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79章 美妻鬼仙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第79章 美妻鬼仙

作者:幕与倾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39:24 来源:书海阁

明朝末年,张献忠在湖南作乱,闹得天下不得安宁。张献忠绰号黄虎,是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人氏,足智多谋,后来成功建立大西政权,和李自成齐名。

在张献忠麾下,有一位裨将叫马雄飞,这家伙武艺不错,能拉五石之弓,而且左右手都能拉弓射箭。张献忠很宠信马雄飞,经常赏赐他,每次赏赐也都很多。

马雄飞乃是燕地人,和涿郡的卜大功关系不错。卜大功也是一位高手,他孔武有力,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卜大功文武双全,他还能写得一手好词好文章。

卜大功二十岁那年,天下已经大乱了,有一次他读书呢,忽然合上书卷,感慨地说:天下大乱,用武之时,我宁愿做个十夫长,杀贼立功,报效朝廷,也不想再拿着笔杆子写文章了!

当时有不少人在场,听到卜大功这番话后,纷纷称赞他有大志。

马雄飞跟着张献忠打仗时,因为荣宠无比,觉得自己遇到了明主,因此就想着让好友卜大功也来,跟着张献忠一起打天下。马雄飞写了一封信,让部下送给卜大功,让他尽快来跟自己会合,一起立功。

但是,卜大功看到书信后,当即对来人说:他马雄飞是不是觉得,我也跟他一样,没有原则,为了钱财地位就可以背叛朝廷,出卖自己良心?看在故人面子上,我不抓你去见官,回去告诉他,让他好自为之。

来者顿时羞惭,灰溜溜地离开了。卜大功就是这么刚直,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忠心朝廷,忠心皇帝,认为臣子不应该造反。

没多久,卜大功就去应征入伍了,因为他武艺高强,不惧刀枪,总是先登,第一个攻上城头,因此他很快就升官,做到了山东守府。在山东,没有任何贼人敢到那里,因为他们都知道卜大功的厉害。

后来,张献忠攻打凤阳城急迫,马士英就上奏皇帝,希望能够召集天下将士去护卫凤阳的皇陵(凤阳县有朱元璋为父母和哥哥嫂子修建的明皇陵)。皇帝答应了,下令让周边一些将领去对付张献忠,卜大功在这些将领之列,于是他渡过淮水,在滁州、泗州一带,与张献忠大战,斩首极多。

但是,由于卜大功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导致他后来被张献忠部下打败,他本人也被活捉。

张献忠早就注意到了卜大功,觉得他骁勇善战,如果能为自己所用,一定不错。张献忠知道马雄飞和卜大功是好友,于是就让马雄飞去劝降卜大功。

马雄飞到监狱中,卜大功看到他后,立马闭上眼睛。马雄飞拉着他的手,哭着说:朋友啊,你怎么如此不幸啊!

卜大功忽然瞪大了眼睛,眼眶都裂开了,对着马雄飞说:我以前和你在山中射猎,共同追着一只狡猾的兔子。你对我说:大丈夫就应该报效国家,奋勇杀贼,如同猎兔一样,不避艰险。你那时何等意气风发,何等的忠心啊!现在,你已经**于贼,还有什么面目,用故人的身份来见我呢?

马雄飞一听,顿时满脸通红,惭愧地离开了。

不过,马雄飞毕竟英雄惜英雄,他不忍心害死老朋友,于是就骗张献忠,说:我很了解我的朋友卜大功,别看他现在慷慨激昂,实际上他色厉胆薄,只要软困他,不用十天他就会归顺我们。

张献忠并不怀疑,把卜大功继续困在监狱里,安排不少人把守,只给他马吃的草料,想饿他几天,消磨其意志,再收服他。

卜大功求死不得,于是干脆绝食,坐以待毙。晚上,他坐在狭小的房间里,吟咏诗词,表明自己的志向。卜大功刚念了两句“去国离乡事鼓鼙,满拚颈血染虹霓”,忽然听到窗外有人续了他的诗,说“江流不葬英雄骨,好逐青鸾过越西”,这声音娇柔温婉,不像是男人的声音。

卜大功觉得奇怪,留心继续听。

只听外面的人又说:良马奋蹄,终将能够达到千里之外。身为大丈夫,为何不振作一些,非要去学无用之死呢?

