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45章 上错花轿嫁对郎 故事九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第45章 上错花轿嫁对郎 故事九

作者:幕与倾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39:24 来源:书海阁

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到1722年),抚州府崇仁县有一户人家准备娶亲了。

这一户人家颇为有钱,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家主姓贾,人称贾老爷。贾老爷今年四十岁,儿子叫贾有名,已经快二十岁了。

古代结婚普遍都早,女子十四五岁,男子十六七岁,就可以结婚了。为什么贾有名家很有钱,却二十岁才结婚呢?其实,贾老爷一直在为儿子忙活婚事,他挑了又挑,看了又看,这才选中王家的姑娘。

王家的姑娘叫王翠芳,很漂亮,才十六岁。

贾老爷之所以会选中王翠芳作为儿媳妇,一来是因为,王翠芳年轻漂亮;二来是因为,王翠芳家也很有钱。古代讲究门当户对,两家条件要差不多,这样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当然也没这么绝对)。

到了亲迎的日子,新娘子会坐着轿子,赶到男方家,时间是傍晚,古人婚礼都是傍晚到晚上举行。

按理说,到了亲迎日,贾有名应该去迎娶王翠芳的时候。不过,规矩也是灵活的,男方也可以不亲自去,派结亲队伍去,接了新娘子就回来也可以。那天,天上下起了雪,贾有名没去,就派人去接王翠芳。

接了王翠芳后,雪越下越大,天色又快黑了,那些轿夫、礼仪队的人一看,纷纷到路上的一个亭子里躲着雪。

大家知道,亭子很小,迎亲的人有很多,所以大家把轿子放到了亭子外面,轿子外面有一层油布,虽然会积雪,大家也不担心新娘子在里面会被雪水淋到头上。

到了亭子里一看,发现里面已经有人了,原来这伙人也是去接新娘子的。

这一队迎亲队伍,男方姓谢,是个书生,家里没钱;他所娶的妻子,是吴家的女儿,叫吴氏,也是穷人。这么看来,两家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雪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轿夫等人停了下来,再加上亭子里四面八方都是冷风吹来,大家顿时觉得很冷。

于是,众人捡了一些干柴,放在亭子里点着后烤火取暖。同行的人中,有几个酒鬼,怀里一直揣着酒,这时候也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喝,毕竟喝酒可以取暖。

又过了一会儿,雪还是没停。雪不停,大家也不能一直在这里待着,众人商量后,决定还是得出发。

于是,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喝了酒的一行人,各自找好位置,然后抬着轿子,继续出发了。几个自认为识路的人,走在前头。因为雪大天黑,大家也不用再吹吹打打了,能走得稳当一些就好。

没有人发现,他们抬错了花轿。花轿里的人不知道,花轿外的人也不知道。

到了男方家里,自然就是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这些,然后就是送入洞房。新娘子全程顶着红盖头,直到丈夫在外面陪酒后,进入洞房,掀起她的红盖头,两人才能开始洞房花烛夜的生活。

王翠芳在卧室中,顺着红盖头下面,看着自己的陪嫁嫁妆,一脸茫然。她家很有钱,陪嫁的嫁妆也都是贵重物品。可是,现在她看到的这些梳妆台、柜子等东西,都很廉价,也很脆弱,仿佛一口气就能吹倒。

王翠芳想不明白,她怀疑是夫家把他的紫檀镜台拿去卖了,但不确定,她要问个明白。

终于,丈夫来了,王翠芳就问他:“我的紫檀镜台在哪里?让丫鬟抬过来吧,我要用,待会儿要卸妆呢!”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特意强调了“紫檀”二字,加重了语调。

丈夫听了后有些懵,说:“娘子,你家没有送紫檀镜台来啊,这叫我上哪去给你找呢?”

王翠芳生气,说:“贾郎,不要骗我。”

丈夫也笑了,说:“我可不是假郎,我是真郎啊!”

王翠芳没好气地说:“你姓贾,所以我叫你贾郎,没说你是假的!”

丈夫听了,有些吃惊,说:“我姓谢,不姓贾啊!”

王翠芳听到后,更是震惊,越想越怕,忍不住喊到“谁把我给卖了啊?你们……你们都是贼啊,强买良家女子!”。说着,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丈夫完全懵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父母听到后,还以为屋里发生了什么事,都急忙过来,问什么情况。王翠芳什么也不说,只是哭个不停。

谢母生气了,说:“我们是读书人家,怎么会做贼呢?是不是你父母嫌弃我们家穷,故意让你这么闹,想要赖婚不成?告诉你,我们虽然穷,可是我们做人堂堂正正,由不得如此乱骂,更不会怕你!”

