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奋斗在美国 > 第231章 扩军

奋斗在美国 第231章 扩军

作者:东方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6 14:30:13 来源:书海阁

一群人是在崇祯皇帝走后很久,才发现皇帝不在的。捡到皇帝离走前丢下的大萌国建国诏书,一群文臣纷纷传看,并引以为最大的罪证纷纷开始对大萌国唾骂——这大萌国粗鄙无知居然没有礼部,居然公开造反,让我等学了一辈子圣人之言的家伙去哪呢。

这伙人其实学了一辈子圣人之言,但是实践上呢,大约也就学到了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真正的大儒,其实是不去朝廷受那份罪的。

皇帝上朝议事,本来是想解决问题,可是偏偏每次上朝都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后来崇祯喜欢在平台面见臣子,而明朝的前两个皇帝,一个干脆不上朝,另一个将朝政托付给太监。

本来早朝就要早起,要是早朝的议事没用,皇帝还要去做那里干嘛。崇祯经常被臣子夸有圣君迹象,虽然忽悠的飘飘然的,可是崇祯也不傻。面对陕西局面溃烂,这些人没一个有想法的,也没有一个敢于担当的。大家都是自说自话的开始攻击政敌,让别人来担责任。

还有认为现在北部数省大旱,皇帝应该下罪己诏的。这也让崇祯很不高兴,但是人家说的还是有道理的,皇帝是天子嘛,老天爷不下雨,那就是皇帝的老爹不给面子。有道是父债子还。所以,皇帝应该为大旱负责,下罪己诏。

有了众多的共享女友,不,是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在明朝朝廷的吵嚷声中陕西大萌国附近忙碌的春耕终于过去了。这一次春耕,陕西用的是抗旱型的玉米良种——从美国买来的。辅以当地的特产小米——小米也是抗旱作物营养价值也高,但是产量就比较可怜了。

除了作物,还有一些抗旱的果树苗,也在路边和田边地头也种了下去。北方缺乏缺乏树木的现象,在明朝已经很严重了,因为大家几千年来都是砍柴伐木打造家具房屋等,又没有及时补种,树林自然越来越少。

明清两朝,在京城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街上到处是马粪人尿,这种卫生环境,到了崇祯十六年发生大瘟疫,也就不奇怪了。

过了农忙季节,这边大萌国又开始征兵扩军。因为有了根据地,所以,根据地是要守的。同时还要四处出击,占领更多的地盘——现在陕西境内已经是救世军一家独大了,剩下的还有一部分官军和流寇占领的地盘,未来救世军甚至出兵河南和山西,现在这点兵力肯定是不够用的。

虽然大萌国治下有百万之众收拢来的流民,不过,春耕时期这些人大部分安排了土地或工作。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那就按照劳动技能进行分配。计划经济的好处是,没有闲人。

就是能走路的老头老太太,也被雇用起来,管理城市的卫生和防火安全或是做些朝阳群众的巡查等工作。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需要人照顾才能生活下去的,那些送入养老院由国家负责抚养——因为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工作(城里的家庭也是不开火的,工人们吃工厂食堂,学生们吃学校食堂),就是家中有瘫痪老人也不可能有人照顾生活,送养老院集中抚养也没什么不好,甚至有一些妇女就是因为家中老人在养老院中,才肯去养老院工作。幼儿园里面,一个老师能照顾几个孩子,但是养老院里面,平均要2个人才能照顾一个老人。

至于丧葬,农田里是不能继续埋人了,由政府找一块块风水宝地,建成公共墓园。火化得改革,大家都适应不了,也就算了,反正那些风水宝地都在山上或者盐碱地上面。为了推行及简葬习俗,棺材也由政府包了,统一定制。免得在这一块进行攀比浪费社会财富。

村级单位,也都建立了幼儿园和初级学堂。雇佣农村妇女们照顾孩子和给学生农民做饭等。

各村都是实行大锅饭制度,村里的粮食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储存。这样就夺走了原本各家家长和各姓族长的经济权力。因为有高产种子和化肥供着以及后面有国家顶着,也不用怕人们吃不饱——但是如果整个村子一起消极怠工的话,那饿肚子是活该了。

工农业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时间,救世军五万兵力有些进攻不足。救世军的地盘不是世外桃源,出征前各地总要留下几千守军防备流寇官军,这十个县市就是两万多小三万守备军撒下去了。

根据张诚和中山玉子的推断,这时候的明朝朝廷,还是能聚起十几万大军的。虽然绝大部分战斗力几乎不值一提,不过,怎么说也是十几万人,而且,农民军前期也被杀得很惨的,连前闯王高迎祥都兵败被捕。可见,崇祯初期的官兵战斗力还不是负数——面对关外的后金主力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负数了。

到时候武官争相逃命,文官各种投降。就连勇冠三军孝传九边的吴三桂,面对清军主力决战时也是脚下抹油,将队友和领导扔了个一干二净。不过,正因为队友们死了个干干净净,吴三桂手中还有兵马,连朝廷都动他不得,还得给他加官进爵,好言安抚,各年辽饷从不敢断绝。

现在救世军眼界高了,一般的流民,自然不肯收了,总要净化后,按照技能分去各地劳动。倒是民间春耕后,很多地方看到整个社会都已经陷入了良性运转中,一些年轻人为了保卫家园保卫这种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生活,加入了救世军。

春耕一个月之后,救世军的规模扩大到八万五千人,新兵也已经完成了队列的基本训练。现在让这些新兵他们直接上战场打仗呢,是有些难度的,不过,作为民夫和预备役呢,还是蛮合格的。

为了不等着朝廷大军的围剿,救世军决定打出去。根据历史上来看,外地来的围剿流寇的官军是崇祯二年入陕作战的。可见朝廷的效率之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