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我弹钢琴的,叫我上歌手守国门? > 第174章 人是铁姐的,心是冰冰的

跟邓五迪和霄芸交代了之后,苏冥自己背着一个背包,来到了央视大楼。

“是苏冥老师吗?”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看到戴着口罩的苏冥,一时没敢确认。

“你好,是我,叫我小六就可以了。”苏冥摘下口罩,露出温和的笑容。

“苏老师好,请跟我来。”

工作人员见到确实是苏冥,顿时笑了,顺便多看了两眼他的头发,心想这造型整的还挺酷,现在开始流行“早熟大叔风”了吗?

跟着工作人员进了大楼,来到一个办公室,赵主任也在这里。

“才多久没见,怎么憔悴了这么多?”赵主任一边和他握手一边笑着说,显然是当做平辈来相交了。

“一言难尽,”苏冥笑了笑,然后说:“这不想出去采采风,放松一下。”

“你要去部队采风,可放松不了哈哈。”赵主任笑道。

“不知道是怎么个流程?”苏冥问道。

“我们没有什么特定的采访权的,都是跟着文工团慰问演出时顺便采风,或者是跟着央视记者一起去采访。”赵主任介绍着,“目前我们没有慰问演出的项目,西藏那边倒是有,不过也即将结束了。”

“西藏我恐怕也去不了,”苏冥摇头笑道:“心脏可能扛不住高反。”

“所以就只能跟着记者同志们去采访了。”赵主任笑了笑,知道他做过手术的事情。

冬奥开幕式演出人员,那都是要交体检报告的,确保没有突发疾病的可能,当时让苏冥上场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还是美女记者哦,你有福了。”赵主任笑道。

“难道是冰冰?”苏冥也眼睛一亮。

“原来苏老师喜欢冰冰啊?”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声音,苏冥转身一看,门外进来一个人,不是冰冰,而是铁姐。

“冰冰也不是军事频道的啊。”赵主任笑道。

“额……抱歉。”苏冥尴尬了。

“这是晓莹老师,这次采访的记者,你应该听说过的吧?”赵主任对苏冥介绍说。

“认识,认识,铁姐啊,从小看你的节目长大的。”苏冥嘿嘿开着玩笑说。

“哈哈哈……”铁姐也笑了,知道苏冥是开玩笑玩梗,也没有生气或者感到冒犯。

“不是冰冰,苏老师失望了吧。”铁姐笑着说。

“那不可能,”苏冥连忙摇头,“虽然我的心是冰冰的,但我的人是铁姐的。”

“哈哈哈,六哥果然口才了得。”

铁姐显然也是看过花少了,知道苏冥的风格,有时口花花玩烂梗,但人是有才华且人品还是不错的。

“那我就把人交给你了,能不能抓住他的‘心’,就看你的了。”赵主任也开玩笑道,然后就离开了。

“铁姐,抱大腿啊,我啥都不懂。”赵主任不在,苏冥更加轻松了。

没少看军事频道的他,确实挺早就知道铁姐了,铁姐在网上也很红,国民度虽然没有冰冰高,但也是军事频道的第一女神,粉丝无数。

甚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打破了军事频道记者的传统印象,带着军事频道频频出圈了。

“有啥大腿抱的,”铁姐笑了,“放轻松,跟着去就行,让干啥就干啥。”

“那成。”

苏冥点头,然后跟着铁姐出发了。

“我们这次去采访的主题是春季大练兵,整个采访范围是包括了海陆空火箭军及武警部队的,”铁姐一边走着一边介绍这次的采访项目。

“大体方向就是北部战区海军的北海舰队,东部战区空军部队,南部战区陆军部队,西部战区的火箭军部队,以及西南武警边防。”

“整个采访周期耗时半个月左右,小六你是全程参与吗?”

