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 第188章 国子监来了个小阎王

老朱“借给”官学的宅子就是之前徐辉祖“捐”出来的那一套。

本来宅子就保养得不错,所以陈南并摆几张桌子就能开张。

而且如今有了朱柏的资助,陈南宾也有底气了,立刻就在门口贴出告示开始招生。

凡符合科举考试条件的人都可以来官学报名。

既然是堂堂京师的官学,自然就不能跟下面州县一样,要有个上档次的名字,叫“国学”又叫“国子监”。

不论官民贵贱,进了国子监都是师生。

可是开门招人第一天,来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朱柏一看:这样不行,没人来报名,我也挑不到人。

他回了宫就溜到御书房找老朱了。

老朱和朱标刚好把今日要处理的奏折处理完,这会儿正在聊天。

见朱柏一脸郁闷进来,老朱乜斜着他:“怎么了,蔫儿了吧唧的。”

朱柏歪头说:“父皇。儿臣听说有的人能力很强,但是不善于考试。好比父皇这种,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可若要正儿八经参加科举,却未必考得过那些酸儒秀才拿状元。儿臣就更加了怕是连乡试都过不了。”

老朱和朱标被他幽怨的语气逗得笑出了声。

老朱:“逆子,想不到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朱柏讪笑了一声:“那是。科举三年一次,有些人十年寒窗,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对考生是损失。若是只能录到擅长考试的腐儒,对朝廷也是损失。”

老朱哼了一声:“嗯。所以才有‘察举贤才’这个法子啊。可是推荐上来的人的质量不行。”

朱柏说:“‘察举贤才’的弊端在于,只需要一个人认可就能推荐,没有任何考核。若是这个人再有私心,或是只听闻名声并不了解被推举的人,最后推举上来的人质量自然就不行了。”

老朱摸了摸下巴,问:“听你那意思,莫非是有好法子?”

朱柏说:“国子监入学就要考试,中间和期末都要考试,有考试成绩这个硬指标。况且夫子们与学生日日相处,对学生的学识、能力和为人了如指掌。如果学生在国子监表现突出,夫子完全可以直接向父皇直接推荐,试用。省去了三年那么久的周期,让好的人才能尽快被用起来。”

老朱说:“成绩可以造假。再说这还不是陈南宾一人说了算。”

朱标:“如今国子监只有陈夫子,以后若是夫子多了,可以采用三分之二认可制度。就是学生在六个夫子里得到四个夫子的举荐签名就可以了。”

老朱垂眼思索这件事情:咱不可能让国子监只有一直文官集团的人,以后多半是淮西和文官集团各占一半。

如果能得到三分之二的人的认可,至少证明这个人能两边通吃,而且确实有才。

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老朱抬眼望着朱柏:“咱再给这事加个保险。这个推荐名单上需要有太子或者你签名才有效。”

朱标若是了解被推荐的人当然最好,可是他以后会很忙,未必有空去国子监,朱柏整天在国子监里面晃,而且看人的眼光还挺毒的。

朱柏的脸皱成一团:“这事就不要扯上儿臣了吧。”

话说到时候他自己看上的人,又被夫子们看上了,还得逼着他签字送去给老朱用啊。

老朱看他不愿意,立刻明白了他心里打的小算盘,冷笑:“要,一定要。”

朱柏还要纠缠,老朱没理他了,直接问朱标:“你觉得如何。”

朱标说:“还是父皇考虑得周到。儿臣完全赞成。”

然后他们两父子就兴奋的商量细则去了。

朱柏的目标达到了,在一边无聊的打哈欠。

老朱瞥了他一眼:“你一天在国子监打瞌睡,都还没睡够吗。赶紧回去,少在这里让咱看着烦。”

朱柏忙行礼:“欸,那儿臣走了。大哥,我走了。”

然后一溜烟跑了。

早朝,朱标亲自宣读了这道圣旨。

朝堂上顿时暗流涌动。

这个圣旨完全改变了国子监的效力。

之前是个救济贫困学生的福利机构,现在变成了官员预选机构。

进了国子监,等于是已经摸到仕途的门边了。

鉴于昨日老朱问话,没人都没出声,这会儿就算再想去国子监,也没人敢表现出来,只附和道:“皇上圣明。”

“此乃对科举的绝佳补充。”

也有言官站出来说:“湘王年幼,权力太大。”

老朱抠了抠耳朵:“这句话听得咱耳朵都起老茧了。以后相同的话,别说了。烦人。”

就再没有人敢反对了。

这道圣旨一下,来国子监报名的人由一两个变成了二十个。

数量还是很少,而且其中以官宦子弟居多。

朱柏认识其中几个,都是之前想进兵马司和官牙局被他拒绝了。

陈南宾越发失望。

朱柏安慰道:“夫子莫忧。大家大概还不知道国子监,过几日就好了。”

其实学子们持观望态度,朱柏完全能理解。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参加科举是一条耗费巨大,回报却不确定的路。

老朱建朝应天的时候,光被授予公侯伯这三个爵位的就有六十五人。

还不包括六部的官员,各种皇亲国戚。

寒门学子苦读十年,过五关斩六将撑到最后,也可能被人家一张名帖就给挤掉了。

而且就算考上了,俸禄也很低。

没有一点抱负和毅力,是不会来走这条路的。

陈南宾:“惭愧,惭愧。微臣学问太浅,大概别人看不上。”

朱柏想了想,用手点着桌上的名单说:“夫子需要立个威。”

如果国子监的入学考试很严格很公正,至少能给大家一点信心。

陈南宾看了一眼面前的名单:“嗯。”

“国子监”举行了第一场考试。

参加考试的只有二十个人。

十个平民,十个官宦子弟。

刚好对半。

朱柏和陈南宾亲自监考。

那十个官宦子弟不怎么怕陈南宾,却挺怕朱柏的。

他们本来就是来拼爹的,可明摆着谁也不可能拼过朱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