王翠芳说:“我听说我的丈夫姓贾,家里是有钱人,怎么刚才听他说姓谢,你现在又说家里穷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谢母依旧没好气地说:“难道我们刚把你娶回家,就改了姓不成?还是说,你到了我们家,就不能继续姓吴了?”

王翠芳一愣,说:“什么?我不姓吴啊,我姓王!”

这一下,大家都愣了,很快大家就明白了:新娘子来错新郎家了,这是别人家的新娘子,不知道为什么会到自己家来!王翠芳想了想,顿时明白了,说:“我知道了,你家儿媳妇姓吴对不对?我来的时候,外面下了大雪,那些轿夫在亭子里躲避大雪。那亭子里也有一伙人,也抬了新娘子,大家一起躲雪。后来,雪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晚,他们怕耽误了吉时,就又出发了。当时天黑,想来是他们弄错了,抬错了轿子,所以把我送到这里来了!我是贾家的媳妇,吴小姐才是你们家的媳妇,她想着肯定被送到我夫家了,这可怎么办呢?”

谢母问了地址,当机立断,说:“快派人去贾家去打探!”

有一人赶紧出发,但贾家距离谢家有三十里,一来一回六十里路,最快也要天亮后才有消息。

大家都回去休息了,谢书生尊重王翠芳的意思,到别的房间去睡了。王翠芳虽然独处新房,却还是怕谢书生来,一夜提心吊胆,也没睡好。

天亮以后,那人回来了,说了情况。

原来,吴小姐嫁过去后,看着周围的嫁妆很华丽,又听到外面的人祝贺新郎,一直说“甲公子”,她就想到,自己来错了人家,一定是路上躲雪的时候,两家轿夫没看清轿子,弄错了位置,抬错了轿子。

不过,吴小姐过惯了穷日子,想着过上好生活,于是就没有说出来。她心里想得很简单,将错就错,这样就能嫁到富人家了。

果然,贾有名来挑了红盖头,和吴小姐洞房的时候,吴小姐没有说话。

等到谢家的人去说清楚后,吴小姐才假意大怒,随即又啼啼哭哭,说是木已成舟,覆水难收,这可怎么办啊!

由于洞房的时候,吴小姐想让贾有名爱上自己,因此曲意逢迎,使出浑身解数,弄得贾有名十分高兴。所以贾有名也不想失去吴小姐,还说自己愿意退回王翠芳的嫁妆,只要能留下吴小姐就行。

那人回来告诉了王翠芳,王翠芳伤心欲绝,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谢家亲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劝王翠芳:“你们两人的婚姻,也算是天注定。既然是天意,就不能违背。再说了,吴小姐和贾公子已经有了夫妻之实,你也只能接受了。老夫再让人问一问令尊令堂,以及吴小姐的父母,你也好好想一想吧。”

谢家的人问了吴小姐的父母后,吴小姐的父母也很吃惊,没想到事情会这样。但是,得知女儿在贾家不错,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谢家的人又邀请王翠芳的父母,到自己家中来,商量这件事怎么办。

王翠芳的父母来了后,认为这一切太过于巧合,何况那边都洞房过了,再去也只能做个妾,与其如此,不如听从天意,顺势成了这桩好事。

就这样,王翠芳还是成了谢书生的妻子。他她和谢书生于三日后,这才洞房花烛,拜见公婆。婚后,一些人把他们的事情说了,成为当地美谈。

嘿,你还别说,这样误打误撞的婚姻,结果也没啥不好的。

吴小姐嫁给贾有名后,她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儿,虽然做法不太合适,明知道嫁错了却不肯说,但心思能理解,毕竟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不想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也正因为她经历了贫穷,知道赚钱不易,所以她经常规劝贾有名,要学会帮父亲挣钱,不能太奢侈浪费等等。

贾有名很宠爱妻子,一切都听他的,后来果然继承父业,生意越做越大。吴小姐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贾老爷本来还有些看不上吴小姐,认为她家穷,配不上自己儿子,认为儿子被吴小姐鬼迷心窍了。后来,他慢慢改变了这种看法,甚至让吴小姐掌管家里一切,还常常对别人说“家有贤儿媳,万事不操心”。

谢书生很有才华,读书可以考功名,但因为家里穷,他又要挣钱养活家人,因此不得不放弃学业。

自从娶了王翠芳后,王翠芳家里有钱,经常从娘家拿钱来,补贴丈夫,补贴家用。所谓“富人家抓一把,穷人家养活俩”,王翠芳随便从家里拿点钱来,都够谢书生用几个月。因此,谢书生不再干活,他可以好好读书了。

后来,谢书生果然考中了功名,做了七品知县。而那是时候,王翠芳也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全家和睦,其乐融融。

两家轿夫因为一场雪,导致“抬错花轿嫁对郎”,这事儿传开后,很多人都说,这是大雪做媒,文雅之人因此称之为“雪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