“如果可以,我当然是想全程参与的。”苏冥认真聆听,然后点头回应铁姐。

“那没问题,就怕你扛不住,哈哈。”铁姐笑道。

“姐,我好歹也是一米八几大男人,没那么脆弱好吗。”苏冥笑着说,还故意炫了炫自己的肱二头肌,惹得铁姐咯咯笑了起来。

电视上的铁姐专业得美丽,私下的她更加可爱,有着年轻人的活泼和俏皮幽默。

“中部战区咱不去吗?”五大战区去了四个,唯独少了中部,苏冥好奇地问。

“中部战区现在战备压力大,冬奥会还没结束,接下来还有残奥会。”铁姐解释道。

“明白了。”苏冥了然。

中部战区主要卫戍京城,是长期处于战备压力中的战区,何况现在有冬奥会,期间也是各国政要活跃访问的时期,可能没有太多余力接待额外的采访什么的。

跟着采访组,苏冥他们直飞山东青岛,来到了北海舰队的机关驻地。

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之后,确认了采访任务,就由干事带领他们坐车到了军港里的泊位。

看到眼前的舰艇,苏冥一阵恍惚,两世为人,都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海军舰艇。

“六哥,是不是有点失望了?”铁姐见苏冥有点出神的样子,笑问道。“啊?”苏冥回神,却没听清她说啥,现在的他注意力有点难以集中了,要很努力才能有效地跟人正常对话。

“我们这次采访的对象不是航母,也不是055大驱,甚至都不是大舰艇,只是一艘扫雷舰。”铁姐看着苏冥的眼睛说。

“没有,铁姐,我刚刚是看出神了,”苏冥笑了笑,“我没有什么好高骛远的目标,不管什么舰我都是第一次见,而且都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有啥好区别对待呢?”

“觉悟高啊。”铁姐笑着给他竖大拇指点赞。

“我倒是听说海军有一句话,叫‘上舰不上扫雷舰,下艇不下猎潜艇’,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苏冥又笑着问。

“有没有这回事,咱们问问舰艇官兵就知道了。”

说着两人连同摄影师,来到了舰艇前,码头上已经有一名军人在等候他们了。

“秋教导员,这是央视军事频道的记者,是来采访你们的。”干事向军人敬礼,并说明来意,把人交接给他。

“好的,谢谢。”秋教导员回礼,并温和地看向铁姐和苏冥以及摄影师三人。

“秋教导员好,我是记者晓莹。”

“秋教导员好,我是苏冥。”

铁姐和苏冥主动自我介绍并问好,摄影师在跟拍,只是尊敬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你们好,欢迎欢迎,我姓秋,叫我秋白就好。”秋教导很和气,也很热情地和两人握手,“晓莹老师,我们新闻天天看,对你很是熟悉哈哈。”

“苏冥老师,我也认识您,您的钢琴曲很好听,歌也不错。”

“谢谢,叫我小六就好了。”苏冥连忙谦虚地说。

“跟着六哥,有吃有喝。”秋教导员冷不丁地又补了一句。

苏冥顿时目瞪口呆,怎么连军人都知道他的口号了?难道他们也看花少?不至于吧?

“哈哈哈……”铁姐看到苏冥的表情,顿时笑了起来。

“我们也与时俱进的。”秋教导笑着说。

如此一来,原先还比较拘谨严肃的气氛,瞬间就打开了,不愧是做政工的,都有两把刷子。

“青州舰,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新一代涡池级扫雷舰,满载排水量约1200吨,舰艇前部装载一门H/PJ14型30毫米单管遥控自动舰炮,具有信息化集成度高、运行维护简单、舰员编制精简等特点,主要担负巡逻警戒、护渔护航、清扫雷障等任务。”

秋教导员指着身后的舰艇,给两人先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这些都是能够给观众看的信息,密级不高。

“她跟第一批次的对比,有什么改进或者优势吗?”铁姐提问。

“最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排水量的提高,意味着性能的全面提高。另外一个呢,就是自卫武器的升级,第一批次装载的是76F式双管37毫米高射炮,它是没有遥控功能的。现在的是自动舰炮,操作便利性、射击精度和速度上都有质的飞跃。”

“我们的扫雷功能上有什么升级吗?”