说着,外面的人踢开门进来了。卜大功一看,居然是个少女,大约只有十六岁,模样不错,衣裳鲜艳。

看着卜大功一脸茫然,少女敛衽施礼,说:我欣赏将军忠贞之志,特意来救你,快跟我离开这里。

卜大功很高兴,也来不及多说,幸亏张献忠没有把他的手脚锁住。少女拉着卜大功出了门,忽然又回到狱中,说:不能让这些鼠辈知道我。她从袖子里拿出一支大毛笔,在墙壁上写了一些字,然后拉着卜大功离开了。

卜大功一看外面的人,居然都睡着了,乱七八糟地躺在地上,不知道怎么回事。

大约走了几里路后,来到了长江边,早已经有婢女在船上等着他们。少女拉着卜大功上了船,然后杨帆启程,一路向南,瞬息之间已经过了百里。这船儿很小,只能容得下三人,当时风浪很大,巨浪滔天,但是小船却稳如磐石。

卜大功惊魂甫定,这才开始正式感谢少女:多谢姑娘救我,还没有请教姑娘芳名和仙居,日后有机会我一定好好报答你。少女看着卜大功,美目流转,微微一笑,说:将军,你还不知道我的心意吗?刚才的诗中,所谓的青鸾,就是我啊。我愿意与将军翱翔天际,双宿双飞,我都是你的人了,何必还要谢我呢?

如此美少女,谁会不喜欢呢?卜大功喜出望外,但他还是谦逊地说:我只不过是个武夫,年纪也比你大了许多,怎么能当得起姑娘垂青呢?

少女并不介意,说:将军乃是忠勇之士,我也是贞节之女,正好是天作之合。再说了,我不同于凡俗之辈,岂会计较年龄、相貌呢?实不相瞒,我是马家女子,会稽人,希望以后和将军越来越好。

卜大功又问少女家里情况,马小姐笑而不答。

很快,小船来到了采石矶,天已经亮了,马小姐让婢女去做些饭菜。婢女也没蒸煮,很快端来了美酒美食,卜大功早已经饿了,至此才得以吃饱喝足。

卜大功酒足饭饱,困了,躺下睡着了。醒来以后,再一问马小姐,原来他们已经到了钱塘江。此时天色已晚,钱塘江大潮来了,汹涌澎湃之声,如同千军万马,蜂拥而来。卜大功不知道钱塘江大潮的气势,还以为真有大军来了,颇为担心。

马小姐告诉他:这潮水的气势,也不过是伍子胥一怒之威,将军没听过吧?

小船逆流而上,雪浪排空,马小姐在船头站着,毫不畏惧。过了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少女告诉卜大功:快到我家了,咱们上岸吧。

上岸之后,婢女没有跟着,卜大功觉得奇怪,回头一看,发现婢女和小船都不见了。卜大功觉得神奇,他开始怀疑马小姐了,觉得她不是人。

走了半里路,来到一个村子,水环绕着树木,风景很美。进入村子北面,向东有一处巨大华丽的房子,房檐之际有青色字写的匾额,题着“参戎府”三个大字。

马小姐告诉卜大功:到我家了,你尽量不要说话,一切听我说,不然的话事情会败露的。

卜大功不知道为何,但觉得少女不会害他,就点了点头。

这时候,来了一位少年,穿着华丽,见到马小姐后,有些吃惊,问道:小妹,你怎么步行回家了?父亲的事如何?

马小姐忽然流泪,说:父亲为了陛下之事,已经阵亡了,庐州被贼子攻破了。小妹得这位将军之力,才得以逃到越地。大哥,这位将军乃是山东的卜大功卜守府。

少年听说父亲阵亡,顿时大哭,招呼卜大功进屋,又拉着小妹进入里屋了。随即传来两人痛哭的声音,好大一会儿才停止。

少年又出来了,他已经换了一身白色孝服,带着白色帽子,看起来很难过,脸上还有泪水,眼睛都哭红了。他对着卜大功施礼,然后说:刚才听说父亲阵亡,一时没能忍住,怠慢了将军,请勿见怪。奉老母之命,请将军到里屋一见。

卜大功进里屋后,见到一群婢女拥着一个中年妇人,大约只有四十岁,她亲自来迎接卜大功,说:未亡人(古代死了丈夫的女子,对自己的谦称)没能从夫殉国,实在惭愧。我女儿又靠将军救命,逃脱陷阱,实在无法报答将军啊!

