有一个女儿,已经十六岁了,最近几晚上,一直梦到仙人说'嫁给中华人’。我本来还觉得荒谬,如今你来了,才知道是天作之合,今晚我就让她侍奉你。”

向青云大喜,但表面不动声色。

果然,当晚老人就把女儿嫁给了向青云。那少女很漂亮,面若桃花,向青云很喜欢。不过,婚礼很简单,两人进了新房后,屋里点着两根蜡烛,然后就算是成婚了。

向青云很不解,问道:“合卺之礼,就这么简单吗?”

“这已经是最好的婚礼了。如果次一些的婚礼,屋里不会点燃蜡烛,新人看不清对方,只能等次日早上。”

第二天早上,向青云派仆人把自己在海边的东西都搬来了。妻子看到书,问是什么,向青云解释了,还把诗词都唱了出来。少女听完大喜,说:“高低相宜,顿挫有节,岛中之歌,没有比这更好听的。”

以后,向青云就经常在屋里读书,写诗文,妻子就陪着他,从不觉得厌烦。

老丈人看到向青云的书后,问他是不是中华书籍,里面说了什么事。向青云不好回答,就说:“里面都是说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人和事”,然后,他又大概说了一些。

老丈人听了大喜,说:“真是闻所未闻,如此之事,必须要跟上人说。”

他出去后,很快带了一个人来,穿着更好一些,大概四五十岁,颇有气势。老丈人又让向青云仔细说说,向青云就把书中的名人、大事,职官等都说了,还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

那人听完后,很高兴,说:“这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啊,我们应该学习。赶紧让岛上的人开讲堂,让大家都来学习。这样的话,我们虽然不在中华,却也能得以教化了。”原来,此人就是岛上的君主。

向青云施礼后,君主又让他把礼仪都说了,向青云都细细说来。君主于是把他奉为上宾,让他在讲堂上,把书中的人物故事说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向青云挑了一些聪明的人,教他们读书,十年之后,又开科考试,择优录取,辅助君主做官。

此时的琼华岛,隐隐然成了另一个中国。

向青云闲暇之余,常常去四处看。一座山中,他看到山谷里有许多人参,在当地没人重视,他就派人采来,然后收集。后来,他又在海边得到一个巨大的鼍盖(鳄鱼壳),觉得难得,也拿回来收藏了。

妻子问他收集这些做什么,向青云就说是宝贝,以后有用。其实他想的是以后回中国去,可以卖很多钱。

琼华岛西八百里外,有秀云岛,这个岛人口和琼华岛一样多,但是为人彪悍。这一年,不知道是怎么了,他们忽然派人来,让琼华岛出钱粮,岁岁进贡,不然就要兴师问罪。

君主大骇,不知道怎么办,就问向青云。

向青云对使者说:“您需要的钱粮太多,我们一时半会儿凑不出来,这样吧,你们给我们半年时间,等我们凑齐了,马上就给贵国送去。”

使者觉得可行,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五个月里,向青云画了刀枪剑戟等兵器图样,还画了火枪、火炮的图样,让岛上的人打造。而后,他从岛中选出一万多人,加以训练,几个月的时间就训练有素。

半年后,秀云岛使者来了,但是这一次向青云什么也不说,抓住使者,割了他的耳朵,骂了一顿,把他放走了。

君主害怕,岛上的人也害怕。

向青云说:“不与他们打一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他们就会一直欺负我们。这次,我们凑齐了钱粮给他们,下一次他们还会要,那时候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辛苦收获的粮食,就要白白地给他们吗?今日,我将率领大家与他们斗争到底,打赢这一次,我们的子孙后代,便不会被欺负!”

岛上的人热血澎湃,纷纷表示,愿与敌人决一死战。

向青云把岛上的将士分为三队,然后让他们到西边的长蛇谷埋伏,那里是敌人的必经之路。

第五天,秀云岛果然派了将士来,个个如同虎狼一样,看起来十分彪悍。只是,他们的兵器落后,还用这木棍、石头呢!

上岸以后,琼华岛第一队将士先与他们交手,几个回合后,诈败而走;接着,第二队人马也是如此,诈败而走。秀云岛将士以为他们害怕了,长驱直入,等他们队伍都进入长蛇谷后,发现前面被拦住了去路。

随即,箭如雨下,滚木礌石,纷纷砸了过去。

秀云岛将士害怕了,想着退出去,但谷口已经被堵死了。接着,三队人马齐出,他们把秀云岛的队伍截成几段,各个击破。不到半天,秀云岛的人死伤惨重,主将只能投降,还表示:只要放他们出去,他们再也不敢侵犯。

向青云让他们放下兵器,然后允许他们离开了。

看到敌人跑了,岛上的人欢呼雀跃。但是,向青云知道,敌人还会再来。于是,他让将士们戒备小心,然后换上锋利的兵器,准备再战一次。但是表面上,他们假装很高兴,不再防备。

几天之后,秀云岛岛主亲自率领两万大军杀奔而来,他们看到西边没有设防,就从西边上了岛。但是,行军不到十里,就被包围了,这一次,琼华岛将士不仅弯弓射箭,还用上了火枪,推出了火炮。

所以,很快秀云岛的人都倒下了。

岛主一看,发现一处有缺口,于是带着将士冲出包围。但是,没走一里路,前面的人又落入了陷阱中。偌大的陷坑,几乎被填满了。

最后,岛主被活捉,将士们押着他到了向青云的中军帐里。

向青云亲自为他解开绳子,说:“我们与你是邻居,为何苦苦相逼呢?我想把你送回去,世代修好,不知道可行呢?”

岛主惊喜,说:“如果你放了我,我愿意向你们岛进贡,钱粮宝贝,要多少给多少。”

向青云说:“不需要你们进贡,只要以后和平相处就行了。”

最后,岛主带着剩余的几千将士,离开了琼华岛。周围的小岛知道后,纷纷归附于琼华岛,年年进贡,世代修好。

向青云在岛上住了三十年,有了两个儿子,后来他看到有船经过,就带着小儿子回了家。而他的大儿子,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做了副军师。

回家以后,老母健在,向青云把君主送的礼物献给母亲,作为祝寿。他又把之前收集的人参、鼍盖给卖了,挣了三万两银子。

一年之后,向青云小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他把钱财都留给儿子,然后又悄悄雇了船,回到了琼华岛,从此再也没有回中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