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 第343章 清官难做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第343章 清官难做

作者:文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3:56:42 来源:书海阁

仓长也不敢问,忙跟几个属下把所有廒房都打开。

老朱跟朱标两个人,照着册子每个廒房都看了看。

老朱还把每个廒房储存的粮食都拿起来尝了尝,才放下心来。

不管太仓的军粮仓如何,至少应天这个暂时是没问题。

老朱拍了拍仓长的肩膀:“你干的不错。你叫李冕。对吧。咱记得,从至正十五年就开始替咱管军粮了。还是李善长介绍你来的。”

李冕跪下,哽咽:“皇上竟然还记得,微臣死也无憾了。”

老朱说:“你跟了咱这么多年,官职还这么低,着实有些委屈你了。等咱回去想想,给你个更好的职位。”

朱柏暗暗感叹:一个人果然不会只有缺点没有优点。

之前他们那么讨厌李善长,如今有了胡惟庸这个比较对象,才知道李善长好太多了。

李善长虽然贪,又奸猾,可是用人办事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就比如这个仓长,比如之前很多官员。

而且李善长被言官们每日弹劾,每日谩骂,也从未真正动手灭了言官,都是被逼急了就反击一下,大多数时候都装死装怂。

难怪老朱明知道李善长贪,却还是要用他。

朱标也深受触动。

在刘伯温的影响下,他对李善长一直是很不喜欢的。

甚至想好了,如果老朱在的时候李善长不曾下台,那么他上了台第一个就要办李善长。

现在才发现自己有些幼稚和肤浅,看问题太片面了。

朱柏曾说过:“为君者不需要自己样样行,只要善用某一方面特别行的人就行了。”

而他在这方面既不如老朱,也不如李善长,甚至连朱柏也不如。

虽然老朱可能是说的场面话,可是朱柏却下了决心:这个仓长思路清晰,业务熟悉,老实本分,手脚干净。以后一定要重用他。

-----

跟来的时候慢悠悠不一样,他们回去的时候策马一路小跑。

老朱和朱标回到宫里,先就叫户部把这两年的钱粮册子都拿来。

他们不直接要户部拿粮仓册子,是怕打草惊蛇。

户部也不敢耽搁,茹太素叫人用担子挑着册子,亲自送入宫。

放下东西后,他还向老朱拱手:“皇上要找什么,需不需要微臣效力。”

老朱说:“没什么,就随便看看。你去忙你的吧。”

老朱等茹太素一走,便对朱柏说:“来逆子,一起来查。只看太仓军粮仓的那几册,看看如今军粮仓到底还有多少粮。”

朱柏嘀咕:“这有啥好看的。儿臣看账本早就看够了。”

老朱本来还怀疑朱柏是知道什么内幕,所以绕了一个大弯,故意引着他们查这个。

现在看朱柏不情不愿,打消了怀疑。

他眯眼:“叫你来查你就来查。别偷懒。说不定你和你大哥很快就有活要干了。就是因为你看账本看得多,所以才叫你来看。”

其实朱柏早就想查这个,又怕老朱和朱标戒备。

他假装不情愿地坐下,这里翻翻那里翻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老朱说:“好好看。不然要错过重要信息。”

朱柏这才认真看起来。

等老朱和朱标开始认真查看账本。

他从怀里掏出笔和小本子,然后把一些数据记下来。

然后说:“诶?奇怪。去湖北的赈灾粮怎么会从军粮仓里出。”

去年的赈灾粮,都是按照朱柏说的,从各地调配,有借有还,根本没从官仓和军粮仓里出。

而且当时去湖北的粮食,因为赈灾官员赵乾的拖沓,压根没用上,照理说应该直接返还,结果军粮仓的账本上只有出没有入。

一来一去,几十万石粮食不知所终。

灾民没吃到嘴里,边关的将士也在饿肚子。

要么就是有人在用这个补亏空,要么就是有人贪了。

“呵呵,果然有猫儿腻。”老朱气笑了,然后咬牙切齿,“咱这样杀,竟然还杀不绝贪官。他们还敢对粮食下手。难怪漕运粮食到定辽总不够,原来是源头上压根就没粮食了。”

粮食这东西还跟盐茶金银铜铁不一样,因为百姓们人人种植,每天要吃,所以没法从源头上控制,也不能做标记。

哪里的粮食都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能从粮仓里弄出来,就能卖出去,而且到了市场上流通也不会被怀疑更追查不到。

朱标也很生气,说:“父皇,让儿臣去太仓军粮仓走一趟,看看如今那里到底还剩多少粮食。沿江而下半日就到。”

老朱看了一眼朱柏,说:“打虎亲兄弟,你带上你十二弟,万一有什么也好有个照应。”

其实老朱的意思是,坏人让朱柏来做。

而且朱柏脑子转得快,比朱标的应变能力要强。

朱柏皱起脸:“这查仓的事,大哥绝对能胜任,就不用儿臣去了吧。”

他绕那么大弯子就是不想碰这件事,结果老朱非要把他拽上。

到时候有什么事,又怪他抢了朱标的风头。

朱标见朱柏为难,对他拱手:“十二弟就当是帮大哥。有什么事,大哥担着,绝不怪你。”

朱柏又看了看老朱

老朱说:“嗯,不怪你。”

他们都这么说了,朱柏也不好再推托。

老朱又说:“把你那个金牌带上,万一有什么不对,就地正法,你们两不用犹豫也不用琢磨要不要报给咱。”

朱标和朱柏拱手:“是。”

老朱亲自从亲军都尉里点了五十个人跟着朱柏他们,并悄悄发密旨给吴祯叫他接应。

次日城门一开,朱柏和朱标就悄无声息从北门出去,在长江边上了朱柏的宝船,顺流而下直奔太仓。

朱标站在船头,眉头紧锁。

朱柏知道他在忧虑自己的未来和大明的未来。

江山辽阔,人的精力却有限。

老朱那么勤奋,能文能武,大明的能人那么多,却依旧有很多事情无法顾及。

盛世华裳也会有虱子。

贪官串通一气,瞒上欺下,相互提携,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倒是清官难做。

好比昨日见过的仓长李冕。

做了一辈子清官,没有出任何问题,老朱反而注意不到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