“除了传统的扫雷工具,我们还装备了目标模拟扫雷具,可以模拟真实舰艇的物理信号,使得智能水雷无法辨别目标,从而被发现并清除……”

随着铁姐对秋教导员的采访,苏冥对扫雷舰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他原先对扫雷舰了解不多,也没什么感觉,现在却充满了敬意。

扫雷舰只是二线战备舰艇,远没有一线作战舰艇乃至航母那样风光和被世人瞩目,甚至许多对军事不怎么关注的人,压根没听说过这种舰艇。

可扫雷舰虽然默默无名,却肩负着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负责清扫水域的水雷陷阱和其他障碍,相当于海军舰艇里的“敢死队”。

扫雷艇部队的条件不算好,任务却繁重,在战时也是战损较大的单位之一,典型的啥脏活累活都干了,却享受不到该有的鲜花和掌声。

不过,我们国家和人民可不会忽略任何一位功臣,或许这也是本次采访目标不选航母不选055大驱,却选了没啥名气的扫雷舰的原因之一。

青州舰是081型扫雷舰,也是我国目前装备最多的扫雷舰型号,肩负最主要的战备和日常巡逻任务。比起更加先进的猎雷舰,他们的先进性可能不够,但重要性却从来不低。

采访完秋教导员后,铁姐又单独地介绍了一遍舰艇,摄影师拍摄了静态素材,并用无人机航拍了全貌。

接着,秋教导员就带领大家登舰了。

“秋教导,冒昧地问一下,坊间有话说‘上舰不上扫雷舰’,是因为咱们扫雷舰的危险程度最高吗?”苏冥一边走一边询问。

他态度真诚,秋教导员也没有异样,反而笑了起来。

“是有这么个说法,但原因不是因为危险,”秋教导解释说:“咱当兵的,保家卫国,谁会怕危险呢?有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我们扫雷舰的吨位小,条件相对是差一些的,因为轻,舰艇的稳定性比较差,遇到大风浪时更加够呛。”“同时我们的出勤率也是比较高,辛苦程度是高一些的。”

“原来如此,确实晃得明显,晕船的话够呛了。”苏冥笑道,上了舰后,确实感觉到明显的晃动,比同等吨位的船稳定性更差。

这是因为扫雷舰的制造材料特殊,多为低磁或者无磁的玻璃钢甚至木材制造,比钢铁船只轻很多。

“六哥你晕船吗?”铁姐笑问。

“原本不晕,但是……”苏冥现在确实有些晕乎。

抑郁症让他身体有些虚,加上吃药的副作用,精神本来就不好,以至于本来不晕车不晕船的他,上了船后,状态就不太好了。

“双脚分开一点,站立会稳一点。”秋教导员大手扶住苏冥的肩膀,并耐心地教他们保持平衡的秘诀。

其实也并没有晃得那么夸张,只是苏冥的状态比正常人要差而已。

“抱歉,给大家添麻烦了。”苏冥强忍着眩晕和呕吐感,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歉。

“没什么,这有啥好道歉的。”秋教导员大笑道,很爽朗,典型的北方汉子性格。

“秋教导员是哪里人?”苏冥问道。

“我是河北人,不过是在山东长大的,也在山东上学,进了部队,也幸运地分到了这里。”

“我是广东人。”苏冥自报家门。

“完了,我福建的。”铁姐开玩笑道,大家都忍俊不禁,不约而同想起了那个地域梗,广东人啥都吃,尤“爱吃”福建人。

“这就是H/PJ14型单管30毫米自动舰炮。”

知道大家首先关注的肯定都是武器,秋教导员带领他们先来到舰首甲板,近距离参观舰炮。

与见惯了的铁姐不同,第一次见的苏冥瞪大眼睛参观,啧啧称奇。

随后,教导员又带领他们参观了舰桥作战指挥中心、官兵生活区,扫雷作业仓等地方,着实让苏冥开了眼界。

参观完后不久,青州舰就接到了起航的命令,青州舰将和另一艘扫雷舰组成编队,执行为期三天两夜的近海巡逻扫雷清障演练任务。

当两艘扫雷舰从港口驶出时,不管是正在入港的船只还是停泊在港口里的舰艇,都纷纷鸣笛致敬。

这是对扫雷舰地位的尊重和认可,也是扫雷官兵们的骄傲,让苏冥和铁姐他们都肃然起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