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 第412章 鬼门关前又走一遭

原来这个人不是孤身一人,还有四个同伴。

看他们的衣服,还是大明的商人。

带的刀却是蒙古刀。

不过这一片的人穿着打扮本来就乱。就算真是大明商人,觉得蒙古刀好用,带蒙古刀防身也不奇怪。

哈迪尔一看到那人却紧张起来,忽然反手捉住了朱柏的手。

他手指冰冷,手心却在冒汗。

朱柏看了一眼哈迪尔:这个人什么来头,让哈迪尔这么紧张。

那人似乎没看到张玉他们手里的刀剑,神态自若走到篝火边坐下,望着烤肉搓手:“哈哈哈,今儿真是运气好。竟然遇见你们打到了野物。”

哈迪尔这会儿也注意到了朱柏探究的目光,解释说:“大漠的规矩,遇见就是缘分,水和食物都要分享。”

张玉也笑了笑,坐下说:“没错,就是缘分,大家一起吃吧。”

大家依旧坐下。

哈迪尔却拉着朱柏坐到了另外一堆篝火去了。

朱柏小声问:“怎么了?”

哈迪尔笑了笑说:“我怕生。特别是晚上。”

不对,他撒谎。他这种整日在客栈里混的人,怎么会怕生?!

朱柏微微抿嘴,不再追问。

那边张玉和来的人已经在聊天了。

来的人说:“我姓齐,叫齐诺。想去哈密买点东西。”

张玉:“哦。那可还有几天路程啊。”

齐诺又问:“你们这么多人,是去哪儿。”

张玉:“我带着我的小侄儿出来见识一下。也没有说一定要去哪里,觉得累了,就往回走了。”

齐诺笑:“痛快,我也想要有一天能这样自由的游荡于山水之间。”

张玉:“人嘛,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放下了,就自由了。”

齐诺拿从腰间解下酒,喝了一口递给张玉,张玉也喝了一口,却没往下传,而是递还给他。

火上的狍子肉烤得差不多了,油滴下来在火堆里溅起火星。

两个卫兵把两只狍子取下来,放在旁边用树枝临时搭起来的架子上。

齐诺似乎很感兴趣,目不转睛盯着卫兵。

卫兵从腰间拔出匕首,把狍子切成大块,旁边的人接了传递下去。

齐诺盯着卫兵手里的匕首看了两眼,似乎忽然又失去了兴趣,转开了头,开始专心吃肉跟张玉继续搭话。

朱柏笑了笑:还好,还好。我出来前要求他们把所有兵器由大明的军队标配换成普通民用的。

不然这会又露馅了。

吃饱喝足大家都席地而卧。

毛骧和张玉靠着石头一左一右把朱柏护在中间。

富贵躺在朱柏脚边。

夜里还有卫兵分三班值夜。

齐诺他们似乎很放心,也不留人警戒,只管靠着树抱着刀就睡。

朱柏觉得有人在黑暗里看着自己,睁开眼,就跟那个齐诺对上了眼。

齐诺像狼在琢磨羊羔一样,饶有兴致看着他。

朱柏的心狂跳了一下,瞬间就醒了,却装出迷迷糊糊的样子跟齐诺对视。

齐诺却又闭上了眼,继续睡了。

朱柏却再也睡不着了。

他赌一块甜瓜,这家伙绝对就是他想象中的那个人。

早上朱柏被富贵唤醒,睁开眼发现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大家都整理好,在吃馕当早饭了。

朱柏转头看了看没看到齐诺他们。

富贵说:“他们在少爷醒来前走了。还说有缘再见。”

朱柏一下蹦起来捉住哈迪尔问:“你是不是认识齐诺,他到底是谁?”

哈迪尔犹豫了一下说:“他是王保保。”

张玉和毛骧倒吸了一口气:卧槽,昨晚上我们都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却不自知。

张玉喃喃地说:“我猜他们可能是蒙古游骑,却没有想到是王保保。”

朱柏叹息:“果然是他。齐诺不就是蒙古语里狼的意思吗?”

昨天他们还在说“狼来了”,结果晚上就遇见“狼”了。

哈迪尔:“我们赶紧走吧。最好不要再遇见他们。”

张玉问:“王保保莫非还打劫过往商人?”

不然哈迪尔这么紧张干什么?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也是普通商人。

哈迪尔犹豫了一下说:“看情况。他要没钱没吃的了,就会打劫汉族的商人。”

就跟狼一样,到处游荡,不饿的时候人畜无害,饿了逮着什么就吃什么。

朱柏他们又开始赶路。

中间停在一个小绿洲上歇脚。大漠上骆驼刺和红柳最多,只有小小的湖泊边长满了青草。

这个海子不远处有个高高的土垛,方方正正,与戈壁上其他雅丹地形截然不同。

一看就是人工砌筑却又被废弃了的遗迹。

朱柏指着那个土垛问:“那是什么?”

张玉说:“按位置应该是隋唐玉门关。西汉玉门关还要再往西北腹地深入大约六百里。”

朱柏恍然大悟:对了我就说嘛,后世被认定为玉门关遗址的小方盘城不应该在这里。

他心里莫名的涌上一股悲凉,喃喃地说:“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西汉设立,到隋代东迁,再到宋初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历经世代人死守了一千一百四十年的玉门关,如今只留下一个基础,荒凉成这个样子。

再往后,就连这个基础都会因为风沙侵蚀,荒草掩盖,野兽刨抓而消失殆尽。

哈迪尔说:“如果宋朝不废弃这个玉门关,是不是就不会被蒙古人赶到南面,最后也不会灭国。”

张玉摇头:“北宋就没有能跟蒙古人对战的骑兵,而且当时北宋也不止蒙古人一个敌人。金朝、西夏、辽国轮番侵扰。”

哈迪尔却望向朱柏:“只是因为这个吗?讲实话,大明的周边敌人也不少呢。”

朱柏说:“这是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王朝更替是一个经年累月的复杂过程。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总结为六条,第一,就是我叔叔刚才说的,外敌强且多,而且善骑射。第二是朝堂争斗官僚**,治理无序,而且权力完全集中于朝廷,尤其是南宋。一旦朝廷的决策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国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谓军情十万火急,所以才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守边关的将士要有一定的权限,才能应付突发情况。军报传到朝廷君王召集大臣开会决策再发圣旨下去,敌人都攻破防线打到腹地了。更别说宋朝的敌人,还是善于奔袭的骑兵。一日几百里,几日就灭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