说着,老夫人对着卜大功拜了又拜。

卜大功记着马小姐的话,不说话,只是点点头而已。

夫人让人端茶来,然后对卜大功说:将军和小女的婚约,我已经知道了。请将军暂且到馆中歇息。我要先为亡夫挂孝,忙完之后才能着手婚事。

卜大功以女婿的身份,对夫人行礼,表示谢意。夫人也很欣慰,受了他的礼。

在馆中,卜大功偷偷问了婢女,才知道马小姐的父亲叫马中骥,乃是庐州守将。原来,马中骥乃是世家子弟,以武科做了将军,官至参戎。他有两位妻子,一个带去了庐州,一个在老家。马小姐乃是在庐州的妻子所生,而少年则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

次日,少年与母亲为马将军祭祀招魂,卜大功也忙活着做事,而那些前来的亲戚朋友等,都以马家女婿的身份,看待卜大功。

头七之后,夫人和儿子商量了,择了吉日,把马小姐嫁给了卜大功。洞房花烛夜时,卜大功对妻子说:其实是你救了我啊,你却说我救了你,实在是惭愧。

妻子似乎有些心事,说:相公,我其实有难言之隐,说起来怕吓到你,所以一直没跟你说。现在,我已经是你妻子,有了名分,不忍心再骗你,就告诉你吧。我想,相公你也是当世英豪,应该不会害怕吧。

卜大功回想着那婢女和小船,隐隐猜到了什么事。

果然,妻子说:相公,妾其实不是人,而是鬼。我活着的时候,跟着父亲母亲到庐州,结果才两年,张献忠攻城,父亲战死,城破之时,母亲自缢而亡,我正要自杀,贼人已经到了,他们夺了我的刀。那个将军叫马雄飞,他看我漂亮,就要施暴。我先是骗他,然后趁其不备,投井自杀。到了地府,遇到父母我才知道,就是马雄飞射死了我的父亲。我很气愤,一直想找马雄飞报仇,所以不想投胎转世。荷孤山的仙姑见我可怜,教会我服气炼形的本领,我因此修成鬼仙。仙姑还告诉我,我将来能做一品诰命夫人,还说我早晚会为父亲复仇。于是,我才救了将军,昨晚我去了敌营,马雄飞已经被杀了,我总算报了不共戴天之仇。卜大功虽然已经猜到,但是听妻子说出来,还是有些震惊。他稍微恢复一下心绪,问道:你是怎么复仇的?

妻子说:之前我救你从狱中出来,后面回去在墙上写了几个字,乃是“纵囚者,马也”。我这番话可不是骗人,毕竟我也姓马。那张献忠看到后,果然怀疑马雄飞,也不让他说话,直接把他杀了。我到敌营时,马雄飞首级已经挂起来示众了。

卜大功还是好奇,继续问道:你的婢女是什么人?好像也是神仙吧?

妻子回答道:那是仙姑的侍女,我们能渡长江如履平地,转瞬数百里,就是多亏了她。

卜大功弄明白后,不再多问,两人相与解衣,共赴巫山**。

一个月后,妻子对卜大功说:家中事多,如果庐州有人来,看到我以后,我死之事就瞒不住了,所以,此地不可久居。

于是,卜大功谎称思念家乡,想着买船回家。夫人和公子苦留不住,送给他们千两白银,以及不少布匹等东西。卜大功因此回到家乡,暂时隐居。当地时常有小贼,卜大功就弄了兵器、铠甲、马匹,骑马射死几个贼人,从此当地安宁。

不久,抚军招募军人,卜大功想去,妻子阻止:还不到时候,相公再隐居一段时间,马上就能大有作为。

而后,卜大功果然再次从军,凭借超高的武艺和胆识勇气,他很快官至总兵,妻子也因此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卜大功七十岁的时候,身体还很健朗,他和妻子育有儿子,两个儿子后来都考中武科进士。九十九岁那年,卜大功去世,当夜妻子也不见了。家人知道,她肯定是跟着仙姑去了,所以下葬时,只是在棺材里放了她生前穿着的衣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