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 第345章 烧了也无所谓

朱标见朱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示意他跟上,然后走到远处,拉开跟其他人的距离,问:“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的吗?”

朱柏不回答,却叫了张玉过来:“张将军可认识方才拦着我们不让我们进粮仓的人?”

张玉小声说:“微臣眼拙,看那领头似乎是陆仲亨陆大人的副将。”

朱标咬牙切齿:“呵呵,原来是他。”

朱柏说:“大哥,你想想,胡惟庸做了那么多准备,肯定不会让好好的粮食被烧掉。方才我留意看了一下,虽然化都作了灰烬,可是灰都少的可怜,不像是满仓,甚至可能连半仓都不到。若要说可惜就是又枉死了个人,又要重建粮仓。”

朱标瞬间明白了:好粮食都转移走了。这里烧掉的只是不合格的霉烂粮食。就是因为远远不够数才要烧掉。

至少大部分粮食还好好待在某处。

他心里稍微宽慰了一点,问:“那要拿胡惟庸怎么办才好。”

朱柏摇头:“这事办不了他。他只要一口咬定胡福昌昨日交接的时候,粮仓里的粮食跟账本数量相符。我们根本没有证据办他。”

朱标呼吸一滞,轻叹:“是。”

烧成了灰,怎么计数?

这就是胡惟庸的算盘。

那就这么放过这个奸臣了?

他不甘心。

朱柏又说:“时候未到,大哥莫急。不过经过这一件事,他们应该不敢再对粮仓下手。粮食是关系我大明江山稳固,百姓生计的大事。大哥可以借机好好整顿一下我大明的粮仓管理制度。以杜绝这种现象再发生。”

朱标微微点头:“嗯,此事要回去跟父皇好好商量一下。”

老朱也听说了粮仓被烧的事情,心惊肉跳,暴跳如雷。

关键竟然还有人敢阻拦朱标,简直就是大不敬是谋反。

咱跟朱标不同。

朱标要讲究证据才能办事,要人心服口服。

咱只要确认了是这些人没错,服不服的没关系。

咱是皇帝,咱说了算。

所以陆仲亨的副官和那几十个,还没走出去一百里就被抓了回来。

然后亲军都尉对副官严刑拷打,问出来,是胡惟庸说太仓军粮仓有事,叫陆仲亨发兵来保护。

老朱越发生气:岂有此理,胡惟庸什么时候可以调动军队了。

他只不过是中书省的丞相。

军队从来都只有咱可以调动!!

胡惟庸一口咬定自己不曾发信给陆仲亨。

然后陆仲亨也说不曾收到胡惟庸的信。

胡惟庸没有调兵的权力,怎么会写这种信给他。

副官忙改了口供说自己只是带兵回老家看看,路过军粮仓,见粮仓起火,所以围住粮仓想要保护现场。

这种类似于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招供让老朱越发恼怒,直接用阻拦救火把他给杀了。

然后他就没动静了。

这就是暴风雨前夜的宁静。

越安静越吓人。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胡府上更是彻夜不眠。

胡惟庸把胡富昌骂了一顿:“叫你管个粮仓都管不好,如今要我搞这么大动静给你擦屁股。”

胡富昌很委屈:“我就拿了一点出去卖,官粮仓里那些烂掉了。我只能把军粮仓里的挪过来补。谁知道亏空这么大。那些烂掉的被查出来的话,我也是死。”

胡惟庸沉默了。

胡富昌问:“如今怎么办才好。”

胡惟庸:“你先不要出去了,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等老朱那边风平浪静了再说。”

胡富昌:“他会不会动手。”

胡惟庸冷笑:“暂时不会。现在西番和辰州都在乱,要是应天和朝堂再乱,他就不怕天下换名字吗?”

-----

其实老朱还要杀那一百个兵的,被朱标竭力劝阻了。

朱标说:“士兵只是听从将领的指挥,并没有错。要是他们抗命,倒有问题了。”

最后老朱把这一百个兵送去服徭役了。

这会儿老朱在御书房里沉着脸对朱标说:“咱先把科举的会试搞完,再来慢慢摆弄这些人。”

朱标拱手:“父皇英明,不过过几个月又该收粮食了。若是不整顿粮仓,怕是还会有这种事情出现。”

老朱说:“嗯,是要整顿一下。你们有什么建议。”

朱标说:“军粮仓按道理是没有陈粮的。每年收的粮食会即刻发往各个卫所。”

讲句不好听的。就算全发出去,都还不够,怎么会有粮食剩下放到发霉?

这次军粮仓粮食不见,剩下的都是陈粮,明摆着是有人挪用去补充官粮仓了。

毕竟官粮仓的粮要是有问题,老朱很快就能知道。

老朱点头:“嗯,是。”

朱标又说:“若是责问,他们又要说,粮食太多忘记了。为了杜绝各仓因管理不善,陈米霉烂而亏缺,用新米充数的问题,严格要求各仓进廒漕米都要按年存放,新米不许与旧米共存一廒。每个仓长收到粮食后,要验收监督。把经手人的姓名,和收、贮、开日期写明白,贴在廒门。然后登记造册上报户部。一旦陈米出现霉烂、虫蛀,就能立即找到责任人。”

“甚好。”老朱点头,看了一眼朱柏,“你有什么补充吗?”

朱柏说:“大哥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儿臣没有什么补充。”

老朱说:“一定要补充,不然今日不准出去逛。”

朱柏只能说:“儿臣就想啊。若是交上来的新粮本来就不合格容易霉烂生虫呢。”

比如晾晒程度,路上淋了雨。

或者各州县乡里收粮的人为了完成任务以次充好,也是有可能的。

仓长要是不够负责,或者没有经验,未必能看出来。

老朱想了想:“是,这也是要预防的。你有什么法子。”

朱柏说:“儿臣倒是没有什么新法子,不过就是跟官牙局一样。官牙局叫每个卖货的商人都要带样品来,给官牙局验货。官牙局经纪和领班有经验,验过就能准确定价,也保证货品不会以次充好,没有霉变腐烂的。要是到时候收货跟样品不同,只要买家来报,必然重罚卖家。”

朱标轻轻一拍手说:“对啊,我们也可以推行‘样米’制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